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评分模式是什么可信么?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10:11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1-03 13:21
豆瓣电影评分模式是什么可信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秋
- 2021-01-03 14:08
豆瓣评分
一:豆瓣评分是谁定的?很多评奖的场合有“专家评审团”和“大众评审团”。豆瓣没有专家评审,但有一个一亿多人的大众评审团。
豆瓣的注册用户看完一部电影,心情好的话会来打个一到五星的分(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来)。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那42万用户里可能包括资深电影评论家,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但每个人都是一票。这个是“大众评审团”应该的含义:不是说团里的人全都大众,而是说和大众一样一人一票。豆瓣的工作人员偶然收到“我明明给这个片子打了五星,为什么评分一点没变”的投诉的时候,除了心里嘀咕一下“哎,你拿这些红人/独生子女/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数学不好的人怎么办”以外,会(或者应该)这样耐心解释:评分实际是变了,只是在小数点后四位,被四舍五入掉了,但如果有几千个人和你一样都打五星的时候,分数就会变。“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的帐号。这些打分会被排除在外。具体下面会说到。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它并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会被豆瓣算在“普通观影大众”之内。所以有次听到“豆瓣电影评分不专业”的说法的时候,我的反应这是在说“大众不专业”,应该怪语文才是。个人认为汇总专家意见会是另一个很有价值的服务,但这个确实不是豆瓣评分的宗旨。
二:豆瓣评分反映文艺青年的喜好吗?
早已经不是了。
早些年可能是的,因为来打分的人里文艺的比例要比街上的比例高些。但是现在每个月有一亿上下的人会用到豆瓣的评分,我不觉得咱们文艺青年的势力变这么大了。基本能确定现在豆瓣评分反映了大众观点。只是这个“大众”更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里,和豆瓣用户扎堆的地方一致。换种说法,在所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大众”和所有看电视的“大众”之间,当前(2015年)在豆瓣打分的人更接近去电影院的那个。有些独立电影只有文艺青年会找来看,所以得到的是文艺青年给的平均分。你又不文艺,就因为分数高也找来看,然后… 这不能怪豆瓣,更不能怪她们。但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评分只是判断用到的一部分,经常更重要的是“听说”和“选择”。这个下面也会说到。
三:为什么我喜欢的/我讨厌的/我拍的/我导的/我投资的电影/电视剧会在豆瓣上的评分低得/高得不正常?
所有电影都有众口难调的问题。最好的不是所有人喜欢的,所有人喜欢的不是最好的。人对一件事情有感情投入,或者有明确爱憎的时候,会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应该会有同感。这个当爹妈的都知道。“别人”汇总起来就变成“多数人应该“或者是“正常人应该”。看到有同感的时候我们感觉好,没看到的时候我们不是一下子能接受。你我都这样,没什么奇怪的。在评分这件事上,看到评分和自己想法一致,觉得豆瓣靠谱,看到不一致,觉得豆瓣不靠谱。这种反应也正常。但“豆瓣”后面只是很多个“别人”而已,不多不少。你和别人平均看法不一致,可以冷静下来再下结论。未必别人不正常,也未必背后有阴谋。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大众经常是错的,至少你是有主见的。我也是一个创造东西的人,做过一些个靠谱不靠谱的互联网产品。我非常明白自己的作品出来的时候,希望和相信别人会喜欢的心情。事实是,......余下全文>>
一:豆瓣评分是谁定的?很多评奖的场合有“专家评审团”和“大众评审团”。豆瓣没有专家评审,但有一个一亿多人的大众评审团。
豆瓣的注册用户看完一部电影,心情好的话会来打个一到五星的分(有时候心情不好也会来)。比方说一部电影有42万用户打分。我们的程序把这42万个一到五星换算成零到十分,加起来除以42万,就得到了豆瓣评分。这个评分会自动出现在豆瓣各处,中间没有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盯着看。每过若干分钟,程序会自动重跑一遍,把最新打分的人的意见包括进来。
那42万用户里可能包括资深电影评论家,可能包括你、你的亲戚、你的小学同学、早晨卖你油条的那个人,也可能包括阿北我个人。但每个人都是一票。这个是“大众评审团”应该的含义:不是说团里的人全都大众,而是说和大众一样一人一票。豆瓣的工作人员偶然收到“我明明给这个片子打了五星,为什么评分一点没变”的投诉的时候,除了心里嘀咕一下“哎,你拿这些红人/独生子女/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数学不好的人怎么办”以外,会(或者应该)这样耐心解释:评分实际是变了,只是在小数点后四位,被四舍五入掉了,但如果有几千个人和你一样都打五星的时候,分数就会变。“一人一票”唯一的例外,是豆瓣的程序判断是“非正常打分”的帐号。这些打分会被排除在外。具体下面会说到。豆瓣电影评分的主旨和原则,是“尽力还原普通观影大众对一部电影的平均看法”。这个主旨过去十年没变过,将来也不想变。它并不是专家、影视从业人员或者资深人士对电影的看法,虽然这些看法会被豆瓣算在“普通观影大众”之内。所以有次听到“豆瓣电影评分不专业”的说法的时候,我的反应这是在说“大众不专业”,应该怪语文才是。个人认为汇总专家意见会是另一个很有价值的服务,但这个确实不是豆瓣评分的宗旨。
二:豆瓣评分反映文艺青年的喜好吗?
早已经不是了。
早些年可能是的,因为来打分的人里文艺的比例要比街上的比例高些。但是现在每个月有一亿上下的人会用到豆瓣的评分,我不觉得咱们文艺青年的势力变这么大了。基本能确定现在豆瓣评分反映了大众观点。只是这个“大众”更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里,和豆瓣用户扎堆的地方一致。换种说法,在所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大众”和所有看电视的“大众”之间,当前(2015年)在豆瓣打分的人更接近去电影院的那个。有些独立电影只有文艺青年会找来看,所以得到的是文艺青年给的平均分。你又不文艺,就因为分数高也找来看,然后… 这不能怪豆瓣,更不能怪她们。但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评分只是判断用到的一部分,经常更重要的是“听说”和“选择”。这个下面也会说到。
三:为什么我喜欢的/我讨厌的/我拍的/我导的/我投资的电影/电视剧会在豆瓣上的评分低得/高得不正常?
所有电影都有众口难调的问题。最好的不是所有人喜欢的,所有人喜欢的不是最好的。人对一件事情有感情投入,或者有明确爱憎的时候,会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应该会有同感。这个当爹妈的都知道。“别人”汇总起来就变成“多数人应该“或者是“正常人应该”。看到有同感的时候我们感觉好,没看到的时候我们不是一下子能接受。你我都这样,没什么奇怪的。在评分这件事上,看到评分和自己想法一致,觉得豆瓣靠谱,看到不一致,觉得豆瓣不靠谱。这种反应也正常。但“豆瓣”后面只是很多个“别人”而已,不多不少。你和别人平均看法不一致,可以冷静下来再下结论。未必别人不正常,也未必背后有阴谋。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大众经常是错的,至少你是有主见的。我也是一个创造东西的人,做过一些个靠谱不靠谱的互联网产品。我非常明白自己的作品出来的时候,希望和相信别人会喜欢的心情。事实是,......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