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迷哲学,但有些书太晦涩了,不知如何入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6:48
- 提问者网友:原来太熟悉了会陌生
- 2021-04-03 01:47
最近深迷哲学,但有些书太晦涩了,不知如何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4-03 03:04
读哲学,要打基础。基础是概念的分类。
读哲学书,晦涩的话,不妨一段一段地读。把这个段落拆成词,逐词注释。然后用自己的理解重新造句,自己造句与原文进行比对,读自己的句子自己完全把握意思,而读原文只有含糊的意思,两者比对的结果有助于你自己做出判断。
这就是批判的基础。有了批判,对于你消化吸收很有帮助。渐渐能读懂更多,有意思与无意思,直到完全把握原文意思。
拆解原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的问题细化了,如果真不懂,带着问题求证与获得帮助更容易。向别人提问题,问题太模糊了,是难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
举个例子:道德经说“美之为美斯恶已“。这里要拆美之,为美,斯,恶,已。
美:作为名词的话,是美的事物,或者美的事物唤起的美感的抽象。与恶构成反义词。
用作动词,有以什么为美的标准,认为什么是美的、感觉什么是美的,赞美等。
斯:充其量是这样,算是的意思。已:已经发生,结合句子,是做了恶心的事。
所以理解就很简单:参照美的事物伪造美就是干了恶事,概括讲,伪美算是恶。联系实际现象,就如东施效颦,假冒伪劣产品都是恶。
读哲学书,晦涩的话,不妨一段一段地读。把这个段落拆成词,逐词注释。然后用自己的理解重新造句,自己造句与原文进行比对,读自己的句子自己完全把握意思,而读原文只有含糊的意思,两者比对的结果有助于你自己做出判断。
这就是批判的基础。有了批判,对于你消化吸收很有帮助。渐渐能读懂更多,有意思与无意思,直到完全把握原文意思。
拆解原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的问题细化了,如果真不懂,带着问题求证与获得帮助更容易。向别人提问题,问题太模糊了,是难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的。
举个例子:道德经说“美之为美斯恶已“。这里要拆美之,为美,斯,恶,已。
美:作为名词的话,是美的事物,或者美的事物唤起的美感的抽象。与恶构成反义词。
用作动词,有以什么为美的标准,认为什么是美的、感觉什么是美的,赞美等。
斯:充其量是这样,算是的意思。已:已经发生,结合句子,是做了恶心的事。
所以理解就很简单:参照美的事物伪造美就是干了恶事,概括讲,伪美算是恶。联系实际现象,就如东施效颦,假冒伪劣产品都是恶。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