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头饰文化
答案:5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6 14:23
- 提问者网友:我一贱你就笑
- 2021-04-05 16:48
广西少数民族头饰文化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袍清酒付
- 2021-04-05 17:21
瑶族妇女头饰——帽:瑶族妇女的头饰十分复杂,有戴帽的、缠头的,有包帕的、椎髻的,有顶板的、戴银钗的等等。广西龙胜县盘瑶妇女多戴三角形的帽子。这种三角帽是先用竹篾和麻藤编成帽型,然后蒙上布,精细地捆扎绣制而成的。不同年龄的妇女,要戴不同颜色的帽子。老年妇女戴青色的三角帽。寓意四季常青、长命百岁;中年妇女戴蓝色的三角帽,寓意风调雨顺、兴旺发达;年轻姑娘则戴花布蒙成的三角帽,寓意山花烂漫、前程似锦。帽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绣织各种花纹图案,诸如花鸟鱼虫、山川树木、狮龙麒象、锦鸡凤凰等,但唯独不能绣虎豹,因为传说三角帽本来就是用以驱逐虎豹的。据说,盘瑶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里,那里人烟稀少,虎豹经常出没,伤人害畜。有一次,男人们都外出打猎了,家里只剩下妇女和孩子。可这天夜里老虎又偏偏闯进了寨子,扑窗扒门。妇女们被惊醒后,便用木棍、锄头等奋力驱赶老虎。可老虎不但未被吓走,反而更加凶狠地向她们扑来,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勇敢的盘瑶妇女急中生智,顺手抓起火塘上的三角架,朝咆哮的老虎用力砸去,不偏不斜,正好套住了虎头,老虎被这奇怪的东西吓坏了,急忙转身逃走了。三角架保住了妇女和孩子们的生命,后来妇女们便依照它的样子制作了三角帽,寓寄逢凶化吉,万事如意。广西贺县盘瑶妇女也戴三角帽,但她们的三角帽比龙胜的要高大、壮观得多,她们的三角帽呈塔形,层层叠叠,共有十余层。她们也认为,戴这种帽子进密林、入草丛,可以“打草惊蛇”,保护自身安全。
与此恰好相反,金秀县的部分瑶族妇女又喜欢戴一种小巧的梯形帽,这种帽子也是先用竹篾扎成型,然后外包白布制成的。它比维吾尔族的花帽还要小,只能顶在头顶。在普遍以富丽堂皇为美的众多的瑶族头饰中,确实是独树一帜,独具魅力的。
瑶族银饰:包括头簪、头钗、耳环、项圈、吊牌、链带、手钏、戒指等。样式因支系和地区而异,各显其美。盘瑶头簪呈圆锥状,插于头顶。布努瑶头簪扁平呈簿叶状,插于头前。妇女几乎都爱戴银耳环,中年妇女戴二三对,垂至两肩。银手钏有扁平形、绳纹形、圆形3种,男女都戴。盘瑶、山子瑶、坳瑶、花蓝瑶妇女,爱戴圆柱形颈圈,少者1个,多则10余个。盘瑶妇女胸前饰有8—16块银牌,以区别其他瑶族支系妇女,并在背部和胸前挂有4至6条银链。姑娘出嫁时需要银饰0.5至2千克。茶山瑶妇女头上系3条弧形银板,重约1千克。
与此恰好相反,金秀县的部分瑶族妇女又喜欢戴一种小巧的梯形帽,这种帽子也是先用竹篾扎成型,然后外包白布制成的。它比维吾尔族的花帽还要小,只能顶在头顶。在普遍以富丽堂皇为美的众多的瑶族头饰中,确实是独树一帜,独具魅力的。
瑶族银饰:包括头簪、头钗、耳环、项圈、吊牌、链带、手钏、戒指等。样式因支系和地区而异,各显其美。盘瑶头簪呈圆锥状,插于头顶。布努瑶头簪扁平呈簿叶状,插于头前。妇女几乎都爱戴银耳环,中年妇女戴二三对,垂至两肩。银手钏有扁平形、绳纹形、圆形3种,男女都戴。盘瑶、山子瑶、坳瑶、花蓝瑶妇女,爱戴圆柱形颈圈,少者1个,多则10余个。盘瑶妇女胸前饰有8—16块银牌,以区别其他瑶族支系妇女,并在背部和胸前挂有4至6条银链。姑娘出嫁时需要银饰0.5至2千克。茶山瑶妇女头上系3条弧形银板,重约1千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4-05 21:05
楼上的已经很强悍了,我就不多说了。
- 2楼网友:低音帝王
- 2021-04-05 20:31
瑶族妇女头饰——帽:瑶族妇女的头饰十分复杂,有戴帽的、缠头的,有包帕的、椎髻的,有顶板的、戴银钗的等等。广西龙胜县盘瑶妇女多戴三角形的帽子。
- 3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4-05 19:22
瑶族妇女头饰——帽:瑶族妇女的头饰十分复杂,有戴帽的、缠头的,有包帕的、椎髻的,有顶板的、戴银钗的等等。广西龙胜县盘瑶妇女多戴三角形的帽子。这种三角帽是先用竹篾和麻藤编成帽型,然后蒙上布,精细地捆扎绣制而成的。不同年龄的妇女,要戴不同颜色的帽子。老年妇女戴青色的三角帽。寓意四季常青、长命百岁;中年妇女戴蓝色的三角帽,寓意风调雨顺、兴旺发达;年轻姑娘则戴花布蒙成的三角帽,寓意山花烂漫、前程似锦。帽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绣织各种花纹图案,诸如花鸟鱼虫、山川树木、狮龙麒象、锦鸡凤凰等,但唯独不能绣虎豹,因为传说三角帽本来就是用以驱逐虎豹的。据说,盘瑶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里,那里人烟稀少,虎豹经常出没,伤人害畜。有一次,男人们都外出打猎了,家里只剩下妇女和孩子。可这天夜里老虎又偏偏闯进了寨子,扑窗扒门。妇女们被惊醒后,便用木棍、锄头等奋力驱赶老虎。可老虎不但未被吓走,反而更加凶狠地向她们扑来,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勇敢的盘瑶妇女急中生智,顺手抓起火塘上的三角架,朝咆哮的老虎用力砸去,不偏不斜,正好套住了虎头,老虎被这奇怪的东西吓坏了,急忙转身逃走了。三角架保住了妇女和孩子们的生命,后来妇女们便依照它的样子制作了三角帽,寓寄逢凶化吉,万事如意。广西贺县盘瑶妇女也戴三角帽,但她们的三角帽比龙胜的要高大、壮观得多,她们的三角帽呈塔形,层层叠叠,共有十余层。她们也认为,戴这种帽子进密林、入草丛,可以“打草惊蛇”,保护自身安全。
瑶族银饰:包括头簪、头钗、耳环、项圈、吊牌、链带、手钏、戒指等。样式因支系和地区而异,各显其美。盘瑶头簪呈圆锥状,插于头顶。布努瑶头簪扁平呈簿叶状,插于头前。妇女几乎都爱戴银耳环,中年妇女戴二三对,垂至两肩。银手钏有扁平形、绳纹形、圆形3种,男女都戴。盘瑶、山子瑶、坳瑶、花蓝瑶妇女,爱戴圆柱形颈圈,少者1个,多则10余个。盘瑶妇女胸前饰有8—16块银牌,以区别其他瑶族支系妇女,并在背部和胸前挂有4至6条银链。姑娘出嫁时需要银饰0.5至2千克。茶山瑶妇女头上系3条弧形银板,重约1千克。
瑶族银饰:包括头簪、头钗、耳环、项圈、吊牌、链带、手钏、戒指等。样式因支系和地区而异,各显其美。盘瑶头簪呈圆锥状,插于头顶。布努瑶头簪扁平呈簿叶状,插于头前。妇女几乎都爱戴银耳环,中年妇女戴二三对,垂至两肩。银手钏有扁平形、绳纹形、圆形3种,男女都戴。盘瑶、山子瑶、坳瑶、花蓝瑶妇女,爱戴圆柱形颈圈,少者1个,多则10余个。盘瑶妇女胸前饰有8—16块银牌,以区别其他瑶族支系妇女,并在背部和胸前挂有4至6条银链。姑娘出嫁时需要银饰0.5至2千克。茶山瑶妇女头上系3条弧形银板,重约1千克。
- 4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4-05 18:50
壮族: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将头发由后向前拢成鸡(凤)臀般的式样,插上银制或骨质横簪。现在裹青纱白帕的已少见,多用黑帕或花帕头巾,梳髻多是中年以上妇女,且喜欢戴绣花勒额,冬季妇女多戴黑色绒线帽,帽边花式因年龄而异。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儿童头饰:童帽是用二三寸宽的绣花布条缝制成的无顶遮额帽。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在童帽上获得再现,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壮话称“腊”。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瑶族:瑶族妇女的头饰十分复杂,有戴帽的、缠头的,有包帕的、椎髻的,有顶板的、戴银钗的等等。广西龙胜县盘瑶妇女多戴三角形的帽子。这种三角帽是先用竹篾和麻藤编成帽型,然后蒙上布,精细地捆扎绣制而成的。不同年龄的妇女,要戴不同颜色的帽子。老年妇女戴青色的三角帽。寓意四季常青、长命百岁;中年妇女戴蓝色的三角帽,寓意风调雨顺、兴旺发达;年轻姑娘则戴花布蒙成的三角帽,寓意山花烂漫、前程似锦。帽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绣织各种花纹图案,诸如花鸟鱼虫、山川树木、狮龙麒象、锦鸡凤凰等,但唯独不能绣虎豹,因为传说三角帽本来就是用以驱逐虎豹的。据说,盘瑶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里,那里人烟稀少,虎豹经常出没,伤人害畜。有一次,男人们都外出打猎了,家里只剩下妇女和孩子。可这天夜里老虎又偏偏闯进了寨子,扑窗扒门。妇女们被惊醒后,便用木棍、锄头等奋力驱赶老虎。可老虎不但未被吓走,反而更加凶狠地向她们扑来,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勇敢的盘瑶妇女急中生智,顺手抓起火塘上的三角架,朝咆哮的老虎用力砸去,不偏不斜,正好套住了虎头,老虎被这奇怪的东西吓坏了,急忙转身逃走了。三角架保住了妇女和孩子们的生命,后来妇女们便依照它的样子制作了三角帽,寓寄逢凶化吉,万事如意。
广西贺县盘瑶妇女也戴三角帽,但她们的三角帽比龙胜的要高大、壮观得多,她们的三角帽呈塔形,层层叠叠,共有十余层。她们也认为,戴这种帽子进密林、入草丛,可以“打草惊蛇”,保护自身安全。
苗族:银角
落银角分三种类型,即西江型、施洞型、排调型。西江型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1厘米。西江型银角因体积大而颇具恃色。其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超过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瓢逸之美。西江型银角造型简朴,线条明快,最具古风。施洞型银角又称银扇,因其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颇类扇骨而得名。银角主纹亦为二龙戏珠,龙、珠皆单独造型制作,用银丝同主体焊连。两角顶端为钱纹,四根银片高过两角。顶端为蝴蝶,蝶口衔瓜米垂穗。银片间立六只凤鸟,展翅欲飞。各型银角申,施洞型银角造型最繁绸奢华,制作亦最为精细。佩戴者行走时,银角上龙风颤动,跃然譬项。同为银扇形的舟溪苗族银角,两角间有数恨扇片不等,无装饰,薄而轻"排调型银角同上述两种银角有所区别。其一,佩戴不是靠插针,而是靠银片紧裹头帕起到固定作甩。其二,是银角似角似羽。两角一分为二,远观似角,近观如羽。正中开出一文,顶端则明显为变形银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鸡羽。造型主题的含混冲突,是根植于造型者宗教观念中万物有灵多元表现意识的物化。经实地考察,排调亦为巫术发达地区,当地敬奉的神低共148种。
银帽
银帽分为三种类型,即重安江型、雷山型、革东型。银帽为苗族盛装头饰,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和银键入银铃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印象。重安江型银帽为半珠形,全封顶(图九)。分内外两层。内层用缠布铁丝编成适于顶戴的帽圈。外层分三段,上段为帽顶,通冠由成百上干的银花组成,簇簇拥拥,十分繁密。帽顶正中,银扇高耸。银扇四周,有数只凤鸟、蝴蝶、膛娜高仁花簇之上,或翔或踞,形态逼真。中段帽箍为压花银片,上有二龙戏珠纹样,两侧有孩童嬉戏形象。下段沿帽箍垂下一排吊穗,皆以银链相连,银铃叮当。冠后拖三组银羽,共十二根,羽长及腰。重安江型银帽的造型及结构设计充分吸收了古代"步摇"之长。步摇出现于战国时期,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玉的《风赋》。其日:"主人之女,垂珠步摇。W释名·释百饰》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步摇具有两个特征,一为垂珠,二为颤枝。重安江型银帽凡银花、银凤、银虫均用簧形银丝与帽体相连,并作颤枝处埋。额前流苏低垂,戴帽人举手投足,则银花晃动,流苏轻摇,整个银帽顿时被注入生命活力。雷山型银帽上大下小,无顶,通高约30厘米。其恃点是注重突出帽围的平面装饰,帽围约10厘米高的银片上布满凸纹动物及花卉形象,帽围前叠饰蝶、鸟等单体银片,并以银丝焊连,层次感极强。帽顶为颤枝银花,银光闪烁,花姿绰约。银帽下部为齐眉流苏,密匀整齐。革东型银帽,半封顶,是银围帕和银替的组合体,较为简单。
银围帕
银围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另一种则整体为银制,内衬布垫或直接固定在头上。贵州都匀坝固苗族将五件银帽饰缀在红绿竖条相间的头帕上,正中银饰稍大,缀于额部,其余四件稍小,对称缀于两耳前后,均为搂空银花。该头帕银色闪烁,布彩绚丽,相得益彰,颇有特色。罗旬逢亭苗族在青色包头帕上,横排五个圆锥形银饰,纹样皆为铜鼓纹,并以两根银链相连。每个圆锥形皆垂吊有蝴蝶瓜米穗。雷山苗族把二十个涡纹银帽饰分上下两排对称地钉在15厘米高的红布上,排间缀长方形银花片,红白相衬,色彩对比鲜明。整体为银制的以施洞苗族银马围帕最为精致。其分三层,上层为二十九个芒纹圆形银花;申层正中镶嵌圆形镜片,镜片两侧各有十四位骑马将士;下层为垂穗。银马围帕以骑马将士为主纹。兵士们披盔戴甲,队列整齐;骏马蹄踏银铃,威武雄壮。贵州凯里舟溪苗族的银帕中间宽,两端窄,系于额际,颇类古代首饰中的抹额。
银发替
苗族银发替式样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虽然同样是花,但单瓣、复瓣,或束或簇,繁简密疏,造型大不相同。就风格而言,有的发譬纤巧细腻,灵秀生动,有的古拙朴实,浑厚凝重,各具特色。雷山西江苗族银发暂数十朵连枝银花呈扇形展开,绿、黄、红、白四色料珠装饰花蕊。扇心有五只银风昂首欲鸣。其排列疏密有致。发暂平伸譬后,如雀尾般散开,很是美丽。凯里苗族的银蝶发替三支为一套,五花银暂插在譬顶,双花银暂分插左有。施洞苗族银风发替造型生动,风头冠雄嗓秀,风颈用银丝编织,质感极强。王司苗族银风替的造型则手法夸张。银风背上满布银花,翅腹密垂灯笼穗、叶片穗。整暂以鸟身为中心,辅饰的银片、垂穗呈辐射状向四周伸展,恰似一团锦绣花簇。苗族银饰所显示出的不同风格及特征,极大程度上同当地服装绣染纹饰紧密相关。如与壬司苗族属同一文化地域的丹寨苗族,其蜡染纹饰中也常见鸟背生蔓、蔓头长鱼、鱼口吐枝、枝头绽花的形象,表达了当地苗族骂信生命不灭、循环无穷的观念。
银插针
银插针同属银发暂类,但通常造型简单,因此单独列类介绍。插针的类型很多,有叶形银插针、挖耳银插针、方柱形银插针、钱纹镶珠银插针、几何纹银插针、寿字银插针、六方珠丁银插针等等,数不胜数。
苗族插针的佩戴方式各有不同。龙里苗族银插针为三个银泡,每个银泡上吊三个银铃,插于譬后。施洞苗族龙首插针大小不等,大的用于节日,小的为日常生活中所佩戴。其插法为横向贯穿顶譬,譬有留出一截替杆斜出譬顶,格外惹眼夺目。黎平苗族宽花插针形若巳百,柄部为双层桃形,中间高,四周薄,上部饰有单层花瓣,造型与众不同。从江苗族的斗签插针,斗签造型的替首独具特色,一式数支,团团围住发譬,虽不能遮风避雨,却艳艳生辉,别有一番情趣。贵阳苗族银牛角替造型如银筷,十支一套。每支根部皆垂有吊穗,佩戴时自左向有插入发譬,横成一排,远观犹如排炮。
银网链饰
银网链饰属发替类,都柳江流域较多见。典型的有坠鱼五股网链饰,由插针穿环固定,五股银链如网张开,罩在譬后。清水江流域流行的毛虫形银围带也属银网链饰。其为八棱空心圆条,以银丝编织而成,用来装饰脑后发譬。
银花梳
银花梳既可梳发、压发,又是装饰品,通常内为木质,外包银皮,仅露梳齿,梳背上银制各类形象以为装饰。其造型有繁有简。雷山西江苗族银花梳梳背满饰花、鸟、龙、鹿等形象,是花梳中的上乘之作。都柳江流域的银花梳,往往在梳背上装饰十数位菩萨形象或尖角状物,并附有长长的银链。戴上花梳后,银链分五层或六层呈梯形自然垂下。而凯里芦山银花梳只是在木梳外包上一层压花银片,制作较为简单。
银童帽饰
由于苗族视银为避邪之物,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有给儿童饰银的习俗。银饰通常钉在童帽上(图一四)。传统的童帽饰造型多见狮、鱼、蝶等形象,还有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福禄寿喜"、"长命富贵"等字样及"六宝"等,构思巧妙,造型别致。贵州施洞有一种专为婴儿特制的银菩萨帽饰,一套九枚,件小,片薄,份量轻,适于不堪重负的婴幼儿佩戴。
苗族银头饰还包括银护头花、银顶花、银瓢头排等。
苗族银质头饰的贴力在于其特殊的组合、特殊的佩戴方式以及同头帕相得益彰的搭配。这种组合方式非常传统,银替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围法以及所有散件的佩戴,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心所欲。往往是由母亲亲手为尚不精通的女儿逐一插戴。头饰的偏重位置亦因地而异,或譬顶,或额前,或譬侧,或脑后。有些地方并不把头饰直接插于譬顶发间,而是以"青布蒙暑",把饰件固定在头布上,展现出独特的装饰风格。
侗族:头饰和银饰是侗族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她们擅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外加钭襟扣两组;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鸟虫花草等图案,均为本地匠人所制造,是侗族服饰设计文化的精品。此装具有古朴繁杂,别有情趣之味,银光闪闪,叮当作响。
仫佬: 从前,在么佬人住的地方,有个大山林,山林里住着一个大婆猕(人熊)。大婆猕留着一条同么佬族姑娘一样长的辫子,可是它不会自己梳头,头发总是乱蓬蓬的,生了很多虱子。它每天都到山道口上等着,碰上寨子里进山做活路的姑娘,就拉着她们帮它梳头,帮它打辫子,帮它找虱子。谁若不肯,它就吃掉谁。弄得各寨子的姑娘都怕上山做活路。
有一个聪明的姑娘,名叫依秀。有一天,家里没有一粒米下锅了,阿爸又病在床上,依秀对阿妈说:“我们不能这样等着饿死,我上山砍担柴卖,买点米回来!”阿妈忙说:“依秀啊,依秀,你妹仔家去不得,山上林子里的婆猕正等着呢!”依秀握着柴刀说:“山鹰不怕强豹,猎人不怕猛虎。阿妈呀,莫担心,到时候我自有办法对付它!”依秀把柴刀磨得雪亮,把辫子札得紧紧,便上山砍柴去了。
依秀爬过一个高高的山头,穿过了一片密密的树林,来到了柴禾最多最多的金鸡山。她放下扁担,砍起柴来。砍呀砍呀,不一会儿就砍了一大担柴,挑着往回走。走呀走呀,走到了山脚下,在一棵大榕树下,放下担子歇凉。她还未坐稳,突然间听到远处传来哈哈的大笑声,口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又高又大的婆猕,一边笑,一边拖着笨重的身子走过来:“漂亮的妹子呀,我找遍了整个山林,寻遍了所有的山道口,望穿了一双眼睛,都没碰上一个妹仔。今天算运气好,碰上你了。妹仔呀,快帮我梳梳头吧!”
依秀自知逃是逃不脱了,她仍坐着不动,若无其事,但心里却暗暗想办法对付它。那婆么猕走上前来,一把抓住她,将一把又粗又大的木梳交给依秀,说:“快给我梳头吧,头上痒得很!”依秀拿下自己别在头发上的银梳说:“阿婆呀,我知道今天砍柴一定会碰上你,有心来为你梳辫子。你看,梳子我都随身带咧!”那婆猕一看,果真是一把银梳,哈哈大笑:“好妹子,你真乖呵!”
依秀见它相信自己紧接着说:““阿婆呀,你的辫子太长了,在这地上梳,辫子会拖到泥巴里,多不干净”
“那就到山顶去梳!”
“山顶又高又陡,阿婆难走啊!”
“那就到大石头上梳!”
“石头上有青苔,滑着呢,阿婆会跌下来!”
“你讲到哪里梳,阿婆由着你!”
依秀心里暗想,老东西上套套了,便说:“阿婆呀,就上这强大树上梳,又方便,又干净。”
“好,好!妹仔呀,快上去吧,阿婆头疼得很,快点给我梳一梳!”
于是依秀便和它一同爬到大树上,依秀坐在高一点的树权上,那婆猕坐在低一点的树权上,慢慢梳起来。依秀梳一把头发,便把一把头发绞在树权上。梳了一会儿,婆猕问;
“好妹仔,梳好了没有呀?”依秀故意说:“阿婆呀,你老人家的头发又长又黑,实在好看,我慢慢给你梳,打一条最好的辫子。”
“好妹仔,你真会说话,阿婆由着您!”
依秀便又慢慢地梳,一边梳,一边把那婆猕长长的头发一把把地全都紧紧地绞在树上。梳完了,绞完了,依秀故意把梳子丢到树底下,哎呀一声叫了起来:“阿婆呀,我的梳子掉到树底下去了!”婆猕说:“不要紧,不要紧,等阿婆下去帮你捡上来!”依秀一听忙说:“阿婆呀,你年纪大,上下不方便,还是让我去捡吧!”
那婆猕见这个姑娘很懂礼貌,便放心了,说:“好吧,你快点捡上来,梳完头,还要帮婆找虱子呢!”
“阿婆尽管放心,今天我要服侍你一天!”
依秀到了树下,捡起梳子,挑起柴禾,抬头对那婆猕说:“阿婆呀,请你等一等,我挑这担柴到街上卖了,回头再给你梳头找虱子吧!”说完就挑着柴往山下跑。那婆猕见依秀跑开了,自知上了当,就想爬下树追赶,不料头发全被绞在树上,想下树下不得。它破口大驾:“你这死么佬妹呀,今天老娘算上了你的当,来日再碰上你,非把你撕成肉丝不可!”骂着骂着,猛地往树下跳,这一下,绞在树上的头发全都撕脱了头皮,头上光秃秃、血糊糊的,疼得它哇哇直叫。这时,勇敢的依秀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那婆猕抱着头,忍着痛,跑回山洞去。森林里的狮子、老虎、猴子看见它这般模样,讥笑道:“哟,怎么把头发全都拔光了,这回变成公猕了!”
那婆猕听了很生气。对邻居们发誓:“总有一天我会把各寨所有的么佬妹的辫子全拔掉,让她们都象我一样秃头l”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在么佬山乡传开了,妹仔们都埋怨依秀得罪了婆猕,闯了大祸。依秀知道了,跑遍了各个寨子,对姑娘们说:“别害怕,别担忧,我有办法对付它!”当下她告诉大家,往后每天出门,都把长辫子挽成一个雷,结在脑壳的后面,然后用一个细丝网起来,再用青蓝布巾包着头,这样,愚蠢的婆猕就以为我们没有辫子,不是么佬妹子了。姑娘们听了,都说是好办法,大家都照着办.
自从那婆猕被拔光了头发,扬言要报复后,天天都在森杯里打转,在山道口守着。奇怪,它找呀找呀,守呀守呀,见到的全是没有长辫子的么佬人。它心里好不服气,就向么佬人的寨子里走去。
走到半路上,正巧碰上了装成木匠佬的依秀。那婆猕就问:“木匠大哥,你见哪个寨子有打着长辫子的么佬妹子?”木匠说:“喀,那些么佬妹仔怕婆猕,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山寨里一个也没有了。”那婆猕听了,点了点头,转身要回山洞去。装成木匠的依秀忙说:“阿婆,你的辫子怎么全都没有了,头上伤成这个样子?”婆猕咬牙切齿地说:“咳,讲起我的辫子。我就很死那些么佬妹啦”依秀装出很同情很可怜它的样子,说:“是么佬妹欺侮阿婆啦,真太不该了。阿婆,你太可怜了,我这里带有一种药,专医脱发病的,用过了可以重新长出辫子来。你若愿意我可以帮你医一医。”那婆猕听了,心里好高兴,连忙回转头说:“木匠大哥,要真的医好了,我送你三头大猪!”木匠说:“不用,我帮人做事,从来不用别人送东西的。”“那就谢谢你啦!”说着,依秀叫那婆猕坐到路边的石板上,拿出一包石灰粉,撒在那婆猕的头上。婆猕又痛又辣,“哎哟哎哟”喊起来,问:“木匠大哥,你给我放的是什么药,疼得我好难过!”依秀说:“阿婆,不要紧的,忍一下就好了,再放第二种药就不疼了。”接着依秀拿出一把斧头,用斧背在婆猕头上轻轻地擦,问那婆猕:“阿婆,现在舒服了吧?”婆猕觉得头上凉丝丝的,答道:“舒服呵,舒服呵!”就在这时,依秀把开口倒过来,突然用力一劈,把那婆猕的头一下子劈成了两半,把它的老命送了。
婆猕除掉了,依秀脱了木匠眼,解下头巾,摸摸脑后的发髦,开心得哈哈笑了起来。
后来,么佬山乡的姑娘们为了纪念依秀,都爱把辫子挽上髻,慢慢地成了习惯,一代传一代,这便成了么佬族妇女特有的装束打扮。
瑶族:瑶族妇女的头饰十分复杂,有戴帽的、缠头的,有包帕的、椎髻的,有顶板的、戴银钗的等等。广西龙胜县盘瑶妇女多戴三角形的帽子。这种三角帽是先用竹篾和麻藤编成帽型,然后蒙上布,精细地捆扎绣制而成的。不同年龄的妇女,要戴不同颜色的帽子。老年妇女戴青色的三角帽。寓意四季常青、长命百岁;中年妇女戴蓝色的三角帽,寓意风调雨顺、兴旺发达;年轻姑娘则戴花布蒙成的三角帽,寓意山花烂漫、前程似锦。帽上可以随心所欲地绣织各种花纹图案,诸如花鸟鱼虫、山川树木、狮龙麒象、锦鸡凤凰等,但唯独不能绣虎豹,因为传说三角帽本来就是用以驱逐虎豹的。据说,盘瑶的祖先居住在深山密林里,那里人烟稀少,虎豹经常出没,伤人害畜。有一次,男人们都外出打猎了,家里只剩下妇女和孩子。可这天夜里老虎又偏偏闯进了寨子,扑窗扒门。妇女们被惊醒后,便用木棍、锄头等奋力驱赶老虎。可老虎不但未被吓走,反而更加凶狠地向她们扑来,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勇敢的盘瑶妇女急中生智,顺手抓起火塘上的三角架,朝咆哮的老虎用力砸去,不偏不斜,正好套住了虎头,老虎被这奇怪的东西吓坏了,急忙转身逃走了。三角架保住了妇女和孩子们的生命,后来妇女们便依照它的样子制作了三角帽,寓寄逢凶化吉,万事如意。
广西贺县盘瑶妇女也戴三角帽,但她们的三角帽比龙胜的要高大、壮观得多,她们的三角帽呈塔形,层层叠叠,共有十余层。她们也认为,戴这种帽子进密林、入草丛,可以“打草惊蛇”,保护自身安全。
苗族:银角
落银角分三种类型,即西江型、施洞型、排调型。西江型银角两角分叉,主纹通常为二龙戏珠形象,龙身、珠体均为凸花,高出底面约1厘米。西江型银角因体积大而颇具恃色。其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超过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绝。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瓢逸之美。西江型银角造型简朴,线条明快,最具古风。施洞型银角又称银扇,因其在分叉的两角间均匀分布四根银片颇类扇骨而得名。银角主纹亦为二龙戏珠,龙、珠皆单独造型制作,用银丝同主体焊连。两角顶端为钱纹,四根银片高过两角。顶端为蝴蝶,蝶口衔瓜米垂穗。银片间立六只凤鸟,展翅欲飞。各型银角申,施洞型银角造型最繁绸奢华,制作亦最为精细。佩戴者行走时,银角上龙风颤动,跃然譬项。同为银扇形的舟溪苗族银角,两角间有数恨扇片不等,无装饰,薄而轻"排调型银角同上述两种银角有所区别。其一,佩戴不是靠插针,而是靠银片紧裹头帕起到固定作甩。其二,是银角似角似羽。两角一分为二,远观似角,近观如羽。正中开出一文,顶端则明显为变形银羽。突出三艾皆插白鸡羽。造型主题的含混冲突,是根植于造型者宗教观念中万物有灵多元表现意识的物化。经实地考察,排调亦为巫术发达地区,当地敬奉的神低共148种。
银帽
银帽分为三种类型,即重安江型、雷山型、革东型。银帽为苗族盛装头饰,由众多的银花及各种造型的鸟、蝶、动物和银键入银铃组成,给人以满头珠翠、雍容华贵的印象。重安江型银帽为半珠形,全封顶(图九)。分内外两层。内层用缠布铁丝编成适于顶戴的帽圈。外层分三段,上段为帽顶,通冠由成百上干的银花组成,簇簇拥拥,十分繁密。帽顶正中,银扇高耸。银扇四周,有数只凤鸟、蝴蝶、膛娜高仁花簇之上,或翔或踞,形态逼真。中段帽箍为压花银片,上有二龙戏珠纹样,两侧有孩童嬉戏形象。下段沿帽箍垂下一排吊穗,皆以银链相连,银铃叮当。冠后拖三组银羽,共十二根,羽长及腰。重安江型银帽的造型及结构设计充分吸收了古代"步摇"之长。步摇出现于战国时期,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玉的《风赋》。其日:"主人之女,垂珠步摇。W释名·释百饰》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步摇具有两个特征,一为垂珠,二为颤枝。重安江型银帽凡银花、银凤、银虫均用簧形银丝与帽体相连,并作颤枝处埋。额前流苏低垂,戴帽人举手投足,则银花晃动,流苏轻摇,整个银帽顿时被注入生命活力。雷山型银帽上大下小,无顶,通高约30厘米。其恃点是注重突出帽围的平面装饰,帽围约10厘米高的银片上布满凸纹动物及花卉形象,帽围前叠饰蝶、鸟等单体银片,并以银丝焊连,层次感极强。帽顶为颤枝银花,银光闪烁,花姿绰约。银帽下部为齐眉流苏,密匀整齐。革东型银帽,半封顶,是银围帕和银替的组合体,较为简单。
银围帕
银围帕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散件银饰固定在头帕上,另一种则整体为银制,内衬布垫或直接固定在头上。贵州都匀坝固苗族将五件银帽饰缀在红绿竖条相间的头帕上,正中银饰稍大,缀于额部,其余四件稍小,对称缀于两耳前后,均为搂空银花。该头帕银色闪烁,布彩绚丽,相得益彰,颇有特色。罗旬逢亭苗族在青色包头帕上,横排五个圆锥形银饰,纹样皆为铜鼓纹,并以两根银链相连。每个圆锥形皆垂吊有蝴蝶瓜米穗。雷山苗族把二十个涡纹银帽饰分上下两排对称地钉在15厘米高的红布上,排间缀长方形银花片,红白相衬,色彩对比鲜明。整体为银制的以施洞苗族银马围帕最为精致。其分三层,上层为二十九个芒纹圆形银花;申层正中镶嵌圆形镜片,镜片两侧各有十四位骑马将士;下层为垂穗。银马围帕以骑马将士为主纹。兵士们披盔戴甲,队列整齐;骏马蹄踏银铃,威武雄壮。贵州凯里舟溪苗族的银帕中间宽,两端窄,系于额际,颇类古代首饰中的抹额。
银发替
苗族银发替式样极多,题材以花、鸟、蝶为主。虽然同样是花,但单瓣、复瓣,或束或簇,繁简密疏,造型大不相同。就风格而言,有的发譬纤巧细腻,灵秀生动,有的古拙朴实,浑厚凝重,各具特色。雷山西江苗族银发暂数十朵连枝银花呈扇形展开,绿、黄、红、白四色料珠装饰花蕊。扇心有五只银风昂首欲鸣。其排列疏密有致。发暂平伸譬后,如雀尾般散开,很是美丽。凯里苗族的银蝶发替三支为一套,五花银暂插在譬顶,双花银暂分插左有。施洞苗族银风发替造型生动,风头冠雄嗓秀,风颈用银丝编织,质感极强。王司苗族银风替的造型则手法夸张。银风背上满布银花,翅腹密垂灯笼穗、叶片穗。整暂以鸟身为中心,辅饰的银片、垂穗呈辐射状向四周伸展,恰似一团锦绣花簇。苗族银饰所显示出的不同风格及特征,极大程度上同当地服装绣染纹饰紧密相关。如与壬司苗族属同一文化地域的丹寨苗族,其蜡染纹饰中也常见鸟背生蔓、蔓头长鱼、鱼口吐枝、枝头绽花的形象,表达了当地苗族骂信生命不灭、循环无穷的观念。
银插针
银插针同属银发暂类,但通常造型简单,因此单独列类介绍。插针的类型很多,有叶形银插针、挖耳银插针、方柱形银插针、钱纹镶珠银插针、几何纹银插针、寿字银插针、六方珠丁银插针等等,数不胜数。
苗族插针的佩戴方式各有不同。龙里苗族银插针为三个银泡,每个银泡上吊三个银铃,插于譬后。施洞苗族龙首插针大小不等,大的用于节日,小的为日常生活中所佩戴。其插法为横向贯穿顶譬,譬有留出一截替杆斜出譬顶,格外惹眼夺目。黎平苗族宽花插针形若巳百,柄部为双层桃形,中间高,四周薄,上部饰有单层花瓣,造型与众不同。从江苗族的斗签插针,斗签造型的替首独具特色,一式数支,团团围住发譬,虽不能遮风避雨,却艳艳生辉,别有一番情趣。贵阳苗族银牛角替造型如银筷,十支一套。每支根部皆垂有吊穗,佩戴时自左向有插入发譬,横成一排,远观犹如排炮。
银网链饰
银网链饰属发替类,都柳江流域较多见。典型的有坠鱼五股网链饰,由插针穿环固定,五股银链如网张开,罩在譬后。清水江流域流行的毛虫形银围带也属银网链饰。其为八棱空心圆条,以银丝编织而成,用来装饰脑后发譬。
银花梳
银花梳既可梳发、压发,又是装饰品,通常内为木质,外包银皮,仅露梳齿,梳背上银制各类形象以为装饰。其造型有繁有简。雷山西江苗族银花梳梳背满饰花、鸟、龙、鹿等形象,是花梳中的上乘之作。都柳江流域的银花梳,往往在梳背上装饰十数位菩萨形象或尖角状物,并附有长长的银链。戴上花梳后,银链分五层或六层呈梯形自然垂下。而凯里芦山银花梳只是在木梳外包上一层压花银片,制作较为简单。
银童帽饰
由于苗族视银为避邪之物,生活在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有给儿童饰银的习俗。银饰通常钉在童帽上(图一四)。传统的童帽饰造型多见狮、鱼、蝶等形象,还有受汉族文化影响的"福禄寿喜"、"长命富贵"等字样及"六宝"等,构思巧妙,造型别致。贵州施洞有一种专为婴儿特制的银菩萨帽饰,一套九枚,件小,片薄,份量轻,适于不堪重负的婴幼儿佩戴。
苗族银头饰还包括银护头花、银顶花、银瓢头排等。
苗族银质头饰的贴力在于其特殊的组合、特殊的佩戴方式以及同头帕相得益彰的搭配。这种组合方式非常传统,银替的位置、银梳的方向、银帕的围法以及所有散件的佩戴,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心所欲。往往是由母亲亲手为尚不精通的女儿逐一插戴。头饰的偏重位置亦因地而异,或譬顶,或额前,或譬侧,或脑后。有些地方并不把头饰直接插于譬顶发间,而是以"青布蒙暑",把饰件固定在头布上,展现出独特的装饰风格。
侗族:头饰和银饰是侗族妇女最讲究的装饰品。她们擅留长发,用红头绳扎发盘在头上再包纱帕,脑后别上银簪、银梳,头戴银盘花、银头冠,耳吊金银环;领口两组银扣对应排列,外加钭襟扣两组;颈戴五只大小不同项圈;胸佩五根银链和一把银锁用以镇魔压邪;手腕戴上银花镯,四方镯等。银饰品中有雕龙画凤,鸟虫花草等图案,均为本地匠人所制造,是侗族服饰设计文化的精品。此装具有古朴繁杂,别有情趣之味,银光闪闪,叮当作响。
仫佬: 从前,在么佬人住的地方,有个大山林,山林里住着一个大婆猕(人熊)。大婆猕留着一条同么佬族姑娘一样长的辫子,可是它不会自己梳头,头发总是乱蓬蓬的,生了很多虱子。它每天都到山道口上等着,碰上寨子里进山做活路的姑娘,就拉着她们帮它梳头,帮它打辫子,帮它找虱子。谁若不肯,它就吃掉谁。弄得各寨子的姑娘都怕上山做活路。
有一个聪明的姑娘,名叫依秀。有一天,家里没有一粒米下锅了,阿爸又病在床上,依秀对阿妈说:“我们不能这样等着饿死,我上山砍担柴卖,买点米回来!”阿妈忙说:“依秀啊,依秀,你妹仔家去不得,山上林子里的婆猕正等着呢!”依秀握着柴刀说:“山鹰不怕强豹,猎人不怕猛虎。阿妈呀,莫担心,到时候我自有办法对付它!”依秀把柴刀磨得雪亮,把辫子札得紧紧,便上山砍柴去了。
依秀爬过一个高高的山头,穿过了一片密密的树林,来到了柴禾最多最多的金鸡山。她放下扁担,砍起柴来。砍呀砍呀,不一会儿就砍了一大担柴,挑着往回走。走呀走呀,走到了山脚下,在一棵大榕树下,放下担子歇凉。她还未坐稳,突然间听到远处传来哈哈的大笑声,口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又高又大的婆猕,一边笑,一边拖着笨重的身子走过来:“漂亮的妹子呀,我找遍了整个山林,寻遍了所有的山道口,望穿了一双眼睛,都没碰上一个妹仔。今天算运气好,碰上你了。妹仔呀,快帮我梳梳头吧!”
依秀自知逃是逃不脱了,她仍坐着不动,若无其事,但心里却暗暗想办法对付它。那婆么猕走上前来,一把抓住她,将一把又粗又大的木梳交给依秀,说:“快给我梳头吧,头上痒得很!”依秀拿下自己别在头发上的银梳说:“阿婆呀,我知道今天砍柴一定会碰上你,有心来为你梳辫子。你看,梳子我都随身带咧!”那婆猕一看,果真是一把银梳,哈哈大笑:“好妹子,你真乖呵!”
依秀见它相信自己紧接着说:““阿婆呀,你的辫子太长了,在这地上梳,辫子会拖到泥巴里,多不干净”
“那就到山顶去梳!”
“山顶又高又陡,阿婆难走啊!”
“那就到大石头上梳!”
“石头上有青苔,滑着呢,阿婆会跌下来!”
“你讲到哪里梳,阿婆由着你!”
依秀心里暗想,老东西上套套了,便说:“阿婆呀,就上这强大树上梳,又方便,又干净。”
“好,好!妹仔呀,快上去吧,阿婆头疼得很,快点给我梳一梳!”
于是依秀便和它一同爬到大树上,依秀坐在高一点的树权上,那婆猕坐在低一点的树权上,慢慢梳起来。依秀梳一把头发,便把一把头发绞在树权上。梳了一会儿,婆猕问;
“好妹仔,梳好了没有呀?”依秀故意说:“阿婆呀,你老人家的头发又长又黑,实在好看,我慢慢给你梳,打一条最好的辫子。”
“好妹仔,你真会说话,阿婆由着您!”
依秀便又慢慢地梳,一边梳,一边把那婆猕长长的头发一把把地全都紧紧地绞在树上。梳完了,绞完了,依秀故意把梳子丢到树底下,哎呀一声叫了起来:“阿婆呀,我的梳子掉到树底下去了!”婆猕说:“不要紧,不要紧,等阿婆下去帮你捡上来!”依秀一听忙说:“阿婆呀,你年纪大,上下不方便,还是让我去捡吧!”
那婆猕见这个姑娘很懂礼貌,便放心了,说:“好吧,你快点捡上来,梳完头,还要帮婆找虱子呢!”
“阿婆尽管放心,今天我要服侍你一天!”
依秀到了树下,捡起梳子,挑起柴禾,抬头对那婆猕说:“阿婆呀,请你等一等,我挑这担柴到街上卖了,回头再给你梳头找虱子吧!”说完就挑着柴往山下跑。那婆猕见依秀跑开了,自知上了当,就想爬下树追赶,不料头发全被绞在树上,想下树下不得。它破口大驾:“你这死么佬妹呀,今天老娘算上了你的当,来日再碰上你,非把你撕成肉丝不可!”骂着骂着,猛地往树下跳,这一下,绞在树上的头发全都撕脱了头皮,头上光秃秃、血糊糊的,疼得它哇哇直叫。这时,勇敢的依秀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那婆猕抱着头,忍着痛,跑回山洞去。森林里的狮子、老虎、猴子看见它这般模样,讥笑道:“哟,怎么把头发全都拔光了,这回变成公猕了!”
那婆猕听了很生气。对邻居们发誓:“总有一天我会把各寨所有的么佬妹的辫子全拔掉,让她们都象我一样秃头l”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在么佬山乡传开了,妹仔们都埋怨依秀得罪了婆猕,闯了大祸。依秀知道了,跑遍了各个寨子,对姑娘们说:“别害怕,别担忧,我有办法对付它!”当下她告诉大家,往后每天出门,都把长辫子挽成一个雷,结在脑壳的后面,然后用一个细丝网起来,再用青蓝布巾包着头,这样,愚蠢的婆猕就以为我们没有辫子,不是么佬妹子了。姑娘们听了,都说是好办法,大家都照着办.
自从那婆猕被拔光了头发,扬言要报复后,天天都在森杯里打转,在山道口守着。奇怪,它找呀找呀,守呀守呀,见到的全是没有长辫子的么佬人。它心里好不服气,就向么佬人的寨子里走去。
走到半路上,正巧碰上了装成木匠佬的依秀。那婆猕就问:“木匠大哥,你见哪个寨子有打着长辫子的么佬妹子?”木匠说:“喀,那些么佬妹仔怕婆猕,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山寨里一个也没有了。”那婆猕听了,点了点头,转身要回山洞去。装成木匠的依秀忙说:“阿婆,你的辫子怎么全都没有了,头上伤成这个样子?”婆猕咬牙切齿地说:“咳,讲起我的辫子。我就很死那些么佬妹啦”依秀装出很同情很可怜它的样子,说:“是么佬妹欺侮阿婆啦,真太不该了。阿婆,你太可怜了,我这里带有一种药,专医脱发病的,用过了可以重新长出辫子来。你若愿意我可以帮你医一医。”那婆猕听了,心里好高兴,连忙回转头说:“木匠大哥,要真的医好了,我送你三头大猪!”木匠说:“不用,我帮人做事,从来不用别人送东西的。”“那就谢谢你啦!”说着,依秀叫那婆猕坐到路边的石板上,拿出一包石灰粉,撒在那婆猕的头上。婆猕又痛又辣,“哎哟哎哟”喊起来,问:“木匠大哥,你给我放的是什么药,疼得我好难过!”依秀说:“阿婆,不要紧的,忍一下就好了,再放第二种药就不疼了。”接着依秀拿出一把斧头,用斧背在婆猕头上轻轻地擦,问那婆猕:“阿婆,现在舒服了吧?”婆猕觉得头上凉丝丝的,答道:“舒服呵,舒服呵!”就在这时,依秀把开口倒过来,突然用力一劈,把那婆猕的头一下子劈成了两半,把它的老命送了。
婆猕除掉了,依秀脱了木匠眼,解下头巾,摸摸脑后的发髦,开心得哈哈笑了起来。
后来,么佬山乡的姑娘们为了纪念依秀,都爱把辫子挽上髻,慢慢地成了习惯,一代传一代,这便成了么佬族妇女特有的装束打扮。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