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
(1)丙的基因型是 ,丁的基因型是 。
(2)F1形成的配子种类是 。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
(3)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F2的 。
(4)写出F2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 。(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对性状)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A、a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9 10:14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01-28 16:40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1-28 16:58
(答案→) 解析:(1)由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判断毛颖、抗锈为显性性状,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 AArr、aaRR;丙的基因型是 AaRr;由每对相对性状 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图判断丁的基因型是aaRr;(2)因为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因此F1形成的配子种类有AR、Ar、aR、ar 四种;(3) 丙的基因型是 AaRr ,丁的基因型是aaRr ,后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1/2;(4)由于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 对性状,即Rr 和Rr 杂交,因F2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RR∶Rr=1∶2。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上分大魔王
- 2021-01-28 17:42
哦,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