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是 摄心为戒,怎么做到 摄心为戒?
答案:4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5 09:29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11-14 09:13
怎么是 摄心为戒,怎么做到 摄心为戒?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等灯
- 2021-11-14 09:54
摄心为戒也就是保持正念,如果能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持戒就变得非常容易,不会再觉得戒律的规定很多。
如何保持正念呢?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四种正知,即:有益正知、适宜正知、行处正知及不痴正知 。
其中,有益正知是检查(向前行的)行动以确定它是否值得做之后,了知有真实利益的洞察力。因此,当向前行的念头生起时,修行者并不顺从心的冲动而立刻向前行,而是先考虑:「向前行是否有真实的利益?」
适宜正知是检查向前行是否适宜之后,了知其适宜性的洞察力。例如参访佛塔是有益的。但是,当举行对佛塔的大供养法会时,多到可以覆盖十或十二由旬地的大批群众聚集在一起,男人与女人穿戴着适合他们身分的装饰品四处游逛,看起来就像色彩鲜艳的玩偶一样。在这样的场所,比丘可能会对可爱的对象生起贪欲,对可厌的对象生起瞋怒,对中立者生起愚痴。比丘也可能违犯身体接触方面的戒条 ,或遭遇生命或梵行的障碍。如此,那地方就不适合去。然而,如果没有这些障碍,那地方则是适合去的。去参访菩提树也可运用同样的解释。
行处正知。行处(gocara)就是适合自己修行的业处(禅修法门)选自三十八种业处。行者审察了有益与适宜,并且学习了自己的禅修业处之后,生活中或走在路上时一直将禅修业处保持在心中,这就是行处正知。
不痴正知是佛法慧学阶段的,乃是在向前进等时候不迷糊。应当如下述来了解不痴正知。
在此,比丘在向前进或返回的时候对这些行动不迷惑,不像蒙昧的世间人那么想:「自我在向前进,向前进的行为是由自我产生的。」或「我在向前进,向前进的行为是由我产生的。」相反地,他理智地了知:「当『我要向前进』这样的念头生起时,由那个念头产生的心生风界会造成〔身体的〕动作 。因此,借着心理活动(所产生)风界的扩散,被认为是身体的这一组骨骼才会向前走。」向前走的时候,在每一次举起脚的动作中地界与水界是次要与软弱的,而另两界〔风界与火界〕则是显著与强力的。在脚向前移与脚跨出时也是同样的情况。但是在脚向下落的时候,火界与风界是次要与软弱的,而另两界〔地界与水界〕则是显著与强力的。在脚放在地面与脚向地面压下时也是同样的情况。
如何保持正念呢?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四种正知,即:有益正知、适宜正知、行处正知及不痴正知 。
其中,有益正知是检查(向前行的)行动以确定它是否值得做之后,了知有真实利益的洞察力。因此,当向前行的念头生起时,修行者并不顺从心的冲动而立刻向前行,而是先考虑:「向前行是否有真实的利益?」
适宜正知是检查向前行是否适宜之后,了知其适宜性的洞察力。例如参访佛塔是有益的。但是,当举行对佛塔的大供养法会时,多到可以覆盖十或十二由旬地的大批群众聚集在一起,男人与女人穿戴着适合他们身分的装饰品四处游逛,看起来就像色彩鲜艳的玩偶一样。在这样的场所,比丘可能会对可爱的对象生起贪欲,对可厌的对象生起瞋怒,对中立者生起愚痴。比丘也可能违犯身体接触方面的戒条 ,或遭遇生命或梵行的障碍。如此,那地方就不适合去。然而,如果没有这些障碍,那地方则是适合去的。去参访菩提树也可运用同样的解释。
行处正知。行处(gocara)就是适合自己修行的业处(禅修法门)选自三十八种业处。行者审察了有益与适宜,并且学习了自己的禅修业处之后,生活中或走在路上时一直将禅修业处保持在心中,这就是行处正知。
不痴正知是佛法慧学阶段的,乃是在向前进等时候不迷糊。应当如下述来了解不痴正知。
在此,比丘在向前进或返回的时候对这些行动不迷惑,不像蒙昧的世间人那么想:「自我在向前进,向前进的行为是由自我产生的。」或「我在向前进,向前进的行为是由我产生的。」相反地,他理智地了知:「当『我要向前进』这样的念头生起时,由那个念头产生的心生风界会造成〔身体的〕动作 。因此,借着心理活动(所产生)风界的扩散,被认为是身体的这一组骨骼才会向前走。」向前走的时候,在每一次举起脚的动作中地界与水界是次要与软弱的,而另两界〔风界与火界〕则是显著与强力的。在脚向前移与脚跨出时也是同样的情况。但是在脚向下落的时候,火界与风界是次要与软弱的,而另两界〔地界与水界〕则是显著与强力的。在脚放在地面与脚向地面压下时也是同样的情况。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长青诗
- 2021-11-14 12:08
简单地说是损人利己等等不好的念头、思想不要出现。
- 2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11-14 12:02
就是空心
- 3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11-14 10:23
简单的说,就是能控制你的心,就叫摄心,不该想的可以控制住不去想
具体的要作,就是持戒,由少及多,由身到心,
可以去看看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讲的四根本戒
南无阿弥陀佛
具体的要作,就是持戒,由少及多,由身到心,
可以去看看楞严经的四种清净明诲,讲的四根本戒
南无阿弥陀佛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