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对“仁”的体现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8 19:26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05-07 19:55
论语中对“仁”的体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5-07 20:23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据有关统计,在《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是出现频率最大的词汇之一虽然如此,孔子对于“仁”的解释却非常随意和模糊。在《论语》中六人八次问“仁”,内涵各异。比如:樊迟问仁时的“仁者爱人”的说法(《颜渊》);颜渊问仁时的“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颜渊》);仲弓问仁时的“子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以致成为后来资产阶级“人权宣言”的口号);子贡问仁时又说:“子欲立而立人,子欲达而达人”等等,其实,孔子的仁学却经历了一个外延和内涵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我觉得孔子的仁由最初的人性中的对同类的同情、友爱,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的人伦之爱,又到朋友及别人的“泛爱众而亲仁”的道德实践信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亲亲——爱人——仁德”的三个层次:仁先是对自己家人如父母兄弟妻子的基于血缘关系的孝悌亲慈;然后是对朋友或别的其他人的关心、友爱、同情、信任、忠诚等;然后发展到一个泛化了的包括礼、义、忠、恕、智、勇、孝、悌、、中、庸、刚、毅、温、良、俭、让、宽、信、恒、和、清、廉、聪、敏、质、直、正、义等等在内的几乎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美德,成为了百德之首,万善之源的道德范畴。在孔子的哲学体系里,“仁”像是一颗居于中央的恒星,拥有着众星环拱的地位,而其他诸德不过是绕之运行的行星,接受者它强大的向心力的影响并反射着它无比辉煌的思想光芒。从先秦思想发展史看,“仁”在孔子那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改造、完善和发展,蔚为大观,成为其不朽学说的核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5-07 21:34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居住在行仁德德地方是最好的。挑选住处,却不在有仁德的地方居住,怎能算得上是聪明呢?”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人。”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过穷困生活,也不能长久过安乐生活。有仁德的人才能安心于实行仁德,有智慧的人才能善于利用仁德。”
- 2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5-07 21:1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