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出自哪里
答案:2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5 18:52
- 提问者网友:蓝琪梦莎
- 2021-03-04 21:13
天净沙秋思出自哪里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3-04 21:55
我暂时保留我的看法!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千夜
- 2021-03-04 22:58
马致远所写的这支曲,全篇一共仅28个字,就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他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结尾之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
通常说这支曲子之所以写得好,在于“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这当然不错。但更确切的说,则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这幅图,是随着抒情主人公的脚步、视线和思绪展开的。“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尽管在结尾,但实际上是贯穿全局的主线。读这首曲,我们一开头就应该想到它,并且跟着“断肠人”在“天涯”漂泊的足迹进入画卷。这样,阅读后的感觉会更好。因为,秋思是抽象的,我们只有通过更深的内涵、更高的意境去揣摩,才能看透作者的“心思”。最后,我认为,马致远的心思、包括他的创作动机,就是想把“秋思”写活而已。整首曲也恰恰印证:马致远正是通过把那位“断肠人”的漂泊天涯以及 “断肠人”在天涯的所见所感写活了。这首曲的创作手法是:通过“寓情于景”来渲染气氛和显示主题的,最终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