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 提问者网友:我一贱你就笑
- 2021-07-24 00:52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7-24 01:16
- 1楼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7-24 06:53
- 2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7-24 05:23
上面几位说得有道理!俺就谈佛教本身的原因:
1、古印度文化、社会,本与中华差异很大。原始佛教的创始,佛陀倡导众生平等、追求出世、出家修道。与儒家君臣父子、纲常宗法、封建伦理是相对立的。 2、佛教传入之初,“儒佛之争”、“佛道之争”是很激烈的,甚至不惜利用皇权强制力来打击对方,以至酿成流血斗争。 3、但佛教为了在中国传播发展,善于“脱变”基础教义,注重“迎合”。迎合“道”,迎合“儒”,直至迎合“巫”…… 4、佛经的翻译,就显露地“迎合”中土的传统哲学和封建伦理。 以传为第一部汉译佛经的《四十二章经》为例,此经的内容重点宣扬了佛教的人生无常和爱欲为蔽等思想,但行文中却夹杂着“解无为法”、“行道守真”之类的道家思想和“以礼从人”之类的儒家语言。 另外如安世高所译的《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或着将原文中与儒家孝道不相一致的内容删除不译,或着另外加进了子女应奉养父母的教训,而把原文中夫妻、主仆平等的关系又译为丈夫高于妻子、奴婢侍奉主人等等。 为传播需要而善于“迎合”俗世的欲、庸俗的心,这种思想品德、媚态行为,是其他正教万万使不出手的。 5、自北魏、隋唐以来,皆有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说法。特别是北魏,曾在举国崇奉的大同武冈山开凿石窟,以“山川可以终天”的谀辞,模拟北魏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位皇帝的样子造像,首开“皇帝即如来”说法的先河。其时,所谓的高僧昙曜对皇帝的尊崇真是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辽代承继了该宗教思想,把“皇帝即如来”的佛教传教思想造型化。 武则天时期,女性化的佛像层出不穷,弥勒佛像的女性化,无疑是依据武则天的形象加以美化塑造而成的,这和北魏昙曜五窟依据帝王相貌来塑佛像一样,岂不是在强调“皇帝即如来”的观念?
- 3楼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7-24 04:44
- 4楼网友:青尢
- 2021-07-24 03:20
- 5楼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7-24 02:11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流传的地区也有限,佛教信徒较少,多为社会上层人物。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再加上统治者有意识地提倡,佛教得到迅速发展。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量的佛经被翻译,由于佛经的翻译使得佛教的传播越来越广;二是众多寺院的兴建和石窟的开凿,则是对佛教的又一种有力的宣传。
如果说南北朝时期对佛教这种外来宗教文化主要还是吸收消化的话,那么隋唐已进入全面繁荣和鼎盛时期,而后者正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的。
隋唐时期佛教繁荣和鼎盛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的提倡:
隋唐统治者及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佛道关系上有意识通过儒家思想予以调和,消融两者间的矛盾。这样,在唐朝,儒、佛、道三者一方面鼎足而立,另一方面又在统治者的有意协调下表现得和谐一致。这一时期佛教繁荣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众多佛教宗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