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林散之书论具体内容??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23:09
林散之书论具体内容??
最佳答案
林散之谈书法
  林散之(1898一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 “草圣”的桂冠,不是自封的;它自然形成并得到社会的承认。林散之先生被称作草圣,有其特殊的社会因素和历史渊源。林散之童年即喜涂鸦,十四岁丧父,由笔者外祖父曾梓亭介绍,至南京跟张青甫学习工笔人物画,练就基本功。此后随乡亲范培开先生学习书法,范先生授以安吴执笔之法,双钩悬腕,中锋竖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三十以后,由含山进士张栗庵引荐,负籍沪上,拜黄宾虹为师,得“五笔七墨”之秘。一九三三年,遵黄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导,开始影响一生的万里之行。散之晚年历数自己学书历程道:“余十六岁始学唐碑,三十以后学行书,学米;六十岁以后学草书。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始启之者,范先生;终成之者,张师与宾虹师也。此余八十年学书之大略也。” 秋水老师谓:“散老惯长锋羊毫,蘸水,后掭墨,力运笔端,墨注纸上,水墨交融,渗化洇散,有意想不到的情趣。锋长则弹强,含墨量多,他以娴熟的手法,提按转折,涩进疾阻,似欹反正,将倒复起,曲处见直,圆中寓方,浓纤长短适度,燥润枯湿合宜,但觉一片化机,满纸精彩。”
  一、谈品格
  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多读书。
  待人以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骄戒躁。
  与朋友交必能尽言,扬善改过,不能如此,只好避之,不与同恶也。
                       ——与庄希祖谈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学问不问大小,要学点东西,不要作假,要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体会,受益。
  做学问要踏实,不为虚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应酬,要学点真东西。
                     ——与桑作楷谈
  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虚名,功夫一点没有,虚名几十年云烟过去了。 ——与张尔宾谈
  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
  艺术家必须是专同假、丑、恶作对的真人,离开真、善、美便是水月镜花。
               ——《林散之序跋文集》
  二、谈门径
  [陈慎之问:为什么日本人写的这么好?] 学的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
  先写楷书,次写行书,最后才能写草书。
  写字要从唐碑入手,推向魏汉;再从汉魏回到唐。
  宜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草书宜学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书宜学僧怀仁《集圣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学近代人,学唐宋元明清字为适用。
  唐宋人字,一代一面貌,各家各面貌。他们一个也不写汉隶,因为用不上,练练笔力是可以的。但要先学楷、行。
  李邕说:“学我者死,叛我者生。”要从米、王觉斯追上去。
  欧阳修青年时代诗、文、书、画样样学。有人说你这样不精一项是不行的。于是,他便专攻诗、文,成了大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精。因此,学要专一。
  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把板写穿了,可见苦练的程度。也因为这样,千百年不倒。……
  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怀素就是写他的草书,赵孟钍切惺椋铡⒚滓簿褪悄敲炊种行书体,而不是正、草、隶、篆样样精通。
  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可用淡墨汁或水多写写,手腕活。                                    ---与庄希祖谈
  学写字,二三十岁就要学会笔法。字写的不好,是功夫问题,首先是方法要对,方向要对。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提高。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看到草书神气,一开始学字就潦草。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
向唐宋人学,一代有一代的面目。汉碑,晋人就不学了,练功夫是可以的;楷书学宋人的就很好,楷书是很难的,学好不容易。
  书法很玄妙,不懂古人笔墨,难以成名。
  董其昌书不正为正。气足。难学。从米、王觉斯追上去,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从工整出。
  定时、定量、定帖。
  最好每天早晨写寸楷二百五十个,临摹柳公权玄秘塔,先要写得像,时间最少三年,因为这是基础。
  写字,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空,先悬腕而后悬肘;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抱得紧放得开。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 ——与范汝寅谈
  要近学古之贤者,他们成名不是偶然,实有独到之处。总之先学一家,不宜学时人,不宜学近代人。      ——与张尔宾谈
  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事实上是很多人重复父辈,由于拓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
  一般人习字,先正楷,再行草,而后篆隶。
  先得笔力,继则退火气,使气魄遒劲而纯。
  下笔硬的人可习虞世南、米南宫、赵孟睢2灰搜纷郑獾昧饔诮┌濉
  有人开头便学草书,不对。
  用功学隶书,其次学行草,唐人楷书亦可。
  书法亦可以从魏晋六朝入手,先用方笔习《爨龙颜碑》,小字兼学《乐毅论》、《黄庭经》,严整不苟。再入唐人,写柳公权《破邪阵》。可以多读几家帖,有所选择。
  先赵,再米,上溯二王,也是一条路。
  听老师讲课,要以食指划自己膝头,使腕部灵动不僵,久之也是一门功夫。
  可以写行书练腕力,笔画要交代清楚,一丝不苟,不能滑俗。写张纸条子也不能马马虎虎,滑不可救药。
  天天练是必要的。但要认真不苟。从前杂货铺管帐的一天写到晚,不是练字。
  人无万能,不可能样样好。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不能见异思迁,要见一行爱一行。学好一门就不容易!怀素只以草书闻名。
  东坡学颜,妙在能出,能变,他只写行、楷;米南宫未必不会写篆隶,但只写行,草也不多;沈尹默工一体而成名。
  得古人一、二种名帖,锲而不舍,可望成功。
  欧阳公大才,诗、文、书、画皆通,后遵友人劝告,专攻诗文,以文为主,后成为八大家之一。
  涉猎过广,一行不精,也难有成就。王夫之说:“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对碑帖看不进去的人,肯定学不进去。
            ——《林散之序跋文集》
  小孩子学书,要先由楷入行,由行入草,打好基础。否则钉头鼠尾,诸病丛生,要改也就难了。
  学楷书之后,应由楷入行,不能一步就入草书。不然,易于狂怪失理,钉头鼠尾,诸病丛生。
  范(培开)先生可惜没有走这条路,学唐碑之后就攻草书。当时就有识者评他太狂,太怪了。一步之差,终身不返,可惜!可惜!
  学王(羲之)就是随意浓淡不拘,求神似,不求形似。
  三、谈工具
  旧纸。纸不独质量好,又要陈纸,几十年。 ——与陈慎之谈
  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
  紫毫写不出刚字来,羊毫才写得出来。 ——与庄希祖谈
  上海有位书法家说,他不喜欢用羊毫,更不喜欢用长毫。他真是外行话,不知古人已说过,欲想写硬字,必用软毫,唯软毫才能写硬字。可惜他不懂这个道理。
  论用笔之道,笪重光专论此事,软毫才能写硬字,见笪重光《书筌》。 ——与魏之祯、熊百之等谈
  有人以短狼毫笔写寸余大字,这样写上六十年也不出功夫。
  要用长锋羊毫。
  软毫才能写硬字,硬笔不能写硬字,宋四家、明清大家都用软毫。
  予曾用长锋羊毫,柔韧有弹性,杆很长,周旋余地广,特命名为“鹤颈”、“长颈鹿”,不意笔厂仿造甚多,用者不乏其人。
  墨要古陈轻香,褪尽火气者为上。
  松紫微带紫色,宜作书。
  砚以端石为佳,上品者作紫马肝色,晶莹如玉,有眼如带。
  歙砚多青黑色,有金星、眉纹、帚纹以分次第。金星玉眼为石之结晶,沉水观之,清晰可见。
  端歙两种砚材都在南方而盛行全国,在北方洮河砚材亦很名贵。洮河绿石绿如蓝,润如玉,绝不易得。此石产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一带。洮河绿必是碧绿之上现兰色,备有蕉叶筋纹最为名贵。宋代文人对洮砚推崇备至,称赞最力。黄山谷赠张文潜诗道:“赠君洮绿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张和诗云:“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抗日战争时期,我得一碧桃小砚,十分可爱,因之题一绝句,铭刻其上:“小滴酸留千岁桃,大荒苦落三生石。凄凉曼倩不归来,野色深深出寸碧。”
  古砚扪之细润,磨墨如釜中熬油,写在纸或绢上光润生色。其形多长方、长圆。正方形两片相合者叫墨海。
  古人藏砚,多有铭文或跋语,刻工以朴素、大方、高雅、古拙而见重艺林,小巧、匠艺、雕琢伤神,会委屈好面料。纪晓岚铭其砚曰;“天然一石,越雕越俗。”是有感而发。
           ——《林散之序跋文集》
  四谈笔法
  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
           ——与陈慎之谈
  握笔不可太紧,要虚灵。
  右军有四句话:平腕竖锋,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东坡讲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王右军讲执笔之法,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包世臣的反扭手筋不行。做作。
  执笔要用力。不用力还行吗?要虚中有力,宽处亦见力。颜鲁公笔力雄厚,力透纸背,无力如何成字?王大令下笔千钧。力要活用,不要死的;死力不能成字。
  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
  执笔要松紧活用,重按轻提。
  写字要运肘,运臂,力量集中。光运腕,能把字写坏了。腕动而臂不动,此是大病。千万不能单运腕。
  腕动而臂不动,千古无有此法。
  拙从工整出。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要能收停,不宜尖,宜拙。
  笔要勒出刚劲,不能软而无力。
  笔要写出刚劲来,笔乱动就无此劲了。
  不要故意抖。偶而因用力量大而涨墨出来,是可以的。中间一竖要有力,圆满,不让劲。……写得光润,碑上字的毛,是剥蚀的缘故,不能学它的样子。
  笔要振迅。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写字要在有力无力之间。……
太快!要能留得住。快要杀得住。米字也是骏快,也是要处处能停。
  笔笔要留。
  写字快了会滑,要滞涩些好。滞涩不能象清道人那样抖。可谓之俗。字宜古秀,要有刚劲才能秀。秀,恐近于滑,故宜以缓救滑。字宜刚而能柔,乃为名手。最怕俗。
  现代人有四病:尖、扁、轻、滑。古人也有尖笔的,但力量到。
  枯、润、肥、瘦都要圆。用笔要有停留,宜重,宜留,要有刚劲。
  平,不光是像尺一样直。曲的也平,是指运笔平,无菱角。
  断,不能太明显,要连着,要有意无意中接得住。要在不能尖。
  要能从笔法追刀法。字像刻的那样有力。
  要回锋,回锋气要圆。回锋要清楚,多写就熟了。
  屋漏痕不光是弯弯曲曲,而且要圆。墙是不光的,所以雨漏下来有停留。握笔不可太紧太死,力要到笔尖上。     
                ——与庄希祖谈
  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变,要能理解此中道理。
  字硬、直,无味。
  字,不看两头看中间,每一笔不放松,尽力写之。 ——与桑作楷谈
  写字,一定要讲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虚,先悬腕而后悬肘。…… ——与范汝寅谈
   古人书法嫉尖,宜秃、宜拙,忌巧、忌纤。
  古人论笔,用笔需毛,毛则气古神清。
  古人千言万语,不外“笔墨”二字。能从笔墨上有心得,则书画思过半矣。 ——与徐利明谈
  写寸楷即可悬肘。先大字,后渐小,每日坚持20分钟,逐渐延长。
  运笔直来横下,看字要着重笔画中间,逐步养成中锋习惯,终生受惠。
  无基本功悬腕则一笔拖不动。
  东坡论书,握笔要掌虚、指实。
  圆而无方,必滑。
  方笔方而不方,难写。
  可以内圆外方,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过圆也不好,柔媚无棱角。正是: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
   书家要懂刀法。
   印人要懂书法。
  行隔理不隔。
  笔笔涩,笔笔留,何绍基善变,字出于颜,有北碑根基,正善于留,所以耐看。
   古人作书,笔为我所用,愈写愈活,笔笔自然有力,作画也一样。
  悬肘是基本功之一,犹如学拳的要“蹲裆”,蹬得直冒汗,水到渠成,便能举重若轻。
  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力量凝蓄于温润之中,比如京剧净角,扯起嗓子拼命喊,声嘶力竭,无美可言,谁还爱听?
  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不善用笔而墨韵横流者,古无此例。
               ——《林散之序跋文集》
  写大字要用臂力,不能光用腕力。用臂力才能力透纸背,这是真力。
  写字时手不能抬得太高,也不能拖在下面,要上到下一样平,这叫平肘。
还要虚腕,虚腕才能使手中的笔自由转动,随心所欲。 ——《林散之》
   五 谈墨法
  写字要有墨法。浓墨、淡墨、枯墨都要有,字“枯”不是墨浓墨少的问题。
  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怀素能于无墨中求笔,在枯墨中写出润来,筋骨血肉就在其中了。
  王铎用干笔蘸重墨写,一笔写十一个字,别人这样就没有办法写了,所谓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把墨放上去,极浓与极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没得墨,里面起丝丝,枯笔感到润。墨深了,反而枯。枯不是墨浓墨淡。 ——与陈慎之谈
  笪重光论用墨:磨墨欲浓,破水写之方润。 ——与魏之祯、熊百之等谈
   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
   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中巧。
  会用墨就圆,笔画很细也是圆的,是中锋。
  用墨要能润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
  笪重光:“磨墨欲熟,破水写之则活。”熟,就是磨得很浓。然后蘸水写,就活了。光用浓墨,把笔裹住了,甩不开。
       ——与庄希祖谈
  早年闻张栗庵师说:“字之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遒挺者为润。”误以为是说反话,七十岁后,我才领悟看字着重精神,墨重笔圆而乏神气,得不谓之枯耶?墨淡而笔干,神旺气足,一片浑茫,能不谓之润乎?
  “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不可仅从形式上去判断。
  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墨要熟,熟中生。磨墨欲熟,破之用水则润,惜墨如金,泼墨如渖,路子要正,切勿邪途。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林散之序跋文集》
          书法自序

    ----林散之
  余浅薄不文,学无成就,书法一道,何敢妄谈。唯自孩提时,即喜弄笔。积其岁年,或有所得。缀其经过,贡采览焉。余八岁时,开始学艺,未有师承;十六岁从范培开先生学书。先生授以唐碑,并授安吴执笔悬腕之法,心好习之。弱冠后,复从含山张栗庵先生学诗古文辞,先生学贯古今,藏书甚富,与当代马通伯、姚仲实、陈澹然诸先生游,书学晋、唐,于褚遂良、米海岳尤精至。尝谓余曰:“学者三十开外,诗文书艺,皆宜明其途径,若驰鹜浮名,害人不浅,一再延稽,不可救药,口传手授,是在真师,吾友黄宾虹,海内知名,可师也。”余悚然聆之,遂于翌年负笈沪上,持张先生函求谒之。黄先生不以余不肖,谓日: “君之书画,略有才气,不入时畦,唯用笔用墨之法,尚无所知,似从珂罗版学拟而成,模糊凄迷,真意全亏。”并示古人用笔用墨之道: “凡用笔有五种,曰锥画沙、曰印印泥、曰折钗股、曰屋漏痕、日壁坼纹。用墨有七种:曰积墨、曰宿墨、曰焦墨、曰破墨、曰浓墨、曰淡墨、曰渴墨。” 又曰: “古人重实处,尤重虚处;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最微,君宜领会。君之书法,实处多,虚处少,黑处见力量,白处欠功夫。”余闻言,悚然大骇。平时虽知计白当黑和知白守黑之语,视为具文,未明究竟。今闻此语,恍然有悟。即取所藏古今名碑佳帖,细心潜玩,都于黑处沉着,白处虚灵,黑白错综,以成其美。始信黄先生之言,不吾欺也。又曰:“用笔有所禁忌:忌尖、忌滑、忌扁、忌轻、忌俗;宜留、宜圆、宜平、宜重、宜雅。钉头、鼠尾、鹤膝、蝉腰皆病也。凡病好医,唯俗病难医。医治有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游历广,则眼界明、胸襟扩,俗病或可去也。古今大家,成就不同,要皆无病,肥瘦异制,各有专美。人有所长,亦有所短,能避其所短而不犯,则善学矣,君其勉之。”余复敬听之,遂自海上归,立志远游,夹一册一囊而作万里之行。自河南入,登太室、少室,攀九鼎莲花之奇。转龙门,观伊阙,入潼关,登华山,攀苍龙岭而觇太华三峰。复转终南而入武功,登太白最高峰。下华阳,转城固而至南郑,路阻月余,复经金牛道而入剑门,所谓南栈也。一千四百里而至成都,中经嘉陵江,奇峰松翠,急浪奔湍,骇目惊心,震人心胆,人间奇境也。居成都两月余,沿岷江而下,至嘉州寓于凌云山之大佛寺,转途峨嵋县,六百里而登三峨。
三峨以金顶为最高,峨嵋正峰也。斯日斜日四照,万山沉沉,怒云四卷。各山所见云海,以此为最奇。留二十余日而返渝州,出三峡,下夔府,觇巫山十二峰,云雨荒唐,欲观奇异,遂出西陵峡而至宜昌,转武汉,趋南康,登匡庐,宿五老峰,转九华,寻黄山而归。得画稿八百余幅,诗二百余首,游记若干篇;行越七省,跋涉一万八千里,道路梗塞,风雨艰难,亦云苦矣。
  余学书,初从范先生,一变;继从张先生,一变;后从黄先生及远游,一变;古稀之年,又一变矣。唯变者为形质,而不变者为真理。审事物,无不变者。变者生之机,不变者死之途。
  书法之变,尤为显著。由虫篆变而史籀,由史籀变而小篆,由小篆变而汉魏,而六朝,而唐、宋、元、明、清。其为篆,为隶,为楷,为行,为草。时代不同,体制即随之而易,面目各殊,精神亦因之而别。其始有法,而终无法,无法即变也。无法而不离于法,又一变也。如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酝酿之久,而始成功。由递变而非突变,突变则败矣。书法之演变,亦犹是也。盖日新月异,事势必然,勿容惊异。居尝论之,学书之道,无他玄秘,贵执笔耳。执笔贵中锋,平腕竖笔,是乃中锋;卧管、侧毫,非中锋也。学既贵专,尤贵于勒。韩子曰“业精于勤”,岂不信然。又语云“学然后知不足。”唯有学之,方知其难。盖有学之而未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余初学书,由唐入魏,由魏入汉,转而入唐、入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习。于汉师《礼器》、《张迁》、《孔宙》、《衡方》、《乙瑛》、《曹全》;于魏师《张猛龙》、《敬使君》、《爨龙额》、《爨宝子》、《嵩高灵庙》、《张黑女》、《崔敬邕》;于晋学阁帖;于唐学颜平原、柳诚悬、杨少师、李北海,而于北海学之最久,反复习之。以宋之米氏,元之赵氏、明之王觉斯、董思白诸公,皆力学之。始称右军如龙,北海如象,又称北海如金翅劈海,太华奇蜂。诸公学之,皆能成就,实南派自王右军后一大宗师也。余十六岁始学唐碑;三十以后学行书,学米;六十以后就草书。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始启之者,范先生,终成之者,张师与宾虹师也。此余八十年学书之大路也。语云,一艺之成,良工心苦,岂不然哉。顾念乎生,寒灯夜雨,汲汲穷年。所学虽勤,所得甚浅。童年摹习,白首粗成,路具轨辙,非敢言书法也。今不计工拙,影印以行,深得识者其瑕疵,以匡不逮,是为序。
全部回答


 
【林散之书论】
 
  【一、谈品格】
  要踏实,不要好高骛远,要多读书。
  待人以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吹,不要作假,要戒骄戒躁。
  与朋友交必能尽言,扬善改过,不能如此,只好避之,不与同恶也。
                       ——与庄希祖谈
  学字就是做人,字如其人,什么样的人,就写什么样的字,学会做人,字也容易写好。
  学问不问大小,要学点东西,不要作假,要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有体会,受益。
  做学问要踏实,不为虚名,不要太早出名,不要忙于应酬,要学点真东西。
                     ——与桑作楷谈
  不要学名于一时,要能站得住,要站几百年不朽才行。若徒慕虚名,功夫一点没有,虚名几十年云烟过去了。          ——与张尔宾谈
  搞艺术是为了做学人,学做人。
  做人着重立品,无人品不可能有艺品。
  做学人,其目的在于运用和利人。
  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的深渊,保持恒温,泰山崩于前面不变色,怒海啸于侧而不变声。有创见,不动摇,不趋时髦,不求艺外之物。别人理解,淡然;不解,欣欣然。
  谈艺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探索人生。
  做学人还是为了做真人。
  艺术家必须是专同假、丑、恶作对的真人,离开真、善、美便是水月镜花。
               ——《林散之序跋文集》
 

  【二、谈门径】
  [陈慎之问:为什么日本人写的这么好?] 学的高,非晋唐法帖不写,所以不俗,法乎上也。
  先写楷书,次写行书,最后才能写草书。
  写字要从唐碑入手,推向魏汉;再从汉魏回到唐。
  宜学六朝碑版,继学二王,再进而入汉魏,其气自古不俗。草书宜学大王《十七帖》精印本;行书宜学僧怀仁《集圣教序》,有步可循,自然入古不俗矣。
  学近代人,学唐宋元明清字为适用。
  唐宋人字,一代一面貌,各家各面貌。他们一个也不写汉隶,因为用不上,练练笔力是可以的。但要先学楷、行。
  李邕说:“学我者死,叛我者生。”要从米、王觉斯追上去。
  欧阳修青年时代诗、文、书、画样样学。有人说你这样不精一项是不行的。于是,他便专攻诗、文,成了大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都精。因此,学要专一。
  怀素在木板上练字,把板写穿了,可见苦练的程度。也因为这样,千百年不倒。……
  多种帖多写一些有好处,但要化为自己的字体。怀素就是写他的草书,赵孟钍切惺椋铡⒚滓簿褪悄敲炊种行书体,而不是正、草、隶、篆样样精通。
  真学问是苦练出来的,做不得假。可用淡墨汁或水多写写,手腕活。                                    ---与庄希祖谈
  学写字,二三十岁就要学会笔法。字写的不好,是功夫问题,首先是方法要对,方向要对。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提高。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风气,看到草书神气,一开始学字就潦草。不知草书是经过多少年甘苦得来的,要在规矩中下苦功夫才是正道。
向唐宋人学,一代有一代的面目。汉碑,晋人就不学了,练功夫是可以的;楷书学宋人的就很好,楷书是很难的,学好不容易。
  书法很玄妙,不懂古人笔墨,难以成名。
  董其昌书不正为正。气足。难学。从米、王觉斯追上去,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从工整出。
  定时、定量、定帖。
  最好每天早晨写寸楷二百五十个,临摹柳公权玄秘塔,先要写得像,时间最少三年,因为这是基础。
  写字,一定要研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空,先悬腕而后悬肘;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抱得紧放得开。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熟能生巧的境界。  ——与范汝寅谈
  要近学古之贤者,他们成名不是偶然,实有独到之处。总之先学一家,不宜学时人,不宜学近代人。               ——与张尔宾谈
  写字并无秘诀,否则书家之子定是大书家。事实上是很多人重复父辈,由于拓趋于保守,修养差,有形无神。
  一般人习字,先正楷,再行草,而后篆隶。
  先得笔力,继则退火气,使气魄遒劲而纯。
  下笔硬的人可习虞世南、米南宫、赵孟睢2灰搜纷郑獾昧饔诮┌濉
  有人开头便学草书,不对。
  用功学隶书,其次学行草,唐人楷书亦可。
  书法亦可以从魏晋六朝入手,先用方笔习《爨龙颜碑》,小字兼学《乐毅论》、《黄庭经》,严整不苟。再入唐人,写柳公权《破邪阵》。可以多读几家帖,有所选择。
  先赵,再米,上溯二王,也是一条路。
  听老师讲课,要以食指划自己膝头,使腕部灵动不僵,久之也是一门功夫。
  可以写行书练腕力,笔画要交代清楚,一丝不苟,不能滑俗。写张纸条子也不能马马虎虎,滑不可救药。
  天天练是必要的。但要认真不苟。从前杂货铺管帐的一天写到晚,不是练字。
  人无万能,不可能样样好。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不能见异思迁,要见一行爱一行。学好一门就不容易!怀素只以草书闻名。
  东坡学颜,妙在能出,能变,他只写行、楷;米南宫未必不会写篆隶,但只写行,草也不多;沈尹默工一体而成名。
  得古人一、二种名帖,锲而不舍,可望成功。
  欧阳公大才,诗、文、书、画皆通,后遵友人劝告,专攻诗文,以文为主,后成为八大家之一。
  涉猎过广,一行不精,也难有成就。王夫之说:“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对碑帖看不进去的人,肯定学不进去。
            ——《林散之序跋文集》
  小孩子学书,要先由楷入行,由行入草,打好基础。否则钉头鼠尾,诸病丛生,要改也就难了。
  学楷书之后,应由楷入行,不能一步就入草书。不然,易于狂怪失理,钉头鼠尾,诸病丛生。
  范(培开)先生可惜没有走这条路,学唐碑之后就攻草书。当时就有识者评他太狂,太怪了。一步之差,终身不返,可惜!可惜!
  学王(羲之)就是随意浓淡不拘,求神似,不求形似。
 

  【三、谈工具】
  旧纸。纸不独质量好,又要陈纸,几十年。      ——与陈慎之谈
  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
  紫毫写不出刚字来,羊毫才写得出来。      ——与庄希祖谈
  上海有位书法家说,他不喜欢用羊毫,更不喜欢用长毫。他真是外行话,不知古人已说过,欲想写硬字,必用软毫,唯软毫才能写硬字。可惜他不懂这个道理。
  论用笔之道,笪重光专论此事,软毫才能写硬字,见笪重光《书筌》。          ——与魏之祯、熊百之等谈
  有人以短狼毫笔写寸余大字,这样写上六十年也不出功夫。
  要用长锋羊毫。
  软毫才能写硬字,硬笔不能写硬字,宋四家、明清大家都用软毫。
  予曾用长锋羊毫,柔韧有弹性,杆很长,周旋余地广,特命名为“鹤颈”、“长颈鹿”,不意笔厂仿造甚多,用者不乏其人。
  墨要古陈轻香,褪尽火气者为上。
  松紫微带紫色,宜作书。
  砚以端石为佳,上品者作紫马肝色,晶莹如玉,有眼如带。
  歙砚多青黑色,有金星、眉纹、帚纹以分次第。金星玉眼为石之结晶,沉水观之,清晰可见。
  端歙两种砚材都在南方而盛行全国,在北方洮河砚材亦很名贵。洮河绿石绿如蓝,润如玉,绝不易得。此石产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一带。洮河绿必是碧绿之上现兰色,备有蕉叶筋纹最为名贵。宋代文人对洮砚推崇备至,称赞最力。黄山谷赠张文潜诗道:“赠君洮绿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张和诗云:“明窗试墨吐秀润,端溪歙州无此色。”抗日战争时期,我得一碧桃小砚,十分可爱,因之题一绝句,铭刻其上:“小滴酸留千岁桃,大荒苦落三生石。凄凉曼倩不归来,野色深深出寸碧。”
  古砚扪之细润,磨墨如釜中熬油,写在纸或绢上光润生色。其形多长方、长圆。正方形两片相合者叫墨海。
  古人藏砚,多有铭文或跋语,刻工以朴素、大方、高雅、古拙而见重艺林,小巧、匠艺、雕琢伤神,会委屈好面料。纪晓岚铭其砚曰;“天然一石,越雕越俗。”是有感而发。                       
    

  【四谈笔法】
  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
            ——与陈慎之谈
  握笔不可太紧,要虚灵。
  右军有四句话:平腕竖锋,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东坡讲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王右军讲执笔之法,虚左实右,意在笔先,字居心后。
  包世臣的反扭手筋不行。做作。
  执笔要用力。不用力还行吗?要虚中有力,宽处亦见力。颜鲁公笔力雄厚,力透纸背,无力如何成字?王大令下笔千钧。力要活用,不要死的;死力不能成字。
  写字要用劲,但不是死劲,是活的。力量要用在笔尖上……
  执笔要松紧活用,重按轻提。
  写字要运肘,运臂,力量集中。光运腕,能把字写坏了。腕动而臂不动,此是大病。千万不能单运腕。
  腕动而臂不动,千古无有此法。
  拙从工整出。要每一笔不放松,尽全力写之。要能收停,不宜尖,宜拙。
  笔要勒出刚劲,不能软而无力。
  笔要写出刚劲来,笔乱动就无此劲了。
  不要故意抖。偶而因用力量大而涨墨出来,是可以的。中间一竖要有力,圆满,不让劲。……写得光润,碑上字的毛,是剥蚀的缘故,不能学它的样子。
  笔要振迅。规行矩步是写不好字的。写字要在有力无力之间。……
太快!要能留得住。快要杀得住。米字也是骏快,也是要处处能停。
  笔笔要留。
  写字快了会滑,要滞涩些好。滞涩不能象清道人那样抖。可谓之俗。字宜古秀,要有刚劲才能秀。秀,恐近于滑,故宜以缓救滑。字宜刚而能柔,乃为名手。最怕俗。
  现代人有四病:尖、扁、轻、滑。古人也有尖笔的,但力量到。
  枯、润、肥、瘦都要圆。用笔要有停留,宜重,宜留,要有刚劲。
  平,不光是像尺一样直。曲的也平,是指运笔平,无菱角。
  断,不能太明显,要连着,要有意无意中接得住。要在不能尖。
  要能从笔法追刀法。字像刻的那样有力。
  要回锋,回锋气要圆。回锋要清楚,多写就熟了。
  屋漏痕不光是弯弯曲曲,而且要圆。墙是不光的,所以雨漏下来有停留。握笔不可太紧太死,力要到笔尖上。              
                ——与庄希祖谈
  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变,要能理解此中道理。
  字硬、直,无味。
  字,不看两头看中间,每一笔不放松,尽力写之。      ——与桑作楷谈
  写字,一定要讲究笔法和墨法,要讲究执笔,讲究指功、腕功和肘功。写字时要做到指实掌虚,先悬腕而后悬肘。……            ——与范汝寅谈
   古人书法嫉尖,宜秃、宜拙,忌巧、忌纤。
  古人论笔,用笔需毛,毛则气古神清。
  古人千言万语,不外“笔墨”二字。能从笔墨上有心得,则书画思过半矣。        ——与徐利明谈
  写寸楷即可悬肘。先大字,后渐小,每日坚持20分钟,逐渐延长。
  运笔直来横下,看字要着重笔画中间,逐步养成中锋习惯,终生受惠。
  无基本功悬腕则一笔拖不动。
  东坡论书,握笔要掌虚、指实。
  圆而无方,必滑。
  方笔方而不方,难写。
  可以内圆外方,不方不圆,亦方亦圆;过圆也不好,柔媚无棱角。正是: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此语我曾不自吝,搅翻池水便钟王。
   书家要懂刀法。
   印人要懂书法。
  行隔理不隔。
  笔笔涩,笔笔留,何绍基善变,字出于颜,有北碑根基,正善于留,所以耐看。
   古人作书,笔为我所用,愈写愈活,笔笔自然有力,作画也一样。
  悬肘是基本功之一,犹如学拳的要“蹲裆”,蹬得直冒汗,水到渠成,便能举重若轻。
  游刃有余,举重若轻。
  力量凝蓄于温润之中,比如京剧净角,扯起嗓子拼命喊,声嘶力竭,无美可言,谁还爱听?
  看不出用力,力涵其中,方能回味。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不善用笔而墨韵横流者,古无此例。     
               ——《林散之序跋文集》
  写大字要用臂力,不能光用腕力。用臂力才能力透纸背,这是真力。
  写字时手不能抬得太高,也不能拖在下面,要上到下一样平,这叫平肘。
还要虚腕,虚腕才能使手中的笔自由转动,随心所欲。      ——《林散之》
   
 
        【五 谈墨法】
  写字要有墨法。浓墨、淡墨、枯墨都要有,字“枯”不是墨浓墨少的问题。
  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怀素能于无墨中求笔,在枯墨中写出润来,筋骨血肉就在其中了。
  王铎用干笔蘸重墨写,一笔写十一个字,别人这样就没有办法写了,所谓入木三分就是指此。
  把墨放上去,极浓与极干的放在一起就好看,没得墨,里面起丝丝,枯笔感到润。墨深了,反而枯。枯不是墨浓墨淡。          ——与陈慎之谈
  笪重光论用墨:磨墨欲浓,破水写之方润。        ——与魏之祯、熊百之等谈
   厚纸用墨要带水,薄纸、皮纸要用焦墨写。
   用墨要能深透,用力深厚,拙中巧。
  会用墨就圆,笔画很细也是圆的,是中锋。
  用墨要能润而黑。用墨用得熟不容易。
  笪重光:“磨墨欲熟,破水写之则活。”熟,就是磨得很浓。然后蘸水写,就活了。光用浓墨,把笔裹住了,甩不开。
                         ——与庄希祖谈
  早年闻张栗庵师说:“字之黑大方圆者为枯,而干瘦遒挺者为润。”误以为是说反话,七十岁后,我才领悟看字着重精神,墨重笔圆而乏神气,得不谓之枯耶?墨淡而笔干,神旺气足,一片浑茫,能不谓之润乎?
  “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不可仅从形式上去判断。
  墨有焦墨、浓墨、淡墨、渴墨、积墨、宿墨、破墨之分,加上渍水,深浅干润,变化无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墨要熟,熟中生。磨墨欲熟,破之用水则润,惜墨如金,泼墨如渖,路子要正,切勿邪途。
  有笔方有墨。见墨方见笔。
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黎侯镇乔家庄村村民委员会在哪里啊,我有事要
锦绣河山是什么意思
梦幻西游怎么知道好友删没删你
福手美甲理疗养生这个地址在什么地方,我要处
无双大蛇2潼关之战在哪
下列各项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A. 健康的父
香港铜锣湾SOGO有没有genten这个牌子?(gent
我妻由乃会杀男主吗?
生产聚胺脂打印机刮板的设备及工艺
河姆渡古村落在浙江的宁波之所以称为古村落是
打破沙破问到底是什么意思
已知函数f(x)=2sinxcosx+cos2x,设a属于(0,∏)
烧出香味的木头是沉香吗?但是没有油
苹果平板电脑为什么老是白屏有个苹果然后又自
铁塔西街/解放路北门大街段(路口)地址在哪,
推荐资讯
神奇蜘蛛侠和黑暗蜘蛛侠谁厉害
怎么查询自己的驾照真伪
钣金件的收缩?
缘字的笔顺怎么写
并联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多,那么总电阻越小,
金立GN106支持多少p视频拍摄,多少帖贴每秒?
我想和朋友做消防工程,有一个活儿是28冻住宅
我是新人,写都市异能小说,在哪个网站发展最
原新建温州熟食城在哪里啊,我有事要去这个地
女孩对我说有喜欢的人了
植物学家利用体细胞杂交培育出了“白菜—甘蓝
本来打算在淘宝上面开一个湖南特产店,有没有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