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威海国际慈善基金受资助学生代表发言稿,自己写不要百度的,谢谢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6 03:44
- 提问者网友:太高姿态
- 2021-02-15 07:15
受资助学生10名威海市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资助方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资助方通过威海慈善总会对受资助学生进行资助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举杯邀酒敬孤独
- 2021-02-15 08:10
“2014年我们村共募集慈善互助金59220元,给村民报销医药费、发放火灾补助等事项总共花费42300元,还节余16920元。”13日上午,威海市高技区北郊村会计王兆银翻开一个记事本,一字一顿地读给经济导报记者听。
这,是威海市第一个村级慈善互助金运行一年后交给村民的答卷。
“这份答卷的意义不限于北郊村探讨它的来龙去脉和运行状况,对于我们在农村建立慈善互济救助机制有着诸多借鉴价值。”山东省政府参事、导报特约评论员邓相超,15日对导报记者说。
初衷:破解“因病致困”
时间回到2014年春节前夕。
北郊村党支部书记邹立海在走访村民时发现,有少数村民因大病住院花费了不少的医药费,虽然通过大病医疗保险报销了一大部分,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因所用药物不属医保范围而无法报销,也有部分村民所患虽非大病却需长年吃药打针,积少成多,花费不在小数,个别家庭因此生活拮据。
“能不能在村里成立一个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救助这类村民,使其不至于因病返贫?”邹立海先后与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沟通,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赞同。
于是,2014年春节这天,双岛街道北郊村170户村民中的87户,加上在北郊村设厂开店的外来商户共同自愿出资,连同上级政府一定数额的资助,总金额近6万元的威海市首个村级慈善互助金就此诞生了,专门用于救助医保报销后自费超过2万元的村民。
很快,村民孙宏青成为这项互助金的受益者。2013年,孙宏青生了两场大病,医疗费花了9万元,医保报销后个人还得掏5万多元。在收到村里慈善互助金为他报销的10500元医疗费之后,孙宏青称“这下给俺减轻了大负担”。
前不久,又有一村民患尿毒症住院,村委会临时派人到医院为其预付了5000元的住院押金,近日会计王兆银正在核算为其报销医药费的数额。
邹立海告诉导报记者,2014年村慈善互助金不光救助了几户大病家庭,对遭受其他灾害的村民也给予过救助。2014年夏天,村民刘国一家不慎失火,村委会根据有关部门评估的2万元的损失额度,一次性给予其4000元的救助金。
据导报记者了解,2014年7月1日起,威海高技区颁布《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办法》规定,对于新患危重疾病的困难家庭,个人自付部分超过2万元的,可按自付金额的30%获得一次性救助;因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救助比例提高至50%;患重大疾病且无力支付医疗费的,可获最高额度为1万元的医前救助。
“所以说,我们的慈善互助金算是给患病住院村民的生活加了一道保险,最大限度地防止他们因病致困。”邹立海说。
“又快过春节了,已经有在外面工作的人给我打招呼,问什么时候捐款了。”邹立海初步匡算,今年募捐的数额应该不会低于去年,为此他们今年准备把捐款仪式搞得更正经八百一些。
“最关键的是,去年开了个好头儿,村里风气正了,村民们因此也受到了教育,心气儿也顺了。这一点对于我这个村官儿来说,很重要。”邹立海道。
关键:形成可持续机制
据介绍,拥有村民380人的北郊村,是几年前从相邻的环翠区羊亭镇划入威海高技区双岛街道办事处的5个村子之一,在双岛街道办的几十个村子中规模算是比较小的,而且经济条件属中上水平。
“好在村子不大,得大病、遭大难的家庭毕竟不多,救助起来压力还不算很大。”曾经长期在省城济南经营灯具出口生意的邹立海坦陈,正规的慈善互助基金的管理应该是更加严格的,而且有的甚至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是,以目前村民的收入水平和对这项慈善事业的理解接受程度,如果强制缴费,每人200元或许尚可接受,如果过了千元,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了。”他说。
导报记者也注意到,在北郊村去年募集到的近6万元善款中,村干部、外出经商人员、外来客商、本村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所捐款项占了“大头”,达4万多元,来自村民的捐款则只有不到2万元。而这每年区区6万元的慈善互助金,显然离彻底解决村民因病返贫的生活困难问题仍有一段距离。
“我们也在想办法拓宽善款的资金来源,比如可以从村里的征地返贷利息中抽取一块儿;下一步,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每年从合作社利润中确定一个比例;然后再向村民以及各界人士募集一部分……”邹立海向导报记者透露。
“我们村就是这么操作的。”13日下午,在与北郊村相距数华里的廒上村,村委会委员张传霞开门见山地告诉导报记者。据她介绍,廒上村是一个拥有265户748人的中型村庄,在整个威海高技区的农村中,是经济状况最好的村之一。
来自双岛街道办的资料显示,廒上村用前些年所获征地款支付村集体以往所欠的债务之后,还剩下2700万元。根据上级政府的规定,这笔钱中的60%被存入银行作为村民的“老本儿”,是不能动的,其余的40%则作为股本入股村里按股份制成立的绿化公司和各类农业合作社。目前,村里每年可收取的征地返贷利息和从绿化公司及各类合作社利润中提取的资金达250万元。
“这笔钱,我们主要是用来给村民发福利的。比如,村里对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不低于2400元的慰问金。”张传霞说,当然,大病救助也是其中的一项福利。不过,因为大病救助制度刚刚实施一年,目前还没享受到这项村级慈善基金的救助。
“基于对当下农村经济水平和文明状况的考量,威海这两个村子慈善互助金的运作尝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它们还很难说成熟和完善。”邓相超认为,农村改革正在进入了个新阶段,新的城镇化建设也正方兴未艾,在关于农村百姓诸如养老、扶贫、救助等方面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用好用足国家的现有政策,更要在制度设计层面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使农民这一弱势群体能够参与分享改革红利。
这,是威海市第一个村级慈善互助金运行一年后交给村民的答卷。
“这份答卷的意义不限于北郊村探讨它的来龙去脉和运行状况,对于我们在农村建立慈善互济救助机制有着诸多借鉴价值。”山东省政府参事、导报特约评论员邓相超,15日对导报记者说。
初衷:破解“因病致困”
时间回到2014年春节前夕。
北郊村党支部书记邹立海在走访村民时发现,有少数村民因大病住院花费了不少的医药费,虽然通过大病医疗保险报销了一大部分,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因所用药物不属医保范围而无法报销,也有部分村民所患虽非大病却需长年吃药打针,积少成多,花费不在小数,个别家庭因此生活拮据。
“能不能在村里成立一个专项基金,专门用于救助这类村民,使其不至于因病返贫?”邹立海先后与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沟通,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赞同。
于是,2014年春节这天,双岛街道北郊村170户村民中的87户,加上在北郊村设厂开店的外来商户共同自愿出资,连同上级政府一定数额的资助,总金额近6万元的威海市首个村级慈善互助金就此诞生了,专门用于救助医保报销后自费超过2万元的村民。
很快,村民孙宏青成为这项互助金的受益者。2013年,孙宏青生了两场大病,医疗费花了9万元,医保报销后个人还得掏5万多元。在收到村里慈善互助金为他报销的10500元医疗费之后,孙宏青称“这下给俺减轻了大负担”。
前不久,又有一村民患尿毒症住院,村委会临时派人到医院为其预付了5000元的住院押金,近日会计王兆银正在核算为其报销医药费的数额。
邹立海告诉导报记者,2014年村慈善互助金不光救助了几户大病家庭,对遭受其他灾害的村民也给予过救助。2014年夏天,村民刘国一家不慎失火,村委会根据有关部门评估的2万元的损失额度,一次性给予其4000元的救助金。
据导报记者了解,2014年7月1日起,威海高技区颁布《城乡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办法》规定,对于新患危重疾病的困难家庭,个人自付部分超过2万元的,可按自付金额的30%获得一次性救助;因病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家庭,救助比例提高至50%;患重大疾病且无力支付医疗费的,可获最高额度为1万元的医前救助。
“所以说,我们的慈善互助金算是给患病住院村民的生活加了一道保险,最大限度地防止他们因病致困。”邹立海说。
“又快过春节了,已经有在外面工作的人给我打招呼,问什么时候捐款了。”邹立海初步匡算,今年募捐的数额应该不会低于去年,为此他们今年准备把捐款仪式搞得更正经八百一些。
“最关键的是,去年开了个好头儿,村里风气正了,村民们因此也受到了教育,心气儿也顺了。这一点对于我这个村官儿来说,很重要。”邹立海道。
关键:形成可持续机制
据介绍,拥有村民380人的北郊村,是几年前从相邻的环翠区羊亭镇划入威海高技区双岛街道办事处的5个村子之一,在双岛街道办的几十个村子中规模算是比较小的,而且经济条件属中上水平。
“好在村子不大,得大病、遭大难的家庭毕竟不多,救助起来压力还不算很大。”曾经长期在省城济南经营灯具出口生意的邹立海坦陈,正规的慈善互助基金的管理应该是更加严格的,而且有的甚至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但是,以目前村民的收入水平和对这项慈善事业的理解接受程度,如果强制缴费,每人200元或许尚可接受,如果过了千元,那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了。”他说。
导报记者也注意到,在北郊村去年募集到的近6万元善款中,村干部、外出经商人员、外来客商、本村在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所捐款项占了“大头”,达4万多元,来自村民的捐款则只有不到2万元。而这每年区区6万元的慈善互助金,显然离彻底解决村民因病返贫的生活困难问题仍有一段距离。
“我们也在想办法拓宽善款的资金来源,比如可以从村里的征地返贷利息中抽取一块儿;下一步,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每年从合作社利润中确定一个比例;然后再向村民以及各界人士募集一部分……”邹立海向导报记者透露。
“我们村就是这么操作的。”13日下午,在与北郊村相距数华里的廒上村,村委会委员张传霞开门见山地告诉导报记者。据她介绍,廒上村是一个拥有265户748人的中型村庄,在整个威海高技区的农村中,是经济状况最好的村之一。
来自双岛街道办的资料显示,廒上村用前些年所获征地款支付村集体以往所欠的债务之后,还剩下2700万元。根据上级政府的规定,这笔钱中的60%被存入银行作为村民的“老本儿”,是不能动的,其余的40%则作为股本入股村里按股份制成立的绿化公司和各类农业合作社。目前,村里每年可收取的征地返贷利息和从绿化公司及各类合作社利润中提取的资金达250万元。
“这笔钱,我们主要是用来给村民发福利的。比如,村里对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不低于2400元的慰问金。”张传霞说,当然,大病救助也是其中的一项福利。不过,因为大病救助制度刚刚实施一年,目前还没享受到这项村级慈善基金的救助。
“基于对当下农村经济水平和文明状况的考量,威海这两个村子慈善互助金的运作尝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它们还很难说成熟和完善。”邓相超认为,农村改革正在进入了个新阶段,新的城镇化建设也正方兴未艾,在关于农村百姓诸如养老、扶贫、救助等方面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用好用足国家的现有政策,更要在制度设计层面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使农民这一弱势群体能够参与分享改革红利。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