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9年9月27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月1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是新生的共和国对他的接纳和肯定。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二: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起航前,钱学森当着记者的面发誓,再也不踏上美国的土地。
——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材料三:我们如果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情感。……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杨绛《我们仨》
(1)上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选择对新中国意义何在?(7分)
(2)上述历史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人格魅力?(8分)①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②为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展开提供了人才支撑;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9月27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月1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8 21:24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2-17 23:3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2-18 00:49
(答案→)①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②为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展开提供了人才支撑; 解析:(1)从三则材料反映的内容不难总结出,材料一侯仁之作为民主人士代表参加开国大典能够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材料二科学家钱学森的回国能够为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展开提供了人才支撑;材料三文学家杨绛的选择保障了中华文化的有序传承。(2)总结三个不同人物的共同特征,不难得出热爱祖国,忠于信仰,坚守传统文化,宽容开放是他们共同的精神追求和高尚品格的体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2-18 01:42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