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解释隆冬和严冬和寒冬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7 15:00
- 提问者网友:辞取
- 2021-05-06 23:41
请分别解释一下冬天的季节时段。。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动情书生
- 2021-05-07 01:16
隆冬
隆
lóng
【形】
(形声。从生,降省声。本义:高)
丰大;高〖grand;high〗
隆,丰大也。——《说文》
宛中隆。——《尔雅·释山》。注:“山中央高。”
虽隆薛之城。——《战国策·齐策一》
隆准而龙颜。——《史记·高祖纪》
段干木之隆。——《吕氏春秋·秋期贤》
降冲以攻。——《淮南子·泛论》
德隆望尊。——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隆穷(隆起的样子);隆颓(高低不平的样子);隆岳(高山);隆恩(皇帝给予的特大的恩典)
国家逢勃发展;隆盛〖prosperous〗
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室之隆。——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兴隆(兴盛);隆替(兴废);隆替无步(即好坏各不相关)
丰厚〖rich;abundant〗。如:隆杀(指尊卑、厚薄之别);隆眄(即厚顾,器重);隆爱(厚爱);隆遇(优厚的待遇)
指程度深〖deep〗
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隆情厚谊(情谊深厚);隆寒(严寒,酷寒);隆冬
为何冷在“三九”
来源: 日期:2005-12-02 09:08:59
“数九”和“数伏”一样,都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衡量冷暖变化的传统方法。所谓数九,即从冬至日(一般在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并依次排出“一九”、“二九”、“三九”……。
实践证明“数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它真实地反映了天气、气候冷暖变化的特点,如以冬至前两个九天为起点看天津的气温变化,第一个九天极端平均最低气温为-6.5℃,第二个九天为-9.0℃,而“一九”为-11.2℃,“二九”为-11.9℃,“三九”为-12.7℃,“四九”为-12.0℃,“五九”为-10℃……。从上述情况明显看出,“三九”气温最低,“三九”、“四九”低于冬至前的两个九天气温,“五九”以后气温回升。
那么不禁要问,为什么最冷的时期不是出现在白天最短的冬至以前的时期,反而出现在冬至后的大约一个月左右的“三九”时节呢?
这是因为冬至时期,虽然白天最短,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
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三九?为什么寒冷?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1月中下旬。"三九"天为什么最冷呢?这要从当时地面吸收和散发热量的多少来看,冬季这时候虽然白昼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但此时地面散发的热量还多于吸收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还要继续低下去,当地面吸收到的太阳热量几乎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才达到最冷。到"三九"以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又将多于地面散失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随着逐渐回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前后。
何时入九?九九歌谣
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什么是三伏?何时入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夏九九歌谣
“冬至”数九过冬寒,有的地方也有“夏至”数九过酷暑的歌谣。
“夏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
--------------------------------------------------------------------------------
三九天为何最冷
作为对寒冬的记时方法,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
一年中,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应该说最冷在冬至了,但是事实却不然,倒是“冷在三九”。这是为什么呢?
气象专家说,地面的气温冷暖,不仅是受太阳光线照射强弱的影响,而且还与地面散热有关。由于夏至以后,昼长夜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大,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而且夜间散热较少,使地面的热量储存逐渐增多,到了冬至,虽然太阳照射时间较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但是地面在夏秋储存的热量还可以补充,所以天气不见得很冷。
到了“三九”,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较少,使夜间散热超过白天所吸收的热量,这时地面储存的热量已消耗殆尽,由于热量入不敷出,造成地面温度逐渐下降,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变得严寒了。因此,“三九”天气最寒冷。
隆冬就是冰箜隆意
隆
lóng
【形】
(形声。从生,降省声。本义:高)
丰大;高〖grand;high〗
隆,丰大也。——《说文》
宛中隆。——《尔雅·释山》。注:“山中央高。”
虽隆薛之城。——《战国策·齐策一》
隆准而龙颜。——《史记·高祖纪》
段干木之隆。——《吕氏春秋·秋期贤》
降冲以攻。——《淮南子·泛论》
德隆望尊。——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隆穷(隆起的样子);隆颓(高低不平的样子);隆岳(高山);隆恩(皇帝给予的特大的恩典)
国家逢勃发展;隆盛〖prosperous〗
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汉室之隆。——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兴隆(兴盛);隆替(兴废);隆替无步(即好坏各不相关)
丰厚〖rich;abundant〗。如:隆杀(指尊卑、厚薄之别);隆眄(即厚顾,器重);隆爱(厚爱);隆遇(优厚的待遇)
指程度深〖deep〗
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隆情厚谊(情谊深厚);隆寒(严寒,酷寒);隆冬
为何冷在“三九”
来源: 日期:2005-12-02 09:08:59
“数九”和“数伏”一样,都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衡量冷暖变化的传统方法。所谓数九,即从冬至日(一般在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个:“九”,并依次排出“一九”、“二九”、“三九”……。
实践证明“数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它真实地反映了天气、气候冷暖变化的特点,如以冬至前两个九天为起点看天津的气温变化,第一个九天极端平均最低气温为-6.5℃,第二个九天为-9.0℃,而“一九”为-11.2℃,“二九”为-11.9℃,“三九”为-12.7℃,“四九”为-12.0℃,“五九”为-10℃……。从上述情况明显看出,“三九”气温最低,“三九”、“四九”低于冬至前的两个九天气温,“五九”以后气温回升。
那么不禁要问,为什么最冷的时期不是出现在白天最短的冬至以前的时期,反而出现在冬至后的大约一个月左右的“三九”时节呢?
这是因为冬至时期,虽然白天最短,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三九”时节才达到最大值。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时节气温最低。
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什么是三九?为什么寒冷?
"三九"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1月中下旬。"三九"天为什么最冷呢?这要从当时地面吸收和散发热量的多少来看,冬季这时候虽然白昼短,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少,但此时地面散发的热量还多于吸收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还要继续低下去,当地面吸收到的太阳热量几乎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才达到最冷。到"三九"以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又将多于地面散失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也随着逐渐回升。因此,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三九"前后。
何时入九?九九歌谣
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什么是三伏?何时入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夏九九歌谣
“冬至”数九过冬寒,有的地方也有“夏至”数九过酷暑的歌谣。
“夏九九歌”: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浑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半夜寻被子;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
--------------------------------------------------------------------------------
三九天为何最冷
作为对寒冬的记时方法,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
一年中,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应该说最冷在冬至了,但是事实却不然,倒是“冷在三九”。这是为什么呢?
气象专家说,地面的气温冷暖,不仅是受太阳光线照射强弱的影响,而且还与地面散热有关。由于夏至以后,昼长夜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大,地面获得的热量最多,而且夜间散热较少,使地面的热量储存逐渐增多,到了冬至,虽然太阳照射时间较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但是地面在夏秋储存的热量还可以补充,所以天气不见得很冷。
到了“三九”,由于地面接受太阳热量较少,使夜间散热超过白天所吸收的热量,这时地面储存的热量已消耗殆尽,由于热量入不敷出,造成地面温度逐渐下降,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变得严寒了。因此,“三九”天气最寒冷。
隆冬就是冰箜隆意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