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溢价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3 16:47
- 提问者网友:沉默菋噵
- 2021-12-23 09:52
持有至到期投资溢价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12-23 10:09
问题一:持有至到期投资中溢价与折价问题 这些通常都是债券比较常见的,一般厂券上都有一个固定的利率和限期.出现溢价或者折价的,一般是当你在债券还没有到期的情况下转买或者转卖,债券的市场价格是在变动的,而债券的利率(即票面利率)是固定不变的,当票面利率>市场利率时为溢价,也就是说到期的利率会比现在的市场的利率收益高,所以要高于面值购入;反之是同样的道理!问题二:持有至到期投资溢价出售时会计分录 甲企业2005年1月1日购人乙企业当日发行的五年期债券,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面值1 000元,票面利率12%。企业按1 045元的价格购入80张,另支付有关税费400元,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 借: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80=80000 —利息调整 4000 贷: 银行存款1045*80+400=84000 05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84000*10.66%=8954.4 借: 应收利息80000*12%= 9600 贷: 投资收益 8954.4(摊余成本*实际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645.6 06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84000-645.6)*10.66%=8885.58 借: 应收利息80000*12%= 9600 贷: 投资收益 8885.58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14.42 07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84000-645.6-714.42)*10.66%=8809.42 借: 应收利息80000*12%= 9600 贷: 投资收益 8809.4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90.58 08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84000-645.6-714.42-790.58)*10.66%=8715.15 借: 应收利息80000*12%= 9600 贷: 投资收益 8715.1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71.85 09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差异挤到第五年的利息调整里,跟着挤投资收益。 借:应收利息 9600 贷:投资收益 8625.4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74.55 (4000-645.6-714.42- 790.58- 874.85) 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 借:银行存款 896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 80000 应收利息 9600问题三:溢价购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这个就是摊余成本的计算过程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问题四:持有至到期投资折价/溢价发行时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大小关系? 我认为,在持有至投资中,当票面价值>实际购买金额时,即为折价出售,代表市场利率降低(通俗地讲,就是由于市场利率降低,出售方给予购买方的利息相对原来的减少了,于是折价。折的那部分价钱来补偿今后几年少给购买方的利息)。当票面价值 问题五: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折价或溢价发行? 持有至到期投资要折价或溢价发行的原因是折价或溢价是债券发行的两种的方式,只有折价或溢价发行才能使投资者得到交易价格高于发行价格时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因此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乐于认购。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问题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价和折价有赚钱吗? 其实很好理解,通俗的说,
1、每年末的时候计算投资收益的时候,如果没有溢折价的情况,投资收益就是面值100*5%=5。
2、溢价,就100的面值,出105购买,每年投资收益的就达不到约定的利率,一定小于5%,例如实际的收益只有4.9%,我的投资收益只有100*4.9%=4.9。最后少收到的面值利息0.1用来冲减当时的溢价,累计五年把溢价部分冲完,直至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只剩下100。最后累计的结果就是少赚了票面息多出的溢价5块钱。
3、折价,刚好相反,最后比票面息多赚了5块钱。
你所说的摊销,其实就是把账面调整到债券面值的一个过程,调整中的溢折价冲减或者追加了投资收益的一个过程。另外每年的投资收益是用摊余价乘以实际的利率。
希望能帮到你。问题七:郭老师在讲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时,所说的折价相加,溢价相减的原理是什么? 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投资的每期实际利息收入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折价)的分摊而减少(增加),因此,所计算出的利息收入随之减少或增加。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的差额,即为每期溢价折价的摊销额。
假设是溢价,由于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是不变的,而每期利息收入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两者之差是逐渐增大的,即摊销的溢价逐渐增大,比起按直线法摊销的溢价来说,按实际利率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一定小于按照直线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金额每期不变)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金额逐期增加)
投资收益 (金额逐期减少)
假设是折价,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金额每期不变)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折价) (金额逐期增加)
贷:投资收益 (金额逐期增加)
综上所述:溢价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逐期减少;折价时,逐期增加问题八: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摊销? 为什么要摊销呀,是实际利率法的适用。
实际利率法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帐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方法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面值 +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实际利率法的特点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折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的汇率是基本上跟着实际利率趋势来走的。问题九: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溢价购买时实际利率比票面利率低?为什么折价购买时实际利率比票面利率高? 1、溢价购买时的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到期投资——面值
——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2、计息日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不管是溢价还是折价,确认时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在以后的计息日要摊销完,从这里可以得出:溢价购买实际利率要比票面利率低,反正依然。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该摊余成本实际上相当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问题四:持有至到期投资折价/溢价发行时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大小关系? 我认为,在持有至投资中,当票面价值>实际购买金额时,即为折价出售,代表市场利率降低(通俗地讲,就是由于市场利率降低,出售方给予购买方的利息相对原来的减少了,于是折价。折的那部分价钱来补偿今后几年少给购买方的利息)。当票面价值 问题五: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折价或溢价发行? 持有至到期投资要折价或溢价发行的原因是折价或溢价是债券发行的两种的方式,只有折价或溢价发行才能使投资者得到交易价格高于发行价格时所产生的额外收益,因此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乐于认购。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问题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溢价和折价有赚钱吗? 其实很好理解,通俗的说,
1、每年末的时候计算投资收益的时候,如果没有溢折价的情况,投资收益就是面值100*5%=5。
2、溢价,就100的面值,出105购买,每年投资收益的就达不到约定的利率,一定小于5%,例如实际的收益只有4.9%,我的投资收益只有100*4.9%=4.9。最后少收到的面值利息0.1用来冲减当时的溢价,累计五年把溢价部分冲完,直至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只剩下100。最后累计的结果就是少赚了票面息多出的溢价5块钱。
3、折价,刚好相反,最后比票面息多赚了5块钱。
你所说的摊销,其实就是把账面调整到债券面值的一个过程,调整中的溢折价冲减或者追加了投资收益的一个过程。另外每年的投资收益是用摊余价乘以实际的利率。
希望能帮到你。问题七:郭老师在讲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时,所说的折价相加,溢价相减的原理是什么? 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投资的每期实际利息收入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折价)的分摊而减少(增加),因此,所计算出的利息收入随之减少或增加。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的差额,即为每期溢价折价的摊销额。
假设是溢价,由于按照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是不变的,而每期利息收入则是逐渐减少的,所以两者之差是逐渐增大的,即摊销的溢价逐渐增大,比起按直线法摊销的溢价来说,按实际利率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一定小于按照直线法第一年摊销的溢价。
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金额每期不变)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溢价(金额逐期增加)
投资收益 (金额逐期减少)
假设是折价,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 金额每期不变)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折价) (金额逐期增加)
贷:投资收益 (金额逐期增加)
综上所述:溢价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逐期减少;折价时,逐期增加问题八: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要摊销? 为什么要摊销呀,是实际利率法的适用。
实际利率法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帐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方法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面值 * 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 = 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 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 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 = 面值 + 尚未摊销的溢价或 - 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实际利率法的特点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折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折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折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哪一个国家的实际利率更高,热钱向那里走的机会就更高。比如说,美元的实际利率在提高,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在继续,那么国际热钱向美国投资流向就比较明显。投资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债券,股票,地产,古董,外汇……。其中,债券市场是对这些利率和实际利率最敏感的市场。可以说,美元的汇率是基本上跟着实际利率趋势来走的。问题九: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什么溢价购买时实际利率比票面利率低?为什么折价购买时实际利率比票面利率高? 1、溢价购买时的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到期投资——面值
——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2、计息日的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不管是溢价还是折价,确认时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在以后的计息日要摊销完,从这里可以得出:溢价购买实际利率要比票面利率低,反正依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12-23 11:27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