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那里?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5-01 18:20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由着我着迷
- 2021-05-01 19:52
- 1楼网友:有你哪都是故乡
- 2021-05-01 21:44
看了希望对你有用
“我的家在哪里?”
最近这几天比较困惑,不断地有一些问题经常盘旋在脑海里,不断地质问自己:“自己来自何方?又该到哪里去,我的家在哪里?”这一串问题天天侵蚀我,问自己:“该到哪儿去寻找归宿?”
突然有一天无意中翻阅了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很适合我如今的现状,为此今天我把它摘录了下来,以此来勉励自己。文章的题目是《你家在哪里》
“你家在哪里?”
某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清晨,我看看身边熟睡的亲人,看看周围熟悉的一切,我突然间就忍不住问自己:“我此时所身处的这个地方,是我自己的家吗?”
问完这个问题的时候,突然自己就先乐了。
我想如果此时唤醒尚在睡梦中的爱人,告诉他刚才的想法和疑问,他肯定会嘟囔一句:“神经病又犯了,睡觉吧。”然后转过身去,继续他的未完的好梦。
因为在家中的影响中,我时常犯这样的傻气,闪一些莫名其妙的念头,问一些从无来去的怪话。爱人的总结是:间歇性神经病。孩子也会在我偶尔开心大叫或者莫名其妙忧郁的时候也斜我一眼,笑一笑见怪不怪地说一句:“又犯病了”。然后继续去做自己手头上的事情。这样的时候,我总会定定地望一会儿我那处惊不变的女儿,想,其实她更像个大人,而我,才是个孩子。
不管怎么解释,这个从梦中醒来的清晨,这个忽略而来的问题,就那么固执地悬在那里,挥之不去。
“你家在哪里?我家邙山头,吃过千家饭,走过千村路。”有一首歌的开头这么唱道。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我衰老的爹妈。”另一首歌中是这么唱的。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还有一首歌,歌手一遍遍地在歌唱中如此呼唤,直到这支歌曲在四方流行。
在这些歌声里,毫无疑问,都把个人出生或身处的地方称之为“家”。如果细细分别,前两者用“家乡”来定位,似乎更合适一些。可是,(我总是这么的不知趣,总要在知道一些事情后不停地追问又追问,有时候,不,很多时候,会让别人头疼,也会让自己头疼)。那个出生的地方或者说居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吗?那为什么还有人要离开家乡,到另处去追梦,去发展呢?为什么有的人天天呆在家中却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呢?为什么还有人不停地吟唱:“人人都说没有爱,心中没有家”呢?为什么有的人要抛妻舍小,削发出家呢?那暮鼓晨钟的青灯古庙,就是僧人真正的家吗?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会告诉你,出家就是回家。
如果停留的地方不是,飞去的地方不是,路上行走的就是了吗?
如果路上就是家,那为什么还要行走呢?
如果行走是有方向的,那方向就是汇集的方向吗?
如果那方向不是要去的地方,那样一番跋山涉水的行走又有什么意义呢?
执着相守的是什么,守住躯体就算是守住了生命了吗?
朝夕相处,耳鬓厮磨就算是守住了家吗?
如果躯体的死亡就是灵魂的消失,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似曾相识,又有那么多的如梦初醒呢?
如果灵魂不随生命的消失而消失,那么灵魂又是什么?灵魂的家又在哪里呢?
不久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定居国外的华人女作家写的。文章说在拿到绿卡之后的很多年,她突然想回家看看年迈的父亲和母亲,等买好机票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回到国内的父母亲身边后,已经在大都市居住多年的父亲跟她讲,要和她一起“回家”去看看爷爷奶奶。作者的爷爷奶奶多年以前已经去世,父亲想看,其实是爷爷奶奶的坟和那个他生长并成长的地方。等作者和父亲千里迢迢地赶回家乡的时候,却发现父亲小时居住的三间老房子,已经被流浪到此无家可归的一家三口占居。作者和父亲只能站在父亲曾经的自家门口,进不去屋子。父女二人伤感地回到城市家中的时候,已经做了母亲的作者却因为惦记远在国外的即将大考的女儿,不得不返回那个大洋波岸的“家”中。
颇有意思味的是,文章的题目是《回家》。
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是一个寂静的寒冬的夜晚。
那个冬夜的晚上,女儿在她的房间做作业,爱人在办公室加班。
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呆在书房里,从这篇《回家》的文章中读出了浓浓的伤感,也把自己搞到了一种浓浓的化解不并的伤感之中。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少儿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家,从古至今,在无数文人墨客之下的心中笔下,都是一个被不停书写和讲述的话题,也是一个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心中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梦幻,还是宇宙人生中一种永远不停地追寻和探问。
什么是家?哪里是家?为何离家?如何回家?何处安家?
我想,会有不少人在夜深寂静处,独自沉思的时候问一问自己这个看似简单,也许是“犯傻”的问题吧?
这是一个从热热闹闹的梦中醒来的安静的清晨,我坐在自己的家中,并不安静地思考着关于“家”的话题。
很喜欢白居易的一首《直中书省》诗,诗云:“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郞。”喜欢诗中那种安闲和幽静,喜欢那种沉思和静观默照,喜欢那种物我相亲的淡定和从容。
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也有这种忘我的的悠然和祥和:“从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里就更不用说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那种空茫寥廓的意境了。
我经常会想,当诗人在某一个清晨或者是黄昏,安然独坐,心神归一,超然物外的时间,不就是一种“到家”的感觉吗?“家”,在明确的地理位置所示意义之外,更多的,应该是一种心灵所处,神思所归吧。不是有句话说,心顺处,便是天堂吗?如果说“家”是漂泊所向,孤单所依,那么“天堂”就更是众望所归了。而天堂,不在身后,也不在他乡,只在心中。仅仅就从这点上说,一个完整的“家”的概念,就应该是身心所归,灵魂所依之处了吧。
漂泊游子倦游之时,那疲倦的,除了一躯劳累的身体以外,更有一颗空无所依的灵魂吧?他们渴望的,除了一处可以安身的居所之外,更渴望一种灵魂的依托吧?
出家僧人剃度皈依之时,让他们宁静和喜悦的,除了一处幽静的寺庙可供清修以外,他们更希求的,可能就是从此之后,心有所属了吧?
其实,不管是佛家还是上帝,不管是真主还是天师,所有的宗教,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给身居凡尘,内心喧闹的人们提供一种信仰,一种灵魂的寄托。在这个意义上,就更明白地可以看出,不管是寺庙还是天堂,不管是教堂还是道观,其实能给人们提供的,只是一个可供人身体歇息和灵魂安居的场所,后者的意义更大于高于前者。
对于远游的孩子,慈母的怀抱就是心中的故乡;对于相爱的双方,彼此的相知相守就是灵魂的喜悦;对于坚心求道的人们,青灯古卷就是心之向往;对于笃信上帝的信徒,教堂的钟声就是心灵的安顿;“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所在,只要某时某刻在某地有个安心的感觉,就该算是“到家”了。我们可以做应该做的,只是使这种“心安”,这种“身心合一”,这种“神魂归一”的感觉尽可能的常在,那么不论一个人身居何地,都不算是离“家”很远,或者干脆说就是身在家中了。
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九十多岁高龄出版的新书《我们仨》中,把她自己的家比作一个暂时的寓所,她说我们终其一生只不过是在路上,是永远的行路主人,所谓的“家”,只能是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并不是心灵的最终归宿。
如果说心就是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无论古今中外,无论何方众生,真正的“家”,本来不在哪个具体的地方,他们寻找的“家”,只在归家者和出家者的心里。当我们身心合一,神魂合一,当我们安心地活在当下喜悦之中的时候,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说是到家了,或者说是在家中。
此时此刻,当我和自己面对面,并从书写和讲述中感到喜悦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到家了,自己在家中。不是吗?
- 2楼网友:酒安江南
- 2021-05-01 21:18
- 3楼网友:低血压的长颈鹿
- 2021-05-01 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