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在文言文里的解释是什么啊?多种解释````要多种解释```举例好吗?谢谢````
答案:2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9 16:52
- 提问者网友:我们很暧昧
- 2021-02-08 23:43
之在文言文里的解释是什么啊?多种解释````要多种解释```举例好吗?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叶十三刺
- 2021-02-09 01:19
【之】 (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④朝而往,暮而归.⑤掩口胡卢而笑.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④秦师轻而无礼.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③置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2-09 01:55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