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回答下列工、Ⅱ两个小题。
I.(12分)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能完成胚
的发育。有人做了如下四个番茄杂交实验:
实验1: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2:1
实验2:有茸毛红果×无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
果=3:1:3:1
实验3:甲番茄植株×乙番茄植株→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
果=2:2:1:1
实验4: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红果:有茸毛黄果:无茸毛红果:无茸毛黄
果
(1)番茄的果实颜色性状中, 果是隐性性状。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 。
(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 或 种,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 。
(3)实验2中甲、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 和 。
(4)实验3中两亲本的表现型分别是 和 。
(5)实验4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 ,共有 种基因型。
(6)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2子代中的有茸红果番茄植株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 。
Ⅱ.(8分)有人在一个数量足够多的油菜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株矮秆植株,为了探究其原因,他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I.让这株矮秆油菜自交,后代植株均表现为矮秆。
II.将实验I得到自交后代分别作父本和母本与正常油菜杂交,获得F1植株。
III.将F1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植株形成F2群体。在所有的F2群体中,正常植株与矮秆植株的比例均为3:1。
IV.取实验II获得的F1植株,分别与正常亲本植株、变异亲本植株杂交,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
(1)实验I的目的是 。
(2)实验者试图通过实验II来判断 。
(3)根据实验III中F2群体的表现型,能够得出 、 、 结论。
(4)实验IV是为了 。
分析回答下列工、Ⅱ两个小题。I(12分)番茄植株有无茸毛(A、a)和果实的颜色(B、b)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在茸毛遗传中,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具有致死效应,不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9 11:59
- 提问者网友:树红树绿
- 2021-02-19 00:03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罪歌
- 2021-02-19 01:13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遗传的有关内容。I.(1)由实验2发生性状分离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由实验1可知致死合子的基因型是AA。(2)实验1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番茄的基因型有1或2种,欲进一步确认,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全部自交,根据后代植株的果实颜色来判断。(3)实验2中,子代红果:黄果=3:1,可得,亲本为Bb×Bb;有茸毛:无茸毛=1:1,可得,亲本为Aa×aa。故甲、乙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依次是AaBb和aaBb。(4)实验3中,子代红果:黄果=1:1,可得,亲本为Bb×bb;有茸毛:无茸毛=2:1,可得,亲本为Aa×Aa。两亲本的的基因型依次是AaBb和Aabb,表现型分别是有茸毛红果和有茸毛黄果。(5)实验4产生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理论上其比例应为6:2:3:1,共有2×3=6种基因型。(6)在生长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让实验2子代中的有茸红果番茄植株(1/3AaBB、2/3AaBb)全部自交,所得后代个体中出现有茸毛黄果的概率是2/3×2/3×1/4=1/9。Ⅱ.(1)实验I的目的是判断矮秆性状是否为可遗传的变异。(2)实验者试图通过实验II正反交实验来判断该性状的遗传是否为细胞质遗传。(3)根据实验III中F2群体的表现型,能够得出正常对矮秆为显性、该性状为核遗传、该性状是有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结论。(4)实验IV是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与否。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2-19 02:46
感谢回答,我学习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