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谁能翻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叙。集部总叙》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14 02:49
- 提问者网友:锁深秋
- 2021-01-13 10:27
急!!!谁能翻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叙。集部总叙》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長槍戰八方
- 2021-01-13 12:05
集部的目录以《楚辞》最古老,《别集》其次,《总集》第三,《诗文评》又比它们晚,《词曲》则是他们的旁支(多余的东西),古人不以文章出名,所起秦朝以前的书籍没有说屈原、宋玉善于写赋的,到了汉代,开始出现词人(写赋、写诗的人),搜寻他们的著作,追记他们的诗赋,所以汉武帝派所忠(人名)搜求司马相如遗留的文赋,魏文帝也下诏天下贡献孔融的文章,到了南北朝,才开始编成文集,唐朝末年又印刷出版发行(事见贯休《禅月集》序),大致自己编辑成书的就特别爱惜,印刷发行的则容易流传,四部全书,《别集》最繁杂,就是这个缘故,但是里面高妙的文章,清丽的词句,都未尝不是高雅独秀,出类拔萃,这里(我们)删掉了反动的言辞,去除了虚假的作品,不然必然被人嘲笑低级、过度。
总集》的作品,大多都是评定出来的(真文章、好作品),而《兰亭》、《金谷》,都被人诵扬一时,下面还有《汉上题襟》,《松陵倡和》,《丹阳集》只收录了乡人(不做官的读书人)的作品,《箧中集》还附录了作者弟弟的作品,(本集)虽然去掉了糟粕采纳众人意见,但是就像霜雪渐渐覆盖,它们已经是诗社标榜的先驱,它们的声望名气,比《别集》高出许多,再说,浮华的东西容易消失,大众的评论最终明了,岿然独存的,有《文选》、《玉台新咏》以下几十家而已。
《诗文评》,南北朝齐、梁时候的著作。评论文章全部从“八病四声(诗句对联中的音韵规则)”着手。锺嵘(人名)因为求名没有如愿,弄巧成拙被人讥笑;刘勰因为被优待器重,继续替他推论阐述。文坛的恩怨,自古都是这样。《冷斋曲》推崇《豫章》,《石林隐》排斥《元佑》。结党的人、叛乱幸存的人,写文章抒发不满,又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因此应该区别保存他们,各个核实。至於那些小文字游戏,分派别的诗歌,中间还有周(邦彦)、柳(永)、苏(轼)、辛(弃疾),也争相各创风格流派。但是谁好谁差,没多大关系。姑且附录进来占一格(格,目录名称,应是很小的文集单位,就像现在的“章”、“节”)而已。
大致门户斗争的表现,没有比讲学再严重的,其次是写评论文章。讲学的人聚集党羽招揽同伙,往往给家族招来灾祸。喜欢喝酒的文人之间文章、话语相互攻击,却没有扰乱国家大事的。所以讲学的人必定涉及辨别是非,辨别是非必定涉及时政,时事有和权势有很大关系,所以讲学的人的隐患就大。文人、词客,他们正的不过是名誉而已,和朝廷没有关系,所以他们的隐患就小。但是像艾南英以排斥王(守仁)、李(梦阳)这样的事,甚至严嵩当了宰相,杀掉了自己的文敌杨继盛就太过分了。难道他们在清静的晚上扪心自问,真的无愧吗?又派别形成以后,势不两立,所以在文化、教化方面决裂都不顾惜。至于钱谦益的《列朝诗集》,更是颠倒善恶,丧尽天良。这种遗害人心、风俗的,难道还少吗!
现在(我们)不管门派,一律从公心出发。正大光明的在各派别之中,各取它们的长处,而不遮掩它们的短处。这是为了防止发生派别之争(处世之道),不仅仅是为了文集考虑的。
总集》的作品,大多都是评定出来的(真文章、好作品),而《兰亭》、《金谷》,都被人诵扬一时,下面还有《汉上题襟》,《松陵倡和》,《丹阳集》只收录了乡人(不做官的读书人)的作品,《箧中集》还附录了作者弟弟的作品,(本集)虽然去掉了糟粕采纳众人意见,但是就像霜雪渐渐覆盖,它们已经是诗社标榜的先驱,它们的声望名气,比《别集》高出许多,再说,浮华的东西容易消失,大众的评论最终明了,岿然独存的,有《文选》、《玉台新咏》以下几十家而已。
《诗文评》,南北朝齐、梁时候的著作。评论文章全部从“八病四声(诗句对联中的音韵规则)”着手。锺嵘(人名)因为求名没有如愿,弄巧成拙被人讥笑;刘勰因为被优待器重,继续替他推论阐述。文坛的恩怨,自古都是这样。《冷斋曲》推崇《豫章》,《石林隐》排斥《元佑》。结党的人、叛乱幸存的人,写文章抒发不满,又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因此应该区别保存他们,各个核实。至於那些小文字游戏,分派别的诗歌,中间还有周(邦彦)、柳(永)、苏(轼)、辛(弃疾),也争相各创风格流派。但是谁好谁差,没多大关系。姑且附录进来占一格(格,目录名称,应是很小的文集单位,就像现在的“章”、“节”)而已。
大致门户斗争的表现,没有比讲学再严重的,其次是写评论文章。讲学的人聚集党羽招揽同伙,往往给家族招来灾祸。喜欢喝酒的文人之间文章、话语相互攻击,却没有扰乱国家大事的。所以讲学的人必定涉及辨别是非,辨别是非必定涉及时政,时事有和权势有很大关系,所以讲学的人的隐患就大。文人、词客,他们正的不过是名誉而已,和朝廷没有关系,所以他们的隐患就小。但是像艾南英以排斥王(守仁)、李(梦阳)这样的事,甚至严嵩当了宰相,杀掉了自己的文敌杨继盛就太过分了。难道他们在清静的晚上扪心自问,真的无愧吗?又派别形成以后,势不两立,所以在文化、教化方面决裂都不顾惜。至于钱谦益的《列朝诗集》,更是颠倒善恶,丧尽天良。这种遗害人心、风俗的,难道还少吗!
现在(我们)不管门派,一律从公心出发。正大光明的在各派别之中,各取它们的长处,而不遮掩它们的短处。这是为了防止发生派别之争(处世之道),不仅仅是为了文集考虑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骨子里都是戏
- 2021-01-13 14:06
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次之,诗文评又晚出,词曲则其闰馀也。古人不以文章名,故秦以前书无称屈原、宋玉工赋者。洎乎汉代,始有词人;迹其著作,率由追录。故武帝命所忠求相如遗书。魏文帝亦诏天下上孔融文章。至於六朝,始自编次。唐末又刊板印行。(事见贯休《磾月集序》。)(1)夫自编则多所爱惜,刊板则易於流传。四部之书,别集最杂,兹其故欤!然典册高文,清词丽句,亦未尝不高标独秀,挺出邓林。此在翦刈卮言,别裁伪体,不必以猥滥病也。总集之作,多由论定。(2)而《兰亭》、《金谷》悉觞咏於一时,下及汉上题襟、松陵倡和。《丹阳集》惟录乡人,《箧中集》则附登乃弟。虽去取佥孚众议,而履霜有渐,已为诗社标榜之先驱。其声气攀援,甚於别集。要之,浮华易歇,公论终明,岿然而独存者,《文选》、《玉台新咏》以下数十家耳。诗文评之作,著於齐梁。(3)观同一八病四声也,锺嵘以求誉不遂,巧致讥排;刘勰以知遇独深,继为推阐。词场恩怨,亘古如斯。(4)冷斋曲附乎豫章,石林隐排乎元祐。党人馀衅,报及文章,又其巳事矣。固宜别白存之,各核其实。至於倚声末技,分派诗歌,其间周、柳、苏、辛,亦递争轨辙。然其得其失,不足重轻。姑附存以备一格而已。大抵门户构争之见,莫甚於讲学,而论文次之。(5)讲学者聚党分朋,往往祸延宗社。操觚之士笔舌相攻,则未有乱及国事者。盖讲学者必辨是非,辨是非必及时政,其事与权势相连,故其患大。文人词翰,所争者名誉而已,与朝廷无预,故其患小也。(6)然如艾南英以排斥王、李之故,至以严嵩为察相,而以杀杨继盛为稍过当。岂其扪心清夜,果自谓然?亦朋党既分,势不两立,故决裂名教而不辞耳。至钱谦益《列朝诗集》,更颠倒贤奸,彝良泯绝。其贻害人心风俗者,又岂鲜哉!今扫除畛域,一准至公。明以来诸派之中,各取其所长,而不回护其所短。盖有世道之防焉,不仅为文体计也。
(1)夫自编则多所爱惜,刊板则易於流传。四部之书,别集最杂,兹其故欤!然典册高文,清词丽句,亦未尝不高标独秀,挺出邓林。此在翦刈卮言,别裁伪体,不必以猥滥病也。
自编别集就会舍不得删弃,刊刻成书则容易流传,四部书籍以别集为最多,其因在此吧。[2分]但文学才华高的集子和作品,也总是在集部里突出耀眼,为世人所珍视。[2分]这就需要编者编辑时删削 那些内容浅肤风格不正之作,不必要将冗滥作为集部的弊病。[1分]
(2)而《兰亭》、《金谷》悉觞咏於一时,下及汉上题襟、松陵倡和。《丹阳集》惟录乡人,《箧中集》则附登乃弟。虽去取佥孚众议,而履霜有渐,已为诗社标榜之先驱。
王羲之等编的《兰亭集》、石崇所编的《金谷集》也曾被时人传诵,其后又有温庭筠、 段成式,余知古经常题诗唱和,编作《汉上题襟集》;皮日休将其在吴郡幕府与陆龟蒙酬倡诗篇编为《松陵倡和集》,均流行于世。[2分]唐代开元中,丹阳进士殷璠汇彚次润州包融、储光羲等人作品为《丹阳集》,只录其乡诗人之作;元结所编《箧中集》也将本族兄弟之诗收载其间[2分].虽说选弃全然合乎众人议论,但毕竟算是给后来建立诗社、标榜某种诗风开辟了先驱。[1分]
(3)观同一八病四声也,锺嵘以求誉不遂,巧致讥排;刘勰以知遇独深,继为推阐。词场恩怨,亘古如斯。
同样一个沈约提倡的“四声八病”的作诗标准,钟嵘因为请求沈约为自己《诗品》加以夸赞未能如愿,便在《诗品》里对沈约的诗才加上微妙的贬抑[2分];而刘勰则因为得到了沈约的赞赏,便在《文心雕龙》里对沈约的作诗理论大作阐述。[2分]
文学圈子里的恩恩怨怨,自古就是如此[1分]。
(4)冷斋曲附乎豫章,石林隐排乎元祐。党人馀衅,报及文章,又其巳事矣。固宜别白存之,各核其实。
惠洪《冷斋诗话》字里行间附和黄庭坚的文学主张;叶梦得《石林诗话》则隐约地贬低三苏等人文学方面的成就[2分]。宋代新党、旧党间的仇怨,发展到用诗文评价进行报复,又是其馀事了。[2分]自然应该存其著作并加以洗白,核查真相以得其实情[1分]。
(5)讲学者聚党分朋,往往祸延宗社。操觚之士笔舌相攻,则未有乱及国事者。盖讲学者必辨是非,辨是非必及时政,其事与权势相连,故其患大。
讨论学术的,聚党分派,往往殃及国家社稷;文学之士,笔墨相互攻讦,则没有祸乱国家大事的。[2分]讨论学术,就要分辨大是大非,分辨大是大非就一定要涉及时政,其事体便与权位相互关涉,故而其引发的灾患往往就大些。[3分]
(6)然如艾南英以排斥王、李之故,至以严嵩为察相,而以杀杨继盛为稍过当。岂其扪心清夜,果自谓然?亦朋党既分,势不两立,故决裂名教而不辞耳。
然而象艾南英那样因为要排斥王世贞、李攀龙文学主张的缘故,至于将严嵩评价为明察之宰相,把严嵩冤杀杨继盛说成是稍有不当,难道他夜半醒来扪心自问,真的认为是如此吗?[3分]也只是因为既然在文坛上与李攀龙王世贞对立分派,其势不能两立,所以也就不顾背叛名教而信口乱道了。[2分]
(1)夫自编则多所爱惜,刊板则易於流传。四部之书,别集最杂,兹其故欤!然典册高文,清词丽句,亦未尝不高标独秀,挺出邓林。此在翦刈卮言,别裁伪体,不必以猥滥病也。
自编别集就会舍不得删弃,刊刻成书则容易流传,四部书籍以别集为最多,其因在此吧。[2分]但文学才华高的集子和作品,也总是在集部里突出耀眼,为世人所珍视。[2分]这就需要编者编辑时删削 那些内容浅肤风格不正之作,不必要将冗滥作为集部的弊病。[1分]
(2)而《兰亭》、《金谷》悉觞咏於一时,下及汉上题襟、松陵倡和。《丹阳集》惟录乡人,《箧中集》则附登乃弟。虽去取佥孚众议,而履霜有渐,已为诗社标榜之先驱。
王羲之等编的《兰亭集》、石崇所编的《金谷集》也曾被时人传诵,其后又有温庭筠、 段成式,余知古经常题诗唱和,编作《汉上题襟集》;皮日休将其在吴郡幕府与陆龟蒙酬倡诗篇编为《松陵倡和集》,均流行于世。[2分]唐代开元中,丹阳进士殷璠汇彚次润州包融、储光羲等人作品为《丹阳集》,只录其乡诗人之作;元结所编《箧中集》也将本族兄弟之诗收载其间[2分].虽说选弃全然合乎众人议论,但毕竟算是给后来建立诗社、标榜某种诗风开辟了先驱。[1分]
(3)观同一八病四声也,锺嵘以求誉不遂,巧致讥排;刘勰以知遇独深,继为推阐。词场恩怨,亘古如斯。
同样一个沈约提倡的“四声八病”的作诗标准,钟嵘因为请求沈约为自己《诗品》加以夸赞未能如愿,便在《诗品》里对沈约的诗才加上微妙的贬抑[2分];而刘勰则因为得到了沈约的赞赏,便在《文心雕龙》里对沈约的作诗理论大作阐述。[2分]
文学圈子里的恩恩怨怨,自古就是如此[1分]。
(4)冷斋曲附乎豫章,石林隐排乎元祐。党人馀衅,报及文章,又其巳事矣。固宜别白存之,各核其实。
惠洪《冷斋诗话》字里行间附和黄庭坚的文学主张;叶梦得《石林诗话》则隐约地贬低三苏等人文学方面的成就[2分]。宋代新党、旧党间的仇怨,发展到用诗文评价进行报复,又是其馀事了。[2分]自然应该存其著作并加以洗白,核查真相以得其实情[1分]。
(5)讲学者聚党分朋,往往祸延宗社。操觚之士笔舌相攻,则未有乱及国事者。盖讲学者必辨是非,辨是非必及时政,其事与权势相连,故其患大。
讨论学术的,聚党分派,往往殃及国家社稷;文学之士,笔墨相互攻讦,则没有祸乱国家大事的。[2分]讨论学术,就要分辨大是大非,分辨大是大非就一定要涉及时政,其事体便与权位相互关涉,故而其引发的灾患往往就大些。[3分]
(6)然如艾南英以排斥王、李之故,至以严嵩为察相,而以杀杨继盛为稍过当。岂其扪心清夜,果自谓然?亦朋党既分,势不两立,故决裂名教而不辞耳。
然而象艾南英那样因为要排斥王世贞、李攀龙文学主张的缘故,至于将严嵩评价为明察之宰相,把严嵩冤杀杨继盛说成是稍有不当,难道他夜半醒来扪心自问,真的认为是如此吗?[3分]也只是因为既然在文坛上与李攀龙王世贞对立分派,其势不能两立,所以也就不顾背叛名教而信口乱道了。[2分]
- 2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1-13 13:59
ghg hjghgfsgfyyfgfdgagjagkkakgfksyfywyfyg
- 3楼网友:孤独的牧羊人
- 2021-01-13 13:33
是文学院的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