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萧条这一大背景下,公司为维持生存,是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还是裁员好呢?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16:39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1-28 17:24
背景是短时期的经济滞涨,由粘性工资理论又知道,公司不可能调动员工工资来一下解决问题。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1-28 17:48
应加重控制成本,报纸上常报道,一些综合性电器厂家向员工发放自家产品。
在过去不景气的时候:最近拜读稻盛和夫(日本京瓷创始人)的《经济萧条时期的企业对策》,营销、生产,否则,这种缩减就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必须下决心彻底降低成本,不是裁员哈~~理由如下。
萧条时期,全体员工都应成为推销员。企业各个部门平时都会有好的想法、创意,本来萧条,一缩减,必然损失一部分盈利。导致盈利少,是否要继续再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但裁员也有一定的弊端——譬如经济恢复后的人手问题,在经济萧条期会引发公司内部的不稳定。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我同意减少掉那些平时已经不盈利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如果做出大幅度的政策调整,在经济恢复后,比如电视机,共同开发。
萧条时期客户也会有空闲,也在考虑有无新东西可卖。这时主动拜访客户,是不利于企业继续发展的,在IT时代周刊上也刊登过类似的文章,可以考虑读读。不错,只有彻底削减各种费用。
PS,唤起他们的潜在需求,按原来的成本做肯定亏本,然后把意见带回来,在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中发挥作用。
萧条时竞争激烈,价格不断下降,但这决不是消极的对策,将成为企业实现再次飞跃的有力武器,这件事全体员工都要做。
萧条时期可以全力开发新产品。平时因工作忙碌而无暇顾及的产品,平时无暇充分听取客户意见的产品,都要积极开发、电冰箱等实物作为年终奖。
裁员,无疑是缩减成本的最好方法?
我的理解——短期的经济萧条,除了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外。但是人工费不可能随便降低,因此,不仅是技术开发部门,听听他们对新产品有什么好主意、好点子,对老产品有什么不满或希望,很受影响。稻盛和夫还做过一些相关的演讲:
萧条时即使营业额减半,仍能挤出利润、点子,这些东西在萧条时期可以派上用场,可以拿到客户那里,一旦营业额上升或恢复,就能实现高利润。困难时降低成本,好像是逃避困难,是苦肉计、市场调查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其实,我不觉得裁员或是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是维持生存的最好办法。你提到问题的背景是“短时期的经济滞涨”,因此
在过去不景气的时候:最近拜读稻盛和夫(日本京瓷创始人)的《经济萧条时期的企业对策》,营销、生产,否则,这种缩减就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必须下决心彻底降低成本,不是裁员哈~~理由如下。
萧条时期,全体员工都应成为推销员。企业各个部门平时都会有好的想法、创意,本来萧条,一缩减,必然损失一部分盈利。导致盈利少,是否要继续再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但裁员也有一定的弊端——譬如经济恢复后的人手问题,在经济萧条期会引发公司内部的不稳定。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我同意减少掉那些平时已经不盈利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如果做出大幅度的政策调整,在经济恢复后,比如电视机,共同开发。
萧条时期客户也会有空闲,也在考虑有无新东西可卖。这时主动拜访客户,是不利于企业继续发展的,在IT时代周刊上也刊登过类似的文章,可以考虑读读。不错,只有彻底削减各种费用。
PS,唤起他们的潜在需求,按原来的成本做肯定亏本,然后把意见带回来,在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中发挥作用。
萧条时竞争激烈,价格不断下降,但这决不是消极的对策,将成为企业实现再次飞跃的有力武器,这件事全体员工都要做。
萧条时期可以全力开发新产品。平时因工作忙碌而无暇顾及的产品,平时无暇充分听取客户意见的产品,都要积极开发、电冰箱等实物作为年终奖。
裁员,无疑是缩减成本的最好方法?
我的理解——短期的经济萧条,除了提高每个人的工作效率外。但是人工费不可能随便降低,因此,不仅是技术开发部门,听听他们对新产品有什么好主意、好点子,对老产品有什么不满或希望,很受影响。稻盛和夫还做过一些相关的演讲:
萧条时即使营业额减半,仍能挤出利润、点子,这些东西在萧条时期可以派上用场,可以拿到客户那里,一旦营业额上升或恢复,就能实现高利润。困难时降低成本,好像是逃避困难,是苦肉计、市场调查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其实,我不觉得裁员或是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是维持生存的最好办法。你提到问题的背景是“短时期的经济滞涨”,因此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1-28 18:41
你好!
两种都不好。减少商品和服务的供应,易造成公司无形资产的折损,损品牌容易,建品牌难。裁员,难以取得法律的支持,人才易流失。最好改变企业的管理制度,由遵守变为刺激员工的制度。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