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材料表明梁启超的态度是
A.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C. 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
D.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1920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1 10:48
- 提问者网友:我的未来我做主
- 2021-01-31 20:2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大漠
- 2021-01-31 20:50
A.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答案→)B. 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C. 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D. 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可知梁启超的态度是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题干材料选自他的《欧游心影录》,表达了他对西方文化的怀疑,对东方文明的期待。一战给人们心灵上极大的震撼,当时不止梁启超,凡对人类命运略表关注的东西方学人,都在思考着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除了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好处外,是否也有值得反思、值得重新审视的问题?他们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以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文化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而以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东方文明似乎正好可以用来补西方文明之穷,这在梁启超那里的表现,就是比较审慎地提出了东西文化融合的看法。B正确;A是洋务派主张;CD材料没体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鸽屿
- 2021-01-31 21:31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