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赡养老人是犯法,但是不照顾老人又可以分财产好矛盾
答案:3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05 08:33
- 提问者网友:聂風
- 2021-02-05 04:40
这是不是很矛盾?我大爷十三年前拒绝抚养我爷爷,并且在我奶奶过世后向我爷爷所要4万元的我奶奶的遗产。现在我爷爷过世了,十三年没有出现过的这个大爷又回来要我爷爷的财产,十三年我爷爷生病就医不闻不问,算不算是不尽赡养义务算是违法了吧,但是现在又回来分家产,而且貌似还就真的有权利分得一部分,这是什么法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2-05 05:00
出嫁女儿是否负有赡养义务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子女包括有负担能力的儿子和女儿。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性别不同、出嫁与否而有所差别。这是男女平等原则的体现。因此,出嫁的女儿同样有赡养父母法定的义务,可以从夫妻共同财产中支付赡养费。在审判实践中,很多赡养案,父母追究儿子的责任,并不告女儿。这是受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这样也不利于保证老年人的生活,也容易造成子女之间的矛盾。(5)多子女对父母如何分担赡养扶助义务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子女应共同承担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的同意。赡养、扶助父母的方式,应该根据每个子女的生活、经济状况进行协商,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达成赡养老人的协议后情况发生了变动,子女可以重新协议解决。赡养费的数额,既要根据赡养人的经济负担能力,又要照顾父母的实际生活需要。一般而言,应不低于子女本人或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以确保老人的生活需要。有关赡养问题出现争议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也可以向法院起诉。(6)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老年人在追求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需要,因而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关于精神赡养的诉讼案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此条款可以说是我国法律对于精神赡养的规定。从法律层面来讲,这种规定为倡导性规定,因为并没有法律责任的规定。另外从判决执行的层面来讲,精神赡养义务有很多道德上的内容,难以量化,因此造成精神赡养判决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差。但是,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具有可诉性。首先精神赡养是有法律根据的,虽规定不甚具体,但这不是不适用法律的理由;其次,精神赡养不仅仅是道德义务,也是一种法律义务。比如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物质保障、对老人的看望或探视、不虐待老人等等都是必要的法律义务;最后,这些内容的赡养义务也都是可以量化、便于执行的。总之,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作为赡养义务人的子女应当经常关心照顾老人,与老年人加强沟通交流,使父母在年老后仍然感到家庭的温暖,使老年人安度晚年、生活更加美满幸福,使父母、子女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案例释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三千妖杀
- 2021-02-05 07:47
法律不见权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 2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2-05 06:15
这个叫继承法。他没有赡养老人。可以不分他财产的。他要财产起诉法院都不支持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