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进展
- 提问者网友:蔚蓝的太阳
- 2021-04-22 04:0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4-22 05:21
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对有关财产物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收付,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产的增减和费用的支付等经济业务,规定必须有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处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在企业内部的职责分工、责任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有关企业管理制度中,都应具体体现内部控制的要求。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善内部控制就成为必要条件之一。 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要求内部控制理论必须随之发展。 1、内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则发生根本变革。传统内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则是 一方面控制的目的是要使一切都在管理人员的掌握之中,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有序地进行;另一方面要实现每一人和每一物在恰当的时候处在恰当的位置上。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设计内部控制的管理人员必须事先预计到各种可能性,规定每一个人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当履行的职责,并据此制定政策,这实际上隐含了经险管理的假设。但知识经济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日益复杂且不稳定,其变化不仅无法控制,而且难以预测,多样化的顾客需要和频繁变化的市场,要求企业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应及时调整。因此,未来的内部控制应着眼于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实行权变控制和分权控制。 2.非正式组织和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将得到足够的重视。知识经济将企业的层次结构变成了网络结构,组织的网络化、扁平化、分权化和柔性化使资讯和知识的传播由原来的直线式变为发散式,非正式组织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传播渠道。这意味着,企业的非正式组织和非正式制度应当纳入未来的内部控制体系。 3.资讯与沟通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更加明显。在知识经济中,对知识的获取、共享和利用的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不论是获取还是利用知识,都需要资讯与沟通系统作为载体。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开放的资讯与沟通系统,是其他一切控制运行的平台,应当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 4.控制环境对内部控制的效果影响更大。知识经济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诸方面变得更加柔性化,控制成为一门艺术。人力资源成为企业中最核心的要素,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程度,一切控制都要围绕这一点进行。同时,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对变化做出敏捷迅速地反应,企业应该通过主动建立和加强良性的控制环境,引导、激励人们正确地履行责任,实现企业的目标,将外来的压力变成人们内生的动力。 企业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应从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和强化符合自己的控制制度。 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内部组织机构是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的组织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合理的职责分工。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其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上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 2.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如对各种自制原始凭证,在格式、份数、编号、传递程序、各联的用途、有关领导和经办人签章、明细数同合计数及大小写数字一致等方面作出规定等。 3.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管钱、管物、管账人员职责应分离;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调动工作时,规定要由主管领导指定专人代理或接替,并监督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或正式移交清单。另外,建立现金收付的复核制,物资收发的复秤制、复点制等。 4.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主要是对存取权限进行控制。设多级安全保密措施,系统密匙的源代码和目的代码,应置于严格保密之下,从计算机系统处理方面对信息提供保护,通过用户密码口令的检查,来识别操作者的权限。操作权限(密级)的分配,应由财务负责人统一专管, 以达到相互控制的目的,明确各自的责任。 5.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如为了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和完整,除规定物资保管员对每项物资进行收发后都要实行永续盘存制帐实核对相符外,还要规定财产物资的局部清查和全面清查制度,以保证帐实相符并及时处理发生的差错。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业务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保证业务活动以正确的金额,在规定的会计期间,记录于规定的账产;保证账面资产与实有资产定期核对;保证企业经济活动依法、有序地进行。为此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的内容,建立一套实施控制的方法。 1.组织结构和权责体系的控制。组织结构是计划、行动、监控、督导活动的分工体系。权责体系包括权与责的层次与幅度两方面,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过程中不同层次人员的权力范围及其相应所负的责任。重点在于界定供、产、销关键区域及各关键点的权责和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关系。在企业机构设置中,也应考虑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循序经过各相关部门,并保证业务循环中有关部门之间相互进行检查。 2.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是处理经济业务活动的游戏规则,是一种指导企业业务活动的程序性文件。授权批准分为“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一般授权”是对办理经济业务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的规定。“特定授权’是对特定事项的操作的操作等授权。为了保证对授权批准控制,两种“授权”都必须明确责任,建立授权批准检查制度。 3.职工素质控制。实施内部控制,关键是参与活动的人的素质。职工素质控制旨在保证企业职工既忠诚、正直,又认真勤奋,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4.信息记录控制。信息记录控制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构建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表单、程序、操作规范等方式进行控制。 5.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会计控制制度的可理解性、可操作性是控制有效性的前提。通过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估导出对下一经济循环更好的控制。企业应以编制业绩报告形式,及时、真实地提供给企业领导掌握经济信息,加强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并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 6.财务预算控制。财务预算是以货币形式规定了经济活动的数量标准,为内部控制提供了控制标准和对经济活动的评价依据。财务预算是在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筹资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根据内部控制环境的不同可采用相应的预算控制管理模式。 7.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况、资产状况和会计信息真实状况以及工程预决算等重大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查。内部审计包括内部财务审计及内部经营审计。财务审计主要是检查企业财会部门的工作情况以及各部门遵守财务会计制度的情况,并根据审查出来的问题,协调各部门解决。企业经营审计是指对业务经营活动及其重大经济事项进行检查和评价。审计报告应送交财务主管人员、企业最高管理当局以及审计建议所涉及的有关部门负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