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么会发生泥石流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5-04 13:01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夜余生
- 2021-05-04 14:00
泥石流是山体松动造成的,常常发生在半干旱的山区或高原冰川区。这里地形陡峭,树木植被很少,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石块吸足了水分,便出现松动,开始顺着斜坡向下移动。随着互相挤压、冲撞,大大小小的泥石夹杂着泥浆水,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滚滚而下,于是就出现了泥石流。
- 1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05-04 15:43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一、按其物质成分分为3类 |
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 称之水石流。 |
二、按其物质状态分为2类 |
一是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二是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
以上分类是中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 |
- 2楼网友:迟山
- 2021-05-04 14:42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1)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2)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3)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PS:舟曲原因
舟曲破坏环境三宗罪 一宗罪:乱砍滥伐 中国园林网8月13日消息: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舟曲曾经是水草丰茂、山林葱翠的陇上江南,但在持续大规模砍伐后,失去植被的山体逐渐风化流失,每遇狂风暴雨就会出现泥石流甚至塌方。据统计,从1952年8月舟曲林业局成立到1990年,累计采伐森林189.75万亩,许多地方的森林成为残败的次生林。加上民用木材和乱砍滥伐、倒卖盗用,全县森林每年以10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 此外,当地地少人多,生计所迫,开荒种地、伐木为田的行为时常发生,森林面积萎缩,失去植被的保护,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二宗罪:胡乱开采 白龙江沿线都是高山峻岭,资源丰富,也成为不少人的发家之所。据舟曲网友介绍,白龙河沿岸山上常年有上几千台机器都在挖,山料、玉石都是宝贝,好料一年挖不到几块,看不过眼的连俄料和青海料都不如,山都被挖得一塌糊涂。此外,在山上挖玉石也要冒一定风险,上去几乎是一个月不用洗澡,只喝雪水,吃点饼干、牛肉什么的。生活艰苦的,还很容易摔死。 三宗罪:过度开发 一条白龙江,沿线水利工程无数。舟曲网友介绍,从下游的四川广元开始,一直到上游的文县、舟曲,一条江有无数个梯级水电大坝,还有几个采矿场,本来就狭窄的河道一半多被矿渣填了。江中还有无数台淘金挖沙的挖掘机以及卡车,整条白龙江水比黄河都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