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留学生的我应该打工吗?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08 23:55
- 提问者网友:遁入空寂
- 2021-11-08 20:33
作为留学生的我应该打工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1-11-08 21:40
1.到底该不该在上学的时候打工?
这个问题很多身边的新生和准新生朋友都在问:
“我是不是该在学习的时候打打工赚点外快,贴补自己的生活,还能积攒些社会经验?”
大部分朋友同意该看法,但也有一部分朋友认为:
“本科打打工确实可以增加一些经历,但是读到研究生阶段,做什么事都应该为以后的职业做打算。而且学费那么贵,打小工的钱也不多,真心不如好好学习。”
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网上也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以下是一个澳洲留学生的经历和提问,大家来看看:
我现在在澳洲读研,读软件,写代码。我妈从我出国到现在都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像别人家的孩子找到一份工作。
据她所说,她的每一个朋友的孩子(读研还是本科未知)只要出了国都能找到餐厅端菜或者洗完的工作,问我为什么我不可以。她认为做这些工作可以赚外快,还能和别人交流。
我认为以我的专业读研毕业不会找洗碗端菜的工作了。如果我有时间,我宁愿复习和敲代码。但她认为我只是在找借口,不是能力低,就是懒。当然我承认我懒。
我本人在实验室帮做我的毕业设计也有一点工资,如果时间多,写的好,工资都可以赶上国内的基本工资了。当然我没有做到这么好,只是如果我有时间也宁愿做这个不去帮别人洗碗。而且我认为实验室的项目也比外面的实习公司好。但我妈说她不是说这种,她强调自己去找。每次我妈跟我讲这些,我内心都是鄙视,觉得她道听途说,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认为本科打打工确实可以增加一些经历,但是读到研究生阶段,做什么事都应该为以后的职业做打算,而且学费那么贵,打小工的钱也不多,真心不如好好学习。
我不知道我的观点正不正确,你们说呢?
2.来算笔经济账
大家来算笔经济账仅供参考(RMB为单位):
一般一位留学生平均每年给澳洲大学交的学费+生活费总额是30万-50万(一般的澳洲公立大学,不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等),现在我们就按照40万算好了。一般澳洲大学暑假放假4个月,寒假等小假一个月。也就是说一年365天有7/12的时间是呆在学校的,大约是213天吧。用40万除以213,等于1877,也就是说你每天交的钱大概是1877元rmb。
你在澳洲大学除去吃饭睡觉打dota的时间,每天满打满算也就只有10个小时你可以有效利用。也就是说你在澳洲的有效时间里平均每小时花掉188元,约为30澳币。
一般的澳洲打工的工资是10刀-15刀。除了做裸模和那啥,我想不到什么能给30刀/h的薪酬。打黑工一般给得更少,所以呢,如果你打工只是为了挣钱,那你是亏的。
当然,很多同学打工是为了丰富经验,提高能力,刷resume。这些都应该是university experience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看题主的意思貌似是说自己去大学主要是为了学习…那么题主真的应该考虑考虑自己把这些时间用来在图书馆海淘一下,多听几个讲座等等学校提供的其他资源会不会更值得。
有很多人会argue说:去学校上课本身就很扯淡…因为明明可以自己在家看Online公开课(tutorial形式除外)…因此去大学真正的意义在于与同学与教授交流的机会以及以此为基点带来的视野的提升。Well, that's also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3.锻炼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
我建议是要和你妈妈好好沟通一下。我相信她那样说经济因素是次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她希望你增加社会经历,如她所说,“多和人交流”,从而增大找到工作的几率。
至于你,你说现在做毕设有工资,但是这个工资是稳定的吗?毕业以后,失去了这个经济来源,你有没有把握找到另一个渠道来赚钱?或是有办法留下来?
不管是搞学术还是做码农,肯定都有钱,而且也是份听起来很体面的工作,但是竞争多半也很激烈。在留学生总量不小的情况下,那你要靠什么找到工作呢?
1. 你工作能力很强,就是技术过硬;
2. 你的人际交流能力强,就是能来事。
你妈妈的担忧,可能就是怕你技术不够过硬,人际交流也不够流利,希望你能增加社会阅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妈没什么错。说实话,到了研究生,自己几斤几两应该挺清楚了,看看身边的人也能对自己以后有个预估。
我以前也有个误区,觉得只想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没什么兴趣和人做太多交流,也不是特别social,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不对。
要知道,外国人天性就喜欢“闲聊天”,会时不时来跟你聊聊娱乐新闻或是开开玩笑,如果你不接茬,在工作的时候未必能很好融入公司这个集体,一旦被打上了“沉默寡言”“不善交流”的标签,你工作起来不会很顺手的。而且,只有拥有了一定的沟通能力,你才能把你的想法跟老板,跟同事交流。你肯定不想同样做一件事,有人明明做得没你好但是会说,得了便宜;或是知道有的事情不能这么做,但是你解释不清或是说得不合适得罪人。
你要是不会交流,就会一直停留在basic work的level,对工作的自主权越少,要听别人的——因为你没办法让别人了解你呀!
我不少朋友也站过柜台卖衣服、在餐厅做服务生、或是给人送外卖。排除时间的成本,作为雇主,看见这些经历,肯定不会给你扣分,而是会将你定位为“和本国人交流无障碍”,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中国人跟local的交流,真心是很有问题的……人家轻轻松松打个招呼,他能涨红脸不吭声,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个人觉得你妈妈的重点在“交流”这个点上,她的目的不是让你洗碗赚钱,而是最好能听你说今天和当地人接触了,聊天了;而她说朋友的孩子,也不是觉得人家能洗碗端盘子有多好,而是认为他们能凭借自己走出去,去大胆应征,进入到一个工作环境,希望你也有这样的主观能动性。
这个问题很多身边的新生和准新生朋友都在问:
“我是不是该在学习的时候打打工赚点外快,贴补自己的生活,还能积攒些社会经验?”
大部分朋友同意该看法,但也有一部分朋友认为:
“本科打打工确实可以增加一些经历,但是读到研究生阶段,做什么事都应该为以后的职业做打算。而且学费那么贵,打小工的钱也不多,真心不如好好学习。”
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网上也引起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以下是一个澳洲留学生的经历和提问,大家来看看:
我现在在澳洲读研,读软件,写代码。我妈从我出国到现在都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像别人家的孩子找到一份工作。
据她所说,她的每一个朋友的孩子(读研还是本科未知)只要出了国都能找到餐厅端菜或者洗完的工作,问我为什么我不可以。她认为做这些工作可以赚外快,还能和别人交流。
我认为以我的专业读研毕业不会找洗碗端菜的工作了。如果我有时间,我宁愿复习和敲代码。但她认为我只是在找借口,不是能力低,就是懒。当然我承认我懒。
我本人在实验室帮做我的毕业设计也有一点工资,如果时间多,写的好,工资都可以赶上国内的基本工资了。当然我没有做到这么好,只是如果我有时间也宁愿做这个不去帮别人洗碗。而且我认为实验室的项目也比外面的实习公司好。但我妈说她不是说这种,她强调自己去找。每次我妈跟我讲这些,我内心都是鄙视,觉得她道听途说,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认为本科打打工确实可以增加一些经历,但是读到研究生阶段,做什么事都应该为以后的职业做打算,而且学费那么贵,打小工的钱也不多,真心不如好好学习。
我不知道我的观点正不正确,你们说呢?
2.来算笔经济账
大家来算笔经济账仅供参考(RMB为单位):
一般一位留学生平均每年给澳洲大学交的学费+生活费总额是30万-50万(一般的澳洲公立大学,不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等),现在我们就按照40万算好了。一般澳洲大学暑假放假4个月,寒假等小假一个月。也就是说一年365天有7/12的时间是呆在学校的,大约是213天吧。用40万除以213,等于1877,也就是说你每天交的钱大概是1877元rmb。
你在澳洲大学除去吃饭睡觉打dota的时间,每天满打满算也就只有10个小时你可以有效利用。也就是说你在澳洲的有效时间里平均每小时花掉188元,约为30澳币。
一般的澳洲打工的工资是10刀-15刀。除了做裸模和那啥,我想不到什么能给30刀/h的薪酬。打黑工一般给得更少,所以呢,如果你打工只是为了挣钱,那你是亏的。
当然,很多同学打工是为了丰富经验,提高能力,刷resume。这些都应该是university experience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看题主的意思貌似是说自己去大学主要是为了学习…那么题主真的应该考虑考虑自己把这些时间用来在图书馆海淘一下,多听几个讲座等等学校提供的其他资源会不会更值得。
有很多人会argue说:去学校上课本身就很扯淡…因为明明可以自己在家看Online公开课(tutorial形式除外)…因此去大学真正的意义在于与同学与教授交流的机会以及以此为基点带来的视野的提升。Well, that's also something to think about。
3.锻炼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
我建议是要和你妈妈好好沟通一下。我相信她那样说经济因素是次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她希望你增加社会经历,如她所说,“多和人交流”,从而增大找到工作的几率。
至于你,你说现在做毕设有工资,但是这个工资是稳定的吗?毕业以后,失去了这个经济来源,你有没有把握找到另一个渠道来赚钱?或是有办法留下来?
不管是搞学术还是做码农,肯定都有钱,而且也是份听起来很体面的工作,但是竞争多半也很激烈。在留学生总量不小的情况下,那你要靠什么找到工作呢?
1. 你工作能力很强,就是技术过硬;
2. 你的人际交流能力强,就是能来事。
你妈妈的担忧,可能就是怕你技术不够过硬,人际交流也不够流利,希望你能增加社会阅历,从各方面提升自己。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妈没什么错。说实话,到了研究生,自己几斤几两应该挺清楚了,看看身边的人也能对自己以后有个预估。
我以前也有个误区,觉得只想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没什么兴趣和人做太多交流,也不是特别social,但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不对。
要知道,外国人天性就喜欢“闲聊天”,会时不时来跟你聊聊娱乐新闻或是开开玩笑,如果你不接茬,在工作的时候未必能很好融入公司这个集体,一旦被打上了“沉默寡言”“不善交流”的标签,你工作起来不会很顺手的。而且,只有拥有了一定的沟通能力,你才能把你的想法跟老板,跟同事交流。你肯定不想同样做一件事,有人明明做得没你好但是会说,得了便宜;或是知道有的事情不能这么做,但是你解释不清或是说得不合适得罪人。
你要是不会交流,就会一直停留在basic work的level,对工作的自主权越少,要听别人的——因为你没办法让别人了解你呀!
我不少朋友也站过柜台卖衣服、在餐厅做服务生、或是给人送外卖。排除时间的成本,作为雇主,看见这些经历,肯定不会给你扣分,而是会将你定位为“和本国人交流无障碍”,这一点很重要。很多中国人跟local的交流,真心是很有问题的……人家轻轻松松打个招呼,他能涨红脸不吭声,搞得大家都很尴尬……
个人觉得你妈妈的重点在“交流”这个点上,她的目的不是让你洗碗赚钱,而是最好能听你说今天和当地人接触了,聊天了;而她说朋友的孩子,也不是觉得人家能洗碗端盘子有多好,而是认为他们能凭借自己走出去,去大胆应征,进入到一个工作环境,希望你也有这样的主观能动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