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还能互相歧视,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9 06:03
- 提问者网友:我们很暧昧
- 2021-03-18 07:23
中国人还能互相歧视,这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底特律间谍
- 2021-03-18 08:39
中国的地域歧视从先秦就开始了,但是地域歧视并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外国人也有很强的地域情结。
美国的南北、各个州之间也互相调侃讽刺,比如有的州被称为牛仔、乡巴佬;英国更是如此,苏格兰人就和威尔士人合不来,但他们都觉得爱尔兰是吝啬鬼,养猪的乡下人;法国巴黎甚至把非巴黎人称为外省人。
西方国家地域歧视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南北方水火不容,南方人觉得北方人不懂生活,北方更是直接攻击南方是非洲……
不过,这些国家的地域歧视跟中国比起来就弱爆了。毕竟,在中国,地域歧视是有传统的,在先秦时就已经开始了。先秦诸子的笔下出现了许许多多嘲笑某地人的段子,而这些段子呢,都千篇一律地指向了当时的宋国(今河南省境内)。
《列子》曾经讲到,有宋国人在冬天里晒太阳,觉得很舒服,便想把这个“享受秘方”献给国君,并自信能领取重赏;《庄子》里说到,有宋国人善于做衣帽,就去越国经营企图发财,结果越国人都是剪短发的纹身大汉根本用不着衣帽,因此惨遭赔本;《韩非子》中还有宋国人不听邻居劝告,没有及时修补下雨天被浸坏的围墙,结果家中被盗,他反而怀疑盗贼就是好心给他提建议的邻居……而守株待兔、揠苗助长这类的事情也都发生在宋国人身上。
虽然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见解和政治主张各不相同,但对于宋国人的态度,却是十分一致的。
除了宋国,另一个地域歧视的主角是郑国(今河南省境内),最出名的就是“郑人买履”和“买株还珠”的故事了。
虽然也有贬低楚人、齐人的段子——“刻舟求剑”的就是楚国人——但为数不多,而且也不像对待宋郑两国这般鄙视。有时候在不同的著作里,明明是同一个故事,但就是主人公“宋人”变成了“郑人”。
先秦之后,直到北宋,中国的地域歧视才发展到一个高潮,尤其是南北方的互相歧视。
出身陕西籍的一代名相寇准认为“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 甚至在状元人选的最后确定时期竭力主张将南方籍的考生更易为山东平度人的考生,并为此而逢人便夸口:“又为中原争得一状元。”
到了王安石变法时,这种歧视已经公开化了。因为主张变法的都是南方大臣,保守的都是北方大臣。山西人司马光就说王安石:“心术似福州。”公然歧视了福建人。还有一位不主张变法的知识分子刘挚,宋神宗时问他你认不认识王安石?他可是老夸你呀。
美国的南北、各个州之间也互相调侃讽刺,比如有的州被称为牛仔、乡巴佬;英国更是如此,苏格兰人就和威尔士人合不来,但他们都觉得爱尔兰是吝啬鬼,养猪的乡下人;法国巴黎甚至把非巴黎人称为外省人。
西方国家地域歧视最为严重的意大利,南北方水火不容,南方人觉得北方人不懂生活,北方更是直接攻击南方是非洲……
不过,这些国家的地域歧视跟中国比起来就弱爆了。毕竟,在中国,地域歧视是有传统的,在先秦时就已经开始了。先秦诸子的笔下出现了许许多多嘲笑某地人的段子,而这些段子呢,都千篇一律地指向了当时的宋国(今河南省境内)。
《列子》曾经讲到,有宋国人在冬天里晒太阳,觉得很舒服,便想把这个“享受秘方”献给国君,并自信能领取重赏;《庄子》里说到,有宋国人善于做衣帽,就去越国经营企图发财,结果越国人都是剪短发的纹身大汉根本用不着衣帽,因此惨遭赔本;《韩非子》中还有宋国人不听邻居劝告,没有及时修补下雨天被浸坏的围墙,结果家中被盗,他反而怀疑盗贼就是好心给他提建议的邻居……而守株待兔、揠苗助长这类的事情也都发生在宋国人身上。
虽然先秦诸子百家的学术见解和政治主张各不相同,但对于宋国人的态度,却是十分一致的。
除了宋国,另一个地域歧视的主角是郑国(今河南省境内),最出名的就是“郑人买履”和“买株还珠”的故事了。
虽然也有贬低楚人、齐人的段子——“刻舟求剑”的就是楚国人——但为数不多,而且也不像对待宋郑两国这般鄙视。有时候在不同的著作里,明明是同一个故事,但就是主人公“宋人”变成了“郑人”。
先秦之后,直到北宋,中国的地域歧视才发展到一个高潮,尤其是南北方的互相歧视。
出身陕西籍的一代名相寇准认为“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 甚至在状元人选的最后确定时期竭力主张将南方籍的考生更易为山东平度人的考生,并为此而逢人便夸口:“又为中原争得一状元。”
到了王安石变法时,这种歧视已经公开化了。因为主张变法的都是南方大臣,保守的都是北方大臣。山西人司马光就说王安石:“心术似福州。”公然歧视了福建人。还有一位不主张变法的知识分子刘挚,宋神宗时问他你认不认识王安石?他可是老夸你呀。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