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最早遣使来中国是在哪个皇帝时期
答案:6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4 19:40
- 提问者网友:我们很暧昧
- 2021-02-04 14:45
英国最早遣使来中国是在哪个皇帝时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芗
- 2021-02-04 15:00
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英使马嘎尔尼(George Macartney)至中国,提出各项要求,高宗悉予驳斥,然於英使待遇颇优,故马嘎尔尼归后,对高宗犹存好感,中英间亦未生芥蒂。仁宗嘉庆二十一年(一八一六)英使阿墨斯特(Wlliam Pitt Amherst)复至,以仪节之争执及清廷接伴诸臣之含混上奏仓卒引见,致阿墨斯特及副使均拒不入觐,仁宗亦震怒,立将阿墨斯特一行逐回,两国关系遂趋恶化。仁宗为此曾赐英王敕谕,责阿墨斯特等无礼,并嘱嗣后勿再遣使。敕谕全文,具载实录,王先谦东华续录有之,原件则存英外部。薛福成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七日记云:“英外部侍郎山特生函约参赞马格里(英人,原名为Halliday Macartney,久任中国驻英使馆参赞。)赴外部晤谈,据云清厘档案或有华文要件属其代认也。余属马君,如有要件,可暂携至英馆,交张听帆录一清稿见示,既而马君来至巴黎。告吾曰,外部有一匣,黄绫包裹重叠,庋存室中七十年馀矣。但相传自中国寄来,并不知为何物。今启视之,则匣内复以黄绫包裹竹筒,筒内有函轴。展视则嘉庆二十一年仁宗睿皇帝赐英吉利国王敕谕也。系清文汉字腊丁文三样合璧。余恭阅钞稿,乃与王益吾祭酒东华续录所载,一字不殊。……昔年风气未开,中西语言文字莫相通晓。观其包裹完好,久庋外部,盖英廷固无人能读者,实未尝启视也。”案敕谕既有腊丁文译文,英廷何至无人能读,盖由逐使致隙,不愿启视,故包裹完好如故。亦幸未启视,否则愈增英人恶感矣。薛氏将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轮驻伦敦巴黎两地,其见敕谕钞稿,方在巴黎,故於敕谕原件未克亲见。日记谓“恭读敕谕,辞义正大,洵足折服远人。”此为照例颂圣之词。又谓英使司当冬云云,则系误副使为正使。薛氏当时原不知嘉庆二十一年来华英使为谁,闻他人言之而误记也。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山河有幸埋战骨
- 2021-02-04 20:37
乾隆皇帝
- 2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2-04 19:14
乾隆吧
- 3楼网友:雪起风沙痕
- 2021-02-04 17:52
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
- 4楼网友:妄饮晩冬酒
- 2021-02-04 17:02
乾隆帝(18世纪
- 5楼网友:玩世
- 2021-02-04 15:41
你好!
乾隆时,英使马葛尔尼奉命来华,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