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诗格律?
答案:3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31 08:47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3-31 00:56
长诗格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3-31 02:01
长诗有入律的,也有不入律的。不入律的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对平仄没有要求,换韵也比较自由;入律的长诗一般指的是排律,最短的五韵(十句),多的长达五十韵(一百句)甚至一百韵(二百句)以上,一方面排律必须符合律诗的所有规定,偶句押韵,一韵到底不得换韵,且平仄粘对都不得有误,另外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不论有多长,每联内的两句都需要做到字面意思上的对仗。
按我上面说的去思考吧,排律是很难的,一般人创作不来。
按我上面说的去思考吧,排律是很难的,一般人创作不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3-31 04:47
建筑的美感
- 2楼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3-31 03:14
格律诗三要素
格律诗与古体诗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四点:一是句数固定。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一般在十句以上。二是押韵严格。一般要求押平声韵,很少押仄声韵。三是讲究平仄。而且有一定的规则,要求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四是要求对仗。特别是八句的律诗,中间两联一般都要用对仗。
第一节 关于平仄
一、 平仄与诗词格律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也是格律诗三大要素之一。在第二讲里我们已经讲过,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就其声调而言,都可分为两大类:平声和仄声。平声就是声音平直,仄声就是声音倾侧不平的意思。在古代平水韵里,人们把上平声和下平声归为平声,把上声、去声和入声归为仄声。今天,现代汉语取消了入声,大约1800个左右的入声字被分派到平、上、去三声里,即所谓的“入派三声”。因此,阴平声、阳平声归为平声,上声和去声归为仄声。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人们利用平仄两种声调,在诗词句中相互交错,从而使声音协调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和艺术感染力。我们讲诗词格律,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讲平仄。传统格律诗词之所以经久不衰,而且被人们称为国粹、国宝,这种讲究平仄声韵的艺术特点,恐怕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近体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如果不讲平仄,一首诗尽管是四句或者八句,也不能叫绝句或律诗,而仍然是古体诗。”毛泽东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也说过:“律诗讲究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格律诗的平仄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是基本要求只有一个,即平、仄相间。因为讲诗词格律主要还是讲古人的作品,所以我们还是按照传统习惯,用四种符号来代表“平”、“仄”、“入声”和“可平可仄”。这四种符号分别是:
“―”——代表平声
“∣”——代表仄声
“○”——代表可平可仄
“·”——代表入声
下面举几首绝句和律诗来加以说明。先看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
再看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 ――∣·-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 ∣·∣――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 ――∣·-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
再举一首七言绝句和一首七言律诗。先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 ――∣∣∣――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
再看鲁迅先生的《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 ∣∣――∣∣-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 ○-∣∣∣――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 ○―○∣∣――
从上边这些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古人写的还是今人写的格律诗,都是很讲究平仄声的,而且诗句中平仄声的配置也是很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这在下面我们将继续讲到。
二、 平仄在格律诗中的运用
汉字读音分四声、讲平仄,由于语音平仄声调的不同,在诗句中交错使用,自然而然地就能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增加了音乐感,避免了单调、乏味。平仄交错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在本句中平仄大体是“两—两”或“三—两”交错的,如:
五言句: 国破山河在(杜甫) 林暗草惊风(卢纶)
∣∣――∣ ○∣∣――
七言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 ――·○∣――
2、在对句中(除了韵脚字外),平仄都是相对的,如:
五言句: ① 国破山河在 ② 林暗草惊风
∣∣――∣ ○∣∣――
城春草木深 将军夜引弓
――∣∣- ――∣∣-
七言句: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 ② 朝辞白帝彩云间
∣∣――-∣∣ --·∣∣――
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里江陵一日还
○―○∣∣―― ○∣――··-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除韵脚外,句中平仄都是两两相对,或者是三两相对,尤其是节拍所在处(即双数字处),一般总是平声字与仄声字交错安排的。在诗词中,句子凡符合这种规律规定的,就叫做“律句”;凡不符合这种规律规定的,就叫做“拗句”。“拗”就是读起来拗口不顺畅的意思。律诗中出现了“拗句”,可以采取“救”的办法来弥补,如果不“救”,就叫做“失律”。这在以后我们还要讲到。词、曲中也多用律句,但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
三、运用平仄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辨别入声字。阅读格律诗词,或用“平水韵”等古声韵写作格律诗词,都有一个正确辨别入声字的问题。关于入声字,我们在上一讲里已经给大家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在古韵书中,入声字大约有1800多个,其中常用的大约有700多个。现代汉语废除了入声,原来的入声字按照“入派三声”的原则,都分派到平、上、去三个韵目里。入声本来就是仄声,因此派到上、去两韵目的字,仍然归仄声,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就是分派到平声韵目里的旧读入声字。对于这部分旧读入声字,只有利用韵书去熟悉和记住,别的现在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现在提倡用中华新声韵来写作格律诗词,如果大家掌握了诗词格律,又是用新声韵来写作,入声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2、要正确识别、理解和掌握平仄两读字。平仄两读字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
①古今平仄异读字,但字义不变。如:
俱
古读平声,今读去声。如杜甫“野径云俱黑”、“尔曹身与名俱灭”。这里“俱”字均为平声。对于此类古今平仄异读字,如果用新声韵写作,就要特别注意,只能把它作为仄声字用,否则,把它用到诗句中应该用平声字的位置上,就要出现失律的现象。
宁
古只读平声,今分两读。“安宁”的“宁”读阳平声;“宁可”、“宁死不屈”的“宁”读去声。对于此类字,用新声韵写作,就要具体对待,分清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词义所指,不可胡乱使用。
拥 古读上声,今读阴平声,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②平仄两读字,即可平可仄,但词性、词义都不变。这种情况要看它在诗词中所处的位置来定其读音。比如:看、听、望、忘、醒、教、过、叹、漫、横,场等等。
③一字多义,音随意转。这部分字因词性、语义不同而读音不同,如:观、和、长、为、更、论、禁、骑、燕、中、荷、磨、传、调、弹、号、分、兴、将、降、行、藏、量、担、盛、当、石、车、虹、重,等等。
3、要注意方音的误读。在我们沿淮地区,方言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也大量存在,特别是阴平声(一声)被误读成上声(三声)的现象很普遍,比如:风、波、双、霜、冰、花、天、街、阶、舟、周、书、朱、诸、猪、妈、爹、敲、英、桑、丧、伤、张、章等等。对于初学古诗词的人来说,不论是使用古声韵,还是使用新声韵,方音误读的问题都是一个不小的拦路虎,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上这些情况,在格律诗词的阅读、赏析尤其是写作中,都会经常遇到。因此,做为一名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习作者,同学们都必须正确对待,认真研习,熟练掌握。
第二节 关于对仗
一、对仗是构成律诗的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对仗?对仗又叫对偶。就是在韵文中,上下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互相成对,而平仄声调则要相反,如同古代的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文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不相须,自然成对。”他在这里把对仗看成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和文艺创作的规律。可见古人对对仗这种行文形式和修辞方法已经有了很有见地的认识。
汉字是一字一音,最适于对仗。古代诗文如《诗经》中就多有对仗的句子。后来对仗形式更为发展,并逐渐衍化为骈体文、律诗和对联等诸多文学样式。对仗的作用就是能使读者在接受作品思想内容的同时,也能欣赏到作品的一种形式的整齐、对称和协调之美,而作品的这种形式美又能反过来增强作品思想感情的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传统诗歌中的律诗,其艺术生命力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对仗这种修辞手段的运用,恐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在诗词创作中,凡按格律要求应该对仗的地方,一般都要尽量使用对仗,以增加诗词的美感。而不使用对仗或使用的不正确,就不能称作律诗。
二、对仗的基本要求:
1、本句平仄相间,对句除韵脚外,要平仄相对。这在前面已讲到,这里就不再重复。但有一点仍然要提请同学们注意,即在对仗句中,一般都是“两—两”或“三—两”相间与相对。这种现象,恐怕与我们汉语言的词组结构、语音音节、节奏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不可忽视。
2、出句和对句的字数、句型和词类要相同,义类要相对。如王勃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从句型、词类上讲,上下两句是相同的:“海内”与“天涯”都是主谓结构的方位词组,“知己”与“比邻”都是动宾结构的名词词组,而中间的“存”与“若”都是动词。从词义上讲,上下两句又是相对的:“海内”指国内或者说是近处,“天涯”则指国外或者说是很遥远的地方。“知己”是指知心、至交、朋友,而“比邻”则是指邻居、近邻。我们再看杜甫诗的两个例句: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例①句中的“一行”与“两个”、“白鹭”与“黄鹂”、“上”与“鸣”、“青天”与“翠柳”,例②句中的“不尽”与“无边”、“长江”与“落木”、“滚滚”与“萧萧”、“来”与“下”,基本都是这种句型、词类相同,而词义义类相对的情况。
三、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
1、词的分类。王力先生按照律诗的对仗,把词概括为九类。
①名词类:表示人、事物、时间、地点的词,如人名、地名、专用名、日月、星辰、山川、江河、草木、花卉等等。
②动词类: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如看、听、笑、哭、唱、吃、喝、读、写、爱、恨、跑、走、跳、升、降、飞、落、保卫、建设、发展、变化等。
③形容词类: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声音的词,如美丑、香臭、明暗、胖瘦、高低、长短、轻重、快慢、嘀嗒、轰隆等等。
④代词类:表示能起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如谁、哪、你、我、他、尔、汝、吾、余、这、那、彼、此、这里、那里、你们、我们、他们、它们等。
⑤数词类: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如个、十、百、千、万、初一、老大、第一,等等。
另外,与数词类相联系的,还有表示计量单位的量词,如尺、丈、里、斤、两、分、亩、只、匹、头、担、吨、石、块、台、辆、部、间等等。某些名词与数词配合,也可以用来做量词使用,如一天的“天”,五更的“更”,三年的“年”,九霄的“霄”,半锅的“锅”等。
⑥颜色词类:表示色彩的词,如黑、白、红、绿、黄、蓝、橙、紫、翠、碧、苍、寈、素、黛等等。一些带有色彩的名词如金、银、铜、霜、雪、血、枫等,也可用来表示色彩、
⑦方位词类: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等。
⑧副词类:表示动作、行为和性质状况的程度、范围、时间、语气,而对动词、形容词起修饰、限制或补充作用的词,如已、已、将、很、又、正在、忽然、未曾、竟然等等。
⑨虚词类:包括连接词和介词。连接词表示词语间的连接关系,如和、与、或、不但、而且、即使、因为等。介词表示介绍某些词语为另一词语的附加语,如从、于、沿着、依照、按照、以、为、因、将、把等。
2、同类词相对还应注意:
①数目字,包括孤、独、无、半等字,自成一类。
②颜色词自成一类。
③方位词,如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自成一类。
④连绵词,如葡萄、杜鹃、鹦鹉、鸳鸯、蟋蟀等,只能与同词性的连绵词相对。
3、名词还可细分为:天文、地理、时令、宫室、服饰、用器、植物、动物、人伦、人事、体形等。如: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墟里”与“渡头”是地理对,“孤烟”与“落日”是天文对。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多病”与“不才”,“故人”与“明主”,都是人伦对。
四、对仗的基本形式
对仗的形式有很多种,这里给同学们简单介绍几种诗词创作中常见常用的对仗形式。
①工对。凡同类词相对,就叫工对。如“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东西对南北、万紫对千红”等等。比如毛泽东《送瘟神》(二)中的两联,就是标准的工对:
红雨——随心——翻做——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有些名词虽然不同小类,但在诗词语言中经常被平列,也可算作工对。如“天地”、“诗酒”、“花鸟”
等相对。还有一些反义词相对,对得好的也算工对,如李白的《塞下曲》: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③宽对。在一联中,或词性对得不太工整,或词组对得不十分严格,这种对仗称为宽对。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前六个字对得都很工整,但第七字“洲”字是表地理的名词,“外”字是表方位的方位词,严格讲两字不能相对,但如果把“外”字理解为“青天之外”,把“洲”字理解为“白鹭之洲”,从这个意义层面上讲,亦可为对。这样的对仗就叫做宽对。另如毛泽东的《赠柳亚子先生》颔联:“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其中“三十一年”与“落花时节”,虽然讲的都是时间、时令,但对的就不那么工整。像这种情况在古今诗人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可见,大家也就约定俗成,共同认可,并把它作为对仗的一种形式来使用了。
③
流水对。出句和对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如流水不断地连贯而下。也就是一句话分做两句来说,但一般情况下前后不能颠倒。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尾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的《春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王维的《辋川闲居》:“一从归白杜,不复出寈门。”杜甫的《留别贾严?:“一秋常苦雨,今日始出云。”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这些都属于流水对。
④借对。即借字形、字义或字音为对。借形的如李商隐的《马嵬》诗:“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里“驻马“与”牵牛“本不同义,是借形相对。借义的如杜甫的《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里借一寻为八尺、二寻为一常(古代一寻为八尺二寻为一常)之意,来与“七十”相对。借音的如刘长卿的《新按奉送穆谕德》诗:“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与“黄”谐音,来与“白”相对。王安石的“江亭晚眺》诗:“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借“清”与“寈”谐音,与“白”相对。上述这些字面能对而词义不能对,或者字的谐音能对而词义和字面不能对的对仗,都叫借对。
⑤交错对。出句的词语与对句的词语相对,但不是在同一个位置而是错开的,叫交错对。运用这种形式,往往是因为在对仗中平仄发生了矛盾,必须把要对仗的两个词语错开位置作为补救。如李商隐的《隋宫》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其中“一段”对“六幅”,
“巫山云”对“湘江水”。如果按正常情况对仗,两句平仄失调,不成律句,而交错以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交错对,的巧妙,天衣无缝,别具一格,需要较高的文学修养功夫。
⑥扇面对。此种对仗也叫隔句对。即上下两联相对,第三句对第一句,第四句对第二句。如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赋》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都是第三句与第一句相对,第四句与第二句相对,而且都是平仄相反,对的非常工整。
此外,对仗的形式还有很多,诸如正对、反对、人名对、地名对、方位对、叠字对、嵌字对、鼎足对、顶针对、连绵对、连珠对,等等。这些都要根据内容的需要,由作者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必拘泥于现成模式。另外,诗词的对仗的要求也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作些变通也是允许的。
五、对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是词义上要避合掌。合掌就是对句与出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这是自古以来诗家之大忌,也是写诗对仗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因此,对仗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字异义同的词相对,如:思与想、看与见、寒与冷悲与哀、先与前等等。古代有些诗人的诗句甚至名句,由于犯了合掌的毛病,都受到后人的非议。如晋朝刘琨有一首诗中的两句:“获麟悲尼父,西狩涕孔丘。”写的完全是同一件事,岂不是浪费。王绩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噪”与“鸣”都是叫声,也是同一个意思。后来王安石把这首诗改为“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以下句的听来对上句的看,既避免了合掌之弊,而且诗的情趣、意境也更胜王绩一筹。
二是句式结构上要避雷同。所谓雷同,就是指一首律诗中间两联上下句的对仗句式结构相同。也有人把它归之为合掌。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雷同的例子:
西野芳菲路,
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旧诸,
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
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
唯觉画堂深。
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对仗,句式结构都是“2——1——2”的模式,两联雷同,没有变化,形式显得很呆板。这种句式就叫做雷同。我们再看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两联用的都是对仗句,但上联句式结构是“2——2——1——2”,下联句式结构是“2——2——2——1”,从而避免了雷同。杜甫的这首绝句,不仅诗的意境优美,而且语言、句式也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堪称经典之作。
初学者写作格律诗,为了追求对仗工整,往往容易出现合掌、雷同等毛病。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三是要注意避免用重字。用重字也是律诗对仗的大忌,就是在同一首律诗中,一般也要避免使用同一意义上的重字,包括句中和韵脚。因为一首五律不过用四十个字,一首七律也不过五十六个字,用了重字,不仅行文显得重复、罗嗦,而且也反映出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水平不高。诗的语言要凝练、干净、利落,古人提倡写诗要学会三炼:即炼字、炼句、炼意。一个“炼”字,就说明了诗词写作中遣词、造句的艰苦与重要。
但有一点在这里也要说清楚,即艺术处理上的重字现象除外。比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商隐的《无题四首》(之一)中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这些诗句中都有重字,但读起来不但不觉得重复、累赘,而且还很有韵味。这种艺术现象与上面所讲的重字现象是有原则区别的,不能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另外,律诗写作中还有一种形式,即在一首诗中,首联的出句和尾联的对句有意识地使用重字。这种形式叫“顶真”。如:“夜入楚家烟,烟中人未眠。”“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这些都属于有意识的重字,不仅允许,而且可以增加诗词的韵味和美感,自古以来已成为诗人词家们的艺术追求。
第三节 关于押韵
关于诗的押韵问题,我在第二章关于诗韵那一节里已经做了一些介绍,这里再重点强调几点。
诗歌是韵文,都是要求押韵的,特别是格律诗更是如此。不押韵的诗,严格说来不能称作诗。与古体诗相比,格律诗押韵有四点需要注意。
一、韵脚的位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首句就押韵,然后再隔句押韵,也就是一、二、四、六、八句押韵。如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毛泽东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等,都属于首句押韵。另一种是首句不押韵,第二句押韵,再隔句押韵。是二、四、六、八句押韵。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都属于这一种。而古体诗有首句押韵的;也有首句不押韵隔句押韵的;还有中间不隔句,一韵押到底的。
二、格律诗一般只能用平声字做韵脚,即押平声韵。虽然古人中也有极少数用仄声字押韵的,但那是不规则的,不能为训。而古体诗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包括押入声韵。这一点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
三、格律诗不能“出韵”。也就是说,韵脚即押韵的字必须只能用同一个韵部的字。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韵脚上用的
“烟”、“川”和“天”三个字,按照古平水韵,都属于下平声“一先韵”,完全合乎要求。“一先韵”的韵母是“ān”,古平水韵里有七个韵部的韵母是“ān”。这样韵母相同而又不属于一个韵部的字叫做邻韵字。如上平声的“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的“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等韵部的字,足有几百个。按照现在的新声韵,它们属于一个韵部,完全可以通用通押,根本不存在错韵的问题。但按照古平水韵,在通常情况下,七个韵目的字就不能通用通押,通用通押了,就算错韵。因此,在用韵问题上,中华诗词学会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改革办法,提倡在青少年学生中推行中华新声韵。这是符合时代与国情,完全正确的方针。
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邻韵也可以用来通押。其条件是,第一,必须首句押韵;第二,如果首句押韵用了邻韵韵目的字,后面的二、四、六、八四个押韵字则必须都用一个韵部的字,否则便被视作错韵。而一首律诗如果用错了韵,那是会受到人们的非议的。古体诗则不然,在一首诗里,它不仅可以用邻韵,而且还可以转韵,还可以用仄声韵。
四、格律诗要避免凑韵。所谓“凑韵”,就是在一首律诗里,由于种种原因,作者找不到既能表达应当表达的意义而又符合韵部的押韵字,于是便找来一个虽然是同韵目的字,但却与诗句要表达的意思毫不相干或者非常牵强的字来押韵。这种现象往往在一些初学者身上容易出现。比如有一位诗友写了一首赞美淮南上窑森林公园景色的诗,韵用的是下平声“十二侵”韵目的“临、森、禽、岑、金”五个字,最后两句是这样写的:“与时已辟方园圃,游客纷纷似涌金。”这个“金”字就是标准的凑韵。游客怎么能纷纷似涌金呢?什么意思?讲不通嘛。倒不如改做“游客纷纷胜景寻”更恰当一些。还有一位诗友写了一首《游硖石》的诗:“双峰阻水自成关,更远更清河外天。山色朝晴花涨影,云帆助兴浪推烟。摩崖悬月难移户,古寺疏钟漫入川。白练当空舞如锦,暖风吹开一城喧。”这首诗用的是古平水韵的下平声“一先韵”,首句用的“关”字,属平水韵上平声的“十五删”韵,是邻韵通押。但最后一句“一城喧”的“喧”,则是典型的凑韵。本来一首诗的七句都在写硖山口的景色,压根儿就没有县城的影子,怎么突然竟落脚到“暖风吹开一城喧”了呢?而且这一句与硖山口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不仅内容没有联系,“喧”字押韵也是为了凑韵,从而破坏了整首诗的完整与和谐。因为硖山口就处在山川沃野之中,如果把最后一句改为“暖风吹绿万畦田”,就比较好一些,也避免了凑韵之弊。
另外还有一位诗友写硖山口的诗,用的是平水韵下平声“五歌”韵:“日丽风和好放歌,滔滔淮水泛清波。虬枝皂角知音少,烂漫山花彩蝶多。舟渡高台登绝顶,眼观淮水碧如荷。吟朋尽赏硖山景,忘却苍苍两鬓皤。”整首诗看,写的还算不错,但第六句“眼观淮水碧如荷”却出了问题。一是用“荷”来比喻、形容淮河水色,并不贴切;二是用“碧如荷”来对上句的“登绝顶”,也不工整,甚至是错对。所以用这个“荷”字押韵,自然也就是为了凑韵了。如果把“碧如荷”改为“映寈螺”(寈螺在这里是指青山之峰),不仅对仗比较工整,而且也解决了凑韵问题。
五、格律诗还要避免重韵。如“花、葩”、“忧、愁”、“芳、香”等。这在第二章里已经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格律诗与古体诗不同的地方,主要有四点:一是句数固定。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排律一般在十句以上。二是押韵严格。一般要求押平声韵,很少押仄声韵。三是讲究平仄。而且有一定的规则,要求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音。四是要求对仗。特别是八句的律诗,中间两联一般都要用对仗。
第一节 关于平仄
一、 平仄与诗词格律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也是格律诗三大要素之一。在第二讲里我们已经讲过,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就其声调而言,都可分为两大类:平声和仄声。平声就是声音平直,仄声就是声音倾侧不平的意思。在古代平水韵里,人们把上平声和下平声归为平声,把上声、去声和入声归为仄声。今天,现代汉语取消了入声,大约1800个左右的入声字被分派到平、上、去三声里,即所谓的“入派三声”。因此,阴平声、阳平声归为平声,上声和去声归为仄声。诗词是语言的艺术。人们利用平仄两种声调,在诗词句中相互交错,从而使声音协调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具有强烈的音乐美和艺术感染力。我们讲诗词格律,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讲平仄。传统格律诗词之所以经久不衰,而且被人们称为国粹、国宝,这种讲究平仄声韵的艺术特点,恐怕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近体诗最本质的特点是讲究平仄。如果不讲平仄,一首诗尽管是四句或者八句,也不能叫绝句或律诗,而仍然是古体诗。”毛泽东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也说过:“律诗讲究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格律诗的平仄看起来似乎很复杂,但是基本要求只有一个,即平、仄相间。因为讲诗词格律主要还是讲古人的作品,所以我们还是按照传统习惯,用四种符号来代表“平”、“仄”、“入声”和“可平可仄”。这四种符号分别是:
“―”——代表平声
“∣”——代表仄声
“○”——代表可平可仄
“·”——代表入声
下面举几首绝句和律诗来加以说明。先看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
再看杜甫的五言律诗《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 ――∣·-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 ∣·∣――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 ――∣·-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
再举一首七言绝句和一首七言律诗。先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 ――∣∣∣――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
再看鲁迅先生的《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 未敢翻身已碰头。
○―○∣∣―― ∣∣――∣∣-
破帽遮颜过闹市, 漏船载酒泛中流。
∣∣―――∣∣ ○-∣∣∣――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 ∣∣――○∣-
躲进小楼成一统, 管他冬夏与春秋。
∣∣○――·∣ ○―○∣∣――
从上边这些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古人写的还是今人写的格律诗,都是很讲究平仄声的,而且诗句中平仄声的配置也是很有规律和方法可循的。这在下面我们将继续讲到。
二、 平仄在格律诗中的运用
汉字读音分四声、讲平仄,由于语音平仄声调的不同,在诗句中交错使用,自然而然地就能使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增加了音乐感,避免了单调、乏味。平仄交错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在本句中平仄大体是“两—两”或“三—两”交错的,如:
五言句: 国破山河在(杜甫) 林暗草惊风(卢纶)
∣∣――∣ ○∣∣――
七言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 ――·○∣――
2、在对句中(除了韵脚字外),平仄都是相对的,如:
五言句: ① 国破山河在 ② 林暗草惊风
∣∣――∣ ○∣∣――
城春草木深 将军夜引弓
――∣∣- ――∣∣-
七言句: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 ② 朝辞白帝彩云间
∣∣――-∣∣ --·∣∣――
一行白鹭上青天 千里江陵一日还
○―○∣∣―― ○∣――··-
从上述例句中可以看出,除韵脚外,句中平仄都是两两相对,或者是三两相对,尤其是节拍所在处(即双数字处),一般总是平声字与仄声字交错安排的。在诗词中,句子凡符合这种规律规定的,就叫做“律句”;凡不符合这种规律规定的,就叫做“拗句”。“拗”就是读起来拗口不顺畅的意思。律诗中出现了“拗句”,可以采取“救”的办法来弥补,如果不“救”,就叫做“失律”。这在以后我们还要讲到。词、曲中也多用律句,但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
三、运用平仄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正确辨别入声字。阅读格律诗词,或用“平水韵”等古声韵写作格律诗词,都有一个正确辨别入声字的问题。关于入声字,我们在上一讲里已经给大家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在古韵书中,入声字大约有1800多个,其中常用的大约有700多个。现代汉语废除了入声,原来的入声字按照“入派三声”的原则,都分派到平、上、去三个韵目里。入声本来就是仄声,因此派到上、去两韵目的字,仍然归仄声,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就是分派到平声韵目里的旧读入声字。对于这部分旧读入声字,只有利用韵书去熟悉和记住,别的现在还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现在提倡用中华新声韵来写作格律诗词,如果大家掌握了诗词格律,又是用新声韵来写作,入声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2、要正确识别、理解和掌握平仄两读字。平仄两读字有两种情况需要注意:
①古今平仄异读字,但字义不变。如:
俱
古读平声,今读去声。如杜甫“野径云俱黑”、“尔曹身与名俱灭”。这里“俱”字均为平声。对于此类古今平仄异读字,如果用新声韵写作,就要特别注意,只能把它作为仄声字用,否则,把它用到诗句中应该用平声字的位置上,就要出现失律的现象。
宁
古只读平声,今分两读。“安宁”的“宁”读阳平声;“宁可”、“宁死不屈”的“宁”读去声。对于此类字,用新声韵写作,就要具体对待,分清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词义所指,不可胡乱使用。
拥 古读上声,今读阴平声,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
②平仄两读字,即可平可仄,但词性、词义都不变。这种情况要看它在诗词中所处的位置来定其读音。比如:看、听、望、忘、醒、教、过、叹、漫、横,场等等。
③一字多义,音随意转。这部分字因词性、语义不同而读音不同,如:观、和、长、为、更、论、禁、骑、燕、中、荷、磨、传、调、弹、号、分、兴、将、降、行、藏、量、担、盛、当、石、车、虹、重,等等。
3、要注意方音的误读。在我们沿淮地区,方言虽然不是很严重,但也大量存在,特别是阴平声(一声)被误读成上声(三声)的现象很普遍,比如:风、波、双、霜、冰、花、天、街、阶、舟、周、书、朱、诸、猪、妈、爹、敲、英、桑、丧、伤、张、章等等。对于初学古诗词的人来说,不论是使用古声韵,还是使用新声韵,方音误读的问题都是一个不小的拦路虎,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上这些情况,在格律诗词的阅读、赏析尤其是写作中,都会经常遇到。因此,做为一名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习作者,同学们都必须正确对待,认真研习,熟练掌握。
第二节 关于对仗
一、对仗是构成律诗的重要因素之一
什么是对仗?对仗又叫对偶。就是在韵文中,上下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互相成对,而平仄声调则要相反,如同古代的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文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不相须,自然成对。”他在这里把对仗看成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和文艺创作的规律。可见古人对对仗这种行文形式和修辞方法已经有了很有见地的认识。
汉字是一字一音,最适于对仗。古代诗文如《诗经》中就多有对仗的句子。后来对仗形式更为发展,并逐渐衍化为骈体文、律诗和对联等诸多文学样式。对仗的作用就是能使读者在接受作品思想内容的同时,也能欣赏到作品的一种形式的整齐、对称和协调之美,而作品的这种形式美又能反过来增强作品思想感情的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传统诗歌中的律诗,其艺术生命力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对仗这种修辞手段的运用,恐怕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在诗词创作中,凡按格律要求应该对仗的地方,一般都要尽量使用对仗,以增加诗词的美感。而不使用对仗或使用的不正确,就不能称作律诗。
二、对仗的基本要求:
1、本句平仄相间,对句除韵脚外,要平仄相对。这在前面已讲到,这里就不再重复。但有一点仍然要提请同学们注意,即在对仗句中,一般都是“两—两”或“三—两”相间与相对。这种现象,恐怕与我们汉语言的词组结构、语音音节、节奏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不可忽视。
2、出句和对句的字数、句型和词类要相同,义类要相对。如王勃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从句型、词类上讲,上下两句是相同的:“海内”与“天涯”都是主谓结构的方位词组,“知己”与“比邻”都是动宾结构的名词词组,而中间的“存”与“若”都是动词。从词义上讲,上下两句又是相对的:“海内”指国内或者说是近处,“天涯”则指国外或者说是很遥远的地方。“知己”是指知心、至交、朋友,而“比邻”则是指邻居、近邻。我们再看杜甫诗的两个例句:
①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例①句中的“一行”与“两个”、“白鹭”与“黄鹂”、“上”与“鸣”、“青天”与“翠柳”,例②句中的“不尽”与“无边”、“长江”与“落木”、“滚滚”与“萧萧”、“来”与“下”,基本都是这种句型、词类相同,而词义义类相对的情况。
三、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
1、词的分类。王力先生按照律诗的对仗,把词概括为九类。
①名词类:表示人、事物、时间、地点的词,如人名、地名、专用名、日月、星辰、山川、江河、草木、花卉等等。
②动词类: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如看、听、笑、哭、唱、吃、喝、读、写、爱、恨、跑、走、跳、升、降、飞、落、保卫、建设、发展、变化等。
③形容词类: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声音的词,如美丑、香臭、明暗、胖瘦、高低、长短、轻重、快慢、嘀嗒、轰隆等等。
④代词类:表示能起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如谁、哪、你、我、他、尔、汝、吾、余、这、那、彼、此、这里、那里、你们、我们、他们、它们等。
⑤数词类: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如个、十、百、千、万、初一、老大、第一,等等。
另外,与数词类相联系的,还有表示计量单位的量词,如尺、丈、里、斤、两、分、亩、只、匹、头、担、吨、石、块、台、辆、部、间等等。某些名词与数词配合,也可以用来做量词使用,如一天的“天”,五更的“更”,三年的“年”,九霄的“霄”,半锅的“锅”等。
⑥颜色词类:表示色彩的词,如黑、白、红、绿、黄、蓝、橙、紫、翠、碧、苍、寈、素、黛等等。一些带有色彩的名词如金、银、铜、霜、雪、血、枫等,也可用来表示色彩、
⑦方位词类:表示方向、位置的词,如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等等。
⑧副词类:表示动作、行为和性质状况的程度、范围、时间、语气,而对动词、形容词起修饰、限制或补充作用的词,如已、已、将、很、又、正在、忽然、未曾、竟然等等。
⑨虚词类:包括连接词和介词。连接词表示词语间的连接关系,如和、与、或、不但、而且、即使、因为等。介词表示介绍某些词语为另一词语的附加语,如从、于、沿着、依照、按照、以、为、因、将、把等。
2、同类词相对还应注意:
①数目字,包括孤、独、无、半等字,自成一类。
②颜色词自成一类。
③方位词,如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自成一类。
④连绵词,如葡萄、杜鹃、鹦鹉、鸳鸯、蟋蟀等,只能与同词性的连绵词相对。
3、名词还可细分为:天文、地理、时令、宫室、服饰、用器、植物、动物、人伦、人事、体形等。如: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墟里”与“渡头”是地理对,“孤烟”与“落日”是天文对。
不才——明主——弃
多病——故人——疏
“多病”与“不才”,“故人”与“明主”,都是人伦对。
四、对仗的基本形式
对仗的形式有很多种,这里给同学们简单介绍几种诗词创作中常见常用的对仗形式。
①工对。凡同类词相对,就叫工对。如“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东西对南北、万紫对千红”等等。比如毛泽东《送瘟神》(二)中的两联,就是标准的工对:
红雨——随心——翻做——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有些名词虽然不同小类,但在诗词语言中经常被平列,也可算作工对。如“天地”、“诗酒”、“花鸟”
等相对。还有一些反义词相对,对得好的也算工对,如李白的《塞下曲》: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③宽对。在一联中,或词性对得不太工整,或词组对得不十分严格,这种对仗称为宽对。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前六个字对得都很工整,但第七字“洲”字是表地理的名词,“外”字是表方位的方位词,严格讲两字不能相对,但如果把“外”字理解为“青天之外”,把“洲”字理解为“白鹭之洲”,从这个意义层面上讲,亦可为对。这样的对仗就叫做宽对。另如毛泽东的《赠柳亚子先生》颔联:“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其中“三十一年”与“落花时节”,虽然讲的都是时间、时令,但对的就不那么工整。像这种情况在古今诗人的诗词作品中经常可见,大家也就约定俗成,共同认可,并把它作为对仗的一种形式来使用了。
③
流水对。出句和对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如流水不断地连贯而下。也就是一句话分做两句来说,但一般情况下前后不能颠倒。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尾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的《春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王维的《辋川闲居》:“一从归白杜,不复出寈门。”杜甫的《留别贾严?:“一秋常苦雨,今日始出云。”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这些都属于流水对。
④借对。即借字形、字义或字音为对。借形的如李商隐的《马嵬》诗:“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这里“驻马“与”牵牛“本不同义,是借形相对。借义的如杜甫的《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里借一寻为八尺、二寻为一常(古代一寻为八尺二寻为一常)之意,来与“七十”相对。借音的如刘长卿的《新按奉送穆谕德》诗:“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借“皇”与“黄”谐音,来与“白”相对。王安石的“江亭晚眺》诗:“清江无限好,白鸟不胜闲。”借“清”与“寈”谐音,与“白”相对。上述这些字面能对而词义不能对,或者字的谐音能对而词义和字面不能对的对仗,都叫借对。
⑤交错对。出句的词语与对句的词语相对,但不是在同一个位置而是错开的,叫交错对。运用这种形式,往往是因为在对仗中平仄发生了矛盾,必须把要对仗的两个词语错开位置作为补救。如李商隐的《隋宫》诗:“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其中“一段”对“六幅”,
“巫山云”对“湘江水”。如果按正常情况对仗,两句平仄失调,不成律句,而交错以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交错对,的巧妙,天衣无缝,别具一格,需要较高的文学修养功夫。
⑥扇面对。此种对仗也叫隔句对。即上下两联相对,第三句对第一句,第四句对第二句。如白居易的《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赋》诗:“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都是第三句与第一句相对,第四句与第二句相对,而且都是平仄相反,对的非常工整。
此外,对仗的形式还有很多,诸如正对、反对、人名对、地名对、方位对、叠字对、嵌字对、鼎足对、顶针对、连绵对、连珠对,等等。这些都要根据内容的需要,由作者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必拘泥于现成模式。另外,诗词的对仗的要求也不像平仄那样严格,诗人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作些变通也是允许的。
五、对仗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是词义上要避合掌。合掌就是对句与出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这是自古以来诗家之大忌,也是写诗对仗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因此,对仗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字异义同的词相对,如:思与想、看与见、寒与冷悲与哀、先与前等等。古代有些诗人的诗句甚至名句,由于犯了合掌的毛病,都受到后人的非议。如晋朝刘琨有一首诗中的两句:“获麟悲尼父,西狩涕孔丘。”写的完全是同一件事,岂不是浪费。王绩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噪”与“鸣”都是叫声,也是同一个意思。后来王安石把这首诗改为“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以下句的听来对上句的看,既避免了合掌之弊,而且诗的情趣、意境也更胜王绩一筹。
二是句式结构上要避雷同。所谓雷同,就是指一首律诗中间两联上下句的对仗句式结构相同。也有人把它归之为合掌。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雷同的例子:
西野芳菲路,
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旧诸,
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
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
唯觉画堂深。
这首诗中间两联的对仗,句式结构都是“2——1——2”的模式,两联雷同,没有变化,形式显得很呆板。这种句式就叫做雷同。我们再看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两联用的都是对仗句,但上联句式结构是“2——2——1——2”,下联句式结构是“2——2——2——1”,从而避免了雷同。杜甫的这首绝句,不仅诗的意境优美,而且语言、句式也显得清新、活泼、生动,堪称经典之作。
初学者写作格律诗,为了追求对仗工整,往往容易出现合掌、雷同等毛病。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三是要注意避免用重字。用重字也是律诗对仗的大忌,就是在同一首律诗中,一般也要避免使用同一意义上的重字,包括句中和韵脚。因为一首五律不过用四十个字,一首七律也不过五十六个字,用了重字,不仅行文显得重复、罗嗦,而且也反映出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水平不高。诗的语言要凝练、干净、利落,古人提倡写诗要学会三炼:即炼字、炼句、炼意。一个“炼”字,就说明了诗词写作中遣词、造句的艰苦与重要。
但有一点在这里也要说清楚,即艺术处理上的重字现象除外。比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李商隐的《无题四首》(之一)中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郑板桥的《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这些诗句中都有重字,但读起来不但不觉得重复、累赘,而且还很有韵味。这种艺术现象与上面所讲的重字现象是有原则区别的,不能同日而语,混为一谈。
另外,律诗写作中还有一种形式,即在一首诗中,首联的出句和尾联的对句有意识地使用重字。这种形式叫“顶真”。如:“夜入楚家烟,烟中人未眠。”“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这些都属于有意识的重字,不仅允许,而且可以增加诗词的韵味和美感,自古以来已成为诗人词家们的艺术追求。
第三节 关于押韵
关于诗的押韵问题,我在第二章关于诗韵那一节里已经做了一些介绍,这里再重点强调几点。
诗歌是韵文,都是要求押韵的,特别是格律诗更是如此。不押韵的诗,严格说来不能称作诗。与古体诗相比,格律诗押韵有四点需要注意。
一、韵脚的位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首句就押韵,然后再隔句押韵,也就是一、二、四、六、八句押韵。如李白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苏东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毛泽东的“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等,都属于首句押韵。另一种是首句不押韵,第二句押韵,再隔句押韵。是二、四、六、八句押韵。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等,都属于这一种。而古体诗有首句押韵的;也有首句不押韵隔句押韵的;还有中间不隔句,一韵押到底的。
二、格律诗一般只能用平声字做韵脚,即押平声韵。虽然古人中也有极少数用仄声字押韵的,但那是不规则的,不能为训。而古体诗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包括押入声韵。这一点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
三、格律诗不能“出韵”。也就是说,韵脚即押韵的字必须只能用同一个韵部的字。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韵脚上用的
“烟”、“川”和“天”三个字,按照古平水韵,都属于下平声“一先韵”,完全合乎要求。“一先韵”的韵母是“ān”,古平水韵里有七个韵部的韵母是“ān”。这样韵母相同而又不属于一个韵部的字叫做邻韵字。如上平声的“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的“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等韵部的字,足有几百个。按照现在的新声韵,它们属于一个韵部,完全可以通用通押,根本不存在错韵的问题。但按照古平水韵,在通常情况下,七个韵目的字就不能通用通押,通用通押了,就算错韵。因此,在用韵问题上,中华诗词学会提出了“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改革办法,提倡在青少年学生中推行中华新声韵。这是符合时代与国情,完全正确的方针。
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邻韵也可以用来通押。其条件是,第一,必须首句押韵;第二,如果首句押韵用了邻韵韵目的字,后面的二、四、六、八四个押韵字则必须都用一个韵部的字,否则便被视作错韵。而一首律诗如果用错了韵,那是会受到人们的非议的。古体诗则不然,在一首诗里,它不仅可以用邻韵,而且还可以转韵,还可以用仄声韵。
四、格律诗要避免凑韵。所谓“凑韵”,就是在一首律诗里,由于种种原因,作者找不到既能表达应当表达的意义而又符合韵部的押韵字,于是便找来一个虽然是同韵目的字,但却与诗句要表达的意思毫不相干或者非常牵强的字来押韵。这种现象往往在一些初学者身上容易出现。比如有一位诗友写了一首赞美淮南上窑森林公园景色的诗,韵用的是下平声“十二侵”韵目的“临、森、禽、岑、金”五个字,最后两句是这样写的:“与时已辟方园圃,游客纷纷似涌金。”这个“金”字就是标准的凑韵。游客怎么能纷纷似涌金呢?什么意思?讲不通嘛。倒不如改做“游客纷纷胜景寻”更恰当一些。还有一位诗友写了一首《游硖石》的诗:“双峰阻水自成关,更远更清河外天。山色朝晴花涨影,云帆助兴浪推烟。摩崖悬月难移户,古寺疏钟漫入川。白练当空舞如锦,暖风吹开一城喧。”这首诗用的是古平水韵的下平声“一先韵”,首句用的“关”字,属平水韵上平声的“十五删”韵,是邻韵通押。但最后一句“一城喧”的“喧”,则是典型的凑韵。本来一首诗的七句都在写硖山口的景色,压根儿就没有县城的影子,怎么突然竟落脚到“暖风吹开一城喧”了呢?而且这一句与硖山口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不仅内容没有联系,“喧”字押韵也是为了凑韵,从而破坏了整首诗的完整与和谐。因为硖山口就处在山川沃野之中,如果把最后一句改为“暖风吹绿万畦田”,就比较好一些,也避免了凑韵之弊。
另外还有一位诗友写硖山口的诗,用的是平水韵下平声“五歌”韵:“日丽风和好放歌,滔滔淮水泛清波。虬枝皂角知音少,烂漫山花彩蝶多。舟渡高台登绝顶,眼观淮水碧如荷。吟朋尽赏硖山景,忘却苍苍两鬓皤。”整首诗看,写的还算不错,但第六句“眼观淮水碧如荷”却出了问题。一是用“荷”来比喻、形容淮河水色,并不贴切;二是用“碧如荷”来对上句的“登绝顶”,也不工整,甚至是错对。所以用这个“荷”字押韵,自然也就是为了凑韵了。如果把“碧如荷”改为“映寈螺”(寈螺在这里是指青山之峰),不仅对仗比较工整,而且也解决了凑韵问题。
五、格律诗还要避免重韵。如“花、葩”、“忧、愁”、“芳、香”等。这在第二章里已经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