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谥号壮缪 秦桧的谥号是缪很 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4 04:49
- 提问者网友:刺鸟
- 2021-01-03 05:05
关羽的谥号壮缪 秦桧的谥号是缪很 这说明了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山有枢
- 2021-01-03 06:21
关羽的谥号本来不成问题,《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录了追谥的经历“(景耀)三年(公元260年)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赵云传》也说“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在《关羽传》明确记载“追谥羽曰壮缪侯”。
但是随着关羽在日后地位的越来越高,人们反倒从中发觉了问题,“缪”在谥法中是恶谥,名与实爽曰缪。也就是说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堂堂武圣,怎么能用这个谥号呢?如在《三国志集解》中,明朝的程敏政就说:
按缪穆古通用,若秦穆鲁穆在《孟子》,汉穆生、晋穆彤在史皆为缪。宋岳飞谥武穆,意与此同。今乃以为恶谥,如谥法“武功不成曰缪”,蔡邕《独断》“名实过爽曰缪”,岂理也哉!若果为恶谥,则史不应云追谥之典,时论以为荣矣。考谥法“布德执意曰穆,中情见貌曰穆”。《礼记•大传》“以序昭穆”,古本“穆”作“缪”,左传“穆”多作“缪”,是“穆”“缪”古今皆通。
也就是认为穆缪是通假字,关羽的谥号应该是“布德执意”“中情见貌”的“穆”。编辑《三国志集解》的卢弼也说“程说极允”,也就是对程敏政的观点好顶赞。随着《三国志集解》的流行,这种说法简直成了定论。
但这种说法真的可靠吗?
汉朝谥法大体使用《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谥号,时人认为《逸周书》是孔子删《尚书·周书》之余篇,以两汉经学之繁盛,可见其神圣地位。当然,现在我们知道《逸周书》本为先秦典籍汇编而成,其中《谥法解》当出自战国中期(见汪受宽《谥法研究》)。并明确记载了“穆”“缪”为两条,要是两字通假,那意思应该类似,哪有一为美谥,一为恶谥,而且意义完全不搭的情况?《独断》不过引用《谥法解》罢了,这事和蔡邕何关?
穆缪在上古可能是通假字,但在后代决然不是。如程敏政提到的宋孝宗加岳飞谥号为“武穆”,而在宋宁宗时,把秦桧的谥号由“忠献”贬为“缪丑”。要是穆缪古今皆通,那么岂非岳飞和秦桧同谥一字,这也太荒谬了。
而“缪”谥呢?用“缪”这样恶谥的非常少见,时代较近的有西汉张勃、北周薛善,不过距三国都有几百年。巧合的是,《晋书·何曾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何曾为人贪鄙,在礼官议论谥号时,博士秦秀提议谥为“缪丑”,虽然最终未获采纳,但可见时人明确“缪”为恶谥,断无和美谥“穆”相混的道理,两字非通假甚明。(何曾死于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据追谥关羽不过18年,还在陈寿编纂《三国志》之前)
综上,穆缪不但不是古今皆通,而且魏晋时肯定不通。而程敏政所举的例子如秦穆鲁穆均早于战国中期,也就是在《谥法解》成书以前,以先秦的例子论魏晋,可谓价值堪忧(汉穆生晋穆彤不知何人,望方家解惑)。如果按照清朝钱大昕的说法,秦穆公的穆是昭穆排序的穆,而其谥号应为缪(见《史记·蒙恬列传》),如果可信的话,穆缪就完全没有通假过,只是古书有些窜乱而已。
历代多不认为关羽谥号的“缪”有争议,在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名将晚缪》描述关羽当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擒,以败大事。”可见还是按照“缪”来解释的。
包括对谥号最为了解的皇室。宋高宗加谥关羽“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加“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而元文宗删去壮缪二字,改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为何?显然觉得壮缪配不上被神话的关羽。到了神话关羽最厉害的清朝,最喜欢多事的乾隆也来参和了一脚:
乾隆三十三年,以壮缪原谥,未孚定论,更命神勇,加号灵佑。殿及大门,易绿瓦为黄。四十一年,诏言:“关帝力扶炎汉,志节懔然,陈寿撰志,多存私见。正史存谥,犹寓讥评,曷由传信?今方录四库书,改曰忠义。武英殿可刊此旨传末,用彰大公。
竟然在四库全书中把关羽的谥号改为“忠义”!因为谥号不满意而更改千余年前的原文,也实在过于奇葩。不过从中可以看出,乾隆认为壮缪不是好谥号。如果是美谥壮穆,怎会有此一出?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谥号的另一字“壮”,在现时《谥法解》版本中均无。现存的“壮”解如“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非礼勿履”出自元朝《经世大典》,“威德刚武”“赫圉克服”出自《永乐大典》引《唐会要》。
《经世大典》的谥解除“非礼勿履”条外均出自东汉刘熙失传的《谥法注》(《谥法解》最早的注本),查其意向,和《谥法解》“庄”条“兵甲亟作”“叡圉克服”“胜敌志强”“死于原野”“屡征杀伐”“武而不遂”几乎一致,可知“壮”谥通于“庄”谥。而“缪”倒也确实有通假字,但是是通“谬”而绝不是通“穆”。
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加上一点名过其实,壮缪的谥号可谓关羽的完美写照。本不需要溢美关羽的人多次一举,要是没有失荆州的令人扼腕,关羽何能为武圣!
但是随着关羽在日后地位的越来越高,人们反倒从中发觉了问题,“缪”在谥法中是恶谥,名与实爽曰缪。也就是说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堂堂武圣,怎么能用这个谥号呢?如在《三国志集解》中,明朝的程敏政就说:
按缪穆古通用,若秦穆鲁穆在《孟子》,汉穆生、晋穆彤在史皆为缪。宋岳飞谥武穆,意与此同。今乃以为恶谥,如谥法“武功不成曰缪”,蔡邕《独断》“名实过爽曰缪”,岂理也哉!若果为恶谥,则史不应云追谥之典,时论以为荣矣。考谥法“布德执意曰穆,中情见貌曰穆”。《礼记•大传》“以序昭穆”,古本“穆”作“缪”,左传“穆”多作“缪”,是“穆”“缪”古今皆通。
也就是认为穆缪是通假字,关羽的谥号应该是“布德执意”“中情见貌”的“穆”。编辑《三国志集解》的卢弼也说“程说极允”,也就是对程敏政的观点好顶赞。随着《三国志集解》的流行,这种说法简直成了定论。
但这种说法真的可靠吗?
汉朝谥法大体使用《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谥号,时人认为《逸周书》是孔子删《尚书·周书》之余篇,以两汉经学之繁盛,可见其神圣地位。当然,现在我们知道《逸周书》本为先秦典籍汇编而成,其中《谥法解》当出自战国中期(见汪受宽《谥法研究》)。并明确记载了“穆”“缪”为两条,要是两字通假,那意思应该类似,哪有一为美谥,一为恶谥,而且意义完全不搭的情况?《独断》不过引用《谥法解》罢了,这事和蔡邕何关?
穆缪在上古可能是通假字,但在后代决然不是。如程敏政提到的宋孝宗加岳飞谥号为“武穆”,而在宋宁宗时,把秦桧的谥号由“忠献”贬为“缪丑”。要是穆缪古今皆通,那么岂非岳飞和秦桧同谥一字,这也太荒谬了。
而“缪”谥呢?用“缪”这样恶谥的非常少见,时代较近的有西汉张勃、北周薛善,不过距三国都有几百年。巧合的是,《晋书·何曾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何曾为人贪鄙,在礼官议论谥号时,博士秦秀提议谥为“缪丑”,虽然最终未获采纳,但可见时人明确“缪”为恶谥,断无和美谥“穆”相混的道理,两字非通假甚明。(何曾死于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据追谥关羽不过18年,还在陈寿编纂《三国志》之前)
综上,穆缪不但不是古今皆通,而且魏晋时肯定不通。而程敏政所举的例子如秦穆鲁穆均早于战国中期,也就是在《谥法解》成书以前,以先秦的例子论魏晋,可谓价值堪忧(汉穆生晋穆彤不知何人,望方家解惑)。如果按照清朝钱大昕的说法,秦穆公的穆是昭穆排序的穆,而其谥号应为缪(见《史记·蒙恬列传》),如果可信的话,穆缪就完全没有通假过,只是古书有些窜乱而已。
历代多不认为关羽谥号的“缪”有争议,在宋朝洪迈的《容斋随笔·名将晚缪》描述关羽当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擒,以败大事。”可见还是按照“缪”来解释的。
包括对谥号最为了解的皇室。宋高宗加谥关羽“壮缪义勇武安王”,宋孝宗加“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而元文宗删去壮缪二字,改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为何?显然觉得壮缪配不上被神话的关羽。到了神话关羽最厉害的清朝,最喜欢多事的乾隆也来参和了一脚:
乾隆三十三年,以壮缪原谥,未孚定论,更命神勇,加号灵佑。殿及大门,易绿瓦为黄。四十一年,诏言:“关帝力扶炎汉,志节懔然,陈寿撰志,多存私见。正史存谥,犹寓讥评,曷由传信?今方录四库书,改曰忠义。武英殿可刊此旨传末,用彰大公。
竟然在四库全书中把关羽的谥号改为“忠义”!因为谥号不满意而更改千余年前的原文,也实在过于奇葩。不过从中可以看出,乾隆认为壮缪不是好谥号。如果是美谥壮穆,怎会有此一出?
值得一提的是,关羽谥号的另一字“壮”,在现时《谥法解》版本中均无。现存的“壮”解如“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非礼勿履”出自元朝《经世大典》,“威德刚武”“赫圉克服”出自《永乐大典》引《唐会要》。
《经世大典》的谥解除“非礼勿履”条外均出自东汉刘熙失传的《谥法注》(《谥法解》最早的注本),查其意向,和《谥法解》“庄”条“兵甲亟作”“叡圉克服”“胜敌志强”“死于原野”“屡征杀伐”“武而不遂”几乎一致,可知“壮”谥通于“庄”谥。而“缪”倒也确实有通假字,但是是通“谬”而绝不是通“穆”。
死于原野,胜敌克乱,好力致勇,屡征杀伐,武而不遂,武德刚毅,加上一点名过其实,壮缪的谥号可谓关羽的完美写照。本不需要溢美关羽的人多次一举,要是没有失荆州的令人扼腕,关羽何能为武圣!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1-03 06:51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