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你说说他的表达作用。
关于杜甫的《春望》问题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8 23:16
- 提问者网友:雨不眠的下
- 2021-04-08 00:44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04-08 01:25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 )”字,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近)到(远)
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你说说他的表达作用。
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你说说他的表达作用。
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4-08 01:35
春望 【题解】 唐萧宗至德元年(756年)七月,杜甫得知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皇帝位,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只身投奔,途中为安史叛军所俘,押往长安,次年春天才得脱身。在被迫留居长安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反映沦陷区生活的诗篇,或感时忧国,或思家念亲,《春望》就是作于此时的一篇代表作。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