春节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答案:1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02:04
- 提问者网友:玫瑰园
- 2021-02-03 13:23
春节的社会意义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2-03 14:24
春节要得以繁荣壮大,必须进行必要的调适,具有足够强的现代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当下春节习俗的传承问题主要在于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现代社会还有一些不太契合的地方。
许多城市青少年就感觉春节“太折腾人”,礼俗繁琐,规矩太多;部分中年人则感觉送礼物、给压岁钱等花销太大,过节不堪重负。
我认为,这种负面意见的产生不是由于年俗本身不适合现代社会,而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采取的相关策略,使得传统节日没有顺应社会变迁而进行必要的革新。在现代社会,春节要得以繁荣壮大,必须进行必要的调适,具有足够强的现代性。
在现阶段,除了民间顺应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进行过节习俗的自动更新外,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力量在进行年俗的传承与保护时,策略上应考虑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春节习俗的现代性元素:
第一,提炼宣扬传统年俗的现代文化内涵。节日文化内涵的现代性与部分传统习俗的合理存续并不矛盾。一方面,部分特色古旧习俗在现代社会本身就有展演和纪念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些旧俗也会转生出新的意义。
过年的原始意义主要是在新旧年交替之际祭祀神灵、施行巫术,这种习俗和内涵在现代必然逐渐衰减,而其少量的相关遗俗则成为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的手段,成为民众表达安定红火的生活理想的方式。如放鞭炮,本来是通神或驱邪的一种仪式,现在则成为一种欢庆的方式。贴对联、守岁、拜年、压岁等其他年节习俗也都可做类似的解释。
可以说,春节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演变的,并且产生了为现代人喜欢的新民俗,比如除夕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居民燃放更富观赏性的烟花代替注重声响的鞭炮等。拜年方式的演变更具代表性。传统的拜年方式是家庭走访式的,而且采取跪拜式的礼仪。如今只有少数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跪拜式的拜年礼仪,绝大多数地区则由走访式的当面问候拜年转为以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为主。
一些城市举办的大型春节庙会是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近年来,北京每年春节都要在地坛、龙潭湖、白云观、琉璃厂等公共场所举办庙会,很受群众欢迎。各庙会几乎每天都出现人山人海的场面。旧时的庙会是在祭神祈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集会,现在的庙会以游艺、娱乐、贸易为主,祭祀活动很少,地坛、天坛等庙会的祭祀仪式只是展演性质,琉璃厂、世纪坛等庙会则没有任何祭祀活动。当然,由于过去多年的社会环境因素,春节也不是很好地完成了现代转型,其现代性仍需要加强。
第二,开发、宣扬春节纪念物,营造浪漫热闹的节日氛围。节日纪念物,或称节日象征符号,指能代表节日特色的事物,如春节的饺子、鞭炮、灯笼、对联、腊八粥、灶王爷、生肖动物等。
节日纪念物对于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维系人们的节日情感,丰富人们的节俗活动。传统节日传承了几千年,已经在族群成员的内心积淀了较为稳定的民族情感,这表现为到了节日期间,如果不遵行特定传统习俗,个体成员会感受到情感失落,如除夕不能跟家人团聚,会感觉年节生活过得不完满。但是这种节日情感也不是无条件地一代传一代的,需要借助节日里特定的仪式、活动来传承。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在节日里进行的特定仪式或活动往往靠相关的信仰来驱动,或靠一定的文化需求来维系。而在现代社会,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那些文化需求已很少存在,于是许多节日仪式、节俗活动就难以传递,而使节日呈现节俗减少、衰弱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节日纪念物的使用对于节日传统的维系就变得很重要了。这些......余下全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当下春节习俗的传承问题主要在于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现代社会还有一些不太契合的地方。
许多城市青少年就感觉春节“太折腾人”,礼俗繁琐,规矩太多;部分中年人则感觉送礼物、给压岁钱等花销太大,过节不堪重负。
我认为,这种负面意见的产生不是由于年俗本身不适合现代社会,而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采取的相关策略,使得传统节日没有顺应社会变迁而进行必要的革新。在现代社会,春节要得以繁荣壮大,必须进行必要的调适,具有足够强的现代性。
在现阶段,除了民间顺应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进行过节习俗的自动更新外,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界及其他社会力量在进行年俗的传承与保护时,策略上应考虑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春节习俗的现代性元素:
第一,提炼宣扬传统年俗的现代文化内涵。节日文化内涵的现代性与部分传统习俗的合理存续并不矛盾。一方面,部分特色古旧习俗在现代社会本身就有展演和纪念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些旧俗也会转生出新的意义。
过年的原始意义主要是在新旧年交替之际祭祀神灵、施行巫术,这种习俗和内涵在现代必然逐渐衰减,而其少量的相关遗俗则成为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的手段,成为民众表达安定红火的生活理想的方式。如放鞭炮,本来是通神或驱邪的一种仪式,现在则成为一种欢庆的方式。贴对联、守岁、拜年、压岁等其他年节习俗也都可做类似的解释。
可以说,春节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演变的,并且产生了为现代人喜欢的新民俗,比如除夕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居民燃放更富观赏性的烟花代替注重声响的鞭炮等。拜年方式的演变更具代表性。传统的拜年方式是家庭走访式的,而且采取跪拜式的礼仪。如今只有少数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跪拜式的拜年礼仪,绝大多数地区则由走访式的当面问候拜年转为以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为主。
一些城市举办的大型春节庙会是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近年来,北京每年春节都要在地坛、龙潭湖、白云观、琉璃厂等公共场所举办庙会,很受群众欢迎。各庙会几乎每天都出现人山人海的场面。旧时的庙会是在祭神祈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集会,现在的庙会以游艺、娱乐、贸易为主,祭祀活动很少,地坛、天坛等庙会的祭祀仪式只是展演性质,琉璃厂、世纪坛等庙会则没有任何祭祀活动。当然,由于过去多年的社会环境因素,春节也不是很好地完成了现代转型,其现代性仍需要加强。
第二,开发、宣扬春节纪念物,营造浪漫热闹的节日氛围。节日纪念物,或称节日象征符号,指能代表节日特色的事物,如春节的饺子、鞭炮、灯笼、对联、腊八粥、灶王爷、生肖动物等。
节日纪念物对于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维系人们的节日情感,丰富人们的节俗活动。传统节日传承了几千年,已经在族群成员的内心积淀了较为稳定的民族情感,这表现为到了节日期间,如果不遵行特定传统习俗,个体成员会感受到情感失落,如除夕不能跟家人团聚,会感觉年节生活过得不完满。但是这种节日情感也不是无条件地一代传一代的,需要借助节日里特定的仪式、活动来传承。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在节日里进行的特定仪式或活动往往靠相关的信仰来驱动,或靠一定的文化需求来维系。而在现代社会,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那些文化需求已很少存在,于是许多节日仪式、节俗活动就难以传递,而使节日呈现节俗减少、衰弱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节日纪念物的使用对于节日传统的维系就变得很重要了。这些......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