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州理工读本科是一种什么体验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5 14:21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1-24 18:39
在加州理工读本科是一种什么体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1-24 19:56
加州理工位于LA东北部帕萨迪纳市比较热闹的地段,学校附近有很多餐馆和商铺。帕萨迪纳市的总人口中白人占比很高,不过从学校往南开车10-15分钟就能到华人区,基本上国内所有菜系的餐馆都有,从高端的到海鲜鲍鱼到接地气的油条豆浆,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家乡的味道。不仅是中餐馆很多,学校离韩国城、日本城车程也只有20分钟,因此想吃正宗韩国日本料理也很方便。同时, LA本身是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所以欧洲、美洲乃至世界各地的美食都随处可见,应有尽有。值得一提的是,这边海鲜很丰富,也很便宜。
但是,相比起来,学校的食堂就不敢恭维了。食堂比较小,可选的菜很少,而且只有周一到周五的早上和中午开放,所以吃喝的问题很多时候还是得自己解决。不过,如果住在House里会有特殊的晚餐~
学校分成8个学院,新生刚进校时可以了解到每个学院的特色,并在与在校生交流后填写问卷、打分。原先就在学院里的人会根据新生的意愿和特点进行匹配、选择。然后大家就会搬到各自的学院里去住,每个学院平时都会组织自己的活动。学院宿舍以单人间和双人间为主,室友基本是自己选的。前面提到过,住在House里的一大特色是晚餐。大家会坐在长条形的桌子的两边用餐,像电影里一样,气氛很好,还会有服务生提供细心的服务。这样的设置不仅使校园生活很有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一种归属感。
校园面积不大,最远的两栋楼之间步行大约也只要10分钟。这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校园里的出行很便捷,课间不会来不及。而且即便是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穿梭在教学楼间也不至于走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学校虽然面积小,但是整体上规划、建造得还是挺漂亮的,属于小而精致的类型。
基本上只有中午吃饭和刚开学几天人会稍微多一点,其他时候校园里感觉都挺空空荡荡的,很幽静。这对于学术性比较强的学校来说还是挺不错的,很适合读书、做研究。虽然不像一些学校那么热闹,但是这边的人都很热心,交流的机会很多,所以心理上并不会觉得很冷清。
必修课有5门数学、6门物理、3门化学、1门生物以及每学期一门的人文课。虽然必修课挺多,但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来选选修课,不用担心因为必修课太多而没时间上选修课。此外,如果自己想学的专业学校并没有提供,也可以得到学校批准之后,自己组合一些课程来设计一个个性化的专业。除了很学术的课之外,选修课中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课比如说烹饪课吉他课。在课程设置上,这边的课比较偏理论性,哪怕是一些工程类的课,实践性也都不是很强。如果你想要学到可以迅速应用到生活中的知识,比如金融、医科、计算机编程这些方面的,可能会比较失望。然后,如果你对一门课本身兴趣就不大,那么也很可能会觉得课堂比较枯燥。但是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仅会觉得这门课很有意思,而且势必会学到很多东西。虽然课程总体比较注重理论,但是也不乏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是,有一节化学课,教授带我们到喷泉水池边,把元素周期表第一列的元素(比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往水池里面扔。一开始几个还只是溅起小水花,后来水花越来越大,最后几乎炸开来了,冲击力很大,给人印象也很深刻。
文科的课互动性很高,大家坐在一个小教室里,互相提问、讨论,一般发言都很积极。理科的课因为知识性比较强,所以相对来讲互动少一点,但是师生交流还是很多的。这边的很多教授不仅对待学术研究很有热情,对学生也很热心。一般平时找教授聊天或者问问题,教授基本上都有空解答,而且因为师生比很高,大概在1:3左右,所以每个人受到的关注度也很高。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问题,一些比较个人的问题,包括专业的选择和毕业后的方向,教授都会很乐于解答。再者,因为人少,所以教授对每个学生都比较了解,解答也会比较个性化。有一次我出于好奇,走进了一栋楼叫computational science的楼,看到一个教授办公室的门刚好开着,就进去问了他一些问题。教授非常开心地回答了我,然后还说手头有个项目,问我愿不愿意来参与。虽然我最后并没有参加这个项目,但是觉得教授的态度真的很热心也很关心学生,很让人感动。不过,我们学校也有一些比较高冷的教授,因为这些领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研究基础,大一、大二的学生刚刚入门,很难切实地参与到教授的研究中。
但是,相比起来,学校的食堂就不敢恭维了。食堂比较小,可选的菜很少,而且只有周一到周五的早上和中午开放,所以吃喝的问题很多时候还是得自己解决。不过,如果住在House里会有特殊的晚餐~
学校分成8个学院,新生刚进校时可以了解到每个学院的特色,并在与在校生交流后填写问卷、打分。原先就在学院里的人会根据新生的意愿和特点进行匹配、选择。然后大家就会搬到各自的学院里去住,每个学院平时都会组织自己的活动。学院宿舍以单人间和双人间为主,室友基本是自己选的。前面提到过,住在House里的一大特色是晚餐。大家会坐在长条形的桌子的两边用餐,像电影里一样,气氛很好,还会有服务生提供细心的服务。这样的设置不仅使校园生活很有秩序,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一种归属感。
校园面积不大,最远的两栋楼之间步行大约也只要10分钟。这有一个很大的好处是,校园里的出行很便捷,课间不会来不及。而且即便是在艳阳高照的日子里,穿梭在教学楼间也不至于走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学校虽然面积小,但是整体上规划、建造得还是挺漂亮的,属于小而精致的类型。
基本上只有中午吃饭和刚开学几天人会稍微多一点,其他时候校园里感觉都挺空空荡荡的,很幽静。这对于学术性比较强的学校来说还是挺不错的,很适合读书、做研究。虽然不像一些学校那么热闹,但是这边的人都很热心,交流的机会很多,所以心理上并不会觉得很冷清。
必修课有5门数学、6门物理、3门化学、1门生物以及每学期一门的人文课。虽然必修课挺多,但还是有很大的空间来选选修课,不用担心因为必修课太多而没时间上选修课。此外,如果自己想学的专业学校并没有提供,也可以得到学校批准之后,自己组合一些课程来设计一个个性化的专业。除了很学术的课之外,选修课中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课比如说烹饪课吉他课。在课程设置上,这边的课比较偏理论性,哪怕是一些工程类的课,实践性也都不是很强。如果你想要学到可以迅速应用到生活中的知识,比如金融、医科、计算机编程这些方面的,可能会比较失望。然后,如果你对一门课本身兴趣就不大,那么也很可能会觉得课堂比较枯燥。但是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仅会觉得这门课很有意思,而且势必会学到很多东西。虽然课程总体比较注重理论,但是也不乏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比较有趣的一件事是,有一节化学课,教授带我们到喷泉水池边,把元素周期表第一列的元素(比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往水池里面扔。一开始几个还只是溅起小水花,后来水花越来越大,最后几乎炸开来了,冲击力很大,给人印象也很深刻。
文科的课互动性很高,大家坐在一个小教室里,互相提问、讨论,一般发言都很积极。理科的课因为知识性比较强,所以相对来讲互动少一点,但是师生交流还是很多的。这边的很多教授不仅对待学术研究很有热情,对学生也很热心。一般平时找教授聊天或者问问题,教授基本上都有空解答,而且因为师生比很高,大概在1:3左右,所以每个人受到的关注度也很高。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问题,一些比较个人的问题,包括专业的选择和毕业后的方向,教授都会很乐于解答。再者,因为人少,所以教授对每个学生都比较了解,解答也会比较个性化。有一次我出于好奇,走进了一栋楼叫computational science的楼,看到一个教授办公室的门刚好开着,就进去问了他一些问题。教授非常开心地回答了我,然后还说手头有个项目,问我愿不愿意来参与。虽然我最后并没有参加这个项目,但是觉得教授的态度真的很热心也很关心学生,很让人感动。不过,我们学校也有一些比较高冷的教授,因为这些领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研究基础,大一、大二的学生刚刚入门,很难切实地参与到教授的研究中。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第四晚心情
- 2021-01-24 20:33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