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为了哥哥读后感300字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03:17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01-23 10:26
我成为了哥哥读后感300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1-23 10:36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读完《我成为了哥哥》这本书,合上书本,它带给我的回味和震撼还在脑海中回荡着。
这本书是由法国作家布里吉特·贝斯奇勒所着,是一篇见证孩子内心变得强大的成长励志小说。这本书大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萨维埃,弟弟叫范森。在家里,爸爸妈妈的眼里永远只能看到哥哥的优点,所以,弟弟总是认为父母关爱哥哥更多一些,他总认为哥哥抢了他的风头,他总想成为哥哥,受到父母的重视。直到有一天他们全家去徒步旅行时,哥哥整个人突然变得蔫儿蔫儿的,无精打采,连饭也吃不下了,父母看到哥哥这样很不满意,认为哥哥没带好头,而弟弟看着却很得意,这次他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了。但回到家里,家人才发现哥哥原来是生病了。
因为发高烧,哥哥萨维埃的大脑受到了损害,尽管他的身心会不断成长,但他只能像一个婴儿那样生活,智力降到了婴儿的水平:他不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走路,甚至丧失了语言功能,家里的每个人心情都糟透了,往日幸福的家被阴霾笼罩着……
哥哥生病后,父母大吵了一架,家里每个人的心情都糟糕透了,为了照顾哥哥,家里忙得团团转,连外婆也来时不时的帮助照顾着哥哥。而照顾这样一个生病的人实在是太累、太麻烦了,父亲甚至都要放弃对哥哥的治疗和照顾,但都被弟弟给劝阻了。弟弟说:“我们不能丢下他,因为他是我们的家人!”
弟弟开始放下从前的偏见,积极地投入到照顾哥哥的工作中去。他经常陪着哥哥玩耍,给哥哥讲故事,还常教哥哥弹钢琴,他哥哥最喜欢的歌曲就是《两只老虎》。于是,弟弟感觉到,自己就是哥哥了,他长大了,给家里分担忧愁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成长?
现在的孩子,总以为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和漂亮衣服,涂上口红抹上眼影就是成长,总以为是穿上了爸爸的西装、蹬上皮鞋、打上发胶、喷上古龙香水就是成长。但是,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成长。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理解了什么是成长。成长并不是你打扮成大人就是成长,而在于你是否意识到来自家庭的责任以及去学着分担,学会照顾家人也是一种成长。我们要为父母、为家人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帮妈妈做一点家务活,在父母吵架时劝架,在父母烦闷时做他们的情绪垃圾桶,为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的学习少让父母少操心等等。我认为内心的强大、独立,会分担责任,这就是成长——真正的长大!这也是我读完《我成为了哥哥》最大的感受。
这本书是由法国作家布里吉特·贝斯奇勒所着,是一篇见证孩子内心变得强大的成长励志小说。这本书大致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萨维埃,弟弟叫范森。在家里,爸爸妈妈的眼里永远只能看到哥哥的优点,所以,弟弟总是认为父母关爱哥哥更多一些,他总认为哥哥抢了他的风头,他总想成为哥哥,受到父母的重视。直到有一天他们全家去徒步旅行时,哥哥整个人突然变得蔫儿蔫儿的,无精打采,连饭也吃不下了,父母看到哥哥这样很不满意,认为哥哥没带好头,而弟弟看着却很得意,这次他终于有了表现的机会了。但回到家里,家人才发现哥哥原来是生病了。
因为发高烧,哥哥萨维埃的大脑受到了损害,尽管他的身心会不断成长,但他只能像一个婴儿那样生活,智力降到了婴儿的水平:他不再会自己穿衣服,不会走路,甚至丧失了语言功能,家里的每个人心情都糟透了,往日幸福的家被阴霾笼罩着……
哥哥生病后,父母大吵了一架,家里每个人的心情都糟糕透了,为了照顾哥哥,家里忙得团团转,连外婆也来时不时的帮助照顾着哥哥。而照顾这样一个生病的人实在是太累、太麻烦了,父亲甚至都要放弃对哥哥的治疗和照顾,但都被弟弟给劝阻了。弟弟说:“我们不能丢下他,因为他是我们的家人!”
弟弟开始放下从前的偏见,积极地投入到照顾哥哥的工作中去。他经常陪着哥哥玩耍,给哥哥讲故事,还常教哥哥弹钢琴,他哥哥最喜欢的歌曲就是《两只老虎》。于是,弟弟感觉到,自己就是哥哥了,他长大了,给家里分担忧愁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成长?
现在的孩子,总以为穿上妈妈的高跟鞋和漂亮衣服,涂上口红抹上眼影就是成长,总以为是穿上了爸爸的西装、蹬上皮鞋、打上发胶、喷上古龙香水就是成长。但是,我认为这不是真正的成长。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理解了什么是成长。成长并不是你打扮成大人就是成长,而在于你是否意识到来自家庭的责任以及去学着分担,学会照顾家人也是一种成长。我们要为父母、为家人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帮妈妈做一点家务活,在父母吵架时劝架,在父母烦闷时做他们的情绪垃圾桶,为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的学习少让父母少操心等等。我认为内心的强大、独立,会分担责任,这就是成长——真正的长大!这也是我读完《我成为了哥哥》最大的感受。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1-23 12:06
《我与地坛》读后感
看了《我与地坛》一文,我感受到了 我与地坛的缘分,以及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崇高母爱之美
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了的。母亲对儿子是理解和尊重的。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用宽恕、顺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
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作对了选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作者在《秋天的怀念》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生。
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