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丛话】《楹联从话》的作者是谁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8 05:41
- 提问者网友:寂寞梧桐
- 2021-02-18 00:30
【楹联丛话】《楹联从话》的作者是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02-18 01:07
【答案】 梁章钜和他的《楹联丛话》
梁章钜字闲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县,清初徒居福州,所以自称是福州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举人,嘉庆七年(1802)成进士.曾任礼部立事,充军机章京,升用员外郎,授湖北荆州府知府.道光年间,历官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前后五任江苏巡抚,治所在苏州,兼署两江总督等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辞官,此后即闲居家中,专事著述.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年七十五.
梁章钜能够写出流芳百世的《楹联丛话》,为中国楹联筚路蓝缕,首先应归功于时代造就.楹联由明入清,日益兴盛,正如梁氏自云:“天章稠叠,不啻云烂星陈”,“楹联之富,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楹联丛话》自序)时势造英雄,群星灿烂的黄金时代,必然会产生集大成式的、开拓创新型的大家.梁氏可谓应运而生.
梁氏终成巨业,还有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家学渊源,二是授业名师,三是交历天下.梁章钜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辞官后,一直闲居从事著述.著作主要有《经尘》、《浪迹丛谈》、《归田琐记》、《退庵随笔》以及《楹联丛话》系列.此外,他还留下了很丰富的楹联作品 .
对梁氏的一生,时人有许多精辟论述,其中道光、同治年间王叔兰贺梁七十寿联几可作千古定评: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语》,高如诗集,略数平生著作,千秋大业擅名山.
今人所称梁章钜《楹联丛话》,准确地讲,应叫《楹联丛话系列》.实际上包括如下6部著作:
1、《楹联丛话》.梁氏1838年开始编辑,1840年完稿,并刊刻,全书卷次为:一、故事;二、应制;三、四,庙祀;五、廨宇;六、七、胜迹;八、格言;九、佳话;十、挽词;十一、集句集字;十二、杂缀谐话,其十二卷.收联话600余则,桂林陈继吕序.
2、《楹联续话》.完稿于1843年并刊刻,分四卷.卷一故事、应制、庙祀,卷二廨宇、胜迹、格言;卷三佳话、挽词;卷四集句、杂缀,收联话330则,余应松校阅,卷首自序.
3、《楹联三话》.完稿于1847年,收入联话130多则,所辑联话未标门类,仅系以小标题,但先后次序尚称井然.梁氏自序.
4、《楹联四话》.梁氏第四子梁恭辰撰,共六卷,体例大体依照《楹联丛话》.
5、《巧对录》.梁章钜撰,完稿于1842年.1849年刊出.分八卷,各卷未标门类,有自序.
6、《巧对续录》,梁恭辰撰,分上、下两卷.
除上述6部独立著作外,楹联丛话系列还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楹联剩话》,见于梁章钜笔记,有数十则.
2、《浪迹丛谈》中散见联话,共13则.
3、《浪迹续谈》中散见联话,共12则.
4、《浪迹三谈》中散见联话,共4则.
从上述内容可见,楹联丛话系列(以下简称《楹联丛话》)实际上是梁氏父子的合作结晶,但梁章钜是主要作者.论述该书,自以梁章钜为主.北京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的《楹联丛话全编》,基本囊括了上述内容.
《楹联丛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梁章钜的工作,主要是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楹联自唐、五代肇始,千余年长盛不衰,但历代文人、学者囿于传统观念,视为小道,故联家、联语殊少见于史籍.梁章钜在自序中感叹说: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而传者甚稀,良由无荟萃成书者,任其零落湮沉,殊可慨惜!“于是他“钞纂楹联,附以记述”.全书中,上起宋代,下迄清中叶,他广泛搜辑了大量资料,初步统计,涉及联家、联人数百,作品逾万.宋代如朱熹、苏轼、楼钥、蔡司理、洪俞,元代如赵孟 、杨元诚,明代如朱元璋、刘基、解缙、杨慎、祝允明、唐寅、海瑞、李东阳、王守仁、徐渭、李贽、金圣叹、左光斗、史可法、董其昌、夏贵溪、袁文荣、邱岳、张延登,清代自清初至道光年间,则名家名作,几无一遗漏.其中朱彝尊、袁枚、李渔、翁方纲、梁同书、纪昀、郑板桥、蒲松龄、阮元、彭元瑞、齐梅麓、程春海、陶澍、林则徐等人,所录作品最为丰富.还有大量普通文人及无名氏作品.显然,这对于保存我国楹联艺术遗产,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是对楹联发展的源起、演变作了一些有价值的考证工作.三是初步建立了楹联分类
梁章钜字闲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县,清初徒居福州,所以自称是福州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举人,嘉庆七年(1802)成进士.曾任礼部立事,充军机章京,升用员外郎,授湖北荆州府知府.道光年间,历官江苏、山东、江西按察使,江苏、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前后五任江苏巡抚,治所在苏州,兼署两江总督等职,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辞官,此后即闲居家中,专事著述.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年七十五.
梁章钜能够写出流芳百世的《楹联丛话》,为中国楹联筚路蓝缕,首先应归功于时代造就.楹联由明入清,日益兴盛,正如梁氏自云:“天章稠叠,不啻云烂星陈”,“楹联之富,殆无有美富于此时者.”(《楹联丛话》自序)时势造英雄,群星灿烂的黄金时代,必然会产生集大成式的、开拓创新型的大家.梁氏可谓应运而生.
梁氏终成巨业,还有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是家学渊源,二是授业名师,三是交历天下.梁章钜从道光二十二年(1842)正月因病辞官后,一直闲居从事著述.著作主要有《经尘》、《浪迹丛谈》、《归田琐记》、《退庵随笔》以及《楹联丛话》系列.此外,他还留下了很丰富的楹联作品 .
对梁氏的一生,时人有许多精辟论述,其中道光、同治年间王叔兰贺梁七十寿联几可作千古定评: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语》,高如诗集,略数平生著作,千秋大业擅名山.
今人所称梁章钜《楹联丛话》,准确地讲,应叫《楹联丛话系列》.实际上包括如下6部著作:
1、《楹联丛话》.梁氏1838年开始编辑,1840年完稿,并刊刻,全书卷次为:一、故事;二、应制;三、四,庙祀;五、廨宇;六、七、胜迹;八、格言;九、佳话;十、挽词;十一、集句集字;十二、杂缀谐话,其十二卷.收联话600余则,桂林陈继吕序.
2、《楹联续话》.完稿于1843年并刊刻,分四卷.卷一故事、应制、庙祀,卷二廨宇、胜迹、格言;卷三佳话、挽词;卷四集句、杂缀,收联话330则,余应松校阅,卷首自序.
3、《楹联三话》.完稿于1847年,收入联话130多则,所辑联话未标门类,仅系以小标题,但先后次序尚称井然.梁氏自序.
4、《楹联四话》.梁氏第四子梁恭辰撰,共六卷,体例大体依照《楹联丛话》.
5、《巧对录》.梁章钜撰,完稿于1842年.1849年刊出.分八卷,各卷未标门类,有自序.
6、《巧对续录》,梁恭辰撰,分上、下两卷.
除上述6部独立著作外,楹联丛话系列还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楹联剩话》,见于梁章钜笔记,有数十则.
2、《浪迹丛谈》中散见联话,共13则.
3、《浪迹续谈》中散见联话,共12则.
4、《浪迹三谈》中散见联话,共4则.
从上述内容可见,楹联丛话系列(以下简称《楹联丛话》)实际上是梁氏父子的合作结晶,但梁章钜是主要作者.论述该书,自以梁章钜为主.北京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的《楹联丛话全编》,基本囊括了上述内容.
《楹联丛话》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联话著作.梁章钜的工作,主要是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楹联自唐、五代肇始,千余年长盛不衰,但历代文人、学者囿于传统观念,视为小道,故联家、联语殊少见于史籍.梁章钜在自序中感叹说: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而传者甚稀,良由无荟萃成书者,任其零落湮沉,殊可慨惜!“于是他“钞纂楹联,附以记述”.全书中,上起宋代,下迄清中叶,他广泛搜辑了大量资料,初步统计,涉及联家、联人数百,作品逾万.宋代如朱熹、苏轼、楼钥、蔡司理、洪俞,元代如赵孟 、杨元诚,明代如朱元璋、刘基、解缙、杨慎、祝允明、唐寅、海瑞、李东阳、王守仁、徐渭、李贽、金圣叹、左光斗、史可法、董其昌、夏贵溪、袁文荣、邱岳、张延登,清代自清初至道光年间,则名家名作,几无一遗漏.其中朱彝尊、袁枚、李渔、翁方纲、梁同书、纪昀、郑板桥、蒲松龄、阮元、彭元瑞、齐梅麓、程春海、陶澍、林则徐等人,所录作品最为丰富.还有大量普通文人及无名氏作品.显然,这对于保存我国楹联艺术遗产,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是对楹联发展的源起、演变作了一些有价值的考证工作.三是初步建立了楹联分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2-18 02:22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