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个叫“搭桥为母,杀僧为父”的典故,要具体些。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3 04:37
- 提问者网友:杀手的诗
- 2021-01-22 15:57
寻找一个叫“搭桥为母,杀僧为父”的典故,要具体些。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轮獄道
- 2021-01-22 16:43
相传古时候有一对年轻的夫妇,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年儿子的爸爸染上一种怪病,家庭无钱医治不久抱病死亡.可怜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朝不保昔.
孤儿寡母家门前有条河,河对面有座庙宇,庙里有几个和尚整天在庙宇祈求上天保佑人间 平安幸福,其中有个和尚看到这对可怜的母子顿生怜悯之心,化得斋来也不时照顾照顾这对母子,一来两往母子非常感激,故事也就这样发生了,特别是冬天隔河,和尚每每是涉水过来,到了母子家里身子冻得已经僵硬,孤儿寡母感动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儿子读书也甚是发狠,是年科举考试一举成名,中得状元.周遭的邻居也为之高兴,纷纷议论这回儿子考上了状元和尚肯定该死,状元肯定要为他父亲报仇,和尚在庙里也座立难安,心想:我的日子尽头了.这天状元一班人马旌旗荣归,拜得乡里以及庙宇,叫来手下以及众乡亲,拿出纹银500,命令在河上架设一座桥梁,这下和尚和老母亲私会方便多了,和尚也免了涉水之苦.众人纷纷议论状元心肠好.
相隔数年,老母亲也不久人世.状元回得故里,安葬了老母.众乡亲又议论这下和尚有福享了!状元肯定要把和尚接到京城的庙宇去做大和尚了,和尚自己也在庙里暗暗高兴. 状元在家过了”三七”,把家庭一切事务处理妥当,命手下人把和尚抓来立即斩首,抛尸野外.众乡亲更是不解.
状元命手下拿来纸墨,在父亲和母亲的坟前树起一块墓碑,曰:修小桥为母行孝,杀和尚替父雪耻!
孤儿寡母家门前有条河,河对面有座庙宇,庙里有几个和尚整天在庙宇祈求上天保佑人间 平安幸福,其中有个和尚看到这对可怜的母子顿生怜悯之心,化得斋来也不时照顾照顾这对母子,一来两往母子非常感激,故事也就这样发生了,特别是冬天隔河,和尚每每是涉水过来,到了母子家里身子冻得已经僵硬,孤儿寡母感动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儿子读书也甚是发狠,是年科举考试一举成名,中得状元.周遭的邻居也为之高兴,纷纷议论这回儿子考上了状元和尚肯定该死,状元肯定要为他父亲报仇,和尚在庙里也座立难安,心想:我的日子尽头了.这天状元一班人马旌旗荣归,拜得乡里以及庙宇,叫来手下以及众乡亲,拿出纹银500,命令在河上架设一座桥梁,这下和尚和老母亲私会方便多了,和尚也免了涉水之苦.众人纷纷议论状元心肠好.
相隔数年,老母亲也不久人世.状元回得故里,安葬了老母.众乡亲又议论这下和尚有福享了!状元肯定要把和尚接到京城的庙宇去做大和尚了,和尚自己也在庙里暗暗高兴. 状元在家过了”三七”,把家庭一切事务处理妥当,命手下人把和尚抓来立即斩首,抛尸野外.众乡亲更是不解.
状元命手下拿来纸墨,在父亲和母亲的坟前树起一块墓碑,曰:修小桥为母行孝,杀和尚替父雪耻!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逃夭
- 2021-01-22 17:29
顺母桥的由来 明月山上,原来有一座明月庵,明月庵里有一个老和尚,老和尚每天都靠接受香客朝佛的敬奉生活,天长日久,倒也平安无事。可是有一天,庵里来了个上香的寡妇,寡妇忧伤美丽的动人神态,搅皱了老和尚枯竭的心田,一时间竟然心猿意马,神不守舍。那寡妇见和尚如此,心下已有几分明白,几句交谈,寡妇便随着和尚步入后院禅房,享受云雨之乐。 后来,和尚才知道那寡妇就住在山下,新近才死了丈夫,家中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儿子。母子相依为命,全靠给人洗补衣裳度日。和尚爱怜这个寡妇,便常将庙里的粮油接济她,寡妇也三天两头来庙里与和尚幽会。白天日日往来招人现眼,寡妇每次上山,都要趁天黑夜深之时。山路崎岖难行,途中还有几道沟坎,好几次寡妇夜半上山,都差点失足悬崖。 寡妇的儿子,自从母亲得到和尚的救济后,也可不为衣食发愁,安心攻读。二十岁那年,赴外赶考,得中状元,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要接老母进京共享荣华富贵。谁知道母亲与和尚恩爱情深,怎么也不肯离开家乡,并用很多理由说自己年纪已大,过不惯城市生活,只愿在山野乡村安度晚年。 寡妇的真正心思,她儿子早已知晓,只是因为他从小便是孝子,不忍逆母心愿。还是他少年的时候,母亲每夜上山,他都暗随其后,只到见母亲安全跨过沟坎、断崖,进了庙中,才放心回家安睡。有时也以打柴为掩护,把母亲经常走的山路清理干净,把一些拦在路上的山藤石块砍掉搬走,不让它们黑夜绊到母亲。当然这一切,他自然不会让母亲知道,他母亲跟和尚的往来,除了他,也再无别人知道。他考中了状元,想把母亲接走,就是想减轻心理上对亲生父亲的负罪感。见母亲不愿意走,他也无法可施,想到母亲年纪已大,再摸黑走夜路不方便,就捐了一笔钱,在通往走夜路最险要的地段修了一座可供三马并驱的宽敞木桥。进香的人得到一脚好路走,都夸寡妇的儿子在朝做官,不忘乡亲,是个好人。后来,寡妇年老病故,他儿子回家奔丧,去庙里请和尚下山为母超度亡灵,二人在密室相谈许久,才开门出来。寡妇下葬后,一向与人和善的和尚,突然作了一首讥讽当今皇上的诗,书法悬挂在禅房,被寡妇的儿子识破,当即下令以犯上罪将和尚处死了。和尚被杀死后,寡妇的儿子离开家乡返京前,最后又上了一次明月山,庵里已经换了新的主持。新主持请他留下一点墨迹为庵增辉,他略加思索,便在寺内粉壁上写下一副对联:架桥顺母意 杀僧报父仇当时,大家对此联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有个小和尚在清理老和尚遗物时,发现许多男女定情的物品,再联系到寡妇不肯随子进京及寡妇儿子所写对联来一一对照,人们才恍然大悟,进而也推断出老和尚自题反诗,就是为了给寡妇儿子一个杀僧为父雪耻的会。按当时风俗,男女通奸,是要遭到全村唾骂并沉潭的死罪,可是当人们知晓寡妇和和尚的一段恩情后,不但无人嘲笑他们,而且表现出少有的宽容和同情。并且把寡妇儿子捐资修建的那座木桥,命名为“顺母桥”。“顺母桥”的故事也从此传开并被代代口碑相传保留至今。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