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扩散与被洞悉感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8 14:50
- 提问者网友:记得曾经
- 2021-04-18 06:01
思维扩散与被洞悉感的区别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你可爱的野爹
- 2021-04-18 07:32
思维扩散:病人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为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可言,为思维扩散,如果病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的,为思维被广播。
思维被洞悉妄想:或称内心被揭露感,病人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而被周围人所洞悉,该症状常常与关系妄想或其他妄想以及幻觉(幻听)等同时存在。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以感知觉所获得息为基础。大脑思维活动包括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等过程。
正常情况下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①具体性,指思维具有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具体内容,反映思维的真实性。
②目的性,指思维是围绕一定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
③实际性,具有实际的效用性。④实践性,能够通过实践予以验证。
⑤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逻辑规律。思维过程和内容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精神病理状态时上述思维的五个特征发生紊乱而出现思维障碍。医生通过交谈检查和观察病人所书写的内容及相关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思维障碍症状。缄默状态会给确定思维障碍带来困难。
思维被洞悉妄想:或称内心被揭露感,病人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而被周围人所洞悉,该症状常常与关系妄想或其他妄想以及幻觉(幻听)等同时存在。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以感知觉所获得息为基础。大脑思维活动包括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等过程。
正常情况下思维具有以下特征:
①具体性,指思维具有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具体内容,反映思维的真实性。
②目的性,指思维是围绕一定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
③实际性,具有实际的效用性。④实践性,能够通过实践予以验证。
⑤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逻辑规律。思维过程和内容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精神病理状态时上述思维的五个特征发生紊乱而出现思维障碍。医生通过交谈检查和观察病人所书写的内容及相关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思维障碍症状。缄默状态会给确定思维障碍带来困难。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人類模型
- 2021-04-18 08:24
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以感知觉所获得息为基础。大脑思维活动包括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以及判断、推理等过程。正常情况下思维具有以下特征:①具体性,指思维具有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具体内容,反映思维的真实性。②目的性,指思维是围绕一定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③实际性,具有实际的效用性。④实践性,能够通过实践予以验证。⑤逻辑性,思维过程符合逻辑规律。思维过程和内容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精神病理状态时上述思维的五个特征发生紊乱而出现思维障碍。医生通过交谈检查和观察病人所书写的内容及相关的行为表现,可以发现思维障碍症状。缄默状态会给确定思维障碍带来困难。
思维障碍是各类精神疾病常见的症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1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的量和速度的变化,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
(1)思维迟缓:即联想受到抑制,速度缓慢、困难。病人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病人自我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变慢了""什么都想不起来"。常见于抑郁症。
(2)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思维活动量增多和转变快速。病人表现为语量增多,语流变快,新的概念不断涌现,内容十分丰富,且常随着周围环境中的变化而转变话题(随境转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病人表现健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自觉脑子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可出口成章,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但病人的思维逻辑联系非常肤浅,常缺乏深思而信口开河。多见于躁狂症。
(3)病理性赘述:是思路的障碍,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以致一些无意义的繁文细节掩盖了主要的内容,进行速度缓慢但不离题,最后能到达预定的终点。病人表现讲话罗嗦,讲半天讲不到主题上。多见于脑器质性、癫痫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
(4)思维松弛:又称思维散漫,指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话的回答不够中肯,不很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致使人感到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严重时发展为破裂性思维。
(5)破裂性思维: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在言谈或书写中,虽然单独语句在结构和文法上正确,但主题与主题间,甚至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别人无法理解其意义。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词的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这种思维障碍,如果是在意识不清晰的背景下产生,称之为思维不连贯,此时病人的言语较破裂性思维更杂乱,变的毫无主题,语句成片断。
(6)思维贫乏:为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病人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单调,自感"脑子空虚没有什么可说的"。可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7)思维中断(阻滞)和思维被夺:在意识清晰时无外界原因,病人体验到在思考的进程中思维突然中断,为思维中断。如病人认为其思想被某种外力夺走则为思维被夺。
(8)思维插入和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病人体验到不属于自己的思想强行进入其脑中,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为思维插入。如果病人体验到强制进入的思想是大量涌现的,为思维云集。须注意与强迫观念和思维奔逸区别。关键是出现思维插入和思维云集时病人体验到思维是异已的,而强迫观念和思想奔逸时病人明确认为是自己的思想。
(9)思维化声和思维鸣响:病人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病人若觉得此种声音来自心灵之中或脑内为思维化声,若觉得声音来自外界则为思维鸣响。
(10)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病人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为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可言,为思维扩散,如果病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的,为思维被广播。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为概念的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不经病人自己解释,别人无法理解。正常人可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代表和平,但能为人们共同理解并不为病态。如某病人经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表里如一、心地坦白"。某病人吞食骨头,说可以使自己具有"硬骨头"精神。
(12)语词新作:为将不同含意的概念或词融合、浓缩在一起,或作无关的拼凑,或自创文字、图形、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概念。
(13)逻辑倒错性思维:主要特点为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
2 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的结果。具有如下特点:①所产生的信念无事实根据,但病人坚信不移,不能以亲身经历所纠正,亦不能为事实所说服。②妄想内容与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安全密切相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特征,不同于集体所共有的信念。④妄想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病人的妄想内容带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色彩。如科学发达时代多有物理影响妄想,落后地区病人的妄想则具有迷信的内容。
妄想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妄想的特点为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妄想与其他心理活动和症状之间缺乏任何发生上的联系。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在一正常知觉体验的同时产生一种与此知觉毫无关系的妄想);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病人感到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变得使他迷惑不解,而且对他具有特殊意义或不祥预兆,很快就发展为妄想)。原发性妄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如继发于错觉、幻觉、情感低落或高涨;亦可继发于某种期待心理或心因性障碍基础上。
临庆上常见的妄想有以下几种:
1)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病人坚信某个或某些人、某个或某些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破坏等。如认为被饭里放毒、跟踪、监视或陷入阴谋等。病人受妄想的支配可拒食、控告、逃跑或采取自卫、自伤、伤人等行为。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2)关系妄想:病人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他有关,如别人的讲话、咳嗽、一举一动都与他有一定的关系,并常与被害妄想交织在一起。认为周围人的咳嗽是故意刺激他,偶尔的一瞥是对他不怀好意,某报纸杂志上的某篇文章是有意影射他的、暗示他的、故意做给他看的。有时还将某些表现赋予某种特殊的意义,称为特殊意义妄想,如有人唱热爱祖国的歌曲,病人就认为是说他不爱国。
3)被控制妄想:病人体验到他自己的意志、思想、言语、情感、动作和行为被某种力量或作用所支配,不受自己意识的控制。被控制妄想的病人具有被动性、异己性和被强加的体验,与其心境不协调。病人感到没有任何自己的意志,是受别人控制的机器人。临床上易与癔症性附体体验(病人处于意识改变状态;具有亚文化性起源)相混淆,须予以区别;亦需与命令性幻听(病人受到"声音"的支配)鉴别。
4)物理影响妄想:病人感到身体不舒适,或有思维插入等其他病态体验时,坚信是由于外界尖端仪器或电波等对自己的影响。属释疑性妄想。
5)夸大妄想:病人坚信自己有非凡的才智、地位或权势,有很多的财富或发明创造,或认为是名人的后裔。多发生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上,内容常受病人生活的环境、文化及经历等影响而不同。病人可认为自己是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国家的领导人,全世界的财富和权力都由他-个人掌管。
6)罪恶妄想: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错误,有不可宽恕的罪恶应受严厉的惩罚,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以致坐以待毙或拒食自杀,病人要求以劳动改造或请罪等手段来赎罪。
7)嫉妒妄想:病人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实,而另有外遇的病态信念。可表现为对配偶的跟踪、盯梢、暗中检查配偶的衣服、床单、窥查配偶的提包及信件以寻觅私通情人的证据。
8)疑病妄想: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此类妄想可在幻触或内感性不适的基础上产生。严重时病人认为"自己内脏腐烂了""脑子变空了""血液停滞了""心脏不跳了",则为虚无妄想。
9)钟情妄想(被钟情妄想):病人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仍毫不置疑,而认为对方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仍纠缠对方不已。
10)思维被洞悉妄想:或称内心被揭露感,病人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而被周围人所洞悉。该症状常常与关系妄想或其他妄想以及幻觉(幻听)等同时存在。
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其他急慢性精神病,亦可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2)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但在逻辑迢邀上并不荒谬。超价观念的内容往往与切身利益有关,并带有强烈的情感作用,影响其行为。如艺术家对本身天才的超价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3)强迫观念(或称强迫思维):某一概念,在病人脑内反复出现,病人想摆脱,但摆脱不掉。强迫性思维可表现为某一种想法、某几句话、某些事件的回忆、计数(强迫性回忆、计数),追究某些毫无意义的荒谬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思维常可伴有继发性强迫动作。如病人离家锁门外出,随即在锁门后对是否已锁好门,是否屋内的抽屉已锁好等产生无端的怀疑,反复疑虑,故又返回家数次反复检查(前者为强迫性怀疑,继发有强迫性检查行为)。
妄想、超价观念和强迫观念这三种思维内容障碍分别多见于精神病、人格障碍和神经症。
思维障碍是各类精神疾病常见的症状,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1 思维形式障碍:思维的量和速度的变化,思维联想过程的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
(1)思维迟缓:即联想受到抑制,速度缓慢、困难。病人表现言语缓慢、语量减少,语声甚低,反应迟缓,病人自我感到"脑子不灵了""脑子变慢了""什么都想不起来"。常见于抑郁症。
(2)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思维活动量增多和转变快速。病人表现为语量增多,语流变快,新的概念不断涌现,内容十分丰富,且常随着周围环境中的变化而转变话题(随境转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或字意联想(意联)。病人表现健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自觉脑子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可出口成章,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但病人的思维逻辑联系非常肤浅,常缺乏深思而信口开河。多见于躁狂症。
(3)病理性赘述:是思路的障碍,思维活动停滞不前、迂回曲折,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累赘的描述,以致一些无意义的繁文细节掩盖了主要的内容,进行速度缓慢但不离题,最后能到达预定的终点。病人表现讲话罗嗦,讲半天讲不到主题上。多见于脑器质性、癫痫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碍。
(4)思维松弛:又称思维散漫,指思维活动表现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话的回答不够中肯,不很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致使人感到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严重时发展为破裂性思维。
(5)破裂性思维: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和应有的逻辑性。在言谈或书写中,虽然单独语句在结构和文法上正确,但主题与主题间,甚至语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因而别人无法理解其意义。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联系,成了词的杂拌,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这种思维障碍,如果是在意识不清晰的背景下产生,称之为思维不连贯,此时病人的言语较破裂性思维更杂乱,变的毫无主题,语句成片断。
(6)思维贫乏:为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病人表现为沉默少语,谈话言语单调,自感"脑子空虚没有什么可说的"。可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7)思维中断(阻滞)和思维被夺:在意识清晰时无外界原因,病人体验到在思考的进程中思维突然中断,为思维中断。如病人认为其思想被某种外力夺走则为思维被夺。
(8)思维插入和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病人体验到不属于自己的思想强行进入其脑中,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为思维插入。如果病人体验到强制进入的思想是大量涌现的,为思维云集。须注意与强迫观念和思维奔逸区别。关键是出现思维插入和思维云集时病人体验到思维是异已的,而强迫观念和思想奔逸时病人明确认为是自己的思想。
(9)思维化声和思维鸣响:病人思考时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病人若觉得此种声音来自心灵之中或脑内为思维化声,若觉得声音来自外界则为思维鸣响。
(10)思维扩散和思维被广播:病人体验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现,即为尽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与人共享,毫无隐私可言,为思维扩散,如果病人认为自己的思想是通过广播而扩散出去的,为思维被广播。
(11)病理性象征性思维:为概念的转换,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不经病人自己解释,别人无法理解。正常人可有象征性思维,如以鸽子代表和平,但能为人们共同理解并不为病态。如某病人经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表里如一、心地坦白"。某病人吞食骨头,说可以使自己具有"硬骨头"精神。
(12)语词新作:为将不同含意的概念或词融合、浓缩在一起,或作无关的拼凑,或自创文字、图形、符号,并赋予特殊的概念。
(13)逻辑倒错性思维:主要特点为推理缺乏逻辑性,既无前提也无根据,或因果倒置,推理离奇古怪,不可理解。
2 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的结果。具有如下特点:①所产生的信念无事实根据,但病人坚信不移,不能以亲身经历所纠正,亦不能为事实所说服。②妄想内容与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安全密切相关。③妄想具有个人特征,不同于集体所共有的信念。④妄想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病人的妄想内容带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色彩。如科学发达时代多有物理影响妄想,落后地区病人的妄想则具有迷信的内容。
妄想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妄想的特点为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妄想与其他心理活动和症状之间缺乏任何发生上的联系。包括突发妄想;妄想知觉(在一正常知觉体验的同时产生一种与此知觉毫无关系的妄想);妄想心境或妄想气氛(病人感到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变得使他迷惑不解,而且对他具有特殊意义或不祥预兆,很快就发展为妄想)。原发性妄想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继发性妄想是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的妄想,如继发于错觉、幻觉、情感低落或高涨;亦可继发于某种期待心理或心因性障碍基础上。
临庆上常见的妄想有以下几种:
1)被害妄想: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病人坚信某个或某些人、某个或某些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破坏等。如认为被饭里放毒、跟踪、监视或陷入阴谋等。病人受妄想的支配可拒食、控告、逃跑或采取自卫、自伤、伤人等行为。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偏执性精神障碍等。
2)关系妄想:病人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是与他有关,如别人的讲话、咳嗽、一举一动都与他有一定的关系,并常与被害妄想交织在一起。认为周围人的咳嗽是故意刺激他,偶尔的一瞥是对他不怀好意,某报纸杂志上的某篇文章是有意影射他的、暗示他的、故意做给他看的。有时还将某些表现赋予某种特殊的意义,称为特殊意义妄想,如有人唱热爱祖国的歌曲,病人就认为是说他不爱国。
3)被控制妄想:病人体验到他自己的意志、思想、言语、情感、动作和行为被某种力量或作用所支配,不受自己意识的控制。被控制妄想的病人具有被动性、异己性和被强加的体验,与其心境不协调。病人感到没有任何自己的意志,是受别人控制的机器人。临床上易与癔症性附体体验(病人处于意识改变状态;具有亚文化性起源)相混淆,须予以区别;亦需与命令性幻听(病人受到"声音"的支配)鉴别。
4)物理影响妄想:病人感到身体不舒适,或有思维插入等其他病态体验时,坚信是由于外界尖端仪器或电波等对自己的影响。属释疑性妄想。
5)夸大妄想:病人坚信自己有非凡的才智、地位或权势,有很多的财富或发明创造,或认为是名人的后裔。多发生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上,内容常受病人生活的环境、文化及经历等影响而不同。病人可认为自己是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国家的领导人,全世界的财富和权力都由他-个人掌管。
6)罪恶妄想: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犯了严重错误,有不可宽恕的罪恶应受严厉的惩罚,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以致坐以待毙或拒食自杀,病人要求以劳动改造或请罪等手段来赎罪。
7)嫉妒妄想:病人坚信自己的配偶对自己不忠实,而另有外遇的病态信念。可表现为对配偶的跟踪、盯梢、暗中检查配偶的衣服、床单、窥查配偶的提包及信件以寻觅私通情人的证据。
8)疑病妄想:病人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此类妄想可在幻触或内感性不适的基础上产生。严重时病人认为"自己内脏腐烂了""脑子变空了""血液停滞了""心脏不跳了",则为虚无妄想。
9)钟情妄想(被钟情妄想):病人坚信自己被异性钟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仍毫不置疑,而认为对方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仍纠缠对方不已。
10)思维被洞悉妄想:或称内心被揭露感,病人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而被周围人所洞悉。该症状常常与关系妄想或其他妄想以及幻觉(幻听)等同时存在。
妄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及其他急慢性精神病,亦可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2)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此种观念片面而偏激,但在逻辑迢邀上并不荒谬。超价观念的内容往往与切身利益有关,并带有强烈的情感作用,影响其行为。如艺术家对本身天才的超价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障碍。
(3)强迫观念(或称强迫思维):某一概念,在病人脑内反复出现,病人想摆脱,但摆脱不掉。强迫性思维可表现为某一种想法、某几句话、某些事件的回忆、计数(强迫性回忆、计数),追究某些毫无意义的荒谬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思维常可伴有继发性强迫动作。如病人离家锁门外出,随即在锁门后对是否已锁好门,是否屋内的抽屉已锁好等产生无端的怀疑,反复疑虑,故又返回家数次反复检查(前者为强迫性怀疑,继发有强迫性检查行为)。
妄想、超价观念和强迫观念这三种思维内容障碍分别多见于精神病、人格障碍和神经症。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