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爱的五种能力是什么

答案:5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3 02:24
爱的五种能力是什么
最佳答案
爱的能力之一 “情绪管理”:

每个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去爱别人。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常常让与自己相爱的人痛苦,容易错失爱的机会,甚至会伤害人。

爱的能力之二 “述情”:

是指用不伤害关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感受。人们在表达和沟通上常犯的错误是要么有了情绪或需求不说,闷在心里,隐忍,等到忍不住了就爆发了,要么常常用指责和抱怨的方式表达和沟通。隐忍伤自己,指责和抱怨伤害对方。而述情是情感关系里最合适的,不伤害任何人的沟通方式。

爱的能力之三 “共情”:

理解并支持对方、善解人意。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希望爱人能具备的能力,可惜很多人都没有。大家基本都是习惯了讲道理、教育对方、给建议,而不知道很多时候对方需要的其实是共情。

爱的能力之四 “允许”:

尊重差异、允许成长。爱人之间吵架,发生分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允许所导致的,不允许对方跟自己不一样,不允许对方有些特点,不接纳真实的对方,想要控制对方或改变对方。这会让双方都痛苦,有了允许的能力,才能给对方做真实自己的机会和空间。

爱的能力之五“影响”:

每个人都会变,在爱情关系里的人们更是会因为对方而变,可以说一个人找了不同的爱人就会变成不同的人。有可能越变越完整,也有可能越变问题越严重,那么,自己怎么做,对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完整呢?对方就能成长得更好呢?这就是影响的能力,让对方成长的能力。
全部回答
爱是一种能力,但又不只一种,严格来讲,爱的能力包含五种具体的能力,有了这五种能力,无论你跟谁生活,你一定会比原来更加幸福。这五种能力分别为: 爱的能力之一 “情绪管理”: 每个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去爱别人。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常常让与自己相爱的人非常痛苦,容易错失爱的机会,甚至会伤害人。 爱的能力之二 “述情”: 是指用不伤害关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感受。人们在表达和沟通上常犯的错误是要么有了情绪或需求不说,闷在心里,隐忍,等到忍不住了就爆发了,要么就是常常用指责和抱怨的方式表达和沟通。隐忍伤自己,指责和抱怨伤害对方。 爱的能力之三 “共情”: 理解并支持对方、善解人意。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爱人能有的能力,但很多人都没有,很多人都是习惯了讲道理,教育对方,而不知道对方需要的其实是共情。 爱的能力之四 “允许”: 尊重差异、允许成长。爱人之间吵架,发生分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允许所导致的,不允许对方跟自己不一样,不允许对方有些缺点,想要控制对方或改变对方。 爱的能力之五 “影响”: 做好自己,对方也会变得更好。每个人都会变,在爱情关系里的人更是会因为对方而变,可以说一个人找了不同的爱人就会变成不同的人,人有可能越变越好,也有可能越变越不好,那么,自己怎么做,对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呢?这就是影响的能力。 爱的五种能力中,每种能力都很重要,五种能力相互影响。而且越是前面的能力越是基础,基础不好,后边的能力就会更差。 比如: 一个人做不好情绪管理,经常发脾气,那他就做不到述情、共情了。 一个人不会述情,就不能把对方影响到越来越好的状态上去,因为影响有时是需要述情来达成的。 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允许,就做不到共情了,他常常会想改变对方,所以,也做不到积极地影响对方了。 在本书第二到第六部分,我将分别介绍爱的五种能力的具体内容,以及练习的方法,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和练习,一定会让你的爱的能力快速提升,也会让你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有个数据是可以说明这一点的,参加过“爱的能力”之后再结婚的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离婚的,他们的离婚率目前是零。 “允许”轻松解决婆媳关系问题 举例子说我的那位学员面对她的老公和妹妹过于亲密这个情况,如果能提升自己“允许”的能力,她马上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得幸福。 哥哥和妹妹,本来从小就是亲密无比的一对兄妹,长大了要保持多少的亲密和距离,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只要没有做出“过分”之事,在道德和法律上就都是允许的。 这对兄妹有这样的亲密,是他们从小发展过来的模式,是他们从小一起的经历导致的,也许是一起经历过苦难导致的。 这也是他们特有的家庭模式,是由他们的原生家庭决定的,就像是有些兄妹较为疏远一样,都是一种独特的关系。 如果嫂子能允许他们这样保持亲密,能够有共情的能力去理解到老公和妹妹的内心,哥哥和妹妹独特的亲密关系就不会成为嫂子心里的一个障碍。 很多时候,家庭里的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就像世间的生老病死一样,是自然规律,如果内心不允许,痛苦的就是自己了。 比如: 在中国的个别家庭里,婆媳关系一直都是一个不好处理的问题,也是个千古难题,关于婆媳大战的情景也经常被搬上荧幕,有人说:“谁要能想出办法解决了婆媳问题,应该颁给他诺贝尔和平奖。”婆媳关系的问题有多么难以解决可想而知。 婆媳关系为什么就那么难处理呢? 媳妇和婆婆两人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又没有深厚的感情,有的只是因为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对接而应该遵守的道德约束,还有因为争夺来自同一个男人的爱而产生的矛盾,所以,婆婆和媳妇两人关系不好也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婆媳关系不好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中间的那个男人:媳妇的老公、婆婆的儿子,他允许不允许这个问题的存在,问题本来很难解决,如果他又不允许这个问题的存在,那婆媳关系不好这个问题就真的成问题了。 如果一个男人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面对媳妇时,他就可能会责怪媳妇不够尊重母亲,也可能会要求她爱屋及乌,要求她爱他就要爱他的家人,可她心里明明就是不爱,非要要求她去好脸相待,这跟她心里的真实感受是不同的,她会很委屈和痛苦。 面对母亲时,有些男人还可能会责怪母亲,认为她老人家那么大年龄了应该让着晚辈,现在的媳妇在当女孩儿时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要让着她。这样一来,母亲可能会骂他娶了媳妇忘了娘。 看,一个男人夹在媳妇和母亲之间,是不是很为难?向着媳妇或向着婆婆都不行,也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甚至,当婆婆和媳妇发生矛盾时,夹在中间的这个男人,他根本就看不出来媳妇和母亲哪个更有理一些?哪个更对一些?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里的事有时很难分出对错的。 婆媳关系是非常难相处的,如果夹在中间的男人能够允许她们关系不好,只要她们都跟他关系好、都爱他就行了,她们相互不喜欢不影响各自独立的生活,就是一个“允许”,使问题变得很不同了。虽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会使这个家庭更和谐。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消极心理,也不是阿Q精神那么简单,这是接纳,这是“允许”,这是心的境界,这是智慧,这是爱的能力。 就是这样,世上没有完美的事,世间事十有八九不如意,有些事情不如我们的心意时,如果我们能允许、能接纳也就不影响我们了。 同样的道理,这位嫂子会因为老公和妹妹的关系好而不幸福,也是自己不允许、不接纳。允许了、接纳了,她就会感觉到幸福了。 “述情”慢慢“影响”对方变好 当然,允许不是永无止境地牺牲自己的需求和妥协,嫂子希望老公跟自己更亲密也是自己的真实需求,也是需要满足的一个需求。 只是,这时又需要嫂子具备另一个爱的能力了,那就是“述情”,通过“述情”来慢慢“影响”他们,但“影响”是建立在“允许”的基础上的,没有“允许”,就无法积极“影响”。 做嫂子的那位学员希望老公跟自己亲密些,之前她做的是指责,她告诉老公说,他跟妹妹这么亲密是不对的,应该跟自己更亲密些,她否定了老公,好像他那样做是错的,不跟妹妹那么亲密才是对的,这是老公接受不了的。 因为哥哥跟妹妹关系好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那只是他们两个特有的感情而已,否定必然会引起老公的反击,所以,夫妻之间的吵架就发生了,她的初衷是希望老公跟自己更亲密,结果是两人因此更疏远了。 嫂子如果有“述情”的能力,情况可能就会不同,嫂子可以经常跟老公说:“看到你给妹妹夹菜而不给我夹的时候,我有些失望和委屈,我希望你在给她夹菜时,也能给我夹。” “你跟妹妹在一起聊天时,我有时坐在一旁很失落,妹妹在场时,希望你也能多陪我聊聊天。” 以前她采取的是指责,说老公和妹妹不对,现在她不说他们不对,只说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老公的感受就会有很大不同。 当然,要述情,还需要嫂子能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去跟老公沟通,而不是去吵架。 这样,老公可能一下子就感受到老婆内心的感受了,下次他再给妹妹夹菜时,可能会想到旁边还有老婆,妹妹和老婆同时在场时,他可能也会更多关注一下老婆了。 可是如果老婆没有给老公“述情”过这件事情,老公就可能不知道老婆内心的感觉。 这样还避免了因指责老公而引起的争吵,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被破坏,所以,当我们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时,需要的是述情而不是指责。 当这位嫂子有了爱的能力,虽然她的老公和妹妹的关系还是那么亲密,但她能“允许”他们亲密,能有“共情”的能力去理解到老公和他妹妹的内心,也能很好地“管理情绪”后去“述情”,反而能慢慢地“影响”到老公来理解自己,慢慢改善他们夫妻的关系,他们就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人人都想要生活幸福,但幸福的生活不是别人给予的,幸福的生活往往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是源自于你的内心有足够的爱的能力,外在的世界只是你内心投射和创造的结果,幸福先是在你心里的。 就像成功的人先是有一个成功的内心,然后,再慢慢地把它展现在外在一样,幸福的人先是内心幸福起来后,再慢慢地把它展现在你的生活中。 所以,当自己有了爱的能力,哪怕跟对方生活在一起会遇到一些问题,哪怕是对方有一些缺点,你都有能力去和对方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也有能力允许对方有一些缺点,慢慢地影响对方使他变得更好,无论跟谁一起生活,你们都可能会幸福,而不是一定要找到神话中被阿波罗劈开的另一半才能幸福。 有爱的能力的人不讲“理”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也是很多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的,那就是爱情从来就不讲“理”,家也不是讲“理”的地方,有爱的能力的人在爱情里是不讲“理”的。 在爱情里不讲理? 那要讲什么? 你有没有注意过一个现象?当一对吵架的夫妻坐在你面前让你为他们评理的时候,你很难说出谁更有道理,真是应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老话。 我在为一些夫妻做咨询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发现,两个人都在向我控诉对方的不是,听起来两人说的都有道理。 一对夫妻在我面前争吵。 老公:“她总是乱花钱!” 老婆:“我怎么乱花钱了?” 老公:“你买了很多衣服都放在那里不穿,却还要买,有穿的不就行了吗?” 老婆:“虽然我的衣柜里有很多衣服,但大部分都已经过时了啊!女人的衣服流行潮流过得很快的,你总不至于让我穿着过时的衣服出去丢人吧?” 老公:“哪里过时了,有几件分明还挺新、挺时尚的,我前几天还在大街上看见有人穿!” 老婆:“有的人是会穿着过时的衣服上街,但我不会!” 老公:“你啊!就是爱乱花钱……” 老婆:“我哪里有乱花钱,是你不舍得给我花,说我乱花钱,你抽烟、喝酒花的钱也不比我少啊……”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是再听上几小时,也判断不出谁更有理,而我也深深地知道,我不能这样做,他们之所以坐到我的面前,就是因为他们太讲“理”了,而这也是他们在一起不幸福的原因,这也是很多夫妻不能很好相处的原因。 因为,家里从来就不是讲“理”的地方,爱情也从来就不能讲“理”,想要提高自己爱的能力,你要开始学会不讲“理”。 家里不讲“理”,爱情也不讲“理”,那要讲什么呢?当然是讲“情”、讲“爱”。 “爱”和“理”哪个更重要 爱情里要讲“爱”讲“情”,家里要讲“爱”讲“情”,难道“理”就不重要了吗? 想搞清爱和理哪个更重要,我们还是要看看心理学上对人类动机的研究。 心理学认为人做事情都是有动机的,但归根结底人类做事的基本动机只有两个: 做正确的事; 做愉快的事。 所有人类做的事情都在这个范围内,不是正确的事,就是愉快的事,或是既正确又愉快的事,包括人在梦游时做的事情。 比如: 上班打卡,是正确的事情,不做是错的,会受到惩罚; 晚上你想去唱歌,是愉快的事情,唱了你心情会好! 其实,正确的事情和愉快的事情是分别对应我们的理性和感性的。 正确的事情往往是受理性支配的事情,是社会化的结果,是属于超我部分,它们是一些社会标准,它们是我们大脑里的价值观系统,包含是非对错等。 我们常常会用“应该”放在这些事情前面,这类的事情往往是属于道德、法律的范畴,是为了约束人们在这个社会上的行为,创造这些标准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与其他人友好共处,使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所有不正确的事情都是对别人可能有伤害的。 人一生下来,头脑中是没有正确的事的,只有愉快的事,孩子想吃、想玩、想睡觉、想让妈妈抱、想让爸爸背着,统统都是愉快的事。 正确的事是经由家庭及社会不断地向我们灌输后产生的,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叫“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爸爸妈妈不断地告诉我们,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是个好孩子,洗脸、刷牙是个好孩子,见人打招呼是个好孩子,他们通过奖励或惩罚,不断地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事是正确的,什么样的事是不正确的。 到了学校,学校更是重要的学习正确的事的场合,比如学习雷锋做好事是正确的,打架骂人是不正确的,慢慢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也就慢慢地在我们脑子里形成了。 比如: 我们应该爱护环境,这样我们人类才能更长久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每个公民都应该遵纪守法,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每对夫妻都应该相互尊重,这样家庭才会更加美好; 员工应该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公司才能持续发展。 与正确的事不同,愉快的事是受感性支配的,是我们的欲望,是属于我们的一些本能,是进化导致的,属于本我部分,它们是我们的需求,它们多数在我们的心里。 不做愉快的事情会让我们自己不舒服,会伤害我们自己,我们常常用“想”放在这些事情前面,它们是感受、是情感、是欲望,我们受这些事情的驱动,做这些事情让我们愉快! 比如: 我想吃饭。 我想睡觉。 我想去看电影。 我想跟爱人在一起。 正确的事 理性、超我、标准、应该、理 我们应该工作 愉快的事情 感性、本我、欲望、想、情 我想去旅游 总给别人讲“理”,就是要求对方做“正确的事”,也就是要对方做令自己“愉快的事”。 比如:对方洗碗、打扫卫生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要求别人做这些家务事,其实是可以换来自己不用做的,自己就愉快了。 爱情本来就是“愉快的事”,家是承载爱情的地方,在家里,如果有太多的规律、标准,就会让对方不愉快,家里的氛围也会不太好,家是用来放松的地方,家是用来享受生活的地方,家是用来做愉快的事情的地方,成家是为了人生更加幸福,但如果在爱情的关系里,在家里有太多的标准,反而让人不快乐、让人压抑。 那些没有爱的能力的人,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凡事只讲道理、论对错,不关注别人是否愉快!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是难有幸福可言的。 心理学的一个著名学派,家庭治疗学派的观点就认为,很多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由家庭文化导致的,这些家庭的特点就是有太多的标准,家庭氛围是死板的、没有生机的、封闭的。 的确也是这样,那些有着太多规则,只关注是否正确,较少地关注愉快的家庭,他们养育出来的孩子,走向社会后带着一种沉重感,无论什么时候都显得很正式,缺少活力,更是缺少情商,他们要么对自己要求很高,总是做正确事,但不开心,要么对别人要求很高,总是能够发现别人的不正确。 《吸引力法则》的作者埃斯特·希克斯和杰瑞·希克斯夫妇,在他们的另一本书《情绪的惊人力量》中写道: 所有的规则条例、惩罚条文都无法改变人的内心,它们只能从外部作用于人类,迫使人类把自己想要的东西隐藏起来。可是有很多东西的力量实在是太大,是无法隐藏的,比如天性。所以,当被迫隐藏起来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寻求爆发的时候,就是灾难产生的时候。 他们所说的规则、条例和条文就是人们创造出来用来约束人们本能的“正确的事”,被约束的就是“愉快的事”,人类需要这些“正确的事”来约束自己的本能,但人对这些约束的承受是有极限的,约束不是越大就越好的,约束在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时可以使人道德高尚、人品优秀,约束太过于严格和苛刻时,人就可能会出现心理或精神疾病了。 社会上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标准,工作和生活已经本来就有太多的压力了,所以,在家里,这个承载爱情的地方,这个生活的地方,我们还是少讲些“正确”,多讲些“愉快”,少讲些“理”,多讲些“爱”,让每个人在家里都能开心快乐、轻松自在,而不是压抑和痛苦。 也给爱情这个本来属于“愉快的事”更多愉快的空间,幸福就一定属于你了。 现在,你可以试试问自己: 你想吃饭和你应该吃饭有什么区别? 你想对一个人好和应该对一个人好有什么区别? 你想工作和应该工作有什么区别? 一个讲爱,一个讲理,鸡同鸭讲 想要爱情幸福,家庭和睦,就要两人都经常强调“爱”和“情”。一个人在强调“爱”,另一个人在强调“理”,两人不在一个频道沟通,是爱人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也是吵架的主要原因,分析两人吵架的内容,很多吵架都是这个原因。 一个网友在我的博客给我留言,告诉我她的烦恼: 情人节的时候,我对我老公说,让他给我买束玫瑰花,可他居然不买,我很失望,也很生气,我感觉他不在乎我、不爱我,真的爱我的话,为什么就不给我买呢? 我老公认为这是乱花钱,他爱不爱我不是通过这个来体现的,老夫老妻了就不要再老买花了,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不要买这些没用的,其实我家并不缺钱,我感觉他不爱我。 看看这两人出现的问题,老婆把玫瑰花和“爱”建立联系,在从“爱”的角度来看待买不买玫瑰花的问题,老公不买,她认为老公不爱他。 而老公则从“应该”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买玫瑰花是不应该的,是乱花钱,爱可以有很多表示方式,不送玫瑰花并不代表不爱。 一个人从“爱”的角度沟通,属于“愉快的事”,另一个人从“应该”的角度沟通,属于“正确的事”,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怎么可能会有较好的沟通效果呢? 再来看一个案例: 一位学员给我讲发生在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他老婆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希望他搂着她,就像妈妈哄孩子一样哄着她睡,他如果不去睡觉,比如在看电视或上网,老婆就睡不着,一遍又一遍地叫他,直到他去搂着她睡为止。 他感觉很不好,觉得老婆这样做是不对的,又不是小孩子,睡觉还要哄,不哄自己就睡不着,他不想长期这样惯着她。 因此他经常不去这样做,结果老婆就感觉他不爱她,很委屈,两人还经常因为这个事情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还是一样的问题,这位学员的老婆从“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认为老公不哄自己睡觉,就是不在乎自己、不爱自己,为此她心里很难过,所以,一次又一次地跟老公闹。 而这位学员,他在从“应该”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认为老婆这样是不对的,不对的事情他就是不愿意去做,因此,即便是老婆要闹,他也不愿意去哄老婆睡觉。 一个要做“愉快的事”,另一个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根本不是在一个频道进行沟通,就好比是鸡同鸭讲,根本就没有办法沟通,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 真的要有较好的沟通效果,双方都要从“爱”的角度来看待和沟通,在上面举的这两个案例里边,如果两位老公能从“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结局就大不一样了。 比如: 老婆要玫瑰花的案例中,老公能看到这是老婆希望自己爱她的意思,并且知道在家里“爱”有时比“理”更重要,可能就心甘情愿地为老婆买来大束的玫瑰花了。 在老婆希望老公哄睡觉的案例中,老公能明白老婆这是在向他索取“爱”,这是老婆希望的“爱”的方式,也明白在爱情里“愉快”比“正确”有时更重要,两人在一个频道里,也可能就愿意天天用哄老婆睡觉的方式来爱老婆了。 爱的能力高低的分水岭是什么 人要想生活得幸福,要想享受幸福的爱情,光靠讲道理和论对错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当高的爱的能力,而一个人爱的能力高低的分水岭,就看他主要是关注正确的事还是愉快的事。 这同时也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标准,情商高的人与人在一起更多关注愉快的事,情商低的人更多关注正确的事。 从一个人是关注做正确的事还是关注做愉快的事,按照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可以把人分为四种人: B 类型的人对自己要求过高,自己内心不开心,所以,不是情商高的人,因为情商高的人自己是很容易快乐起来的。 C类型的人对己、对人都看重正确与否,不关注愉快,是典型的低情商,这样的人自己少有快乐,别人跟他生活在一起也会有很大压力,不过他们却是人们常说的“好人”。 D类型的人对别人讲正确,要求高,对自己虽然讲愉快,但对人、对己标准不一致,给人感觉很自我,也属于低情商。 只有A类型的人,对人对己都比较关注愉快,能让自己开心快乐,也比较关注别人的开心快乐!这样的人有较高的情商。 很多人都知道“情商”这个词,却不是很清楚“情商”的具体内涵,也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的“情商”。 简单的区别一个人情商高低的办法,就是看他是过于关注正确还是愉快,以及对人、对己的要求是否是一致的。 爱的能力也是情商的具体内涵,有爱的能力的人就是高情商的人,提高自己爱的能力,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情商。 爱情里既要愉快又要正确 一个人只管自己做愉快的事,而不管正确与否,肯定是不可以的,那等于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管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这样的人会成为一个道德缺失的人,甚至会触犯法律。 只做正确的事不行,只做愉快的事,也不行,那要怎样? 答案是既正确又愉快!具体讲起来有两条: 一、正确要有度,在正确的范围内尽量做愉快的事 在爱情关系里,在家里,在不触犯法律,不涉及道德的情况下,少一些正确,给爱人及家人留些愉快的空间。因为不触犯法律,不涉及道德的事情,就不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如果爱人或家人要偷要抢,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的事情,这是大是大非,必须要坚决反对。 但如果家人只是忘了钥匙,想多睡会儿懒觉,想要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把今天的碗放到明天再洗,等等,做些令自己愉快而没有伤害其他人的事,就尽量允许吧,因为这样他们会更愉快些,因为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就是用来休息放松、撒娇耍赖、满足欲望的地方。 我们要做正确的事,但正确的范围不能无限扩大。法律道德允许的事,没有伤害其他人的事,尽量就不要拿正确来限制了,也就是说,在大的正确的范围内,尽量做些愉快的事情。 所以,以后你可以试试: 当你的爱人开车走错了路! 当你的爱人早上多睡了会儿懒觉! 当你的爱人刷完牙又想吃东西! 当你的爱人偶尔想去奢侈一回! 你是否可以忘掉正确,让他愉快一下呢? 二、用愉快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正如我们前面所讲,我们也不能光做愉快的事,有时还要做些正确的事,那么,是否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时也可以用愉快的方法来做呢?这样不就既愉快又正确了吗? 当然可以,比如: 你的爱人生病了,需要吃药,但他不想吃,这时吃药是正确的,不吃药是错误的,如果你只强调正确,就可能会这样说:“来,吃药了,不管你想不想吃,你必须吃!”这感觉像命令、像强迫,对方会感觉很不舒服。 其实,你完全可以在强调正确的时候照顾到对方的愉快:“我知道你不想吃药,但不吃药怎么能好呢?为了健康,来,吃了吧!” 这样,你既强调了正确,又照顾了对方的心情,这叫既愉快又正确,不只是在爱情里,也不只是在家里,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这都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 比如: 你在餐厅用餐,你点完菜,发现过了半小时了,服务员还是没有给你上一道菜,你想让服务员帮你催一下菜,否则万一服务员忘了给你下单了,你可就白等了。 这时,你叫服务员来,让他帮你催菜,你这样做是正确的,你没有错,你可以这样说:“服务员,怎么搞的?我都等了半小时了,菜还没有上来,你们的服务也太差了吧!” 你强调了正确,但是服务员听到你否定他们,心情可能就不好了,你可能会说,他们高不高兴跟我有什么关系?那如果把他换成你的家人呢?他们也是别人的家人啊!强调“正确”的时候就不需要照顾到他们的“愉快”吗? 当然不是,你完全可以在强调正确时,也照顾到对方的心情,你可以这样对服务员讲:“服务员!我刚才点了菜,到现在已经半小时了,还没有上菜,麻烦帮我看一下怎么回事?谢谢!” 就是这样,在爱情里,在家里,甚至在各种人际关系里,我们都尽量用愉快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照顾到大家的心情,那在你幸福的同时别人也幸福了,大家都这么做了,整个社会也就更幸福了。 既愉快又正确,其实就是你愉快的同时也照顾到别人的愉快,你就是属于前面讲的A类型的人了,就是爱的能力高的人了。 本书的目的在于告诉你具体如何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有爱的能力的人不“付出” 在爱情当中,有些人会迷茫,觉得自己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呢? 我有一个学员,夫妻两人都在北京工作,孩子也在北京上学,后来他单位有一个到国外出差的机会,需要去两年,收入可以比国内高出不少,就是工作比较艰辛。 他想自己儿子以后出国留学需要花很多钱,不如趁这个机会多挣点钱,于是,就跟老婆商量,老婆不同意,他就死缠烂打做老婆的工作,最后老婆没办法,只好同意。 他出差的地方在非洲,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人也很辛苦,他心想这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再苦也要忍,两年里吃了不少的苦头。 终于熬满了两年后,心想老婆孩子见到他都会很高兴,可是当他回来后,没想到由于两年不在家,虽然带回来一些钱,孩子却跟他生疏了,老婆也对他有很大的情绪,两人总是吵架。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打拼,都是为了这个家,而家人却不领情呢? 长期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人,心中充满怨气,也容易心灰意懒,时间久了,要么慢慢地变得不再愿意付出,要么就变得不再相信爱情,感情也越来越冷漠。 心中充满爱,一心一意付出,到头来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一些人迷茫了,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不只是一味地付出。 那他们是如何做的呢? 这要先从爱的三个层次说起: 爱的第一个层次: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众多人理解的爱中,有的人会把自己的需求理解为对他人的爱,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爱上了另一个人时,也常常拿以下情况来作依据。 比如: 我想你,看不见你时满脑子都是你。 见到你就很开心,见不到就很痛苦。 我离不开你了,我发现我爱上了你! 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脑子里整天都是对方,吃饭的时候是他,睡觉的时候是他,做什么事情也没有兴趣,一心只想着他,甚至梦里都是他的影子,我们经常说这是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表现。 其实,这哪里是爱,这只是对对方的心理需要,有
以前,我丈夫也是在外面有人, 每天以泪洗面,彻底难眠,吃不下饭, 多少次下定决心要离婚, 一想到我们的孩子, 想到我们这个家, 最终我还是坚持下去挽回这个男人, 让老公彻底对那个女人死心,回到我的身边。 我把我的成功挽回老公经验和故事写成了文章, 摆渡:林艳姐智斗小三辛酸历程 参考在做挽回帮助巨大 爱情是甜蜜的,然而却难以保鲜。婚姻是幸福的,也是是需要经营的。如果老公出轨了怎么办?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千万别慌张,按照下面的步骤来挽回你的爱情和婚姻吧。一、勇敢面对,接受现实老公出轨已成事实,自己必须接受现实。哭闹、争吵、谩骂,告诉双方父母、亲友,到配偶单位闹,打闹第三者,自残等,都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复杂化和转向自己不希望的方向。 二、冷静思考,找出症结老公出轨了怎么办?埋怨没有用。我们不妨冷静下来,找出症结所在。当一个男人愿意娶一个女人回家的时候,百般喜欢与疼爱,可是相处久了难免还是会有一些腻味。男人出轨不一定全是男人的责任,也有可能是女人已经年华不再让其失去兴趣了。多制造一些小惊喜,让平淡的生活不再乏味,相信婚姻生活会更美满。 三、了解男人,把握心理据调查,很多出轨的男人都不愿意离婚。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人能够取代老婆这个地位。聪明的男人都知道,外遇只是生活中的一个调剂,是用来玩乐,而老婆是用来过日子的,如果有冲突也不能放弃这个家庭。还有不少男人出轨后后悔莫及,不愿意再犯。这个时候,女人的大度宽容就是男人最好的救命药,他并非无药可救! 四、利用优势,以守为攻老公出轨了怎么办?记住:永远别放弃自己作为妻子的有利地势,以守为攻,最终挽回老公和爱情。和小三相比,作为妻子,无论从情感、社会还是从时间逻辑上都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及时选准有利地形,不轻易弃城进攻,若是以守为攻的话,多半是可以胜券在握的。
爱是一种能力,但又不只一种,严格来讲,爱的能力包含五种具体的能力,有了这五种能力,无论你跟谁生活,你一定会比原来更加幸福。 这五种能力分别为: 爱的能力之一 “情绪管理”: 每个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去爱别人。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常常让与自己相爱的人非常痛苦,容易错失爱的机会,甚至会伤害人。 爱的能力之二 “述情”: 是指用不伤害关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感受。人们在表达和沟通上常犯的错误是要么有了情绪或需求不说,闷在心里,隐忍,等到忍不住了就爆发了,要么就是常常用指责和抱怨的方式表达和沟通。隐忍伤自己,指责和抱怨伤害对方。 爱的能力之三 “共情”: 理解并支持对方、善解人意。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爱人能有的能力,但很多人都没有,很多人都是习惯了讲道理,教育对方,而不知道对方需要的其实是共情。 爱的能力之四 “允许”: 尊重差异、允许成长。爱人之间吵架,发生分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允许所导致的,不允许对方跟自己不一样,不允许对方有些缺点,想要控制对方或改变对方。 爱的能力之五 “影响”: 做好自己,对方也会变得更好。每个人都会变,在爱情关系里的人更是会因为对方而变,可以说一个人找了不同的爱人就会变成不同的人,人有可能越变越好,也有可能越变越不好,那么,自己怎么做,对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呢?这就是影响的能力。 爱的五种能力中,每种能力都很重要,五种能力相互影响。而且越是前面的能力越是基础,基础不好,后边的能力就会更差。
爱是一种能力,但又不只一种,严格来讲,爱的能力包含五种具体的能力,有了这五种能力,无论你跟谁生活,你一定会比原来更加幸福。这五种能力分别为: 爱的能力之一 “情绪管理”: 每个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去爱别人。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常常让与自己相爱的人非常痛苦,容易错失爱的机会,甚至会伤害人。 爱的能力之二 “述情”: 是指用不伤害关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愿望和感受。人们在表达和沟通上常犯的错误是要么有了情绪或需求不说,闷在心里,隐忍,等到忍不住了就爆发了,要么就是常常用指责和抱怨的方式表达和沟通。隐忍伤自己,指责和抱怨伤害对方。 爱的能力之三 “共情”: 理解并支持对方、善解人意。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爱人能有的能力,但很多人都没有,很多人都是习惯了讲道理,教育对方,而不知道对方需要的其实是共情。 爱的能力之四 “允许”: 尊重差异、允许成长。爱人之间吵架,发生分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允许所导致的,不允许对方跟自己不一样,不允许对方有些缺点,想要控制对方或改变对方。 爱的能力之五 “影响”: 做好自己,对方也会变得更好。每个人都会变,在爱情关系里的人更是会因为对方而变,可以说一个人找了不同的爱人就会变成不同的人,人有可能越变越好,也有可能越变越不好,那么,自己怎么做,对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呢?这就是影响的能力。 爱的五种能力中,每种能力都很重要,五种能力相互影响。而且越是前面的能力越是基础,基础不好,后边的能力就会更差。 比如: 一个人做不好情绪管理,经常发脾气,那他就做不到述情、共情了。 一个人不会述情,就不能把对方影响到越来越好的状态上去,因为影响有时是需要述情来达成的。 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允许,就做不到共情了,他常常会想改变对方,所以,也做不到积极地影响对方了。 在本书第二到第六部分,我将分别介绍爱的五种能力的具体内容,以及练习的方法,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和练习,一定会让你的爱的能力快速提升,也会让你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有个数据是可以说明这一点的,参加过“爱的能力”之后再结婚的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离婚的,他们的离婚率目前是零。 “允许”轻松解决婆媳关系问题 举例子说我的那位学员面对她的老公和妹妹过于亲密这个情况,如果能提升自己“允许”的能力,她马上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得幸福。 哥哥和妹妹,本来从小就是亲密无比的一对兄妹,长大了要保持多少的亲密和距离,是没有一个标准的,只要没有做出“过分”之事,在道德和法律上就都是允许的。 这对兄妹有这样的亲密,是他们从小发展过来的模式,是他们从小一起的经历导致的,也许是一起经历过苦难导致的。 这也是他们特有的家庭模式,是由他们的原生家庭决定的,就像是有些兄妹较为疏远一样,都是一种独特的关系。 如果嫂子能允许他们这样保持亲密,能够有共情的能力去理解到老公和妹妹的内心,哥哥和妹妹独特的亲密关系就不会成为嫂子心里的一个障碍。 很多时候,家庭里的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就像世间的生老病死一样,是自然规律,如果内心不允许,痛苦的就是自己了。 比如: 在中国的个别家庭里,婆媳关系一直都是一个不好处理的问题,也是个千古难题,关于婆媳大战的情景也经常被搬上荧幕,有人说:“谁要能想出办法解决了婆媳问题,应该颁给他诺贝尔和平奖。”婆媳关系的问题有多么难以解决可想而知。 婆媳关系为什么就那么难处理呢? 媳妇和婆婆两人本来就没有血缘关系,又没有深厚的感情,有的只是因为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对接而应该遵守的道德约束,还有因为争夺来自同一个男人的爱而产生的矛盾,所以,婆婆和媳妇两人关系不好也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婆媳关系不好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中间的那个男人:媳妇的老公、婆婆的儿子,他允许不允许这个问题的存在,问题本来很难解决,如果他又不允许这个问题的存在,那婆媳关系不好这个问题就真的成问题了。 如果一个男人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面对媳妇时,他就可能会责怪媳妇不够尊重母亲,也可能会要求她爱屋及乌,要求她爱他就要爱他的家人,可她心里明明就是不爱,非要要求她去好脸相待,这跟她心里的真实感受是不同的,她会很委屈和痛苦。 面对母亲时,有些男人还可能会责怪母亲,认为她老人家那么大年龄了应该让着晚辈,现在的媳妇在当女孩儿时都是娇生惯养长大的,要让着她。这样一来,母亲可能会骂他娶了媳妇忘了娘。 看,一个男人夹在媳妇和母亲之间,是不是很为难?向着媳妇或向着婆婆都不行,也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 甚至,当婆婆和媳妇发生矛盾时,夹在中间的这个男人,他根本就看不出来媳妇和母亲哪个更有理一些?哪个更对一些?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家里的事有时很难分出对错的。 婆媳关系是非常难相处的,如果夹在中间的男人能够允许她们关系不好,只要她们都跟他关系好、都爱他就行了,她们相互不喜欢不影响各自独立的生活,就是一个“允许”,使问题变得很不同了。虽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但会使这个家庭更和谐。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消极心理,也不是阿Q精神那么简单,这是接纳,这是“允许”,这是心的境界,这是智慧,这是爱的能力。 就是这样,世上没有完美的事,世间事十有八九不如意,有些事情不如我们的心意时,如果我们能允许、能接纳也就不影响我们了。 同样的道理,这位嫂子会因为老公和妹妹的关系好而不幸福,也是自己不允许、不接纳。允许了、接纳了,她就会感觉到幸福了。 “述情”慢慢“影响”对方变好 当然,允许不是永无止境地牺牲自己的需求和妥协,嫂子希望老公跟自己更亲密也是自己的真实需求,也是需要满足的一个需求。 只是,这时又需要嫂子具备另一个爱的能力了,那就是“述情”,通过“述情”来慢慢“影响”他们,但“影响”是建立在“允许”的基础上的,没有“允许”,就无法积极“影响”。 做嫂子的那位学员希望老公跟自己亲密些,之前她做的是指责,她告诉老公说,他跟妹妹这么亲密是不对的,应该跟自己更亲密些,她否定了老公,好像他那样做是错的,不跟妹妹那么亲密才是对的,这是老公接受不了的。 因为哥哥跟妹妹关系好本来就没有什么对错,那只是他们两个特有的感情而已,否定必然会引起老公的反击,所以,夫妻之间的吵架就发生了,她的初衷是希望老公跟自己更亲密,结果是两人因此更疏远了。 嫂子如果有“述情”的能力,情况可能就会不同,嫂子可以经常跟老公说:“看到你给妹妹夹菜而不给我夹的时候,我有些失望和委屈,我希望你在给她夹菜时,也能给我夹。” “你跟妹妹在一起聊天时,我有时坐在一旁很失落,妹妹在场时,希望你也能多陪我聊聊天。” 以前她采取的是指责,说老公和妹妹不对,现在她不说他们不对,只说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老公的感受就会有很大不同。 当然,要述情,还需要嫂子能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去跟老公沟通,而不是去吵架。 这样,老公可能一下子就感受到老婆内心的感受了,下次他再给妹妹夹菜时,可能会想到旁边还有老婆,妹妹和老婆同时在场时,他可能也会更多关注一下老婆了。 可是如果老婆没有给老公“述情”过这件事情,老公就可能不知道老婆内心的感觉。 这样还避免了因指责老公而引起的争吵,两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被破坏,所以,当我们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需求时,需要的是述情而不是指责。 当这位嫂子有了爱的能力,虽然她的老公和妹妹的关系还是那么亲密,但她能“允许”他们亲密,能有“共情”的能力去理解到老公和他妹妹的内心,也能很好地“管理情绪”后去“述情”,反而能慢慢地“影响”到老公来理解自己,慢慢改善他们夫妻的关系,他们就可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人人都想要生活幸福,但幸福的生活不是别人给予的,幸福的生活往往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是源自于你的内心有足够的爱的能力,外在的世界只是你内心投射和创造的结果,幸福先是在你心里的。 就像成功的人先是有一个成功的内心,然后,再慢慢地把它展现在外在一样,幸福的人先是内心幸福起来后,再慢慢地把它展现在你的生活中。 所以,当自己有了爱的能力,哪怕跟对方生活在一起会遇到一些问题,哪怕是对方有一些缺点,你都有能力去和对方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也有能力允许对方有一些缺点,慢慢地影响对方使他变得更好,无论跟谁一起生活,你们都可能会幸福,而不是一定要找到神话中被阿波罗劈开的另一半才能幸福。 有爱的能力的人不讲“理”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也是很多人穷其一生都不知道的,那就是爱情从来就不讲“理”,家也不是讲“理”的地方,有爱的能力的人在爱情里是不讲“理”的。 在爱情里不讲理? 那要讲什么? 你有没有注意过一个现象?当一对吵架的夫妻坐在你面前让你为他们评理的时候,你很难说出谁更有道理,真是应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老话。 我在为一些夫妻做咨询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发现,两个人都在向我控诉对方的不是,听起来两人说的都有道理。 一对夫妻在我面前争吵。 老公:“她总是乱花钱!” 老婆:“我怎么乱花钱了?” 老公:“你买了很多衣服都放在那里不穿,却还要买,有穿的不就行了吗?” 老婆:“虽然我的衣柜里有很多衣服,但大部分都已经过时了啊!女人的衣服流行潮流过得很快的,你总不至于让我穿着过时的衣服出去丢人吧?” 老公:“哪里过时了,有几件分明还挺新、挺时尚的,我前几天还在大街上看见有人穿!” 老婆:“有的人是会穿着过时的衣服上街,但我不会!” 老公:“你啊!就是爱乱花钱……” 老婆:“我哪里有乱花钱,是你不舍得给我花,说我乱花钱,你抽烟、喝酒花的钱也不比我少啊……”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是再听上几小时,也判断不出谁更有理,而我也深深地知道,我不能这样做,他们之所以坐到我的面前,就是因为他们太讲“理”了,而这也是他们在一起不幸福的原因,这也是很多夫妻不能很好相处的原因。 因为,家里从来就不是讲“理”的地方,爱情也从来就不能讲“理”,想要提高自己爱的能力,你要开始学会不讲“理”。 家里不讲“理”,爱情也不讲“理”,那要讲什么呢?当然是讲“情”、讲“爱”。 “爱”和“理”哪个更重要 爱情里要讲“爱”讲“情”,家里要讲“爱”讲“情”,难道“理”就不重要了吗? 想搞清爱和理哪个更重要,我们还是要看看心理学上对人类动机的研究。 心理学认为人做事情都是有动机的,但归根结底人类做事的基本动机只有两个: 做正确的事; 做愉快的事。 所有人类做的事情都在这个范围内,不是正确的事,就是愉快的事,或是既正确又愉快的事,包括人在梦游时做的事情。 比如: 上班打卡,是正确的事情,不做是错的,会受到惩罚; 晚上你想去唱歌,是愉快的事情,唱了你心情会好! 其实,正确的事情和愉快的事情是分别对应我们的理性和感性的。 正确的事情往往是受理性支配的事情,是社会化的结果,是属于超我部分,它们是一些社会标准,它们是我们大脑里的价值观系统,包含是非对错等。 我们常常会用“应该”放在这些事情前面,这类的事情往往是属于道德、法律的范畴,是为了约束人们在这个社会上的行为,创造这些标准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与其他人友好共处,使这个社会更加和谐,所有不正确的事情都是对别人可能有伤害的。 人一生下来,头脑中是没有正确的事的,只有愉快的事,孩子想吃、想玩、想睡觉、想让妈妈抱、想让爸爸背着,统统都是愉快的事。 正确的事是经由家庭及社会不断地向我们灌输后产生的,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叫“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爸爸妈妈不断地告诉我们,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是个好孩子,洗脸、刷牙是个好孩子,见人打招呼是个好孩子,他们通过奖励或惩罚,不断地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事是正确的,什么样的事是不正确的。 到了学校,学校更是重要的学习正确的事的场合,比如学习雷锋做好事是正确的,打架骂人是不正确的,慢慢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也就慢慢地在我们脑子里形成了。 比如: 我们应该爱护环境,这样我们人类才能更长久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每个公民都应该遵纪守法,这样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每对夫妻都应该相互尊重,这样家庭才会更加美好; 员工应该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公司才能持续发展。 与正确的事不同,愉快的事是受感性支配的,是我们的欲望,是属于我们的一些本能,是进化导致的,属于本我部分,它们是我们的需求,它们多数在我们的心里。 不做愉快的事情会让我们自己不舒服,会伤害我们自己,我们常常用“想”放在这些事情前面,它们是感受、是情感、是欲望,我们受这些事情的驱动,做这些事情让我们愉快! 比如: 我想吃饭。 我想睡觉。 我想去看电影。 我想跟爱人在一起。 正确的事 理性、超我、标准、应该、理 我们应该工作 愉快的事情 感性、本我、欲望、想、情 我想去旅游 总给别人讲“理”,就是要求对方做“正确的事”,也就是要对方做令自己“愉快的事”。 比如:对方洗碗、打扫卫生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要求别人做这些家务事,其实是可以换来自己不用做的,自己就愉快了。 爱情本来就是“愉快的事”,家是承载爱情的地方,在家里,如果有太多的规律、标准,就会让对方不愉快,家里的氛围也会不太好,家是用来放松的地方,家是用来享受生活的地方,家是用来做愉快的事情的地方,成家是为了人生更加幸福,但如果在爱情的关系里,在家里有太多的标准,反而让人不快乐、让人压抑。 那些没有爱的能力的人,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凡事只讲道理、论对错,不关注别人是否愉快!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是难有幸福可言的。 心理学的一个著名学派,家庭治疗学派的观点就认为,很多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由家庭文化导致的,这些家庭的特点就是有太多的标准,家庭氛围是死板的、没有生机的、封闭的。 的确也是这样,那些有着太多规则,只关注是否正确,较少地关注愉快的家庭,他们养育出来的孩子,走向社会后带着一种沉重感,无论什么时候都显得很正式,缺少活力,更是缺少情商,他们要么对自己要求很高,总是做正确事,但不开心,要么对别人要求很高,总是能够发现别人的不正确。 《吸引力法则》的作者埃斯特·希克斯和杰瑞·希克斯夫妇,在他们的另一本书《情绪的惊人力量》中写道: 所有的规则条例、惩罚条文都无法改变人的内心,它们只能从外部作用于人类,迫使人类把自己想要的东西隐藏起来。可是有很多东西的力量实在是太大,是无法隐藏的,比如天性。所以,当被迫隐藏起来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寻求爆发的时候,就是灾难产生的时候。 他们所说的规则、条例和条文就是人们创造出来用来约束人们本能的“正确的事”,被约束的就是“愉快的事”,人类需要这些“正确的事”来约束自己的本能,但人对这些约束的承受是有极限的,约束不是越大就越好的,约束在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时可以使人道德高尚、人品优秀,约束太过于严格和苛刻时,人就可能会出现心理或精神疾病了。 社会上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的标准,工作和生活已经本来就有太多的压力了,所以,在家里,这个承载爱情的地方,这个生活的地方,我们还是少讲些“正确”,多讲些“愉快”,少讲些“理”,多讲些“爱”,让每个人在家里都能开心快乐、轻松自在,而不是压抑和痛苦。 也给爱情这个本来属于“愉快的事”更多愉快的空间,幸福就一定属于你了。 现在,你可以试试问自己: 你想吃饭和你应该吃饭有什么区别? 你想对一个人好和应该对一个人好有什么区别? 你想工作和应该工作有什么区别? 一个讲爱,一个讲理,鸡同鸭讲 想要爱情幸福,家庭和睦,就要两人都经常强调“爱”和“情”。一个人在强调“爱”,另一个人在强调“理”,两人不在一个频道沟通,是爱人之间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也是吵架的主要原因,分析两人吵架的内容,很多吵架都是这个原因。 一个网友在我的博客给我留言,告诉我她的烦恼: 情人节的时候,我对我老公说,让他给我买束玫瑰花,可他居然不买,我很失望,也很生气,我感觉他不在乎我、不爱我,真的爱我的话,为什么就不给我买呢? 我老公认为这是乱花钱,他爱不爱我不是通过这个来体现的,老夫老妻了就不要再老买花了,钱要花在该花的地方,不要买这些没用的,其实我家并不缺钱,我感觉他不爱我。 看看这两人出现的问题,老婆把玫瑰花和“爱”建立联系,在从“爱”的角度来看待买不买玫瑰花的问题,老公不买,她认为老公不爱他。 而老公则从“应该”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认为买玫瑰花是不应该的,是乱花钱,爱可以有很多表示方式,不送玫瑰花并不代表不爱。 一个人从“爱”的角度沟通,属于“愉快的事”,另一个人从“应该”的角度沟通,属于“正确的事”,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怎么可能会有较好的沟通效果呢? 再来看一个案例: 一位学员给我讲发生在他们夫妻之间的事情,他老婆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希望他搂着她,就像妈妈哄孩子一样哄着她睡,他如果不去睡觉,比如在看电视或上网,老婆就睡不着,一遍又一遍地叫他,直到他去搂着她睡为止。 他感觉很不好,觉得老婆这样做是不对的,又不是小孩子,睡觉还要哄,不哄自己就睡不着,他不想长期这样惯着她。 因此他经常不去这样做,结果老婆就感觉他不爱她,很委屈,两人还经常因为这个事情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还是一样的问题,这位学员的老婆从“爱”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认为老公不哄自己睡觉,就是不在乎自己、不爱自己,为此她心里很难过,所以,一次又一次地跟老公闹。 而这位学员,他在从“应该”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认为老婆这样是不对的,不对的事情他就是不愿意去做,因此,即便是老婆要闹,他也不愿意去哄老婆睡觉。 一个要做“愉快的事”,另一个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根本不是在一个频道进行沟通,就好比是鸡同鸭讲,根本就没有办法沟通,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 真的要有较好的沟通效果,双方都要从“爱”的角度来看待和沟通,在上面举的这两个案例里边,如果两位老公能从“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结局就大不一样了。 比如: 老婆要玫瑰花的案例中,老公能看到这是老婆希望自己爱她的意思,并且知道在家里“爱”有时比“理”更重要,可能就心甘情愿地为老婆买来大束的玫瑰花了。 在老婆希望老公哄睡觉的案例中,老公能明白老婆这是在向他索取“爱”,这是老婆希望的“爱”的方式,也明白在爱情里“愉快”比“正确”有时更重要,两人在一个频道里,也可能就愿意天天用哄老婆睡觉的方式来爱老婆了。 爱的能力高低的分水岭是什么 人要想生活得幸福,要想享受幸福的爱情,光靠讲道理和论对错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当高的爱的能力,而一个人爱的能力高低的分水岭,就看他主要是关注正确的事还是愉快的事。 这同时也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标准,情商高的人与人在一起更多关注愉快的事,情商低的人更多关注正确的事。 从一个人是关注做正确的事还是关注做愉快的事,按照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可以把人分为四种人: B 类型的人对自己要求过高,自己内心不开心,所以,不是情商高的人,因为情商高的人自己是很容易快乐起来的。 C类型的人对己、对人都看重正确与否,不关注愉快,是典型的低情商,这样的人自己少有快乐,别人跟他生活在一起也会有很大压力,不过他们却是人们常说的“好人”。 D类型的人对别人讲正确,要求高,对自己虽然讲愉快,但对人、对己标准不一致,给人感觉很自我,也属于低情商。 只有A类型的人,对人对己都比较关注愉快,能让自己开心快乐,也比较关注别人的开心快乐!这样的人有较高的情商。 很多人都知道“情商”这个词,却不是很清楚“情商”的具体内涵,也不知道怎么提升自己的“情商”。 简单的区别一个人情商高低的办法,就是看他是过于关注正确还是愉快,以及对人、对己的要求是否是一致的。 爱的能力也是情商的具体内涵,有爱的能力的人就是高情商的人,提高自己爱的能力,就是在提高自己的情商。 爱情里既要愉快又要正确 一个人只管自己做愉快的事,而不管正确与否,肯定是不可以的,那等于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管会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这样的人会成为一个道德缺失的人,甚至会触犯法律。 只做正确的事不行,只做愉快的事,也不行,那要怎样? 答案是既正确又愉快!具体讲起来有两条: 一、正确要有度,在正确的范围内尽量做愉快的事 在爱情关系里,在家里,在不触犯法律,不涉及道德的情况下,少一些正确,给爱人及家人留些愉快的空间。因为不触犯法律,不涉及道德的事情,就不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如果爱人或家人要偷要抢,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允许的事情,这是大是大非,必须要坚决反对。 但如果家人只是忘了钥匙,想多睡会儿懒觉,想要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把今天的碗放到明天再洗,等等,做些令自己愉快而没有伤害其他人的事,就尽量允许吧,因为这样他们会更愉快些,因为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家就是用来休息放松、撒娇耍赖、满足欲望的地方。 我们要做正确的事,但正确的范围不能无限扩大。法律道德允许的事,没有伤害其他人的事,尽量就不要拿正确来限制了,也就是说,在大的正确的范围内,尽量做些愉快的事情。 所以,以后你可以试试: 当你的爱人开车走错了路! 当你的爱人早上多睡了会儿懒觉! 当你的爱人刷完牙又想吃东西! 当你的爱人偶尔想去奢侈一回! 你是否可以忘掉正确,让他愉快一下呢? 二、用愉快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正如我们前面所讲,我们也不能光做愉快的事,有时还要做些正确的事,那么,是否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时也可以用愉快的方法来做呢?这样不就既愉快又正确了吗? 当然可以,比如: 你的爱人生病了,需要吃药,但他不想吃,这时吃药是正确的,不吃药是错误的,如果你只强调正确,就可能会这样说:“来,吃药了,不管你想不想吃,你必须吃!”这感觉像命令、像强迫,对方会感觉很不舒服。 其实,你完全可以在强调正确的时候照顾到对方的愉快:“我知道你不想吃药,但不吃药怎么能好呢?为了健康,来,吃了吧!” 这样,你既强调了正确,又照顾了对方的心情,这叫既愉快又正确,不只是在爱情里,也不只是在家里,在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这都是我们要遵循的原则。 比如: 你在餐厅用餐,你点完菜,发现过了半小时了,服务员还是没有给你上一道菜,你想让服务员帮你催一下菜,否则万一服务员忘了给你下单了,你可就白等了。 这时,你叫服务员来,让他帮你催菜,你这样做是正确的,你没有错,你可以这样说:“服务员,怎么搞的?我都等了半小时了,菜还没有上来,你们的服务也太差了吧!” 你强调了正确,但是服务员听到你否定他们,心情可能就不好了,你可能会说,他们高不高兴跟我有什么关系?那如果把他换成你的家人呢?他们也是别人的家人啊!强调“正确”的时候就不需要照顾到他们的“愉快”吗? 当然不是,你完全可以在强调正确时,也照顾到对方的心情,你可以这样对服务员讲:“服务员!我刚才点了菜,到现在已经半小时了,还没有上菜,麻烦帮我看一下怎么回事?谢谢!” 就是这样,在爱情里,在家里,甚至在各种人际关系里,我们都尽量用愉快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照顾到大家的心情,那在你幸福的同时别人也幸福了,大家都这么做了,整个社会也就更幸福了。 既愉快又正确,其实就是你愉快的同时也照顾到别人的愉快,你就是属于前面讲的A类型的人了,就是爱的能力高的人了。 本书的目的在于告诉你具体如何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有爱的能力的人不“付出” 在爱情当中,有些人会迷茫,觉得自己为什么努力了那么久,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呢? 我有一个学员,夫妻两人都在北京工作,孩子也在北京上学,后来他单位有一个到国外出差的机会,需要去两年,收入可以比国内高出不少,就是工作比较艰辛。 他想自己儿子以后出国留学需要花很多钱,不如趁这个机会多挣点钱,于是,就跟老婆商量,老婆不同意,他就死缠烂打做老婆的工作,最后老婆没办法,只好同意。 他出差的地方在非洲,工作环境非常恶劣,人也很辛苦,他心想这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家,再苦也要忍,两年里吃了不少的苦头。 终于熬满了两年后,心想老婆孩子见到他都会很高兴,可是当他回来后,没想到由于两年不在家,虽然带回来一些钱,孩子却跟他生疏了,老婆也对他有很大的情绪,两人总是吵架。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打拼,都是为了这个家,而家人却不领情呢? 长期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人,心中充满怨气,也容易心灰意懒,时间久了,要么慢慢地变得不再愿意付出,要么就变得不再相信爱情,感情也越来越冷漠。 心中充满爱,一心一意付出,到头来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一些人迷茫了,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不只是一味地付出。 那他们是如何做的呢? 这要先从爱的三个层次说起: 爱的第一个层次:满足自己的需求。 在众多人理解的爱中,有的人会把自己的需求理解为对他人的爱,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爱上了另一个人时,也常常拿以下情况来作依据。 比如: 我想你,看不见你时满脑子都是你。 见到你就很开心,见不到就很痛苦。 我离不开你了,我发现我爱上了你! 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脑子里整天都是对方,吃饭的时候是他,睡觉的时候是他,做什么事情也没有兴趣,一心只想着他,甚至梦里都是他的影子,我们经常说这是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表现。 其实,这哪里是爱,这只是对对方的心理需要,有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贵阳都有哪些大专学校
dota2赠送的饰品还可以赠送吗
色拉油和豆油,菜油,到底哪个更好
山东科目一考试从哪里报名?
人字用数字表示是多少
我被猫抓了,已经三天,我会不会得狂犬病,还
3M公司开发的小型不干胶便笺,可贴于任何需要
库尔勒到菏泽飞机票有吗
长沙新开了一家蛮大的奢侈品店在哪里啊 好像
没有浏览器怎么下载安装啊
廓狐极耐干早,寻到水源时它就大喝一通,没水
警花相伴好久没更新了
恐龙辉煌时代里的歌叫什么
nike女鞋38半换算成欧码还是38半么?
大家帮看看此八字一生运势如何?
推荐资讯
【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是提出问
想给儿子周岁制作一张特别的卡片,留给他长大
成吉思汗 分封的88功臣,都是哪些人?
真诚超市我想知道这个在什么地方
诺基亚230是几g手机
Where will you go?I will go to Taiwan
科锋电子家电维修部在什么地方啊,我要过去处
怎么去除word中文字底纹
兰溪市伊莎贝尔食品青松连锁店地址在哪,我要
蛀木蜂蜇了会中毒吗
越南有多少个省
sql怎样统计不同用户登录的相同次数的用户数
正方形一边上任一点到这个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
阴历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