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比喻什么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1 17:58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2-28 19:52
耳目比喻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2-28 19:58
问题一:耳目比喻什么 体位喻意(人身上的五官、内脏、手脚,大多可以用来作比喻)
首脑——领袖。面貌——状况。眉目——线索。耳目——侦探。须眉——男子。口齿——口才。咽喉——关隘、险要地势。心脏——要害部位。脉络——线索、条理。体面——身份、光彩。骨干——中坚力量。骨肉——亲人。手腕——手段、关系。心腹——亲信。心肝——宝贝。心血——精力。肺腑——内心。胃口——欲望。问题二:谁知道眉目 喉舌 耳目 骨头的比喻义 眉目:比喻事物的要领、头绪或条理。
喉舌:1.比喻掌握机要、出纳王命的重臣。后亦以指尚书等重要官员 (2).指口才;言辞。 (3).喻代言者。 (4).喻要害之地;交通要道
耳目:(1)比喻能起耳目作用者。 (2).比喻辅佐或亲信之人(3).指侦察或了解情况。亦指暗探
骨头:(1)比喻人的品质 如硬骨头 (2) [比喻话里暗含着的不满、讽刺等意思 如他的话里有骨头
(3)比喻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事物或人。问题三:耳目来比喻什么 1.耳朵和眼睛。《礼记·仲尼燕居》:“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史记·五帝本纪》:“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宋 苏轼 《石菖蒲赞》:“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 鲁迅 《彷徨·伤逝》:“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
2.犹视听,见闻。引申为审察和了解。《国语·晋语五》:“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於我也,故不敢。”《梁书·武帝纪中》:“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钓,致王业於缉熙,被淳风於遐迩。”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所患耳目不广,不能周知民间苦乐,国势安危。”
3.指视听所系的事物或标志。《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4.比喻能起耳目作用者。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上》:“《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 唐 韩愈 《争臣论》:“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 梁启超 《<清议报>叙例》:“是以联合同志,共兴《清议报》,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
5.比喻辅佐或亲信之人。《书·益稷》:“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 孔颖达 疏:“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耳目,大体如一身也。”《旧唐书·姚珽传》:“臣以庸朽,滥居辅弼,虚备耳目。”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一》:“举天下至於无可信,而乃欲寄其耳目,托其心腹,则其势不得不流於偏重,而私昵得以用之矣。”
6.指侦察或了解情况。亦指暗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 吏皆为耳目,诸 灌氏 皆亡匿, 夫 系,遂不得告言 武安 隐事。”《北史·房彦谦传》:“唯愿远布耳目,精加采访,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大 清 又厚抚 辽 人之往来我地者,於是降人与 辽 人皆为我耳目。”问题四:肝胆比喻什么 耳目比喻什么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如“肝胆相照”;还用来比喻勇气,如“肝胆过人”。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首脑——领袖。面貌——状况。眉目——线索。耳目——侦探。须眉——男子。口齿——口才。咽喉——关隘、险要地势。心脏——要害部位。脉络——线索、条理。体面——身份、光彩。骨干——中坚力量。骨肉——亲人。手腕——手段、关系。心腹——亲信。心肝——宝贝。心血——精力。肺腑——内心。胃口——欲望。问题二:谁知道眉目 喉舌 耳目 骨头的比喻义 眉目:比喻事物的要领、头绪或条理。
喉舌:1.比喻掌握机要、出纳王命的重臣。后亦以指尚书等重要官员 (2).指口才;言辞。 (3).喻代言者。 (4).喻要害之地;交通要道
耳目:(1)比喻能起耳目作用者。 (2).比喻辅佐或亲信之人(3).指侦察或了解情况。亦指暗探
骨头:(1)比喻人的品质 如硬骨头 (2) [比喻话里暗含着的不满、讽刺等意思 如他的话里有骨头
(3)比喻在总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事物或人。问题三:耳目来比喻什么 1.耳朵和眼睛。《礼记·仲尼燕居》:“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史记·五帝本纪》:“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宋 苏轼 《石菖蒲赞》:“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 鲁迅 《彷徨·伤逝》:“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
2.犹视听,见闻。引申为审察和了解。《国语·晋语五》:“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於我也,故不敢。”《梁书·武帝纪中》:“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钓,致王业於缉熙,被淳风於遐迩。”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所患耳目不广,不能周知民间苦乐,国势安危。”
3.指视听所系的事物或标志。《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4.比喻能起耳目作用者。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上》:“《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 唐 韩愈 《争臣论》:“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 梁启超 《<清议报>叙例》:“是以联合同志,共兴《清议报》,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
5.比喻辅佐或亲信之人。《书·益稷》:“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 孔颖达 疏:“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耳目,大体如一身也。”《旧唐书·姚珽传》:“臣以庸朽,滥居辅弼,虚备耳目。”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一》:“举天下至於无可信,而乃欲寄其耳目,托其心腹,则其势不得不流於偏重,而私昵得以用之矣。”
6.指侦察或了解情况。亦指暗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 吏皆为耳目,诸 灌氏 皆亡匿, 夫 系,遂不得告言 武安 隐事。”《北史·房彦谦传》:“唯愿远布耳目,精加采访,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大 清 又厚抚 辽 人之往来我地者,於是降人与 辽 人皆为我耳目。”问题四:肝胆比喻什么 耳目比喻什么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如“肝胆相照”;还用来比喻勇气,如“肝胆过人”。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