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可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________,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________?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________(填实验代号)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
(1)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
(2)验证: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证明硫酸过量写出(2)出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探究3:研究常见物质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小欢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不一定就是氢氧化钠.”
根据小欢同学的质疑,你认为所得溶液中还可能含有________或________.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所得溶液中只有含氢氧化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探究实验.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可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00:00
- 提问者网友:难遇难求
- 2021-04-03 18:4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孤独入客枕
- 2021-04-03 18:58
解:探究一: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推测空气里氧气含量的.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的.而C实验与B实验的方法相同.
探究二: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验证酸过量的方法很多,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可以用金属和酸反应,能放出气泡;可以和碱反应,不溶性碱能溶于酸;可以和盐反应,碳酸盐遇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三: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时存在物质过量的问题,所得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碳酸钠或者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存在可以滴加可溶性碳酸盐看是否产生沉淀;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要检验碳酸钠存在,可以加入含可溶性钙离子的物质看是否产生沉淀.
故
探究二: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验证酸过量的方法很多,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可以用金属和酸反应,能放出气泡;可以和碱反应,不溶性碱能溶于酸;可以和盐反应,碳酸盐遇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探究三: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时存在物质过量的问题,所得溶液中还可能含有碳酸钠或者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存在可以滴加可溶性碳酸盐看是否产生沉淀;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要检验碳酸钠存在,可以加入含可溶性钙离子的物质看是否产生沉淀.
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琴狂剑也妄
- 2021-04-03 19:58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