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精髓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18:45
- 提问者网友:低吟詩仙的傷
- 2021-02-22 12:23
佛教的精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2-22 13:48
佛学的精髓是什么 佛学的精髓是:说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即: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人生八苦,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轮回是实有的,所谓六道轮回,以佛教的观点,人在生时的语言思想行为决定一个人的往生,即六道轮回,六道者: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三恶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只要行善积德,广行布施的话,决定往生三善道,而作恶的一定往生三恶道,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相,建议看看《中阴身自救法》《西藏生死书》,这就好比是水,有固态、气态、液态等,但,物质水的成分始终是水,即佛说的: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谓轮回只不过是换了个房子而已,神识没变!即佛性没变!始终是佛,只不过有迷与觉之分,迷着凡夫,觉着佛菩萨!来吧,让我们一起做佛去!佛教的精髓是什么? 佛教的精髓就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陀讲经49年讲了无数的经典,但都是围绕“四圣谛”、“十二因缘”而说的,而这些的目的就是证果、大彻大悟。其实只要证得阿罗汉果就已础解脱了,至少了却分段生死,不用再轮回了。
具体说哪部经最能凸显出佛教的本质和精髓没办法回答,所有的经典都是枝叉,主干是四圣谛、十二因缘,但要想直接从主干入手困难可想而知,所以推荐选择一部经典深入再深入,直达主干您就成就了,建议您看看金刚经、心经、楞伽经,这些经是直指心性的;如果想修持建议您看看楞严经、禅秘要法经,如果不懂可以看看圣严法师、弘一法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南怀瑾老先生、莲池大师等的言论、著作。不要期望捷径,所有的弯路都是必须要走的,这辈子没走弯路是因为前世已经都走过了。成佛之路是漫长又艰辛的,当然这是对于凡夫而言。
以上言论均是个人观点。佛教是什么?其精髓是什么? 一、首先说说佛: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觉者的意思。觉有四种: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觉性,即佛证道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不觉是迷惑颠倒,象迷路的人一样,不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连自己迷路这件事也迷了;始觉是迷路的人觉悟到自己迷路了,开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觉又称如来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拥有了本地风光。所谓诸佛菩萨倒驾慈航,广度众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来让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让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二、略说佛教的宗派 佛教的宗派,象回家的各条路或交通工具,万法归一也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佛就是学佛的觉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确方向,必须行动,所以佛法特别注重实证(实践)。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动,“犹如数他宝,自无半分钱”。 关于这一点,明代高僧、净土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他说:“可叹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看过佛经,或以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进入取宝; 又有一类人,虽也读过佛经,但只是为了采摘佛经中的优美辞句,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或用于写作,助长文章的笔势,这些人可说是进入宝山而不知取宝! 再有一类人,虽然对佛经的义理进行讨论,或对人讲演,但只是凭肤浅的认识对着佛经释字销文,或妄自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可说是把取到的宝物当作玩品鉴赏,有时抱在怀中,有时拿在手里,然后又把宝物丢弃了。”(编者特别提示:看看我属于哪一种人?) 三、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 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 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 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 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佛法的精髓是什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的精髓精神是什么? 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生为何具有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
苦谛
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集谛
用以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佛教在有的场合为了强调无知是造成各种苦恼的最根本的原因,便把无明置于首位。
佛教虽主张一切事物的生灭、聚散是由因缘(各种内外条件)决定的,但也继承了古老的灵魂不灭的思想。认为众生生前由于无明、贪爱等趋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善恶行为(造业),将导致死后灵魂在天界、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的五道(加上阿修罗--恶神,为六道)之间轮回投生,不能从生死苦恼中得到解脱。
灭谛
是说灭除贪爱欲望,便断除了产生苦恼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从《阿含经》上经常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达到的至高解脱境界是:
我生已尽,烦恼已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意为我的现世生命已经结束,一切烦恼彻底断灭,修行已达圆满,从此将永远地摆脱生死轮回。这就是灭谛的实现,也就是所谓涅槃。
道谛--八正道
讲达到灭除痛苦,进入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径。此即八正道,包括: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遵循正确人生原则的职业和生活),正精进(正确的修行)、正念(正确地忆念四谛的道理)、正定(正确地修行禅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正见,相当于现代用语中的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不过它是特指以四谛之理为指导的佛教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佛教的道义精髓有哪些?他的主张是什么? 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佛教的根本追求是什么呢?佛陀当初从皇宫逃离到深林中是为了求得人生痛苦、烦恼的解脱。我们常把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称为小乘佛教,实际上,小乘佛教指的是这一时期佛陀弟子对修行的基本理解,但从佛陀本怀来说,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痛苦、烦恼离家修行,而是为了他人和万物众生痛苦、烦恼的解脱修行。因此,佛教的大乘精神实际上已经蕴含在佛陀身上,只是在机缘成熟时,由后世大乘菩萨发扬光大而已。 先说人生痛苦、烦恼的解脱,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四谛、八正道、三学、十二因缘等,揭示人生存在的本质是苦,因此应从人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是无明、爱欲。所谓无明,就是不了解人生存在的本质、现象世界的本性,也就是看不破,没有智慧的意思。所谓爱欲,就是因为无明,对现象世界生起执著、贪求,为虚幻的现象生起贪、嗔、痴。人的生老病死、六道轮回便都是从无明、爱欲而次第生起。那么,如何解脱呢?这就是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这方面内容在前面讲过。(相关链接: 八正道与戒定慧)简单地讲,所谓戒,就是因为我们贪欲的心、执著的痴爱等不简单去除,所以必须持戒,当然这是从自心来讲的了;所谓定,就是依法禅定,按照佛陀教的方法打坐了。现在流传下来的有许多禅定方法,有的是佛陀教的方便法,有的是一脉相承的教外别传,也有的是后世人自己的理解甚至猜想,大家要善加区别啊;所谓慧,就是对现象世界、人生乃至修行境界正确的看法了。重视智慧解脱是佛教区别于其他一些宗教的重要特征。佛教所说的般若即是佛教智慧的重要内容。所谓般若,就是对现象世界、人生的空性的认识了。后世大乘佛教般若中观学派,将般若空观进一步阐发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就是说要从空、假、中三个角度看待现象世界和人生。这三个方面又是一体的,不能分开来认识。所谓空,就是说不要将现象世界太当真,但并不是说现象世界不存在,因此还是要肯定现象世界、现世人生作为“假名”的存在,能够看到它的空性,而不执著,又能够肯定其缘生的存在,随缘任运,便是中道的态度。实际上,后来大乘佛教所说的空性,在原始佛教中是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表示的。也就是说,现象世界、现世人生比如一个人的缘份不过是众缘和合的,时刻都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执着于某一个角落某一时刻的存在状态。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痴情,说到底不过就是想留住过去某......余下全文>>佛教的精髓 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家修行的精髓是什么? 明心见性
具体说哪部经最能凸显出佛教的本质和精髓没办法回答,所有的经典都是枝叉,主干是四圣谛、十二因缘,但要想直接从主干入手困难可想而知,所以推荐选择一部经典深入再深入,直达主干您就成就了,建议您看看金刚经、心经、楞伽经,这些经是直指心性的;如果想修持建议您看看楞严经、禅秘要法经,如果不懂可以看看圣严法师、弘一法师、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南怀瑾老先生、莲池大师等的言论、著作。不要期望捷径,所有的弯路都是必须要走的,这辈子没走弯路是因为前世已经都走过了。成佛之路是漫长又艰辛的,当然这是对于凡夫而言。
以上言论均是个人观点。佛教是什么?其精髓是什么? 一、首先说说佛: 佛是佛陀的简称,是觉者的意思。觉有四种:本觉、不觉、始觉、究竟觉。本觉是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觉性,即佛证道所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不觉是迷惑颠倒,象迷路的人一样,不仅忘了回家的路,而且连自己迷路这件事也迷了;始觉是迷路的人觉悟到自己迷路了,开始找或找到了回家的方向;究竟觉又称如来果地,就是回到了老家,看到和拥有了本地风光。所谓诸佛菩萨倒驾慈航,广度众生,就是回到老家的人再回来让迷路的人知道自己迷路了,让知道迷路的人知道回家的方向,自己走回去。 二、略说佛教的宗派 佛教的宗派,象回家的各条路或交通工具,万法归一也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佛就是学佛的觉悟,首先知道自己迷路了;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正确方向,必须行动,所以佛法特别注重实证(实践)。知道了回家的路,而不行动,“犹如数他宝,自无半分钱”。 关于这一点,明代高僧、净土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有非常精彩的开示,他说:“可叹现在有许多人,从少年到中年到老年一直到死,从来不曾看过佛经,或以为佛经不屑一读,这些人可说是面对宝山而不想进入取宝; 又有一类人,虽也读过佛经,但只是为了采摘佛经中的优美辞句,来充实自己谈论的资料,或用于写作,助长文章的笔势,这些人可说是进入宝山而不知取宝! 再有一类人,虽然对佛经的义理进行讨论,或对人讲演,但只是凭肤浅的认识对着佛经释字销文,或妄自标新立异,以显高明,这些人可说是把取到的宝物当作玩品鉴赏,有时抱在怀中,有时拿在手里,然后又把宝物丢弃了。”(编者特别提示:看看我属于哪一种人?) 三、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 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 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 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 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佛法的精髓是什么?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的精髓精神是什么? 四谛的字面意思是四个真实不虚的道理,是原始佛教关于人生为何具有苦恼和如何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
苦谛
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集谛
用以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佛教在有的场合为了强调无知是造成各种苦恼的最根本的原因,便把无明置于首位。
佛教虽主张一切事物的生灭、聚散是由因缘(各种内外条件)决定的,但也继承了古老的灵魂不灭的思想。认为众生生前由于无明、贪爱等趋使,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善恶行为(造业),将导致死后灵魂在天界、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的五道(加上阿修罗--恶神,为六道)之间轮回投生,不能从生死苦恼中得到解脱。
灭谛
是说灭除贪爱欲望,便断除了产生苦恼的原因,使自己永远不再轮回于生死苦海。这是原始佛教所追求的最高的精神境界。从《阿含经》上经常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描述自己达到的至高解脱境界是:
我生已尽,烦恼已灭,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意为我的现世生命已经结束,一切烦恼彻底断灭,修行已达圆满,从此将永远地摆脱生死轮回。这就是灭谛的实现,也就是所谓涅槃。
道谛--八正道
讲达到灭除痛苦,进入涅槃境界的方法和途径。此即八正道,包括: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遵循正确人生原则的职业和生活),正精进(正确的修行)、正念(正确地忆念四谛的道理)、正定(正确地修行禅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正见,相当于现代用语中的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不过它是特指以四谛之理为指导的佛教的立场和世界观、价值观。佛教的道义精髓有哪些?他的主张是什么? 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
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佛教的根本追求是什么呢?佛陀当初从皇宫逃离到深林中是为了求得人生痛苦、烦恼的解脱。我们常把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称为小乘佛教,实际上,小乘佛教指的是这一时期佛陀弟子对修行的基本理解,但从佛陀本怀来说,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痛苦、烦恼离家修行,而是为了他人和万物众生痛苦、烦恼的解脱修行。因此,佛教的大乘精神实际上已经蕴含在佛陀身上,只是在机缘成熟时,由后世大乘菩萨发扬光大而已。 先说人生痛苦、烦恼的解脱,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理四谛、八正道、三学、十二因缘等,揭示人生存在的本质是苦,因此应从人生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呢?是无明、爱欲。所谓无明,就是不了解人生存在的本质、现象世界的本性,也就是看不破,没有智慧的意思。所谓爱欲,就是因为无明,对现象世界生起执著、贪求,为虚幻的现象生起贪、嗔、痴。人的生老病死、六道轮回便都是从无明、爱欲而次第生起。那么,如何解脱呢?这就是戒定慧三学和八正道,这方面内容在前面讲过。(相关链接: 八正道与戒定慧)简单地讲,所谓戒,就是因为我们贪欲的心、执著的痴爱等不简单去除,所以必须持戒,当然这是从自心来讲的了;所谓定,就是依法禅定,按照佛陀教的方法打坐了。现在流传下来的有许多禅定方法,有的是佛陀教的方便法,有的是一脉相承的教外别传,也有的是后世人自己的理解甚至猜想,大家要善加区别啊;所谓慧,就是对现象世界、人生乃至修行境界正确的看法了。重视智慧解脱是佛教区别于其他一些宗教的重要特征。佛教所说的般若即是佛教智慧的重要内容。所谓般若,就是对现象世界、人生的空性的认识了。后世大乘佛教般若中观学派,将般若空观进一步阐发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就是说要从空、假、中三个角度看待现象世界和人生。这三个方面又是一体的,不能分开来认识。所谓空,就是说不要将现象世界太当真,但并不是说现象世界不存在,因此还是要肯定现象世界、现世人生作为“假名”的存在,能够看到它的空性,而不执著,又能够肯定其缘生的存在,随缘任运,便是中道的态度。实际上,后来大乘佛教所说的空性,在原始佛教中是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来表示的。也就是说,现象世界、现世人生比如一个人的缘份不过是众缘和合的,时刻都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执着于某一个角落某一时刻的存在状态。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痴情,说到底不过就是想留住过去某......余下全文>>佛教的精髓 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家修行的精髓是什么? 明心见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