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高中政治小课题研究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1 13:17
- 提问者网友:蔚蓝的太阳
- 2021-02-20 22:53
如何进行高中政治小课题研究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02-21 00:28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正面教育原则,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但事实上很多中学生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政治课存在偏见,认为政治课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学了没用;二是在新课改的高考模式下,高中政治课仅仅作为学生进入大学门槛的参考,不论是家长或是在校学生都认为这门“副科”的考试成绩好不好关系不大。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教师、学生普遍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单方灌输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色彩,因此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益低下,这些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是我们都应该关心重视的重要环节,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对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现状的调查。
2、分析学生缺乏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的原因。
3、研究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途径,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学科实用性,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培养学生生活化的学科技能,实现教学有效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阅览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筛选、整理,为本课题的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2、调查访谈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学习现状和教学现状,从中探寻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为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兴趣提供有力的依据。
3、行动研究法:依据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并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期逐步完善。
4、经验总结法:综合理论学习、借鉴外地兄弟学校的有益经验,并结合自己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反馈、及时归纳,总结出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并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加以推广。
三、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水平,在积累和反思中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这对于促进新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使其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2011年5月—12月, 《素质教育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课堂教学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2、2012年1月—5月,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思想政治课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网上查阅相关文献,阅读相关杂志,伴随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
五、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 2011年6月—8月, 撰写读书笔记1篇。
2、 2011年9月—12月, 撰写读书笔记2篇,完成教学案例1篇。
3、 2012年1月—3月, 撰写读书笔记1篇,完成教学案例2篇。
4、 2012年4月—5月, 完成课例分析1篇。
5、 2012年6月, 总结材料,完成结题报告。
六、研究过程(2011、3--2012、6)
(一)准备阶段(2011、3--2011、6)
确立研究主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本人过去教育教学方面积累的相关素材,查找出相关书目,分析、编制研究的初步方案,申报立项。
(二)读书和实施阶段(2011、6---2012、4)
1、课题研究读书情况
课题研究期间,主要阅读了一些主要书籍,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图书馆也翻阅了许多报刊杂志,做了大量摘抄卡片,写了许多读书笔记、案例和随笔,同时通过阅读,开阔了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使课题研究思路更加明晰,思考感悟更深刻。
2、具体实施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也随学校一起去外地课改较好的学校,如安徽的泗县二中进行实地观察与考察,回校后,通过统筹规划,我即着手对我校的一些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充分吸收各层次学生的意见,总结学生缺乏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原因,并据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调查,有些同学不喜欢上政治课。他们认为,上政治课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他们很多都表示对政治课学习没兴趣。由于对政治课没有积极性,出现了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思想开小差的这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或做其他作业,甚至是搞小动作、看小说、杂志等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1)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同学对学习的兴趣不太浓厚,他们不少都崇尚拜金主义,丢失了传统美德,如自强、自尊、自爱、自立等,不思进取;在道德观念上,不少青少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薄等;在生活方式上,贪图享乐,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贪图高消费。这些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影响都使得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认为政治课是一门副科,可读可不读,读的不好也没有关系,严重影响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2)当前的教育模式和高考模式的影响。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高考的评价模式仍然是一考定终身,所以高中的学校里基本上还是推行的应试教育模式。由于应试教育,全社会普遍存在着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做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并且把它与教师的工资评比、晋级挂钩。所以教师教学目的是期望学生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学生勤奋学习目的是希望考试中得高分;再加上当前江苏的高考模式最终只把语、数、外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把政治学科只作为一项参考值,所以很多学生平时基本上只学习语、数、外,或是把95%的精力用在了语、数、外的学习上,政治这样的学科只要考前临时突击及格就万事大吉了,只有及少数语、数、外成绩很好的同学想考入国内较好的大学可能才会稍微多下点功夫,不过这也是考试的需要,很多同学也很痛苦,实在是不想学,但也是被逼无奈,很多家长也是认为政治学科是“副科”,学不学,考好与否都没关系。这样,无疑会降低了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甚至将弱化了思想政治的课程地位。
2、学校因素
目前有些学校对于政治课的地位和教学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的同学一周只上一节政治课,就是选修班的同学竟然一周一班也只上两节课,自习课也没有;有的学校领导也认为高中政治课可上可不上,多上一节或少上一节几乎没有任何不好的影响;课务安排上,政治课总是被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或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要么是饥饿,要么是睡觉,请问这样的环境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吗?甚至有些学校的教师把政治课当作自习课来上,或者其他主科的教师也喜欢拿政治课来上语、数、外之类的课程,政治课的地位严重受到削弱,更别谈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3、教师因素
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个人素质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和考生的考分。只要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就是一位高水平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认为成绩优秀就是好学生,平时关心的大多是作业与成绩。同时,传统的教育观念还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就在于加大知识的灌输容量,加大课堂课后的作业量。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怕学的情绪,把读书当作沉重的包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应加强研究探索育人的新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在政治教师的素质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政治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有些教师教学能力差、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模式简单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空洞的说教,枯燥的理论,无法吸引学生;有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能力欠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师自身的素质,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同时目前由于高考及升学的压力,很多政治教师都是只讲课内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从而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更加没有兴趣,纯粹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使得政治课缺乏活力,导致政治课学生厌学的比例增多,久而久之,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更加低下。
4、学生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不愿学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离得太远,与实际沾不上边。认为政治课教学是强制教化不真实,对认识真实的社会没有帮助,与现实社会有距离。比如高二《政治生活》讲到人民当家作主时,很多同学都唏嘘,太假了,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总是感觉到我们老百姓是任人宰割,一点最基本的权利也没有,政治课太不真实了。政治理论也不能创造出多少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将来走向社会,就业也困难,那我们背这些理论有什么意义?
高中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不足,也影响了他们对政治课的态度。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初中不重视政治课、政治课开卷考试、政治的基础不扎实,再加上课外知识面较窄且阅历有限,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在进入高中学习政治课的时候难以理解和把握。同时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只认识到政治课的智育功能,忽略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导致对政治课的兴趣低落。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从社会方面
政治课是一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我们的国家应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同时全国和社会各方面要加强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继续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2、从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政治课,不仅重视政治课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政治课的学习过程。经常在校内开展各类思想教育的活动,充分发挥政治课的智育功能和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传统道德品质。学校高度重视政治课,从而引导教师及学生也重视政治课,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政治课也能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激发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3、从教师方面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者,探索创新的引领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过程调节的指导者,所以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尤其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深入学习党的教育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与毛泽东指出的学生要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因此教师应加强学习党的教育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党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奋斗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战线上的数千万教育工作者都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这对新课改的实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为考试而战。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整个教学过程总是以老师为主导,以知识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现在我们的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过程调节的指导者。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以老师为主导为以学生为主体,把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放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空。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应该以党的教育理论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思想,彻底转变观念,要抛弃“为了升学而教学”的思想,确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新的观点。
第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现代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英国著名学者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教学手段应该是导火线、冲击波和兴奋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改进课堂讲授方法,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加大现代化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及应用;关注时事热点,把时事热点带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解《经济生活》时,可以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思考,如大蒜价格的变化等;在讲解“生活与哲学”时,可以把日本大地震发生时引发的我国的抢盐潮联系起来讲联系的普遍性的观点等;在讲解文化生活时,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小悦悦”事件来讲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等,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采用富有哲理的诗句来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美不胜收。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解释内容过程中可以达到直观形象、深入浅出的示意作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使学生成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学习主体。我们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容易接收又能愉快学习,而不是强迫学生生吞活剥的全面接收,要根椐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
第三、必须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教育能力。
专业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还离不开板书、板画、语言等媒介。我们应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在黑板上端正板书、板画和用严谨的语言教学,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或同年龄同性别的不同学生,其心理特点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
现代社会飞跃发展,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不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努力钻研专业理论,不断学习现代教学教育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及时传递新的信息,并用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第四、必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规范师德,增强教师的感召力。
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
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教师要用自身的行为,用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总之,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面对新世纪的一代新人,更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总而言之,如果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能在上述诸方面自觉地进行转变、更新和提高,自觉地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新模式,那么,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状况,必将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也定会大大提高高中政治教师在推行新课改,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声誉。
4、从学生自身方面
在学生方面,应该首先应该端正学习政治课的态度,其次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效率。其实每一门课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社会科学知识都能丰富我们的知识面。学生应该把政治课看作是一门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智育,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德育的课程,认真对待政治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培养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促进自己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学生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从而为社会造福。高中政治特别是高二的《生活与哲学》告诉了同学很多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哲理,如果认真的学习和仔细的揣摩,应该对自己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总结阶段(2012、5---2012、6)
对实践中的有效材料与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成果
1、提高了自己的理论与研究水平,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
2、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了以教为主的僵化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备学为主,学教结合的新课改教学模式。
3、促进了学生学习由“埋头学、读死书”向“回头看,活学用”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民主、互动、和谐的生态课堂的创设,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思考与困惑:
1、在课题研究中,我初步探索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的方法与策略,但仍感觉不够完善,效果仍不能太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促进师生发展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仍要以此为重点,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与研究,以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我的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的方法,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重视得不够,课题研究的成果显得不够全面、丰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们感觉到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效果是明显的,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深入全面地学习个性化教育理念,更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一年来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需要我不懈地付出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继续在市级、县级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上下探索”,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正面教育原则,把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但事实上很多中学生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对政治课存在偏见,认为政治课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学了没用;二是在新课改的高考模式下,高中政治课仅仅作为学生进入大学门槛的参考,不论是家长或是在校学生都认为这门“副科”的考试成绩好不好关系不大。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教师、学生普遍缺乏情感、单调枯燥、单方灌输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色彩,因此长期以来,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益低下,这些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是我们都应该关心重视的重要环节,是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对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现状的调查。
2、分析学生缺乏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的原因。
3、研究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途径,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悟学科实用性,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培养学生生活化的学科技能,实现教学有效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阅览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筛选、整理,为本课题的演究提供借鉴和指导。
2、调查访谈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学习现状和教学现状,从中探寻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为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兴趣提供有力的依据。
3、行动研究法:依据学习缺乏兴趣的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并对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期逐步完善。
4、经验总结法:综合理论学习、借鉴外地兄弟学校的有益经验,并结合自己一段时间的研究、实践、反馈、及时归纳,总结出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并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加以推广。
三、研究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水平,在积累和反思中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能力,提升专业水平,这对于促进新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使其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积极参与,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2011年5月—12月, 《素质教育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课堂教学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2、2012年1月—5月,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思想政治课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网上查阅相关文献,阅读相关杂志,伴随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
五、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 2011年6月—8月, 撰写读书笔记1篇。
2、 2011年9月—12月, 撰写读书笔记2篇,完成教学案例1篇。
3、 2012年1月—3月, 撰写读书笔记1篇,完成教学案例2篇。
4、 2012年4月—5月, 完成课例分析1篇。
5、 2012年6月, 总结材料,完成结题报告。
六、研究过程(2011、3--2012、6)
(一)准备阶段(2011、3--2011、6)
确立研究主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本人过去教育教学方面积累的相关素材,查找出相关书目,分析、编制研究的初步方案,申报立项。
(二)读书和实施阶段(2011、6---2012、4)
1、课题研究读书情况
课题研究期间,主要阅读了一些主要书籍,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图书馆也翻阅了许多报刊杂志,做了大量摘抄卡片,写了许多读书笔记、案例和随笔,同时通过阅读,开阔了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使课题研究思路更加明晰,思考感悟更深刻。
2、具体实施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也随学校一起去外地课改较好的学校,如安徽的泗县二中进行实地观察与考察,回校后,通过统筹规划,我即着手对我校的一些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充分吸收各层次学生的意见,总结学生缺乏学习高中政治课的原因,并据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调查,有些同学不喜欢上政治课。他们认为,上政治课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他们很多都表示对政治课学习没兴趣。由于对政治课没有积极性,出现了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思想开小差的这种“人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或做其他作业,甚至是搞小动作、看小说、杂志等现象。通过研究分析,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
(1)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同学对学习的兴趣不太浓厚,他们不少都崇尚拜金主义,丢失了传统美德,如自强、自尊、自爱、自立等,不思进取;在道德观念上,不少青少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薄等;在生活方式上,贪图享乐,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贪图高消费。这些价值观念的变化和影响都使得政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下降,认为政治课是一门副科,可读可不读,读的不好也没有关系,严重影响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2)当前的教育模式和高考模式的影响。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高考的评价模式仍然是一考定终身,所以高中的学校里基本上还是推行的应试教育模式。由于应试教育,全社会普遍存在着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做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并且把它与教师的工资评比、晋级挂钩。所以教师教学目的是期望学生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学生勤奋学习目的是希望考试中得高分;再加上当前江苏的高考模式最终只把语、数、外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把政治学科只作为一项参考值,所以很多学生平时基本上只学习语、数、外,或是把95%的精力用在了语、数、外的学习上,政治这样的学科只要考前临时突击及格就万事大吉了,只有及少数语、数、外成绩很好的同学想考入国内较好的大学可能才会稍微多下点功夫,不过这也是考试的需要,很多同学也很痛苦,实在是不想学,但也是被逼无奈,很多家长也是认为政治学科是“副科”,学不学,考好与否都没关系。这样,无疑会降低了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甚至将弱化了思想政治的课程地位。
2、学校因素
目前有些学校对于政治课的地位和教学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有些学校的同学一周只上一节政治课,就是选修班的同学竟然一周一班也只上两节课,自习课也没有;有的学校领导也认为高中政治课可上可不上,多上一节或少上一节几乎没有任何不好的影响;课务安排上,政治课总是被安排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或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要么是饥饿,要么是睡觉,请问这样的环境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吗?甚至有些学校的教师把政治课当作自习课来上,或者其他主科的教师也喜欢拿政治课来上语、数、外之类的课程,政治课的地位严重受到削弱,更别谈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
3、教师因素
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个人素质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于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和考生的考分。只要让学生的考试成绩理想,就是一位高水平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是认为成绩优秀就是好学生,平时关心的大多是作业与成绩。同时,传统的教育观念还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就在于加大知识的灌输容量,加大课堂课后的作业量。实践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让学生产生了厌学怕学的情绪,把读书当作沉重的包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新形势下,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摆脱应试教育的禁锢,应加强研究探索育人的新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在政治教师的素质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政治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有些教师教学能力差、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模式简单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空洞的说教,枯燥的理论,无法吸引学生;有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能力欠缺。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师自身的素质,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同时目前由于高考及升学的压力,很多政治教师都是只讲课内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怪圈,从而使得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更加没有兴趣,纯粹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使得政治课缺乏活力,导致政治课学生厌学的比例增多,久而久之,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更加低下。
4、学生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学生不愿学政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政治与自己无关,离得太远,与实际沾不上边。认为政治课教学是强制教化不真实,对认识真实的社会没有帮助,与现实社会有距离。比如高二《政治生活》讲到人民当家作主时,很多同学都唏嘘,太假了,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总是感觉到我们老百姓是任人宰割,一点最基本的权利也没有,政治课太不真实了。政治理论也不能创造出多少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将来走向社会,就业也困难,那我们背这些理论有什么意义?
高中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不足,也影响了他们对政治课的态度。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初中不重视政治课、政治课开卷考试、政治的基础不扎实,再加上课外知识面较窄且阅历有限,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在进入高中学习政治课的时候难以理解和把握。同时很大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自身道德修养,只认识到政治课的智育功能,忽略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导致对政治课的兴趣低落。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从社会方面
政治课是一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我们的国家应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同时全国和社会各方面要加强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继续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2、从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政治课,不仅重视政治课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政治课的学习过程。经常在校内开展各类思想教育的活动,充分发挥政治课的智育功能和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传统道德品质。学校高度重视政治课,从而引导教师及学生也重视政治课,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政治课也能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激发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3、从教师方面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者,探索创新的引领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过程调节的指导者,所以教师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尤其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此,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深入学习党的教育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与毛泽东指出的学生要在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因此教师应加强学习党的教育理论,透彻理解并掌握党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奋斗在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战线上的数千万教育工作者都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这对新课改的实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为考试而战。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整个教学过程总是以老师为主导,以知识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现在我们的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换到学习热情的激发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过程调节的指导者。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以老师为主导为以学生为主体,把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放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时空。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应该以党的教育理论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思想,彻底转变观念,要抛弃“为了升学而教学”的思想,确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新的观点。
第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倡导现代教学方式。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英国著名学者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教学手段应该是导火线、冲击波和兴奋剂。”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改进课堂讲授方法,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加大现代化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及应用;关注时事热点,把时事热点带入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解《经济生活》时,可以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思考,如大蒜价格的变化等;在讲解“生活与哲学”时,可以把日本大地震发生时引发的我国的抢盐潮联系起来讲联系的普遍性的观点等;在讲解文化生活时,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小悦悦”事件来讲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等,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采用富有哲理的诗句来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美不胜收。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解释内容过程中可以达到直观形象、深入浅出的示意作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使学生成为具有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学习主体。我们教学的主导思想应该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使学生容易接收又能愉快学习,而不是强迫学生生吞活剥的全面接收,要根椐学科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
第三、必须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教育能力。
专业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还离不开板书、板画、语言等媒介。我们应努力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必须在黑板上端正板书、板画和用严谨的语言教学,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和生活习惯。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的天真烂漫的孩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或同年龄同性别的不同学生,其心理特点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
现代社会飞跃发展,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不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努力钻研专业理论,不断学习现代教学教育理论,完善知识结构,及时传递新的信息,并用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辅助教学。
第四、必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规范师德,增强教师的感召力。
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
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先做到。教师要用自身的行为,用人格力量来教育和感染学生。总之,作为教师,尤其是作为高中政治教师,面对新世纪的一代新人,更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总而言之,如果广大高中政治教师能在上述诸方面自觉地进行转变、更新和提高,自觉地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构建高中新课程教学的新模式,那么,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状况,必将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也定会大大提高高中政治教师在推行新课改,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声誉。
4、从学生自身方面
在学生方面,应该首先应该端正学习政治课的态度,其次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效率。其实每一门课都有它存在的价值,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还是社会科学知识都能丰富我们的知识面。学生应该把政治课看作是一门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智育,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德育的课程,认真对待政治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培养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促进自己的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学生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重视思想道德情操,坚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从而为社会造福。高中政治特别是高二的《生活与哲学》告诉了同学很多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哲理,如果认真的学习和仔细的揣摩,应该对自己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三)总结阶段(2012、5---2012、6)
对实践中的有效材料与成果进行归纳整理,撰写结题报告。
七、研究成果
1、提高了自己的理论与研究水平,丰富了自身的教学经验。
2、转变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了以教为主的僵化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备学为主,学教结合的新课改教学模式。
3、促进了学生学习由“埋头学、读死书”向“回头看,活学用”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民主、互动、和谐的生态课堂的创设,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八、思考与困惑:
1、在课题研究中,我初步探索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的方法与策略,但仍感觉不够完善,效果仍不能太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促进师生发展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仍要以此为重点,在新课标的理论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探索与研究,以期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2、我的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的方法,但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于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重视得不够,课题研究的成果显得不够全面、丰富。
3、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们感觉到学生学习政治课的效果是明显的,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深入全面地学习个性化教育理念,更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一年来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需要我不懈地付出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继续在市级、县级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上下探索”,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