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虫子的声音
耿翔
虫子在《诗经》里练声,虫子是古老的。
我在写《马坊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句话。或许在那一瞬间,有一些会发声的虫子,正躲在我的书房里有意识地叫了一声。这一声提醒我:不要忘了虫子的声音,它应该混合着马坊的天空和大地,集体对生活简朴的人群,发出过内心的祈祷。它会告诉我们,在这块襟怀坦白地接受一切生命的土地上,不能忽视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它们在地下带着声音微弱地移动,其动人之态,绝不亚于那匹栗色的马,嘶鸣着在马坊的原野上飞奔。
我也想起第一次读《诗经》,是在渭河边上。面对滔滔河水,我正出神入化地读着《豳风·七月》。
怎么没有想到,我伴着虫子的声音长大的那块叫马坊的土地,它在周朝的时候,就是豳地很温馨的一部分?知道了马坊在《诗经》里被颂扬,我就把有关《豳风》的诗篇捧在手上,对着渭河一口气读完。这次临水阅读的结果,促使我拂去那些在《诗经》里,也在马坊摇曳的庄稼,摇曳的草木,把虫子的声音认真地分拣出来,并且很小心地藏在心里最敏感的一个地方,听它近距离地鸣叫。
事实上,我一生都爱听虫子的声音。
或许,这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土地上得到的最大的恩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的心能对事物存有一些真实的感动,存有一分向善的信念,至少不是那么冷若冰霜。我想这些,都是虫子的声音,更多地带着春天里的雨水,带着秋天里的风声,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塑造出来的。我也想,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我的内心的一些亮光,一定会被日子一天天吞食掉。
请不要这么问我:有多少虫子活在马坊的土壤里?
我的记忆里,只要能生长草木的地方,就一定生长着虫子。
我在劳动中发现虫子的身影无处不在。而留给我诗一样的印象,还是《豳风·七月》里的蟋蟀。 这种最会歌唱的虫子,它们是寻着人的气息生存的。它们七月在野,它们八月在宇,它们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让我感慨不止的是蟋蟀这种虫子在长达数月的生命旅程中要从田野上,一步步地走到人的身边,然后进入冬眠。我想,这些最有灵性和人性的虫子应该是人身上的某一个部分。人的气息在村子上空的不断传递,决定着它们一生的方向和行程。
这个行程,我在《诗经》里读过,在马坊验证过。
我想虫子的声音,多半像我留在乡村的声音。如果有心,就能从一些虫子的声音里,听出我当年在劳动中,发出过怎样的悲喜。
以我的经验,乡村的白天,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乡村的夜晚,也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许多时候,我是一个人被一坡的谷禾拥着,在田野的中心走路。不要以为人处在这样的场景里是幸福的,是可以向庄稼手舞足蹈的,是可以向天空放开嗓子的。其实不然,人会被压在一棵庄稼疯长的气势里,没有抬头的勇气。这时如果没有虫子,及时从身边向天发出求爱一样的声音,陷入庄稼和天空的重围,我真的不知道:万物的内心有多深?
然而,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不是感激,也不是茫然。只想问自己:还想听虫子原生态的声音吗?
记着把自己,按时放进马坊春天、夏天或秋天里。
不论在《诗经》,还是在豳地,这些季节,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选自《感悟故乡》,有删改)
1.结合全文来看,文章插叙“第一次读《诗经》”的情景有哪些作用?(6分)
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
答:
(2)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答:
3.文章开头说“虫子在《诗经》里练声”,结尾又说春天、夏天、秋天“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答:
4.综观全文,“虫子的声音”在作者心目中具有怎样的意义?(6分)
答:
【答案】
1.①展现故乡马坊悠久,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加深读者的认识;②引出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将当下对“虫子的声音”的感念与往昔的故乡生活情景相互交织;;③显示文章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为抒写浓郁的乡土情结和美好的故乡情愫张本。
2.(1)虫子的声音伴随着我,带给我真实的感动和向善的信念,保存了我内心的亮光,使我度过了艰苦的成长岁月。(2)当我在孤独中失去昂首面对现实的勇气时,虫子的声音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力量让我从现实的重围中拔脱出来。
3.(1)首尾呼应,显示文章结构圆合的特点。(2)运用反复手法,充分点醒文章的题目,突出虫子声音的亘古与持久。(3)拨动读者的心灵琴弦,引发联想和想象,强化对乡土情结的抒写。
4.(1)虫子的声音显示着一些幼小生命的存在,提醒人们要时刻给予重视与关爱。(2)虫子的声音能够唤醒人们对故土生活的记忆,能够帮助人们回味曾经的情感体验。(3)虫子的声音抚慰着人们的心灵,带给人们一分向善的信念,甚至让失意的人获得精神上的拯救
【解析】
1.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先要在原文中找出第一次读《诗经》的内容。根据它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因为是在第二段,属于开头部分,所以在结构上引出下文。《诗经》是我国的经典,又是在说故乡马坊时提到的,所以说到这些,是为了体现故乡马坊悠久,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加深读者的认识,将当下对“虫子的声音”的感念与往昔的故乡生活情景相互交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本题型答题时可按以下思路:1)确认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照应上文,前后呼应;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2)明确段落的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入手)。
2.试题分析:要看懂(1),就要去文中寻找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说“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找到了为什么,这句的意思也就出来了。要看懂(2),就要理解里面的关键词语“救”,为什么是救,是因为当我在孤独中失去昂首面对现实的勇气时,虫子的声音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力量让我从现实的重围中拔脱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列几种: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具体地说,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4.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用这种方法分析,便带有鉴赏的性质,因此留到“鉴赏”部分再作详细阐述。
3.试题分析:该题考的是结构上的,前后都有练声,自然是前后呼应。而“练声”这个词我们也要仔细品味,它给了我们无穷的联想和想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作用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头戏,经常会考到,一般这种题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结构,二者缺一不可。
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紧扣文章主旨,联系文中所写的时代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感情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解读作者情感的钥匙。其次,要紧扣原文中的表述进行分析,不主观附会。最后,分析要结合文本,符合文中所反映的事实,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归纳内容要点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还应注意两点:①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作归纳,尽可能用原文中的重要词语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②防止要点遗漏,要点遗漏,答案便不完整,防止的方法就是对相关文字作层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