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沈从文是个“耐得住寂寞的纯正之人”这句话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3 08:41
- 提问者网友:無理詩人
- 2021-03-22 09:17
怎么理解沈从文是个“耐得住寂寞的纯正之人”这句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3-22 10:39
1、从汪曾祺的话里可以看出。原文如下:
沈先生耐得住寂寞的功夫,非一般人所能达到。他能在陋室中对文学的社会功能产生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沈先生的看法‘太深太远’。照我看,这是文学功能的最正确的看法。
2、原文全文如下:
沈从文: 耐得住寂寞的纯正之人
1902年,沈从文出生于湘西的一个山洼小镇里,由于家境贫困,高小毕业后,就过着流浪式的生活。1922年,他来到北京报考燕京大学,未能如愿。于是,他租住在一间霉味刺鼻的小房里开始自学写作。而写文章对于他这样高小毕业生来说,无异于老虎吃天,就连最起码的标点符号也用不好,但他并不气馁。然而,投出去的稿子都如泥牛入海,这仍未动摇他的决心。为尽快发表作品,他决定去报刊编辑部当面请教。一次,他拿着写好的十几篇稿子,去了经常投稿的一家编辑部,那位编辑极不耐烦地看完后,从每篇稿子中摘出一段来,连成了一长段,当着众多编辑的面大声念起来,挖苦他:“世界文坛上从此将会出现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就是这位名叫沈从文的人!”奚落完后,又把那些稿子揉成一团,狠狠掷于废纸篓中。
沈从文并没有表现出一丝愤怒,而是微笑着对那位编辑说:“谢谢您的夸奖,我会努力的!”
依然是在那间霉味刺鼻的小房里,沈从文以顽强的毅力,终于于1924年,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写下了《边城》《湘行散记》等,很快名噪文坛。当年他曾报考而没有被录取的燕京大学,于1927年派专人上门,聘请他去该校任教。
沈从文先后在上海、武汉、青岛、北京等地的大学任教,并编辑多种报纸的文艺副刊。繁重的教学任务,并没有让他放弃写作,反而促成了众多作品的问世。汪曾祺生前曾说:“沈先生耐得住寂寞的功夫,非一般人所能达到。他能在陋室中对文学的社会功能产生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沈先生的看法‘太深太远’。照我看,这是文学功能的最正确的看法。”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逝世后,瑞典的汉学家马悦然感慨道:“沈先生如果再活上半年,那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非他莫属。可这个老人,却对此毫无热情的。”
1950年后,年仅47岁的沈从文再也不和文学“较真”了,突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一时间,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谁也不会料到,从文坛突然“消失”的沈从文,却转入了陌生领域——文物考古和古代服饰方面的研究,这让许多人如坠云雾。
沈从文之所以如此,正是他对人世间荣辱的超然。他曾在写给荒芜的信中说:“几十年来,只近于单门独户开个小小的服务店,把时间送走。回想一下,既对不起国家的期许,也对不起个人的生命。多年来在国内外得来的赞许,实已超过应得的甚多。懔于孔子所谓‘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的名训,一切赞许不免转成一种不祥的负担……世事倏忽多变,持平守常,在人事的风风雨雨中,或可少些麻烦。”
于是,他避开熙攘的世事烦扰,一头钻进了故纸堆里,专注于文物考古和古代服饰方面的研究。
沈从文坚守不张扬自我的处事风格,在考古研究中,不管到哪里,都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也有一次例外,那是1982年初,文物考古工作者发掘湖北江陵县(现为荆州市荆州区)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许多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在考古界引起了极大轰动。沈从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名研究员结伴前往考察。
当地领导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得到消息,非要派人陪同沈从文,他最终还是拗不过,在一名经委负责人陪同下去参观。沈从文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只是随便来看看,没想到给你们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在一家丝绸厂参观时,有人请求他题写厂名,他迟疑了一会儿婉拒道:“我的字非常难看,而且也没有带印章。”他怕在此停留长了会为当地增添更多的麻烦,于翌日到荆州博物馆参观了出土的战国丝绸后便离开了。
沈从文历经多年潜心研究,写出了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内容林林总总,巍巍大气,流动着祥和之美,填补了我国古代文物研究的一项空白。
史学家马长风评价道:“沈先生的学识来自于苦读后的顿悟,他对文物中呈现出的人性的魅力,其直觉与理念翕合无间,天然无伪,自成一格。他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纯正之人,无论他先前的文学作品,还是后来的考古研究,都达到了雄浑苍凉,物我古今兼忘于刹那的境界!”
沈先生耐得住寂寞的功夫,非一般人所能达到。他能在陋室中对文学的社会功能产生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沈先生的看法‘太深太远’。照我看,这是文学功能的最正确的看法。
2、原文全文如下:
沈从文: 耐得住寂寞的纯正之人
1902年,沈从文出生于湘西的一个山洼小镇里,由于家境贫困,高小毕业后,就过着流浪式的生活。1922年,他来到北京报考燕京大学,未能如愿。于是,他租住在一间霉味刺鼻的小房里开始自学写作。而写文章对于他这样高小毕业生来说,无异于老虎吃天,就连最起码的标点符号也用不好,但他并不气馁。然而,投出去的稿子都如泥牛入海,这仍未动摇他的决心。为尽快发表作品,他决定去报刊编辑部当面请教。一次,他拿着写好的十几篇稿子,去了经常投稿的一家编辑部,那位编辑极不耐烦地看完后,从每篇稿子中摘出一段来,连成了一长段,当着众多编辑的面大声念起来,挖苦他:“世界文坛上从此将会出现一个伟大的作家,他就是这位名叫沈从文的人!”奚落完后,又把那些稿子揉成一团,狠狠掷于废纸篓中。
沈从文并没有表现出一丝愤怒,而是微笑着对那位编辑说:“谢谢您的夸奖,我会努力的!”
依然是在那间霉味刺鼻的小房里,沈从文以顽强的毅力,终于于1924年,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后写下了《边城》《湘行散记》等,很快名噪文坛。当年他曾报考而没有被录取的燕京大学,于1927年派专人上门,聘请他去该校任教。
沈从文先后在上海、武汉、青岛、北京等地的大学任教,并编辑多种报纸的文艺副刊。繁重的教学任务,并没有让他放弃写作,反而促成了众多作品的问世。汪曾祺生前曾说:“沈先生耐得住寂寞的功夫,非一般人所能达到。他能在陋室中对文学的社会功能产生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沈先生的看法‘太深太远’。照我看,这是文学功能的最正确的看法。”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逝世后,瑞典的汉学家马悦然感慨道:“沈先生如果再活上半年,那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非他莫属。可这个老人,却对此毫无热情的。”
1950年后,年仅47岁的沈从文再也不和文学“较真”了,突然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一时间,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谁也不会料到,从文坛突然“消失”的沈从文,却转入了陌生领域——文物考古和古代服饰方面的研究,这让许多人如坠云雾。
沈从文之所以如此,正是他对人世间荣辱的超然。他曾在写给荒芜的信中说:“几十年来,只近于单门独户开个小小的服务店,把时间送走。回想一下,既对不起国家的期许,也对不起个人的生命。多年来在国内外得来的赞许,实已超过应得的甚多。懔于孔子所谓‘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的名训,一切赞许不免转成一种不祥的负担……世事倏忽多变,持平守常,在人事的风风雨雨中,或可少些麻烦。”
于是,他避开熙攘的世事烦扰,一头钻进了故纸堆里,专注于文物考古和古代服饰方面的研究。
沈从文坚守不张扬自我的处事风格,在考古研究中,不管到哪里,都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也有一次例外,那是1982年初,文物考古工作者发掘湖北江陵县(现为荆州市荆州区)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许多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在考古界引起了极大轰动。沈从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名研究员结伴前往考察。
当地领导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得到消息,非要派人陪同沈从文,他最终还是拗不过,在一名经委负责人陪同下去参观。沈从文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只是随便来看看,没想到给你们添了这么大的麻烦。”在一家丝绸厂参观时,有人请求他题写厂名,他迟疑了一会儿婉拒道:“我的字非常难看,而且也没有带印章。”他怕在此停留长了会为当地增添更多的麻烦,于翌日到荆州博物馆参观了出土的战国丝绸后便离开了。
沈从文历经多年潜心研究,写出了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内容林林总总,巍巍大气,流动着祥和之美,填补了我国古代文物研究的一项空白。
史学家马长风评价道:“沈先生的学识来自于苦读后的顿悟,他对文物中呈现出的人性的魅力,其直觉与理念翕合无间,天然无伪,自成一格。他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纯正之人,无论他先前的文学作品,还是后来的考古研究,都达到了雄浑苍凉,物我古今兼忘于刹那的境界!”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3-22 10:48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