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企业免抵税额计算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4 01:34
- 提问者网友:半生酒醒
- 2021-01-23 15:11
免抵退企业免抵税额计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舊物识亽
- 2021-01-23 16:33
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括号里面两项相减的是实质含义就是当期准予从内销货物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本应出口退税的进项税额。理论上说,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只能是当期进项税中属于生产内销产品所消耗的材料物资对应的部分,但是因为时间等原因造成的差异,致使无法明确辨析,只能采用人为的简化确定方式,即通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减去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额这种方式来计算。而这个部分中不光有当期内销货物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还有出口货物应
退的进项税额,将这两个部分全部视同进项税额来抵扣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实际体现的是免抵退的抵顶过程,即已应免退税额抵定内销应纳税额的过程。
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
1、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申报,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括号里面两项相减的是实质含义就是当期准予从内销货物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本应出口退税的进项税额。理论上说,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只能是当期进项税中属于生产内销产品所消耗的材料物资对应的部分,但是因为时间等原因造成的差异,致使无法明确辨析,只能采用人为的简化确定方式,即通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减去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额这种方式来计算。而这个部分中不光有当期内销货物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还有出口货物应
退的进项税额,将这两个部分全部视同进项税额来抵扣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实际体现的是免抵退的抵顶过程,即已应免退税额抵定内销应纳税额的过程。
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
1、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出口发票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离岸价的,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离岸价向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申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詩光轨車
- 2021-01-23 17:41
免抵退税额 100*16%=16万
进项税额转出 100*1%=1万
销项税额51万
进项税额40万
应纳税额
51-40+1=12万
免抵税额 16万
税负是免抵额加应纳税额 除收入
进项税额转出 100*1%=1万
销项税额51万
进项税额40万
应纳税额
51-40+1=12万
免抵税额 16万
税负是免抵额加应纳税额 除收入
- 2楼网友:大漠
- 2021-01-23 17:21
你的信息不全,缺少本月进口金额。如果没有进口的话。
免抵退税额=100*16%=16万
应纳增值税=51-40+(100*1%)=12万
因此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16万
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
免抵额是视同纳税的,因此
税负率=(16+12)/(100+300)=7%
免抵退税额=100*16%=16万
应纳增值税=51-40+(100*1%)=12万
因此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16万
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
免抵额是视同纳税的,因此
税负率=(16+12)/(100+300)=7%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