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什么是周长
答案:1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2 15:28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3-02 08:26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什么是周长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几近狂妄
- 2021-03-02 08:58
《什么是周长》
五环小学 张娅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认识周长。
2.能够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彩笔、盒盖、信封。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要考考大家,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看大家认识不?(板书“周”。)
生:认识。是“周”。
师:你们周围有姓周的同学或朋友吗?
生:有,周**。
师:“周”除了可以用作姓,还有其他意思,你们能用“周”组词吗?
生1:周围。
生2:周末。
生3:一周。
生4:周长。
师:同学们真棒,竟然用“周”组了这么多词。现在老师要用刚才一位同学组的“一周”这个词造句。小明绕着操场跑了一周。你们知道这句话中的“一周”是什么意思吗?
生:一圈。
师:答对了,就是一圈的意思。那刚才还有同学组了“周长”这个词,你们知道什么是周长吗?
生1:“周长”就是周边的长度。
生2:“周长”是一周的长度。
师:到底什么是周长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什么是周长》。
(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二、感受探索,理解新知。
1.说一说,描一描。
师:有一只小蚂蚁是个画家,它今天要画一幅画,同学们想看吗?
生:想。
(多媒体演示小蚂蚁爬树叶第一遍。)
同学们,你们刚才观察到了吗,小蚂蚁是怎么爬的?
生1:小蚂蚁在树叶边儿上爬。
生2:小蚂蚁绕着树叶爬的。
师:老师再来播放一遍,同学们睁大你们的双眼,仔细观察小蚂蚁到底是怎么爬的。(多媒体演示小蚂蚁爬树叶第二遍,有红色痕迹。)
师:我们又看了一遍,现在谁能告诉我,小蚂蚁是怎么爬的?
生:小蚂蚁绕着树叶爬了一圈。
师:那我们也可以用刚才的一个词说:小蚂蚁绕着树叶爬了一周。对不对?
生:对。
师:树叶边儿上红色的线条就是小蚂蚁留下的痕迹,这,就是树叶的周长。(多媒体出示小蚂蚁的话。)现在老师又有一个问题,怎么去测量树叶的周长呢?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生:直尺。
师:那现在能不能用直尺测量树叶的周长?(师用直尺在图上比划。)
生:不能。
师:那怎么办呢?
生1:用软尺量。
生2:用圆形的尺子量。
生3:用一根线绕树叶一圈,然后再量线的长度,就知道树叶的周长是多少了。
师:嗯,我听明白了。他想先用线绕树叶一圈,这时,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什么?
生:周长。
师:那么最后,我们只需要干什么呢?
生:测量绳子的长度。
师:同学们真聪明,不但找到了树叶的周长,还想到了好办法测量树叶的周长。现在,你们想不想也像小蚂蚁那样,当一位画家呢?
生:想。
师:现在打开书44页,中间有两片美丽的树叶,一片是绿色的,一片是黄色的,你们喜欢哪一片树叶,就用彩色笔给它画上美丽的边线。(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找一份画得好的和一份画上叶脉的进行展评。画得快的学生可鼓励画两片叶子的边线。)
师:(展评画出叶脉的作品。)同学们,你们觉得他画的漂亮吗?
生:漂亮。
师:他不但画出了树叶的边线,还画出了树叶上的叶脉。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画,合适吗?
生1:合适。
生2:不合适。
师:刚才小蚂蚁在画画的时候,只是画出了树叶的边线,没有画叶脉。你们认为现在需要画出叶脉吗?
生:不需要。
师:对,我们只要求画树叶的边线,所以不画它们的叶脉。同学们,45页上边有三副图片,你们看它们分别像什么?(多媒体出示图片。)
生:桥、兔子、车。
师:下面我们选一幅画画边线,但是这次,我的要求提高了,看谁能一笔画出一幅图片的边线。谁敢挑战一下呢?上台来展示一下。(指名投影展示画的过程。)
师:同学们看看,他多棒啊,一笔就画成了一幅图片!你们能不能一笔画成一幅画呢?
生:能。
师:自己选择一幅喜欢的图片画上边线,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画些。(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师:咦?老师发现,有爱画画的同学给小兔子画上了眼睛和鼻子,大家觉得,这样画合适吗?为什么?
生:不合适。因为只画边线,兔子的眼睛和鼻子不是图片的边线。
师:(展评一份画出汽车内部线条的作品。)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画的对吗?
生:不对。不用画里边的线。
师:真聪明!同学们,你们刚才画了这么多图片,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所画的边线,是这些图片的什么?
生:周长。
师:对,树叶一周的边线,就是树叶的周长,桥一周的边线就是桥的周长,兔子一周的边线就是兔子的边线,小汽车一周的边线就是小汽车的周长。
2.找一找,摸一摸。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像刚才这些图片一样有周长。(多媒体出示信封、锅盖等图片。)我们来看看,左边是什么?
生:信封。
师:你能不能找到信封的周长在哪里?老师这里就有一个信封,谁能来摸一摸?(指名摸信封的周长,生一般都会从左上角开始摸。)
师:(指着信封右上角。)能不能从这里开始摸呢?谁来摸一摸?(指名摸。)
师:(指着信封任意一边上。)能不能从这里开始摸呢?
生1:能。
生2:不能。
师:到底能不能,老师来摸一摸,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是从哪里开始摸,又是在哪里结束的?(师从刚才指的点开始摸。)老师刚才摸到的,是这个信封的周长吗?
生:是。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这个点开始摸。那这里呢?这里呢?(指信封四条边上的任意点。)
生:都可以。
师:也就是说,不管从哪里开始摸,都能摸到它的周长。回忆一下,刚才老师是从哪里开始摸,又是在哪里结束的?
生:从那个点开始,又回到那里。
师:那我们可以这样说:不管从哪里开始,图形的周长都是首位相接。我们再来接着看右边这幅图,是什么?
生:锅盖。
师:锅盖有周长吗?
生:有。
师:你能指出来吗?(生指出。)今天我带来了一个盒盖,老师现在摸一摸它的周长。(第一次摸大半圈。)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摸的对吗?
生:不对,没有摸够。
师:那我再来摸一遍。(第二次摸一圈多。)这次摸对了吗?
生:不对,多了。
师:那谁能摸出正确的?(指名摸。)除了这些东西,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表面都是有周长的,你们能不能在教室里找一找?(指名回答,并指出该物体表面周长。)
生1:门。
生2:多媒体屏幕。
生3:书。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书,拿出自己的数学书摸一摸。(生动手摸。)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东西是人人都有的?
生4:桌子。(生摸各自课桌。)
生5:文具盒。
师:(拿起一个文具盒。)我想问你,你要摸它哪个面的周长呢?(师出示文具盒不同面让生摸。)我们发现,文具盒不同的面,周长有可能不一样。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又画又摸,找出了很多物体的周长,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
生:就是一周的长度。
师:是什么一周的长度?
生: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师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多媒体出示封闭和不封闭图形。)同学们,你能找到这几幅图片的周长吗?请你指出来。
生:第一个图形没有周长。
师:为什么?
生:边线的起点和终点不能连接起来。
师:像这样首位不能连接起来的图形,是没有周长的。像那样首位相接的图形,我们叫做封闭图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封闭”。)
3.量一量,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周长是广泛应用的。比如我们要给黑板贴花边,就要知道黑板的周长是多少。还比如,小朋友在体检的时候,需要测头围,这里所说的头围,就是头一周的周长。(多媒体出示测头围图片。)看看图片,测头围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生:软尺。
师:拿到测量工具,先要找到什么?
生:零刻度。
师:我现在要给咱班一位同学测头围,谁愿意上来?(指名。)我还需要一位同学帮我读数,谁来?(指名。师测量头围。)读出数据。
生:54。(大概50厘米左右。)
师:少说了什么?
生:54厘米。
师:这回对了,在读数的时候,不但要读出数据,还要加上单位,不同的单位,表示的距离也不一样长。你们现在知道如何去测头围了吗?
生:知道了。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软尺,为同桌量一量他的头围是多少?并记录下来。(生生互动,动手测量头围,师巡视辅导。完成后指名汇报。)
师:我们发现,同学们的头围大约都在多少厘米左右?
生:大约在五十厘米左右。
师: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胖瘦不一样,所以头围也会不一样,当然,在测量中,也会存在误差。今天回家后,你们也可以用刚学到的方法给家人和小伙伴量一量他们的头围是多少。除此之外,还可以量一量腰围。
三、实践练习、巩固新知。
师:通过刚才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勤俯迹碘克鄢久碉勋冬魔于动脑,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智力闯关比赛,敢不敢迎接挑战呢?
生:敢。
1.师:(多媒体出示P45第二题。)这里有三幅图,第一幅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现在要求我们量一量,计算它的周长?同学们想一想,能用尺子直接量吗?(多媒体投影,师拿直尺比划。)
生:不能。
师:那该怎么办?
生:可以用尺子量出每条边的长度。
(师演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并标注在图上。注意把零刻度和线段一端重合,并让学生读出正确地单位。)
师:现在知道它的周长吗?
生:不知道。
师:还应该怎么办?
生:把三个数字加起来。
师:也就是把它的每条边都加起来,对吗?
生:对。
师:一起来加一加。(多媒体投影,师书写算式并解答,强调最后一定要写单位。)剩下两个,请同学们分组来做,左边两组做第二个,右边两组做第三个。(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师:(两队各展评一份,分别报出每条边的数据、计算过程以及周长。)第二个图形是长方形,回忆一下,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生:对边相等。
师:也就是说,两条长相等,两条宽相等。那么在测量长方形时,我们只需要测量几条边?分别是什么?
生:两条。一条长和一条宽。
师:测量完,我们只需要把它们每条边都加起来就知道它们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同学们,你们已经顺利闯过第一关,接着来迎接第二关的挑战。张老师周末要去书店买书,现在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线路图。)请同学们先找到张老师的家和书店分别在哪里?
生:张老师家在蓝色点那里,书店在红色点那里。
师:张老师要去书店,有几条路可以走呢?
生:两条。
师:仔细观察一下,怎么走比较近呢?
生1:张老师从家出发,先向南走,再向东走到书店。
生2:张老师从家出发,先向东走,再向南走,接着向东走,最后向南走到书店。
师:认为第一条路近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认为第二条路近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还有些不举手的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我认为两条路一样近。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哪条路近。(多媒体演示。)现在我把这幅线路图移动一下,你们发现,移动后是什么图形?
生:移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上线两条路相等,左右两条路相等,所以,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一样近。恭喜这些仔细观察的同学,我们接着闯第三关。(多媒体出示P45第三题第一小题两幅图。)比较一下,这两幅图,哪幅图的周长长?
生1:第一幅长。
生2:第二幅长。
生3:一样长。
师:我们来看看,真理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多媒体演示移动过程,师讲解。)接下来就是最后一关了,同学们敢不敢继续闯关?
生:敢。
师:(多媒体出示P45第三题第二小题两幅图。)这两幅图,哪幅图的周长长?(通过上一题的练习,很多学生会回答一样长。多媒体演示,师讲解。)闯关比赛中四关都胜出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你们可真厉害,给自己一些掌声,好不好?(生鼓掌激励。)
四、课堂小结,归纳完善。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生2:我学会了怎么测量树叶的周长。
生3:我学会了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和梯形的周长。
生4:我会找出生活中物体的周长。
师:秋天是瓜果飘香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瞧,葡萄架上的葡萄已经成熟了,果农乐得笑开了花。在这里,老师把这又大又甜的葡萄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好吗?
生:好。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五环小学 张娅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实际活动,认识周长。
2.能够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知道周长的含义,建立周长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彩笔、盒盖、信封。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要考考大家,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看大家认识不?(板书“周”。)
生:认识。是“周”。
师:你们周围有姓周的同学或朋友吗?
生:有,周**。
师:“周”除了可以用作姓,还有其他意思,你们能用“周”组词吗?
生1:周围。
生2:周末。
生3:一周。
生4:周长。
师:同学们真棒,竟然用“周”组了这么多词。现在老师要用刚才一位同学组的“一周”这个词造句。小明绕着操场跑了一周。你们知道这句话中的“一周”是什么意思吗?
生:一圈。
师:答对了,就是一圈的意思。那刚才还有同学组了“周长”这个词,你们知道什么是周长吗?
生1:“周长”就是周边的长度。
生2:“周长”是一周的长度。
师:到底什么是周长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什么是周长》。
(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二、感受探索,理解新知。
1.说一说,描一描。
师:有一只小蚂蚁是个画家,它今天要画一幅画,同学们想看吗?
生:想。
(多媒体演示小蚂蚁爬树叶第一遍。)
同学们,你们刚才观察到了吗,小蚂蚁是怎么爬的?
生1:小蚂蚁在树叶边儿上爬。
生2:小蚂蚁绕着树叶爬的。
师:老师再来播放一遍,同学们睁大你们的双眼,仔细观察小蚂蚁到底是怎么爬的。(多媒体演示小蚂蚁爬树叶第二遍,有红色痕迹。)
师:我们又看了一遍,现在谁能告诉我,小蚂蚁是怎么爬的?
生:小蚂蚁绕着树叶爬了一圈。
师:那我们也可以用刚才的一个词说:小蚂蚁绕着树叶爬了一周。对不对?
生:对。
师:树叶边儿上红色的线条就是小蚂蚁留下的痕迹,这,就是树叶的周长。(多媒体出示小蚂蚁的话。)现在老师又有一个问题,怎么去测量树叶的周长呢?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首先想到的测量工具是什么?
生:直尺。
师:那现在能不能用直尺测量树叶的周长?(师用直尺在图上比划。)
生:不能。
师:那怎么办呢?
生1:用软尺量。
生2:用圆形的尺子量。
生3:用一根线绕树叶一圈,然后再量线的长度,就知道树叶的周长是多少了。
师:嗯,我听明白了。他想先用线绕树叶一圈,这时,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什么?
生:周长。
师:那么最后,我们只需要干什么呢?
生:测量绳子的长度。
师:同学们真聪明,不但找到了树叶的周长,还想到了好办法测量树叶的周长。现在,你们想不想也像小蚂蚁那样,当一位画家呢?
生:想。
师:现在打开书44页,中间有两片美丽的树叶,一片是绿色的,一片是黄色的,你们喜欢哪一片树叶,就用彩色笔给它画上美丽的边线。(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找一份画得好的和一份画上叶脉的进行展评。画得快的学生可鼓励画两片叶子的边线。)
师:(展评画出叶脉的作品。)同学们,你们觉得他画的漂亮吗?
生:漂亮。
师:他不但画出了树叶的边线,还画出了树叶上的叶脉。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画,合适吗?
生1:合适。
生2:不合适。
师:刚才小蚂蚁在画画的时候,只是画出了树叶的边线,没有画叶脉。你们认为现在需要画出叶脉吗?
生:不需要。
师:对,我们只要求画树叶的边线,所以不画它们的叶脉。同学们,45页上边有三副图片,你们看它们分别像什么?(多媒体出示图片。)
生:桥、兔子、车。
师:下面我们选一幅画画边线,但是这次,我的要求提高了,看谁能一笔画出一幅图片的边线。谁敢挑战一下呢?上台来展示一下。(指名投影展示画的过程。)
师:同学们看看,他多棒啊,一笔就画成了一幅图片!你们能不能一笔画成一幅画呢?
生:能。
师:自己选择一幅喜欢的图片画上边线,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画些。(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师:咦?老师发现,有爱画画的同学给小兔子画上了眼睛和鼻子,大家觉得,这样画合适吗?为什么?
生:不合适。因为只画边线,兔子的眼睛和鼻子不是图片的边线。
师:(展评一份画出汽车内部线条的作品。)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画的对吗?
生:不对。不用画里边的线。
师:真聪明!同学们,你们刚才画了这么多图片,你们有没有发现,你们所画的边线,是这些图片的什么?
生:周长。
师:对,树叶一周的边线,就是树叶的周长,桥一周的边线就是桥的周长,兔子一周的边线就是兔子的边线,小汽车一周的边线就是小汽车的周长。
2.找一找,摸一摸。
师: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也像刚才这些图片一样有周长。(多媒体出示信封、锅盖等图片。)我们来看看,左边是什么?
生:信封。
师:你能不能找到信封的周长在哪里?老师这里就有一个信封,谁能来摸一摸?(指名摸信封的周长,生一般都会从左上角开始摸。)
师:(指着信封右上角。)能不能从这里开始摸呢?谁来摸一摸?(指名摸。)
师:(指着信封任意一边上。)能不能从这里开始摸呢?
生1:能。
生2:不能。
师:到底能不能,老师来摸一摸,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是从哪里开始摸,又是在哪里结束的?(师从刚才指的点开始摸。)老师刚才摸到的,是这个信封的周长吗?
生:是。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这个点开始摸。那这里呢?这里呢?(指信封四条边上的任意点。)
生:都可以。
师:也就是说,不管从哪里开始摸,都能摸到它的周长。回忆一下,刚才老师是从哪里开始摸,又是在哪里结束的?
生:从那个点开始,又回到那里。
师:那我们可以这样说:不管从哪里开始,图形的周长都是首位相接。我们再来接着看右边这幅图,是什么?
生:锅盖。
师:锅盖有周长吗?
生:有。
师:你能指出来吗?(生指出。)今天我带来了一个盒盖,老师现在摸一摸它的周长。(第一次摸大半圈。)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摸的对吗?
生:不对,没有摸够。
师:那我再来摸一遍。(第二次摸一圈多。)这次摸对了吗?
生:不对,多了。
师:那谁能摸出正确的?(指名摸。)除了这些东西,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表面都是有周长的,你们能不能在教室里找一找?(指名回答,并指出该物体表面周长。)
生1:门。
生2:多媒体屏幕。
生3:书。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书,拿出自己的数学书摸一摸。(生动手摸。)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东西是人人都有的?
生4:桌子。(生摸各自课桌。)
生5:文具盒。
师:(拿起一个文具盒。)我想问你,你要摸它哪个面的周长呢?(师出示文具盒不同面让生摸。)我们发现,文具盒不同的面,周长有可能不一样。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又画又摸,找出了很多物体的周长,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周长了吗?
生:就是一周的长度。
师:是什么一周的长度?
生:是图形一周的长度。(师板书: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师:(多媒体出示封闭和不封闭图形。)同学们,你能找到这几幅图片的周长吗?请你指出来。
生:第一个图形没有周长。
师:为什么?
生:边线的起点和终点不能连接起来。
师:像这样首位不能连接起来的图形,是没有周长的。像那样首位相接的图形,我们叫做封闭图形。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板书“封闭”。)
3.量一量,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周长是广泛应用的。比如我们要给黑板贴花边,就要知道黑板的周长是多少。还比如,小朋友在体检的时候,需要测头围,这里所说的头围,就是头一周的周长。(多媒体出示测头围图片。)看看图片,测头围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生:软尺。
师:拿到测量工具,先要找到什么?
生:零刻度。
师:我现在要给咱班一位同学测头围,谁愿意上来?(指名。)我还需要一位同学帮我读数,谁来?(指名。师测量头围。)读出数据。
生:54。(大概50厘米左右。)
师:少说了什么?
生:54厘米。
师:这回对了,在读数的时候,不但要读出数据,还要加上单位,不同的单位,表示的距离也不一样长。你们现在知道如何去测头围了吗?
生:知道了。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软尺,为同桌量一量他的头围是多少?并记录下来。(生生互动,动手测量头围,师巡视辅导。完成后指名汇报。)
师:我们发现,同学们的头围大约都在多少厘米左右?
生:大约在五十厘米左右。
师: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胖瘦不一样,所以头围也会不一样,当然,在测量中,也会存在误差。今天回家后,你们也可以用刚学到的方法给家人和小伙伴量一量他们的头围是多少。除此之外,还可以量一量腰围。
三、实践练习、巩固新知。
师:通过刚才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善于观察、勤俯迹碘克鄢久碉勋冬魔于动脑,所以想邀请你们参加下面的智力闯关比赛,敢不敢迎接挑战呢?
生:敢。
1.师:(多媒体出示P45第二题。)这里有三幅图,第一幅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现在要求我们量一量,计算它的周长?同学们想一想,能用尺子直接量吗?(多媒体投影,师拿直尺比划。)
生:不能。
师:那该怎么办?
生:可以用尺子量出每条边的长度。
(师演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并标注在图上。注意把零刻度和线段一端重合,并让学生读出正确地单位。)
师:现在知道它的周长吗?
生:不知道。
师:还应该怎么办?
生:把三个数字加起来。
师:也就是把它的每条边都加起来,对吗?
生:对。
师:一起来加一加。(多媒体投影,师书写算式并解答,强调最后一定要写单位。)剩下两个,请同学们分组来做,左边两组做第二个,右边两组做第三个。(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师:(两队各展评一份,分别报出每条边的数据、计算过程以及周长。)第二个图形是长方形,回忆一下,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生:对边相等。
师:也就是说,两条长相等,两条宽相等。那么在测量长方形时,我们只需要测量几条边?分别是什么?
生:两条。一条长和一条宽。
师:测量完,我们只需要把它们每条边都加起来就知道它们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同学们,你们已经顺利闯过第一关,接着来迎接第二关的挑战。张老师周末要去书店买书,现在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线路图。)请同学们先找到张老师的家和书店分别在哪里?
生:张老师家在蓝色点那里,书店在红色点那里。
师:张老师要去书店,有几条路可以走呢?
生:两条。
师:仔细观察一下,怎么走比较近呢?
生1:张老师从家出发,先向南走,再向东走到书店。
生2:张老师从家出发,先向东走,再向南走,接着向东走,最后向南走到书店。
师:认为第一条路近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认为第二条路近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还有些不举手的同学是怎么想的?
生:我认为两条路一样近。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哪条路近。(多媒体演示。)现在我把这幅线路图移动一下,你们发现,移动后是什么图形?
生:移成了一个长方形。
师:我们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上线两条路相等,左右两条路相等,所以,第一条路和第二条路一样近。恭喜这些仔细观察的同学,我们接着闯第三关。(多媒体出示P45第三题第一小题两幅图。)比较一下,这两幅图,哪幅图的周长长?
生1:第一幅长。
生2:第二幅长。
生3:一样长。
师:我们来看看,真理到底掌握在谁的手中。(多媒体演示移动过程,师讲解。)接下来就是最后一关了,同学们敢不敢继续闯关?
生:敢。
师:(多媒体出示P45第三题第二小题两幅图。)这两幅图,哪幅图的周长长?(通过上一题的练习,很多学生会回答一样长。多媒体演示,师讲解。)闯关比赛中四关都胜出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你们可真厉害,给自己一些掌声,好不好?(生鼓掌激励。)
四、课堂小结,归纳完善。
师:同学们,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你都学到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生2:我学会了怎么测量树叶的周长。
生3:我学会了计算三角形、长方形和梯形的周长。
生4:我会找出生活中物体的周长。
师:秋天是瓜果飘香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瞧,葡萄架上的葡萄已经成熟了,果农乐得笑开了花。在这里,老师把这又大又甜的葡萄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好吗?
生:好。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