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讲禅定
答案:5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4:37
- 提问者网友:我没有何以琛的痴心不悔
- 2021-01-27 13:49
净空法师说过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禅定不会防碍工作。请问这种禅定怎样做到?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1-27 14:25
禅定的定是指令心专注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或是指在凝然寂静的境界,原来的梵语(Samadhi三摩地,三味)之音译。我们经由规范的生活,也就是“戒”,来防止身心的散乱,再经过调身,调息,调心的修持,产生统一身心的定。修持皆须禅定,但禅定绝不止盘腿打坐(坐禅)。如果依禅定的内容及其修行的阶段,可将禅定分为多种,基本世间禅定包括四禅与四空定,统称为四禅八定:初禅(一禅):心一境性,离无喜乐。中国人配合道家气脉的道理,归纳初禅为念住。说到禅定,前几天说的问题皆来了。由东汉到唐宋之间的大师们,不光是三藏大师,一般的禅师,很多不仅定力好,而且神通具足。当然不是特地去修神通,一个真得道的人,一定具有神通,只是不用罢了。但若自称得道,而实际上却没有神变的能力,那就说不过去。(神通的详细问题将后面讲述。)我所见到现代人中能得初禅,心一境性,已是寥寥可数,更遑论定生喜乐。谁能定生喜乐来呢?天哪!大家打坐腿麻得不得了,痛苦不堪,心一境性也许谁能做到不敢说,但定生喜乐则似还未见过,则谈何修持呢?何处是喜?何处是乐呢?如此则初禅都未到。念佛者念到一心不乱,参禅要到一念不生,未悟者只一句话头孤零零的,悟了的只悟到本来面目现前,完全定住,心一境性,定久了,就定生喜乐。(这在佛经上都有,可是散在各经中,没有一套完整的可以看出来。)定久了,要达到定生喜与乐,才是初禅。喜是心理的,乐是生理的。我们都听说过老僧入定,真正入定到某一种境界,时间没有了,他会坐在那里七八天,一个月,自己只觉得禅指一挥间而已。像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在泰国一次一定九天。不过大家要认识,这不过是有定境中的一种定而已,并不是说每一种定境都是如此。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佛法讲修持禅定,百千三昧的定境不同,有一种定境量,日理万机,分秒都没有休息。但是他的心境永远在定,同外界一点都不相干。心,要想他定住是很不容易的。像上了年纪的人睡不着,因为心不能定。年纪越大思想越复杂,因此影响了脑神经,不能休息。等于说,我们脑子是机器,心脏也是个机器,但是他的开关并不机器本身,而是后面另一个功能的东西,那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情感,你心里的作用。所以一切学佛修道,参禅求持之入,都是追求如何使心能定。有些人打坐几十年,虽然坐在那里,但是内心还很乱,不过偶尔感觉到一点清静,一点舒服而已。一点心理的舒服只是生理的反应与心境上一点宁静境界,而真正的定几乎没有办法做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大漠
- 2021-01-27 16:44
随喜!
- 2楼网友:夜余生
- 2021-01-27 15:28
定从戒中来,戒能生定。
- 3楼网友:七十二街
- 2021-01-27 15:11
修禅不是指坐着才是禅,行动坐卧之中,保持清净心,都可以在禅的境界里,告诉你一个方法,你在做事情也好,干活也好,心里念心经,不要用意识控制,该做什么做什么,只用心念禅是一种心境的状态,本来不立文字,后世禅宗祖师勉强为不明白的说了四个字,静虑和思维,修学禅宗,也要看自己的缘分,不要勉强自己,那个法门都有成就的,随缘,不攀缘。
- 4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1-27 15:03
阿弥陀佛!净空法师讲的,我不知道!不过六祖说的,我却知道!“外不着相即为禅,内不动心是为定”,这个就是禅定!“事来则应,事去则净”!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