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磁盘主要包括哪四种技术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5 22:33
- 提问者网友:愿为果
- 2021-03-05 08:04
主流磁盘主要包括哪四种技术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白昼之月
- 2021-03-05 08:50
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
1.硬盘容量:
硬盘内部往往有多个叠起来的磁盘片,所以说硬盘容量=单碟容量×碟片数,单位为GB,硬盘容量当然是越大越好了,可以装下更多的数据。要特别说明的是,单碟容量对硬盘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单碟容量越大,硬盘的密度越高,磁头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读取到更多的信息,这就意味着读取速度得以提高。
2.转速:
硬盘转速(Rotationspeed)对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直接的影响,从理论上说,转速越快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从而提高在硬盘上的读写速度;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转速提高的同时,硬盘的发热量也会增加,它的稳定性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说我们应该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高转速的硬盘。
3.缓存:
一般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为十几毫秒,但RAM(内存)的速度要比硬盘快几百倍。所以RAM通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等待硬盘读出数据,从而也使CPU效率下降。于是,人们采用了高速缓冲存储器(又叫高速缓存)技术来解决这个矛盾。 简单地说,硬盘上的缓存容量是越大越好,大容量的缓存对提高硬盘速度很有好处,不过提高缓存容量就意味着成本上升。
4.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seektime):
意思是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访问时间越短硬盘速度越快。
5.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transferrate):
也称吞吐率,它表示在磁头定位后,硬盘读或写数据的速度。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两个指标:
6.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datatransferrate):
也称为外部传输率(externaltransferrate)或接口传输率,即微机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冲区容量大小有关。
7.持续传输率(sustainedtransferrate):
也称为内部传输率(Internaltransferrate),它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硬盘的转速。
8.控制电路板:
上面主要集成了用于调节硬盘盘片转速的主轴调速电路、控制磁头的磁头驱动与伺服电路和读写电路以及控制与接口电路等。除了这些保证硬盘基本功能的基础电路以外,新式的硬盘上大多都还有自己的专用电路,主要是提供S.M.A.R.T(Self- 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自我监测、分析和报告系统)的支持和各厂商自己开发的提高硬盘可靠性的技术的硬件上的支持。
此外,电路板上还有一块类似于BIOS芯片作用的ROM。其中固化的程序可以在硬盘加电以后自动执行启动主轴电机、初始化寻道、定位和自检等一系列初始化动作。另外,硬盘上也自带了一定数量的缓存,其作用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硬盘的控制芯片负责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是硬盘的核心部件之一。
1.硬盘容量:
硬盘内部往往有多个叠起来的磁盘片,所以说硬盘容量=单碟容量×碟片数,单位为GB,硬盘容量当然是越大越好了,可以装下更多的数据。要特别说明的是,单碟容量对硬盘的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单碟容量越大,硬盘的密度越高,磁头在相同时间内可以读取到更多的信息,这就意味着读取速度得以提高。
2.转速:
硬盘转速(Rotationspeed)对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直接的影响,从理论上说,转速越快越好,因为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从而提高在硬盘上的读写速度;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转速提高的同时,硬盘的发热量也会增加,它的稳定性就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所以说我们应该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尽量选用高转速的硬盘。
3.缓存:
一般硬盘的平均访问时间为十几毫秒,但RAM(内存)的速度要比硬盘快几百倍。所以RAM通常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等待硬盘读出数据,从而也使CPU效率下降。于是,人们采用了高速缓冲存储器(又叫高速缓存)技术来解决这个矛盾。 简单地说,硬盘上的缓存容量是越大越好,大容量的缓存对提高硬盘速度很有好处,不过提高缓存容量就意味着成本上升。
4.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seektime):
意思是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平均访问时间越短硬盘速度越快。
5.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transferrate):
也称吞吐率,它表示在磁头定位后,硬盘读或写数据的速度。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有两个指标:
6.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datatransferrate):
也称为外部传输率(externaltransferrate)或接口传输率,即微机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冲区容量大小有关。
7.持续传输率(sustainedtransferrate):
也称为内部传输率(Internaltransferrate),它反映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硬盘的转速。
8.控制电路板:
上面主要集成了用于调节硬盘盘片转速的主轴调速电路、控制磁头的磁头驱动与伺服电路和读写电路以及控制与接口电路等。除了这些保证硬盘基本功能的基础电路以外,新式的硬盘上大多都还有自己的专用电路,主要是提供S.M.A.R.T(Self- Monitoring,AnalysisandReportingTechnology自我监测、分析和报告系统)的支持和各厂商自己开发的提高硬盘可靠性的技术的硬件上的支持。
此外,电路板上还有一块类似于BIOS芯片作用的ROM。其中固化的程序可以在硬盘加电以后自动执行启动主轴电机、初始化寻道、定位和自检等一系列初始化动作。另外,硬盘上也自带了一定数量的缓存,其作用我们前面已经介绍过。硬盘的控制芯片负责数据的交换和处理,是硬盘的核心部件之一。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3-05 09:11
pata的全称是parallel ata(就是我们说的ide),就是并行ata硬盘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硬盘接口规范了。pata硬盘接口规模已经具有相当的辉煌的历史了,而且从ata33/66一直发展到ata100/133一直到目前最高的ata150。而sata硬盘全称则是serial ata,即串行ata硬盘接口规范。目前pata100硬盘的一般写入速度为65mb/s,而第一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为150mb/s,第二代sata硬盘的写入速度则高达300mb/s,整整比第一代的速度提高了一倍。sata硬盘接口规范的出现其实就要取代pata,就和ddr取代sdram一样。 你需要更多论述的话到下面这个网址看更详细。 http://www.51cto.com/art/200604/25766.htm
我要举报
如以上问答信息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