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孟子如何看待羞耻心 (老师出的国学题目)、急求解!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4 07:23
- 提问者网友:轻浮
- 2021-04-13 19:12
谈谈孟子如何看待羞耻心 (老师出的国学题目)、急求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4-13 20:08
孟子云:知耻而后勇。指的是一种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决不后退、决不自暴自弃,而是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
耻辱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既是一种障碍,又是一种锻炼。人似乎在知耻后,才可能有卧薪尝胆的决心和勇气,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固步自封,只能是愈发失败。 认识自己似乎是战胜自己的前提,不知己不知彼如何能取得胜利?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认为很了解自己,忙碌中无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殊不知最容易被欺骗的恰恰是自己。我们总善于为自己编织很多自欺欺人的借口,披上很多自我保护的外衣,结果一阵纷乱之后被打倒的竟是自己。 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胜利一样。不要见不得失败,很多事物都是这样,有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输了没关系,重要的是不服输。 所谓耻者,不足也。知不足而后勇,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可成大勇。 秦穆公曾三败于晋,誓不服输,养精蓄锐,发愤图强,终杀败晋军,威震诸侯。 越王勾践被俘吴国,养马多年,卧薪尝胆,历尽磨难,终横扫吴国,成就霸业。 宋岳飞不忘“靖康之耻”,率军转战疆场,精忠报国 屡立汗功,名扬千古。 清蒲松龄曾屡试落第,受尽嘲笑,矢志不渝,励精图治,终著《聊斋》,世代留芳。 当然,儒家也讲理想人格应是“智。仁。勇”。 其中“勇”从保守的意义来讲就是“知耻”,“知耻近乎勇”或“知耻而后勇”。也可以理解为:知道自己耻辱而后改过迁善,这也是一种勇敢。概括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耻辱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既是一种障碍,又是一种锻炼。人似乎在知耻后,才可能有卧薪尝胆的决心和勇气,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固步自封,只能是愈发失败。 认识自己似乎是战胜自己的前提,不知己不知彼如何能取得胜利?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认为很了解自己,忙碌中无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殊不知最容易被欺骗的恰恰是自己。我们总善于为自己编织很多自欺欺人的借口,披上很多自我保护的外衣,结果一阵纷乱之后被打倒的竟是自己。 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就像没有无缘无故的胜利一样。不要见不得失败,很多事物都是这样,有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输了没关系,重要的是不服输。 所谓耻者,不足也。知不足而后勇,忍人所不能忍,为人所不能为。可成大勇。 秦穆公曾三败于晋,誓不服输,养精蓄锐,发愤图强,终杀败晋军,威震诸侯。 越王勾践被俘吴国,养马多年,卧薪尝胆,历尽磨难,终横扫吴国,成就霸业。 宋岳飞不忘“靖康之耻”,率军转战疆场,精忠报国 屡立汗功,名扬千古。 清蒲松龄曾屡试落第,受尽嘲笑,矢志不渝,励精图治,终著《聊斋》,世代留芳。 当然,儒家也讲理想人格应是“智。仁。勇”。 其中“勇”从保守的意义来讲就是“知耻”,“知耻近乎勇”或“知耻而后勇”。也可以理解为:知道自己耻辱而后改过迁善,这也是一种勇敢。概括就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毛毛
- 2021-04-13 20:31
搜一下:谈谈孟子如何看待羞耻心 (老师出的国学题目)、急求解!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