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扣法和外扣法计算基金的区别?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19:30
- 提问者网友:谁的错
- 2021-04-07 00:42
内扣法和外扣法计算基金的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荒野風
- 2021-04-07 02:09
内扣法和外扣法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计算方法的问题,其实这个改变对投资者是有好处的,而且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用外扣法。举个例子说:
假设你准备申购某基金10000元,申购费率为1.5%,基金净值为1元。
用内扣法算:净申购金额=10000×(1-1.5%)=9850 所得份额=9850/1=9850
用外扣法算:净申购金额=10000/(1+1.5%)=9852.22 所得份额=9852.22/1=9852.22
通过例子可以一目了然,同样用10000块钱申购基金,用外扣法计算比用内扣法计算多2.22份。
有业内人士认为,外扣法和内扣法在国外基金销售中都被采用,但是由于外扣法计算时用除法,内扣法计算时用乘法,内扣法计算更简单,所以国内基金一般都采用内扣法。采用外扣法后,虽然影响单位金额不大,但确实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早在2007年3月份,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就给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银行下发通知,要求修改有关基金认购、申购费用的计算方法。通知要求基金公司今后统一采取外扣法。
假设你准备申购某基金10000元,申购费率为1.5%,基金净值为1元。
用内扣法算:净申购金额=10000×(1-1.5%)=9850 所得份额=9850/1=9850
用外扣法算:净申购金额=10000/(1+1.5%)=9852.22 所得份额=9852.22/1=9852.22
通过例子可以一目了然,同样用10000块钱申购基金,用外扣法计算比用内扣法计算多2.22份。
有业内人士认为,外扣法和内扣法在国外基金销售中都被采用,但是由于外扣法计算时用除法,内扣法计算时用乘法,内扣法计算更简单,所以国内基金一般都采用内扣法。采用外扣法后,虽然影响单位金额不大,但确实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早在2007年3月份,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就给所有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托管银行下发通知,要求修改有关基金认购、申购费用的计算方法。通知要求基金公司今后统一采取外扣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4-07 03:42
外扣法公式: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基金份额面值
内扣法公式: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基金份额面值
例:某投资者投资基金100000元,申购费率为1%,如果选择前端收费方式购买,则可认购份额为:
采用外扣法:
净申购金额=100000/(1+1%)=99009.90元
申购费用=100000-99009.90=990.10元
申购份额=(100000-990.10)/1.00=99009.9份额
即该投资者投资100000元本金可得到99009.9基金份额
如果采用内扣法:
净申购金额=100000-100000*1%=99000元
申购费用=100000*1%=1000元
申购份额=(100000-1000)/1=99000份额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基金份额面值
内扣法公式:
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基金份额面值
例:某投资者投资基金100000元,申购费率为1%,如果选择前端收费方式购买,则可认购份额为:
采用外扣法:
净申购金额=100000/(1+1%)=99009.90元
申购费用=100000-99009.90=990.10元
申购份额=(100000-990.10)/1.00=99009.9份额
即该投资者投资100000元本金可得到99009.9基金份额
如果采用内扣法:
净申购金额=100000-100000*1%=99000元
申购费用=100000*1%=1000元
申购份额=(100000-1000)/1=99000份额
- 2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4-07 03:27
“外扣法”和“内扣法”都是计算基金申购费用和申购份额的计算方法,两者的计算公式不同。“外扣法”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1+申购费率);申购费用=申购金额-净申购金额;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申购当日基金份额净值。而之前一直使用的是“内扣法”,其计算公式为: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净申购金额=申购金额—申购费用;申购份额=净申购金额/ T日基金份额净值”。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