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1、小企业会计则准,能不能继续使用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能不能与递延收益同时使用?
2、高薪企业收到政府的专项资金补助怎么做账务处理?
3、如果要将专项应付款余额过渡到递延收益,要不要划分每笔专款的性质再进行核算?
以上三点请说明依据,加分。
请各位有经验的大大指点。
专项应付款与递延收益同时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6:25
- 提问者网友:星軌
- 2021-01-27 16:47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空山清雨
- 2021-01-27 17:50
形成资产的计入递延收益。
不形成资产的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除财务部有特殊规定的以外,不得再行计入专项应付款来处理
不形成资产的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除财务部有特殊规定的以外,不得再行计入专项应付款来处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过活
- 2021-01-27 19:18
核算内容不同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二、本科目可按资本性投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三、企业收到或应收的资本性拨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将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拨款用于工程项目,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工程项目完工形成长期资产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对未形成长期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拨款结余需要返还的,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上述资本溢价转增实收资本或股本,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转销的专项应付款。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我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