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啥印象 只知道东方朔有个推恩令(以前看汉武帝那个,明显夸张了)
结果看最近的电视剧
东方朔平窦氏 平荆楚叛乱(当然是淮南王叛乱的原型)
简直就是比诸葛亮还诸葛亮 张良还张良
东方朔到底有哪些事迹 当然不是夸大的
复制一大篇的就算了
东方朔历史事迹?
答案:6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8 08:05
- 提问者网友:容嬷嬷拿针来
- 2021-02-17 21:02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2-17 21:29
东方朔在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功绩,他的一生只是作为汉武帝的弄臣,主要任务是逗皇帝开心。
东方朔的主要事迹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滑稽列传》和班固的《汉书·东方朔列传》。这两部书在百度国学上都有(guoxue.baidu.com)
还有,你提到的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来的,并没有东方朔的事。
东方朔的主要事迹见于司马迁所著《史记·滑稽列传》和班固的《汉书·东方朔列传》。这两部书在百度国学上都有(guoxue.baidu.com)
还有,你提到的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来的,并没有东方朔的事。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佘樂
- 2021-02-18 03:06
比较大吧。。。。
- 2楼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2-18 02:27
东方朔的机智毋庸怀疑,而更著名的则是他的诙谐滑稽.
- 3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02-18 01:49
喜剧人物东方朔
比起武帝的其他大臣,东方朔的名气似乎来得更大。早在东方朔生时及其死后,民间就已遍地流传关于他的种种传奇。依照平民百姓的审美情趣,东方朔显然比公孙弘、石建等等更适合他们的胃口。
东方朔的机智毋庸怀疑,而更著名的则是他的诙谐滑稽,这恐怕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素质。每当局面困窘、难以为继,东方朔总能靠其天生的急智和伶牙俐齿,躲过一次次灾祸,赢得主子的欢心,笑倒众生,化险为夷。事实上,他第一次亮相,就是靠浓厚的喜剧色彩引起主上的注意。那时武帝刚刚即位,征求天下贤良方正文学材力之士,并且一被看中就有意想不到的官职。天下才人无不激动,上千的人来到京城上书,夸耀自己,卖弄才华。东方朔有别人学不去的一套,他上书说:自己“年十二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换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少年聪慧,文武双全,饱读诗书,精通兵法,讲道德,通武艺,再加年轻貌俊,身材修长,浑身上下挑不出一点毛病。在那么多自吹自擂的人当中,东方朔肯如此往自己脸上贴金想来也是头一份,自然被格外关注。当然武帝决不会那么傻地以为世上真有如此完人,所以命他待诏公车,比规规矩矩应付的公孙弘、主父偃等要差一个档次,俸禄也菲薄得多,也未能拜见天颜。
东方朔又想出一个让皇帝召见自己的办法。一天,他骗皇帝宠爱的侏儒们说:“皇帝觉得你们耕田不行,当兵不行,做官也不行,只会吃穿,无益于世,要杀光你们了。”侏儒们吓得大哭。东方朔说:“皇帝来时,你们赶快叩头请求,也许能免一死。”侏儒们当然照办。武帝大奇,问清事情缘由,召来东方朔。东方朔曰:“我是活也这样说,死也这样说了:这些侏儒长只3尺,拿一袋粟,240钱;我长9尺余,亦拿一袋粟,240钱。侏儒饱得要死,我却饿得要死。你若觉得我还可用,那就加点俸禄;不然,就把我赶回老家,免得浪费长安米。”武帝大笑,才令他待诏金马门,渐得亲近。
这般奇奇怪怪的喜剧场景在东方朔身上发生多次,在此也不必详细道及。我们更为关心的是他何以有那么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比如皇帝赐他吃饭,饭后他径将案上的所有肉食打包拿走,弄得汁水淋漓,衣裳尽污;有一次醉后甚至在皇帝的殿中小便。考虑到他是位美男子,他拿到的俸禄尽数花在京城美女身上倒可理解,略为可议的是他娶妇一年后辄弃去,选美另娶。当时他的同事也看不过他的放荡,大半称他为“狂人”。武帝闻后说:“如果东方朔不这样乱七八糟,你们怎么能与他相比!”
这恐怕是人天生的性格特点。我们看天份甚高的人们,极少能循规蹈矩,慎厚朴实,而大多不遵绳墨,飞扬佻脱,其长处让人惊讶,其短处也同时令人注目。也许这些人物生来凭着特异的才干遍受尊重,可以不知检点,更也许是他们的精力早已消费在过人的长处上而无暇顾及其余。许多卓有成就的人物老年说自己其实很笨,我起初以为是谦词,后来才体会到并非虚语。一定的天份加上勤奋的努力,往往比许多只有甚高天赋的人成绩更大。所以我们对武帝关于东方朔的评价也不免怀疑,因为常常自诩才能的东方朔,决不可能做到谨慎自持,静默自守。作东方朔不乱七八糟会如何如何的假设显得毫无意义。
但是东方朔痛苦深沉的内心世界一般人不易体察。他在殿中曾说:“古之人避世于深山,我则避世于朝廷之中”,接着长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此语仅见于《史记》褚补,《汉书》中都未收录,可见班固也未留意。今之学者喜欢论及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及焦虑感,殊不知东方朔同样的体会更早而且更刻骨铭心。他作过一篇文章《答容难》,说:东周时期,天下相争,未有雌雄,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所以各诸侯尊崇士人,无所不及;如今天下已定,四夷宾服,士人又何足轻重哉,“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一语道破天机,也为自己如何处身找到了充分的依据。既然读书人今天本来无足轻重,那为什么不率意尽情、充分享受人生呢?我们看到东方朔也曾上书言事,一次用3000奏牍,两人方能举起,武帝读之,两月方尽,但我们更看到武帝对他仍以倡优畜之。所以东方朔的欢容后满是泪痕,笑声中愈见辛酸,满怀抑郁,愁肠九转,借一笑以发之,原来最酣畅的喜剧后隐藏的是更惨痛的悲剧。
- 4楼网友:野慌
- 2021-02-18 00:20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东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幼年失去父母, 由兄嫂抚养成人。东方朔从小聪慧灵敏,刻苦好学, 到二十几岁时,已精通《诗》、《书》、《易》及孙子、吴起兵法, 加以善剑术、富文才,能言善辩, 深得乡里器重。当时正值汉武帝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开拓疆土, 意欲大展宏图而广招贤良方策之际, 于是东方朔上书自荐说“臣朔年22岁,身高九尺, 双目像悬挂的明珠, 牙齿像编排整齐的玉贝,勇猛比得上卫国勇士孟贲, 敏捷不亚于王子庆忌, 廉洁可与齐国大夫鲍叔比美,信义超过信士尾生。我自信能够成为天子手下称职的大臣。”他这种毫不谦逊, 锋芒毕露的言行, 让汉武帝称奇不已, 于是下旨召为公车令(管理百官上书及皇帝征诏事宜)。
臣现年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目若悬珠,亮如朗星,齿若编贝,勇赛孟贲,敏过庆忌,廉似鲍叔,信如尾生,凡此种种,德才兼备,列为天子重臣不为过也。臣东方朔冒昧再拜以达上听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 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壁》、《试子诗》等, 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他为 “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 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 备加称颂,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县。
- 5楼网友:傲气稳了全场
- 2021-02-17 22:41
你看的平窦氏的,人物性格和历史上是最逼真
的,但假,窦丞相是汉朝的大功臣,不但功劳大,
人品也是一流的好.东方朔
就是一个外表玩世不恭,像小混混一样,但内心充满智慧的人
但现在的这些电视剧里面,没有任何一部的事
迹接近真实,几乎都是虚构的,陈道明的那个东
方朔,虽然演的不错,但是不论性格和事迹,都
是假的
在百度百科里面搜东方朔,会有他的详细事迹
若是小说
智圣东方朔,这本书接近历史,也很有趣,我看
了前半部分,有很多小故事,都是史上记载的
真实的,只是言语稍有不同而己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