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孩及笄究竟是多少岁
答案:5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14:05
- 提问者网友:城市野鹿
- 2021-02-22 00:17
古代女孩及笄究竟是多少岁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患得患失的劫
- 2021-02-22 01:14
15岁,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古文引用:
1、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释义:鲁老先生有一个宝贝女儿,才刚刚15岁。
2、先秦·孔子《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释义:女子到了十五岁就可以用笄结发。
对于男孩子,到了十五岁则称为志学之年。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读书,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年龄的别称
1、金钗之年: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2、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3、碧玉年华:女子16岁,称碧玉年华。
4、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
5、标梅之年:指女子已到结婚年龄。
6、半老徐娘:指女子30岁,即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
7、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年龄-比喻称谓
古文引用:
1、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
释义:鲁老先生有一个宝贝女儿,才刚刚15岁。
2、先秦·孔子《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释义:女子到了十五岁就可以用笄结发。
对于男孩子,到了十五岁则称为志学之年。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读书,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扩展资料
古代女子年龄的别称
1、金钗之年: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2、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3、碧玉年华:女子16岁,称碧玉年华。
4、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
5、标梅之年:指女子已到结婚年龄。
6、半老徐娘:指女子30岁,即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
7、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年龄-比喻称谓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廢物販賣機
- 2021-02-22 03:37
及笄,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 。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年满十五为及笄。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例子:
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仪礼·士昏礼》
《旧唐书·后妃传下·女学士尚宫宋氏》:“﹝庭芬﹞生五女,皆聪惠……年未及笄,皆能属文。”
《儒林外史》第十回:“鲁老先生有个令爱,年方及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吴喆》:“女年甫及笄,有容色。”
论年纪虽则一十四岁,身材长成,倒象十六七岁及笄的模样。——《东周列国志》
- 2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2-22 03:24
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出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
译文: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扩展资料:
古代年龄称谓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
生小:幼年。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始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教数: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束发:束,捆,结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束发」为成童的代称,通常年十五岁始称成童。
古代年岁的别称。
舞勺:13岁。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及笄:指女子15岁。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弱冠:指男子20岁。弱,弱小。
而立:指30岁。
不惑:指40岁。
强壮:指四十。
艾:指50岁。
花甲(耳顺):指60岁。
古稀:指70岁。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耄耋:指八九十岁
黄发:指长寿老人。
鲐背:指长寿老人。
期颐:指百岁。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年龄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及笄
- 3楼网友:野慌
- 2021-02-22 03:08
15周岁。
及笄[jī]: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译文: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
扩展资料
女生年龄的古代称呼:
1、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这是因为豆蔻是一种只在初夏盛开的花,所以用来形容未成年少女的美。
2、及笄:指女子15岁。因为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要用笄贯之。所以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
3、破瓜:女子16岁。在古代,女子16岁一般都已经出嫁了。所以用破瓜代指女孩子已经成年了。那若是还未嫁娶的话,就要称之为碧玉年华了。
4、桃李年华:女子20岁。语出明徐渭《又启严公》。
5、花信年华:女子24岁。花信,也就是指开花时期。这一时期的女孩子是最美貌的时刻。故称之为花信年华。
6、半老徐娘:女子30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及笄
- 4楼网友:千夜
- 2021-02-22 02:32
及笄,汉语词语。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